乙类乙管为何没放到夏天

|广辉

三年来新冠病毒频繁变异,疫情态势不断变化,科学精准防控策略不断调整,那么,我国为何选择在在1月8日对新冠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乙类乙管为何没放到夏天,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乙类乙管为何没放到夏天

乙类乙管为何没放到夏天

国家卫生健康委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 梁万年:从科学防控的角度,要考虑方方面面的因素,才能够选择比较适宜的实行“乙类乙管”的时机,这也是不论从专家组也好,还是国家层面反复思考的一个问题。除掉医学疾病的要素以外,我们还是要考虑到社会、经济、人口,特别是人群免疫力的水平的一些变化等众多因素在一起考虑。我们考虑到对于从病原的角度来看,现在它是一个奥密克戎的变异株的亚型,它的传播力在增强,免疫逃避在增强,但是它的致病力确实是明显下降。另外,从人群的免疫水平,特别是我们国家主要是靠免疫接种来获取主动免疫,现在我们是处在一个比较好的状态,整个人群的免疫接种率全程都超过90%以上,另外,我们医疗系统的救治准备,包括一些相关的储备和能力,我以为所确定的时机是科学的,是恰当的,也是合乎有关的要求的。

总台央视记者 史迎春:一些国外的媒体认为中国是被动放开,而不是主动选择的,在被动和主动之间您认为中国是怎么选择的?

国家卫生健康委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 梁万年:三年的疫情抗击以来,我们一直是牢牢把握着疫情防控的一个主动权,因为从对疾病的一些深入的研究,对这个病原体病毒的一些把握,使我们的知识空白点越来越小,我们对它更进一步了解。另外,我们对我们的能力,边防控,边做准备,边做能力建设,我们一直实际上通过抗疫就想找出一个最佳的时期,来适时地优化完善我们的防控策略和具体的措施。除掉综合考虑国际国内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以外,还更多是要考虑如何把老百姓的生命健康、身体安全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在这个大的理念下,进行一些措施的完善和优化,我们一直是在主动作为的,在积极地寻找条件和时机,成熟一个,我们就调它一点,成熟的时机更充分,我就调得大一些、快一些。

总台央视记者 史迎春:疫情防控到现在三年了,我们一直在说我们是科学精准动态地在调整我们的防控政策,但其实很多公众和网友反映,感觉中国的防控政策只有管控和放开两个阶段,而不是像我们说的一直在科学精准地去管理去调控,您怎么看待这种说法?

国家卫生健康委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 梁万年:中国的疫情防控一直是在做依法科学、按照我们对疾病等相关的认识,在逐渐调整优化和完善的。其实,从2020年疫情开始到今天为止,我们经历了几个阶段,2020年的1月份到4月份,我们面对的是突如其来的一个新发的传染性疾病,当时采取的最重要的策略是应急围堵,而且是一种超常规的应急围堵的阶段。2020年的5月份以后,我们进入了常态化的疫情防控阶段,你看这两个阶段的时候,我们的理念始终没变,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但是我们的策略就发生了变化。现在我们要实行“乙类乙管”,其实又形成了一个大的战略性的变化。不论是密切接触者的追踪,我们疫区的划定,包括我们从全国范围来看,几道防线的设立,我想大家都能感受到,过去我们划疫区大小的时候,一开始最早是以省为单位,后来以地市为单位,然后以县为单位,最终我们精确到以街道、以居委会甚至门洞、班级为单位,这些都是在变化的。

总台央视记者 史迎春:我们一直动态调整的依据是什么?

国家卫生健康委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 梁万年:动态调整的依据主要是几个方面的因素,一个就是说我们的敌人就是这个疾病,我们对它的流行病学特征、临床学特征以及导致疾病的病原体新冠病毒的变异性特征、致病性特征,我们对它的掌握的程度以及它的变化的情况。第二个方面就是我们的抵抗力,包括人群的免疫水平,包括卫生健康系统的救治能力和疾病的防控能力。第三就是我们适度的社会公共卫生干预措施,我们采取的强度以及它的执行情况,所以始终在这个过程来寻求最佳的平衡状态,来确定我们防控的策略和具体的措施组合。所以它是依据科学的,是考虑平衡,在众多的因素当中来找出一个相对优的权衡的解,这就是一个基本的思考。

在此前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前全球大流行尚未结束,疫情走向仍有不确定性,大部分国家和地区对新冠疫情仍保持着高于普通传染病的防控措施。新冠病毒感染调整为“乙类乙管”后,绝不是放任不管,绝不意味着所有防控措施的退出,而是要强化服务、强化保障。

国家卫生健康委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 梁万年:从乙类传染病的甲类管理到乙类传染病的乙类管理,它没有变,它仍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所规定的法定传染病,法定传染病要采取必要的预防控制措施,这个是法律规定的。比如疾病的报告,一些病人的管理和救治,必要的一些公共卫生和社会干预措施,包括监测,这个都是法定的,所以它绝对不是放任不管。像这种重大的传染性疾病,仅仅靠政府是不行的,必须是政府、社会、单位、部门乃至个人,大家形成合力,这就是为什么要提出群防群控、联防联控,大家各自都有责任,当然政府是主导责任,所以每个人都还要做工作的。

梁万年表示,为有效防范风险,当下我们最重要的工作是医疗救治,把重症治疗放在优先位置。加强对老年人等重点人群的保护,加快推进疫苗接种、加快推进农村地区的救治能力建设等。同时,还必须要强化对病毒、病原体的监测,一旦有新的变异株或者亚型出现,能够快速发现、预警,来采取相应的措施。

总台央视记者 史迎春:我们什么时候能够回到最初的疫情之前的状态,大家想要的、需要的状态?

国家卫生健康委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 梁万年:中国共产党、中国政府所坚持的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始终没变,这是我们的一个宗旨。国家三年的疫情防控,我以为是成功的,我一直感觉在人类和这种重大的传染病性疾病斗争史上,其实中国创造了一系列的奇迹。我以为我们现在已经非常接近疫情前状态的窗口期,但是当下仍然是疫情吃紧的阶段,还需要大家再坚持一下、再努力一下,我们一定能够战胜疫情,也期盼着这种疫情前的状态早日实现。

“乙类乙管”新阶段

1月8日起,中国对新冠病毒感染正式实施“乙类乙管”。在这一天,多地口岸正式恢复通关,暂停三年的跨境旅游也重新开通,与之相伴的是机票、酒店搜索量和预订量的飙升,以及多国对中国游客的热情期盼。在国内,近来随着防疫措施的持续优化,人们已经感受到了明显的变化——街上车多了,餐馆和游乐场人多了,各地消费市场出现了久违的人头攒动。在经历了三年的艰难抗疫历程后,我们终于赢得了这场“苦战”的战略主动,迎来重要转折点。

为实现向“乙类乙管”的平稳过渡,最近多项优化政策文件陆续发布,国家卫健委公布了第十版新冠病毒感染诊疗方案和防控方案,与“新十条”的落实在政策上相呼应;强调“关口前移”,做好农村地区疫情防控和医疗救治工作;新冠治疗仍延续医保临时支付政策……可以说,“乙类乙管”后,我国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工作重心从“防感染”转到“保健康、防重症”,从风险地区和人员管控转到健康服务与管理。

这三年的抗疫很艰难,每个人都有各自的深切感触。中国是个大国,人口多、地域广、各地发展不均衡,这样的“家底”决定了它在每一个时期都会有众多不同的任务,如何在“众口难调”的各种目标之间寻找最大公约数,实现社会集体利益的最优解,这从来不是一道轻松的单选题。三年来,中国可以说是生生把病毒“耗”到了毒性较弱的时间点,再因时因势主动调整对策,在新的形势下努力实现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高难度平衡。这本身就是对“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坚定践行。

我们看到,一些最先进入疫情高峰的城市已经基本上平稳渡过,但仍有不少地方依然面临疫情流行的压力。尽管最危险的时刻已经过去,但现在还远未到可以歇脚的地步,“乙类乙管”也绝非放任不管,工作重心的调整将意味着更加精细的服务和保障,对各方面工作的要求是更高了而不是变低了,它将更加考验我们的智慧、勇气和应变能力。如何把疫情防控工作关口前置、重心前移,把各项优化措施抓得更细、做得更实,全面提升防控和救治能力,是当前防疫工作的重中之重。

随着“乙类乙管”在国内落地,优化中外人员往来管理也随之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对经济升温和人文交流增多的期待最为高涨。国际舆论不约而同地指出,中国的开放是个好消息,将带动全球旅游业的回暖,亚洲国家预期尤其乐观。泰国公共卫生部长阿努廷认为,这是重振本国经济,补偿近三年来遭受损失的机会。国际舆论普遍认为,不断优化调整防疫措施的中国,将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增长的最大动力”。

最近这几天,围绕美国众议长选举的“一波三折”,再次暴露了其国内政治的极化与撕裂,而接下来围绕大选的两党博弈将给世界带来更多不确定性;同时,俄乌冲突也没有出现缓和迹象,地区稳定还存在诸多未知数。在这种背景下,中国对全球经济贡献的意义将更加凸显。疫情发生以来,中国在全球商品出口总额中的占比从2019年的13%增至2021年底的15%,在全球供应链中发挥了“稳定器”“压舱石”的关键作用。“乙类乙管”后,人流、物流将进一步畅通,也将为全球经济发展带来更多信心。

在“乙类乙管”正式实施的前一天,中国一年一度的春运已经开始。据估计,今年春运期间大约有20亿人次出行,几乎是去年的两倍,也是2019年水平的70%。这应该是三年来最热闹的一个除夕。无数人将踏上团圆之路,尽管路上仍可能会有这样或那样的困难,但无法阻挡人们共同向前走的坚定决心。事实证明,只要团结,就没有迈不过去的坎;只要坚持,就一定能看到曙光。正是这种共识,让我们在不确定性中构建确定性,让我们在攻坚克难中充满信心。


    3188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