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物理压力教案

|康华

教案能够帮助教师提前预测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并做好解决方案。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初中物理压力教案,如果大家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人教版初中物理压力教案

人教版初中物理压力教案(精选篇1)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压强与压力和受力面积的关系,能熟练写出压强公式、单位,能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2、会应用压强公式分析增大和减小压强的具体方法,并能解释与压强有关的物理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

1、能通过实验,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和受力面积的关系。经历探究的主要环节,初步学习使用控制变量法。

2、在压强概念的学习中,学习运用比值定义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经历观察、实验以及探究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探究性物理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培养学生对参与物理学习活动的兴趣,提高学习的自信心。

二、教学重难点

压强是初中物理课程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体现压力作用效果的重要物理量之一。压强不仅和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而且是材料力学、热力学的核心概念。《课标》中属于理解层次的内容要求只有四条,压强是其中之一,可见压强在初中物理课程中占用重要地位。与速度、密度的定义方法相同,压强的定义采用的是比值方法。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中学生还将学习另一个用比值定义的物理量──功率。学生在形成速度、密度概念的过程,为本章压强概念的学习打下了基础,同样,理解压强概念,反过来有助于速度、密度概念的巩固、深化。

本节内容由“压强”“怎样减小和增大压强”两部分内容组成。两部分内容彼此关联,只要学生对压强的概念理解到位,就能顺利解决减小和增大压强的问题。压强概念的形成是本节教学的重点,解决的关键是引导学生感知压力的作用效果、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学会用比值定义的方法引入压强的概念,并能用压强知识解释有关的物理现象。

三、教学策略

压强的概念较为抽象,学生初学极易与压力的概念混淆不清,为让学生较好的理解压强与压力的区别,做好探究压力作用效果有关因素的实验是本节课的关键。为提高学生的探究学习兴趣,可让学生自行设计各种各样的实验,通过不同的实验最后达到同样的目的(老师要提前为学生准备丰富多样的实验器材)。另外本节课的内容与生活联系较为紧密,应让学生充分列举日常生活中的与压强有关的现象,并加以解释,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可加深学生对压强概念的理解。

四、教学资源准备

多媒体课件、一头削尖的铅笔、四角小桌、海绵、细沙、图钉、木板等。

五、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5分钟)

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压力对物体形状的改变会有大有小,我们称为压力的作用效果不同,那么压力的作用效果与那些因素有关呢?

观看图片1:描述你看到的现象。

图1

两个人对雪地有压力吗?压力产生了怎样的作用效果?

两个小朋友体重相同,压力大小相同吗?两人压力的作用效果相同吗?

你觉得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教师引导学生按图2实验:

思考:这里压力的作用效果是什么?两个手指受到的压力相同吗?

两个手指形变的程度相同吗?哪一个大些?

用力稍大些,手指感受有什么变化?

你觉得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观赏、体会。针对问题积极思考、踊跃回答。

现象:在雪地里行走的人会深深的陷入雪中,而在滑雪板上的人则可以在雪面上自由自在地滑动。

两个人对雪地有压力,压力的作用效果是使雪地形变。两个小朋友体重相同,压力大小相同,但两人压力的作用效果不同。这是由于他们与雪地的接触面积不同引起的。所以压力的作用效果应该与接触面积有关。

学生进行实验,并回答问题。

压力的作用效果是使手指形变。两个手指受到的压力相同但两个手指形变的程度不相同。与笔尖接触的手指形变更大些。用力稍大些,手指感觉更痛。压力的作用效果应该与接触面积和压力都用力稍大些,手指感受有关。

感受物理与生活的密切关系,激发学习兴趣。

有意识地设计实验,让学生亲自参与,进一步拉近物理与学生的距离。

新课教学

(30分钟)

一、压强

让我们用实验来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现有如下器材:用钉子做腿的小桌、海绵、砝码、木板、盛有适量水的矿泉水瓶、装有沙子的容器等。试选择合适的器材设计实验,验证你的猜想。

教师提醒学生:设计实验时注意思考如下问题:

怎样体现压力的作用效果?

怎样改变压力大小?

怎样改变受力面积大小?

设计和进行实验时要控制哪些变量?

压力的作用效果我们给他起个新名字叫压强。

思考:压强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能否运用速度、密度的定义方法给压强下一个定义?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写出压强的定义、符号、公式。

根据压强的公式,压强的单位应该是什么?

为了纪念科学家帕斯卡在物理学上的贡献,我们把N/m2用一个专用名称代替:帕斯卡(Pa)。

1Pa=1N/m2

1Pa表示物体每平方米面积上受到的压力是1牛。将一张报纸对折一下,平铺在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强约为1 Pa。

投影课本中的例题,建议学生做后教师再讲评,从解题思路、书写格式、公式运用上,给予指导。

学生进行实验,积极参与教学。在活动与思考中获得知识,培养能力。

比如学生选择按照教科书所示的实验进行实验。

实验1:把小桌桌面朝上放在海绵上,观察海绵被压下的深浅。

实验2:在小桌桌面上放一个砝码,观察海绵被压下的深浅。

实验3:把小桌腿朝下放在海绵上,观察海绵被压下的深浅。

实验1和2中,受力面积相同,压力不同,海绵被压下的深浅不同,表明压力的作用效果不同。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实验1和3中,压力相同,受力面积不同,海绵被压下的深浅不同,表明压力的作用效果不同。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压力和受力面积。

压强的定义:物体所受压力的大小与受力面积之比。

用p表示压强、F表示压力、S表示受力面积,压强的公式为:

公式中各符号代表的物理量和单位:

P──压强──帕(Pa)

F──压力──牛(N)

S ──受力面积──平方米(m2)

锻炼学生根据实验目的选择实验器材、设计并进行实验、分析归纳能力。

设计并进行实验时有意识地利用科学研究方法如控制变量法、转换法。

与速度、密度的定义方法相同,压强的定义采用的是比值方法。

使学生对物理单位大小有基本的认识。

二、怎样减小或增大压强

让学生将桌上的图钉按入木块,体验后,提出问题:你希望钉尖对木块的压强大些还是小些?希望钉帽对手的压强大些还是小些?

1、减小压强的方法

讲述:任何物体能够承受的压强都有一定的限度,超过这个限度物体将会被压坏。

举例:房屋建设中,楼层修得越高,楼体对地面的压强就越大,可能会使地面下陷,楼房倒塌,造成损失。因此需要减小楼房对地面的压强,你知道人们在造房子时是如何减小对地面的压强的吗?

学生讨论得出:在压力一定的情况下增大受力面积可以减小压强。

在受力面积一定的情况下减小压力可以减小压强。

你还知道哪些生活中减小压强的例子?

2、增大压强的方法:

思考:你站立在地面上,怎样才能很快地使地面受到的压强增大到原来的两倍?

哪些生活场景需增大压强?人们通常用哪些方法增加压强?

归纳总结增大压强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减小压强可以减小压力或增大受力面积。

增大压强可以增大压力或者减小受力面积。

认真体验并交流

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分类和归纳。

学生思考并回答:在压力不变时,利用增大受力面积的办法,可以减小压强。

学生举例:履带拖拉机有宽宽的履带、骆驼有宽大的脚掌、钢轨铺在枕木上等。

学生思考后回答:只要抬起一只脚。根据压强的公式,人对地的压力不变,抬起一只脚时与地的接触面积减小一倍,对地的压强就增大一倍。

课堂中生成的问题更容易引发学生兴趣。

从物理走向社会,学以致用。

联系自身创设情景,容易让学生感觉物理真实地就在自己身边。

课堂小结

(5分钟)

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有哪些收获?在实验探究中又存在哪些问题?还有什么想探究的问题?

学生可以个别回答,或相互交流,在交流的基础上进行学习小结。

促进知识的巩固掌握。提升学生的交流表达能力。

人教版初中物理压力教案(精选篇2)

初中物理压强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1.地位及作用:

压强是物理学的重要概念。压强知识既是对前面所学力的作用效果的延续,又为后面整个章节奠定了基础,是学好液体压强、大气压强和浮力的重要保证。本节内容又是初中物理有关力学知识的一次较大的综合,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科学思维能力和学习科学方法的重要环节。

2.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本身的特点,确立如下教学目标:

⑴知识与技能:知道压力的概念,理解压强的概念,知道压强的单位,能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知道改变压强的方法,了解压强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

⑵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进一步学习使用控制变量法,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及归纳、实验能力;通过对压强概念的学习,进一步理解比值定义法;通过对日常生活、生产中压强现象的解释,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释简单现象和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验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使学生认识科学方法的重要性;通过对日常生活中压强现象的解释,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物理学原理精神和将物理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生产的`意识。

3.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压强的概念,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压强的概念贯穿全章,起着统领全章的作用)

教学难点:压强概念的形成。(如何通过概括实验结论而引导出压强的概念为本课的难点。)

4、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力学的基础知识,有了初步的受力分析能力和观察能力,对如何用控制变量法探究自然规律有了一定的认识,也具备了基本的观察、分析和较强的独立思维能力,但抽象思维能力尚未成熟,通过实验现象寻找规律的能力还比较薄弱。对于一些抽象的概念,最好通过形象直观的实验,让他们在亲身体验的过程中获得。

二、教法与学法

教法: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依据新课标以学生为主体提倡探究式学习的教育理念。这节课我主要采用探究式教学法和启发式教学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自主探究来发现自然规律。

学法:根据以上教法以及我班学生的特点,这节课我主要采用的学法为:观察法,实验法,对比法,归纳法,比值定义法,数学推理法。

三、 教学过程

1.让学生用吸管插入酸奶杯,体验插入的难易程度引入新课;

2.复习弹力引入压力,详细讲解概念、方向、作用点

先让学生画压力示意图,再画重力示意图,分析压力与重力的关系

大小(通过钢尺、砝码实验,让学生明确压力的大小与重力的区别),

通过力的三要素可以影响力的作用效果,引出也有作用效果:

人站在泥潭里,单脚站立和双脚站立,陷入泥潭的难易程度,进行分析(三要素完全一致)。

气球、铅笔实验让学生猜想压力的作用效果与那些因素有关?学生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怎样来探究呢?(控制变量)

演示实验,完善数据,得出实验结论;

3.为了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引出压强,让学生明白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学生对所提供的三组情况比较压强大小,从而引出压强定义式;分析单位,得出国际单位帕斯卡,对生活中的报纸对折展开压强的大小进行介绍;

4.典型例题解题过程学生练习并分析、讲解;

现实生活中要增大(减小)压力的作用效果,举例(切菜、切肉(磨刀、大刀))

5.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存在压强的实例(打地基、沙发舒服,沙发变形增大受力面积、注射器),并说出是增大还是减小压强,让学生根据公式分析具体的方法,并把图片拖至各种方法边,一一对应;

6.巩固练习;课堂小结

四.教学反思

本课成功之处:

1.充分利用实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让学生利用身边的物体做实验,这是后进生的强项,让他们展示了自已的能力,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克服了畏难心理,照顾了学生的差异。

3.在分析讲解压强的概念、公式时,用类比法步步深入,让学生很自然的接受并理解压强的概念,从而更好的突破了难点。

4.在增大和减小压强方法的学习中,从公式、现象出发,并结合实例分析,不仅巩固了压强的知识,还进一步落实了“生活——物理——社会”的教育理念。

本课需要改进之处:

1.时间的控制需要加强。

2.课件做得再灵活简洁一些,可以随时应对可能发生的问题。所以我会加强课件制作的学习,将多媒体技术更好的应用在物理教学中。

由于水平有限,可能有些细节把握的还不够好,有待进一步改进和提高。当然我会继续努力,恳请您的指导!谢谢!

人教版初中物理压力教案(精选篇3)

一、教材来源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

二、内容来源

初中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压强

三、主题

压强

四、课时

一课时

五、授课对象

八年级学生

六、设计者

雁鸣湖中学慕智勇

七、目标确定依据

课程标准要求:通过实验理解压强,知道生活中增大减小压强的方法。

八、教材分析

压强是力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对压力的作用效果的进一步描述,是初中物理课程的重要教学内容。本节由“压强”和“怎样减小或增大压强”两部分内容组成,本节教材从生活场景走进物理学习,又从物理学习走进社会应用,体现了物理与生活、社会的密切联系。本节内容集情感体验、实验探究、计算、应用于一体,涉及的知识多、综合性强。

九、学情分析

压强的概念较为抽象,学生初学极易与压力的概念混淆不清,为让学生较好的理解压强与压力的区别,做好探究压力作用效果有关因素的实验是本节课的关键,为提高学生的`探究学习兴趣,可让学生自行设计各种各样的实验,通过不同的实验最后达到同样的目的(老师要提前为学生准备丰富多样的实验器材)。另外本节可的内容与生活联系较为紧密,应让学生充分列举日常生活中的与压强有关的现象,并加以解释,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可加深学生对压强概念的理解。

十、学习目标

(一)能举例说明压力和重力的区别。

(二)通过实验,探究影响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

(三)能熟练应用压强的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四)会解释和分析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十一、评价任务

(一)通过图片、学生举例和列表格的方式来检测目标一达成

(二)通过实验探究学生观察和分析实验结果来检测目标二的达成。

(三)通过例题和学生练习来检测目标三的达成。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修改点

复习提问

展示教学目标

导入新课

进行新课目标(一)压力

1、什么是压力

2、压力与重力的关系

目标(二)压强

1、压力的作用效果

2、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目标(三)

1、压强计算公式

2、习题练习

目标(四)怎样减小或增大压强

习题检学部分

课堂小结

作业展示

力的作用效果是什么?

1、播放本节节首图。

2、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29页“想想议议”。

1、师生共同分析以下几种情况物体表面受到压力的情形,并画出表面所受压力的示意图。问:它们所受的压力有什么共同特点?(引导学生回答压力的作用点和方向)

2、总结什么是压力及相关知识:

(1)压力定义:垂直压在物体表面的力叫压力。

(2)压力作用点:被压物体的表面。

(3)压力方向:垂直于受压物体表面且指向受压物体内部。

(4)压力产生条件:物体之间接触且互相挤压(压力本质是弹力)。

3、请同学们分别画出上面几种下物体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4、讲述并总结压力和重力的关系:

5、演示:压气球。问:力的作用效果是什么?压力的作用效果是什么?(使物体发生形变)

6、演示:指导学生分别用较小的力和较大的力压气球,观察形变程度。问:形变程度与压力大小有什么关系?7、指导学生按图所示用笔尖和笔尾扎手。问:两手的感觉有什么不同,说明了什么?

8、讲述受力面积,了解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

9、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1)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30页有关内容,认识实验器材,设计实验方案,完成实验。

(2)思考、讨论并回答:

①本实验中怎样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比较海绵的形变程度)

②甲图和乙图相比,哪个因素相同?哪个因素不同?压力的作用效果有什么不同?是哪个因素造成的?③乙图和丙图相比,哪个因素相同?哪个因素不同?压力的作用效果有什么不同?是哪个因素造成的?

(3)总结: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效果越明显;压力大小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效果越明显。

10、讲述:根据实验结果,要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既要比较压力,又要比较受力面积。物理学中,物体所受压力大小与受力面积之比叫做压强。

11、指导学生根据压强定义并利用课本写出压强公式:p=F/S

认识各字母的含义。

12、(1)指导学生利用压强公式计算:一辆推土机重00N,

两条履带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5m2

,求推土机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是多少?推土机每平方米对水平地面的压力是多少?

(2)讲述:①压强的国际单位是帕斯卡(Pa),1Pa=1N/m2

②压强在数值上等于物体在单位面积上受的压力。

13、师生共同分析解答课本第31页例题。

14、提出问题:

(1)钉子、缝衣针为什么要做得很尖?刀刃为什么要磨得很薄?

(2)铁轨下面为什么要铺放枕木?推土机为什么要装宽大的履带?

15、老师:压力的作用效果是使物体发生形变,对物体的压强越大,物体的形变就越大。任何承受的压强都有一定限度,超过这个限度,物体就会破坏(例)。

16、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31页和32页有关内容,回答:哪些地方要增大压强?哪些地方要减小压强?各用什么方法?

17、总结:

(1)增大压强的方法:

①增大压力,

②减小受力面积。

(2)减小压强的方法:

①减小压力,

②增大受力面积。

18、讨论:为了把菜切断,可以用力切,也可以把刀磨一磨,你喜欢用哪种方法?(利用公式讲述,在压强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可以省力)

人教版初中物理压力教案(精选篇4)

压强是生产、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的一个概念,它又是贯穿本章的核心和知识重点,也是后面学习液体压强、大气压强知识的基础。我力求通过课件投影和探究活动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充分参与,成为教学活动的真正主人,以达到新课标的要求。

本节课我采用游戏引入的方法,让两个学生戳气球比赛,一个学生手拿一根针,一个学生用自己的手指头,把气球抛向空中,看谁在30秒内戳破的气球多。瞬间就把课堂的气氛调动起来。让失败的'同学讲讲失败的原因。老师根据学生讲解顺理成章提出问题: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老师再出示幻灯片展示生活中压力效果不同的图片让学生感知。在教学实验环节探究影响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时,我把实验进行了改进,首先老师进行演示实验:压力小桌的实验。在这个实验中,老师要注意小桌的腿脚要尖,把海绵换成沙的效果要好些。其次要教会学生运用控制变量法来分析问题。本实验教师演示只是让学生学习探究问题的方法,如果让学生实际操作,学生掌握的更加牢固。因此,我把全班分成六个组,每组提供不同的器材让学生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第一组:海绵,矿泉水瓶。第二组:细线,粗线,橡皮泥。第三组:刀,萝卜。第四组:带钉子的小桌,钩码。第五组:钉子,塑料泡沫。第六组:两块砖,海绵)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实验不仅熟练掌握了实验的方法,还对实验的结论有更深的认识。在压强的概念引入的教学中,我采用了定量分析的方法,利用表格对比当受力面积不同时,压力不同时,压力的作用效果会是怎样的呢?引出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水到渠成,紧接着对学生进行计算训练。让学生熟练掌握压强公式的运用。第三个板块同样采用科学探究的方法让学生自主挖掘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并通过对课件中对日常事例的分析,最终总结出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使物理学科和生活结合起来。

回顾整堂课,成功之处在于教学思路比较清晰,首先运用气球引入新课,爆破声能顺利将学生注意力吸引,再开展学生自主实验,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学生知道了压力的概念,压力的方向与接触面垂直,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两个因素有关,理解了压强的概念、计算公式和单位,能够用压强公式进行运算。科学探究活动提供了和谐的情境,学生在交流和总结的过程中获取知识的同时,能用所学的知识分析简单问题,培养了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从而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不足之处在于没有充分了解学生,开展实验时学生过于兴奋,课堂的纪律没有控制好,有些学生又过于紧张,有些实验变量不好控制,实验现象不明显。在讲例题时,时间紧迫,没有让学生到黑板上进行板演,降低了教学效果。在分析增大压强和减小压强的方法时,由于时间关系,没有把方法总结出来,学生只是有了初步的认识,但没有更多的时间结合实例进一步的分析、运用来巩固。

如果再让我讲这节课,我会进一步研究教材,充分了解学生的学情,从学生的兴趣和已有的更贴近的感知水平出发,设计更合理的教学环节,在教授过程中进一步完善“自主高效,多维互动”的开放式创新性课堂教学体系;删去无效课堂环节,进一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突出因材施教;使师生的合作学习活动更默契。加强自身素质的提高,为学生创设更感兴趣的情景,使学生从身边的生活实例中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再利用所学知识从物理走向社会。同时还要加强学生思维的发散,使之学习、掌握、应用多种科学探究方法,做到“授之一渔胜过授之一鱼”;在学生的探究实验中要加强对学生的实验指导,使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的轻松气氛中学习;注意学生的差异,做到因材施教,全面提高课堂效益。

人教版初中物理压力教案(精选篇5)

《压强》是九年级物理十四章的主要内容,包括压强、液体压强、大气压强、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四部分内容,压强知识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在力学中占据重要地位,在生活、生产中应用广泛。我们整个备课组对该单元的教学非常重视,无论从备课、上课、实验构思、作业设置、单元检测等方面都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和反复研讨,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备课组也进行了认真的课后反思和讨论,总结得失如下:

一、成功之处:

1、在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方面非常成功。一是突出重点,尽量控制学习难度,保持学生的学习信心;二是每个课时的教学我们都准备了丰富的素材,如视频、图片、实物、模型、实验等等,首先从感官上刺激学生的兴奋神经,调动他们的求知欲望,同时这些素材也可以帮助学生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和接受。三在实验的安排上努力创新,一方面尽量选择学生身边的器材,简单有趣,容易操作,同时改变实验的教学形式,变演示实验为操作实验,变操作为竞赛、变实验为魔术,如《压强》一节的踩鸡蛋魔术,《大气压强》中的“瘦身大法”“掀起你的盖头来”等,《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的硬币跳高比赛、吹纸带大赛等,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热情,使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始终可以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

2、科学探究卓有成效。本单元教学紧紧围绕学习的中心环节——科学探究来开展的。科学探究的能力形成依赖于学生的学习、探究活动。在教学中依托了“压力作用效果跟压力的大小、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液体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液体深度、方向的关系”、“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等物理知识,通过让学生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由学生自行实践得出科学结论。通过教师指导,学生在科学方法、科学技能、科学知识、科学精神等各方面均有所收获,特别是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有明显效果,此类教学方法如果能坚持下去,一定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同时也发现许多学生科学探究的积极性比较高,同一个实验在器材的选择上有很大的灵活性,方式也多种多样。要鼓励学生多动脑、多实践,同时也要培养他们严谨的科学态度,潜移默化教给他们正确的科学方法。另外还要通过种种措施和手段,激发学生在课后仍然保持科学探究的热情,由课内到课外、由被动到主动,逐渐使学生自然地学会科学的想事情、做事情,这也是组织科学探究活动最终目的之一

3、精讲精练,及时巩固,有效课外延伸。每个课时精心设置足量练习,有机穿插在各个知识点后,一方面及时对知识进行巩固、反馈;一方面以问题为载体,为学生搭建动口、动脑平台,体验物理思维过程,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同时练习中有比例进行课外延伸拓展,对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丰富课外知识有一定促进作用。

二、不足之处:

1、发现课堂教学时间普遍比较紧张。一是课堂容量设置过大,二是实验安排较多,特别是探究实验耗费了大量时间。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要想充分发挥学生对探究问题的自主性、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则时间的矛盾总是存在的,把握不好就会使一个问题的讨论面太大,时间拖得太长,还会远离研究主题,浪费时间。三是练习量的控制不力。所以在组织教学过程中,必须使每个环节十分严密,力争排除一些客观干扰因素,也就是要把握好引导的“度”,对于如何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兴趣,培养发散性、创造性思维等方面的问题也值得再讨论。

2、一些重难点问题还没有解决好。如压力和重力还是有些混淆不清;压强的计算问题中对叠加物体压力的确定容易只考虑一个物体产生的压力,缺乏整体意识,面积大小的确定也经常出错;固体压强和液体压强、压力问题的求解程序错乱、混淆等等。虽然这些问题出现预先已有心理准备,但没有提前拿出有针对性的有效解决措施,还需要进一步改进。

3、注意对实验课堂的有效控制。本单元为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凸显实验的教学功能,四个课时都安排了丰富的实验内容。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个别环节有点失控,一是时间方面的失控;二是研究内容方面的控制;三是实验是否只是表面的热闹繁荣,还是真正解决了问题;四是纪律方面控制。这也是我们备课组成员需要去认真反思、积极改进的地方。

人教版初中物理压力教案(精选篇6)

上课的内容是大气压强。课前我们备课组做了很多准备,为了能让学生感受到大气压强无处不在,我们设计了十几个实验,这些实验都利用我们平时随处可见的物品。本来觉得现象非常明显,结论肯定很容易得出,可是却发生了没有料到的情况。首先,我用热水涮了一下矿泉水瓶子,然后把热水到处,迅速的把瓶盖拧紧。不一会伴随着咔咔的响声瓶子就瘪了。学生还说“劲可真大”我问同学们,是谁把瓶子压扁的?大家异口同声的说是空气。接着我又拿出两个玻璃片,很容易的就把玻璃偏分开了。然后我又在玻璃片上面滴了几滴水,让一位同学把这两个玻璃片拉开。费了很大力气也没有拉开。我又问大家“是谁压着玻璃片,不让我们把玻璃片分开呢?”大家很坚定的说“空气”接着我在矿泉水瓶子侧壁钻了一个孔,然后到满水,水从小孔喷射出来,然后我迅速的把瓶盖拧紧,小孔不在向外喷水了,接着问大家“是谁不让水往外l流呢?”大家说“是空气”。这时候我观察到班级里一位平时成绩很不错的同学,一直在思考什么,并且没有像其他同学那样兴奋。等到其他同学都不说了,他站了起来说“老师我发现你在做实验的时候都用到了水,怎么能说是空气呢,没有液体压强的原因吗?”大家也七嘴八舌的附和起来,我让大家仔细观察实验,小孔在什么时候流水,什么时候不流水,大家说不拧盖子的时候水可以流出来,拧紧盖子水就不流了。那么两次水都是一样的水,有无盖子的区别就在于液面上方是否与大气联通。是谁影响水的流淌呢?他这是恍然大悟,确定是因为空气的因素了。

通过这件事情,我也反思了自己的教学。首先就是备课的角度要站在学生的立场上,不要自认为很简单,很容易理解就觉得学生在理解上没有问题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还处于发展阶段,我们不能只凭经验判断,要注意引导,注意自己表述的语言是否到位。在出现问题的时候,解决的方式方法也很重要。如果这节课上,我忽视了这个同学的想法,他一定会觉得知识是和实际脱轨的,要去背知识,这样势必会打消他学习的积极性,他能提出这样的问题说明他动脑思考了。如何正确的引导他才是最重要的,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一定要用善于观察的眼睛去透视孩子的想法,引导他们找到学习知识的方法,途径。教学也应该是一个不断反思,实践的过程。

人教版初中物理压力教案(精选篇7)

设计理念

压强的概念较为抽象,学生初学及易与压力的概念混淆不清,为了让学生较好的理解压强与压力的区别,做好探究压力作用效果有关因素的实验是本节课的关键,为提高学生的探究学习兴趣,可让学生自行设计各种各样的实验,让学生在探究中进一步了解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获取相关的知识,同时,为压强概念的形成做了很好的铺垫。另外本节课的内容与生活联系较为紧密,应让学生充分列举日常生活中与压强有关的现象,并加以解释,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可以加深学生对压强概念的理解。

教材分析:

1、教材的感性材料丰富,每一个知识点都是从观察或实验引入的,符合八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

2、书中的插图极富启发性和趣味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课本让学生通过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那些因素有关”,极大程度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锻炼了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实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情分析

1、八年级的学生正处在青少年时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较强的观察能力。半年的物理学习,已经具备一定的实验探究能力以及简答物理研究方法。正处于逻辑思维能力发展的最佳时期。

2、学习的内容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体验,如书包带做的宽比较舒服等有关事例。本节课所学生涉及的内容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使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生活体验,进而使学生由对生活现象的初步了解,通过实验探究,观察现象,逻辑推断,最后上升为理论认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压强的概念。

2、理解压强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了解增大或减小压强的主要方法。

3、能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过程与方法

1、观察生活中各种跟压强有关的现象,了解“对比”这种物理思维的基本方法。

2、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经历探究的主要环节。通过探究实验,观察实验现象、采集实验数据,获得对压强比较深入的了解,初步学习使用控制变量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经历观察、实验以及探究等学习活动,培养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亲身的体验和感悟,获得对压强基本知识理解的感性认识,为深入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打基础。

3、通过探究性物理学习活动,获得成功的愉悦,培养参与物理学习活动的兴趣,提高学习的自信心。

4、感悟科学是人类创造发明的基础,激发学习热情。

重点:压强的概念以及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

难点:压力和重力的区别

教具:压力作用效果演示器材(每小组一组器材,课前发放)课件

教学过程

一、压力

多媒体播放图片:茶杯放在桌面上;木块放在斜面上;往墙上按图钉。请同学们画出三种情况下压力的示意图。

学生画完压力的示意图后,师生共同讨论,得出压力的概念: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做压力。紧接着,请学生画出以上三种情况下物体所受重力的示意图,并进一步思考问题:压力和重力一样吗?

教师小结:有些压力是由重力作用产生,但大小不一定都等于重力,方向也不一定相同,有些压力却与重力无关。当物体静止在水平面上时,压力在数值上等于物体的重力。

二、压强

1、压力的作用效果。

先让学生用食指和大拇指轻轻夹着一支铅笔(或圆珠笔),两个手指的感受有何不同?

多媒体播放滑雪图片:为什么雪地行走,脚容易陷入积雪中,有了宽宽的滑雪板,运动员不仅不会陷入雪里,而且还能在雪地上滑行?

想想议议活动蚊子与骆驼的故事

学生观察讨论后后发现:压力的作用效果不仅与压力有关还与受力面积有关。

学生实验探究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提出问题: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哪些因素有关?怎样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

猜想和假设:

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压力大小有关,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压力作用的效果跟物体间接触面积有关。

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都有关。

设计实验:

实验方法:

1、控制变量法2、转换法:通过比较海绵在压力作用下物体凹陷的深度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

实验步骤:

在海绵上,

第一步小课桌桌腿朝下放在海绵上,观察海绵的凹陷的深度。

第二步小课桌桌腿朝下放,上放砝码,放在海绵上,观察海绵的凹陷的深度。

第三步小课桌桌腿朝上放,上放砝码放在海绵上,观察海绵的凹陷的深度。

比较第一二步观察海绵状泡沫塑料的凹陷深度,来比较当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比较第二三部观察海绵泡沫塑料凹陷深浅来比较当压力相同时,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

引导学生总结实验结论:当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明显;当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2、压强的概念

物理学中引入压强用来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在物理学中,把单位面积上所受到的压力大小叫做压强。压强的计算公式:通常用p来表示压强,F表示压力,S表示受力面积,则压强公式为P=F/S。压强的单位:帕斯卡,简称帕。

介绍法国科学家帕斯卡在物理研究方面作出的贡献以及1Pa压强的大小。

巩固练习(投影例题)师:请同学们比较芭蕾舞演员和大象对地面压力作用效果的大小。

学生先在座位上练习,后请两位学生上台板演,最后教师评讲。

3、如何增大和减小压强

想想议议活动:下面三幅图中哪些要增大压强、哪些要减小压强?通过什么办法增大压强或减小压强?”

归纳出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

增大压强的方法:增大压力或减小受力面积

减小压强的方法:减小压力或增大受力面积

人教版初中物理压力教案(精选篇8)

一、神奇的实验,设疑激趣,引入课题

“踩鸡蛋”实验,设疑“不会轻功,可是把脚踩在蛋上时,蛋却没有破,为什么? ”

二、实验导航,手脑并用、新课讲授

(一)压力

1、从“踩鸡蛋”实验中,分析鸡蛋的受力情况——鸡蛋受到压力。

2、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用F表示。

3、压力与重力的关系。

(二)压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1、设疑“由以上现象猜想: 如果一头大象站在那盘鸡蛋上,结果会是怎么样呢?如果一个人站在一个鸡蛋上, 结果又会是怎么样呢?”

2、引导学生,讨论,分析得知: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受力面积有关。

3、实验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①在图中图(a)、(b)受力面积相同,但压力不同;图(a)、(c)压力相同,但受力面积不同。

②由实验观察可知,当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_大_ ,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当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_小_,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三)小结压强

1、定义:物理学中,把单位面积上所受到的压力大小叫做压强。

2、公式:

3、单位:F—压力—牛顿(N)

S—受力面积—平方米(m2 )

p—压强—帕斯卡(Pa)

4、单位:帕斯卡(Pa),1Pa=1N/m2

(四)压强的计算

(五)增大压强和减小压强

①分析生活例子:

②结论

增大压强的方法:

(1)__ 受力面积__一定,增大___压力_

(2)___ 压力__一定,减小__受力面积_

(3)既__增大压力__同时又___减小受力面积___

减小压强的方法:

(1)___ 受力面积___一定,减小___压力____

(2)___ 压力___一定,增大__受力面积_____

(3)既__减小压力_ 同时又_ 增大受力面积_

③讲练结合,有机拓展、回归生活:增大压强和减小压强的例子

(见下页图)

④小结

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的例子:沙发、席梦思、双肩书包、滑雪板、雪橇、图钉钉帽、骆驼宽大的脚掌、拖拉机坦克车宽大的履带、铁轨铺在枕木上等 。

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的例子:针类、钉类、刀类、锥类;蚊子和蝉的口器等。

(六)回顾小结,课堂小结,解疑——原来如此。

    6847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