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法交换律数学教案

|少兵

推文网小编精心整理加法交换律数学教案,希望这份加法交换律数学教案优秀5篇能够帮助大家,给予大家在写作上的思路。更多加法交换律数学教案资料,在搜索框搜索

加法交换律数学教案精选篇1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能力;错误资源

新课程教材要求学生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具有一定的计算能力,培养学生具有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培养学生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计算能力的提高,不仅需要教师从教材的特点出发,而且还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注重对“错误”的反思,这些应该贯穿于整个小学数学教学的全过程,才能帮助学生有效规避计算错误,提升数学素养。

一、培养反思习惯,提升发现错误的能力

反思习惯可以促进一个人不断走向新的境界。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练习中,有时会发现学生出现了理解性差错,这时,教师不能直接、简单的将答案告诉学生,而是启发和引导学生自主去反思和发现。通过独立探究,不仅能培养学生逐渐养成认真思考、反思的好习惯,也能引导学生在发现错误、自行纠正错误的过程中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

案例1:请将、= 填下面的里

①(47+36)+64 = 47+(36+64)

②(38+69)+57 = 37+(69+58)

③72+(49+28) < (28+72)+73

④(68+17)+33 > 49+(17+33)

第①题并不难,由于没有数字交换顺序,学生在做题时全部正确;第②题,由于简算的方法,部分学生在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做出判断时出现错误;第③、④题由于加数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对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理解不透彻的学生就容易出错。面对学生的错误,教师不防让他们独立探究,避免学生思维出现依赖性和惰性。在学生认真观察、反思两边的数学式子中有没有出现加数的位置变化的基础上,再指导其利用加法结合律具体计算,从而提升学生自我纠错的能力。

二、寻找错误根源,培养良好的探寻错误意识

学生往往是犯了错,却盯着题目半天不知道错在哪里。这就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指导学生要善于从自己或他人解题错误中探究出正确的解法,并对错误“刨根问底”,促使学生找到错误的症结所在, 才能产生探究正确答案的意识,这正是错误的价值所在。

案例2:用简便算法进行计算:

①186+32+68

②287+75+113

③155+(79+45)

④37+239+163+361

在解第①题时,我发现有部分学生得出的答案是276,对此,我没有立即指出其错误,而是让出现计算错误的同学说一说自己思考和计算的过程:“先把186与68相加得254,再将254与68加相得到276。”错因终于浮出“水面”!一方面,学生先将186与68相加,体现了对加法交换律的不恰当、不合理的使用;另一方面,再将254与68加相的过程中,忘了进位,导致简单的加法计算出错。为此,我引导学生先观察186、32、68三个数字,指导其发现后二个数字32与68相加正好可以得到100,那么再加上第一个数186,答案就能轻松得出。在帮助学生领悟错因,提炼简便算法之后,再让学生进行第②、③、④题的练习,并汇报自己的思考过程,一旦发现错误,就引导学生积极探寻错误根源及解决方法。

三、集体分析错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错题源于学习活动本身, 是学生学习情况的真实反映。面对学生的错题,教师不能为了教学任务的完成而直接抛出答案,而应以研究者的角色去挖掘错误背后的利用价值,然后创设一种探究情境,展示错误资源,引导学生集体分析,探寻错误,领悟错因,并提出正确的改正方法,这不仅能帮助学生在找错、纠错中理解算法和算理,也能在集体分析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例如,呈现一组错题如下:

①69÷3=32;1156×9=1404;24+24÷6=54;

②102×50=10000;101×45=4501;

对于第一组题目,学生发现错误的原因是由于粗心大意造成的,形式简单的式子外表造成学生在解题过程中精力不集中,所以才会把“69”误看成“96”,把“1156”误看成“156”,把“÷”误看成是“+”。经过分析和讨论,学生们一致认为应该细心看题,不能心不在焉,才能避免因粗心大意而丢分。对于第二组题目学生发现,102×50=(100+2)×50=100×50×2=10000,101×45=(100+1)×45=100×45+1=4501,这二题的计算方法都是错误的,就是因为对乘法分配律的内容还没有完全理解、方法还没有掌握才导致出错的,102×50=(100+2)×50=100×50+2×50;101×45=(100+1)×45=100×45+45, 才是正确的。经过纠错,学生们一致认为只有将性质、定律、法则等数学基础知识做到深刻理解、牢固掌握,才能避免出现解题错误。

总之,对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是我们每一位小学数学教师应尽的责任。凡基本技能的形成,都需要“曲不离口,拳不离手”,坚持训练,方能奏效。因此,我教师应做有心人、有为人,不断创新计算教学方法,并注重对学生计算错误进行积累和归类,根据课堂教学需要适时地展示出来,培养学生良好的反思和计算习惯,我们可以相信,学生计算能力提高的那一天不会很远。

加法交换律数学教案精选篇2

[关键词]研学 研点 优化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__)01-091

为了学生能“自主探索”,我们的前辈提出了“研学”这一概念。“研学”主要是教师在深入研究学情、学法和课标、教材的基础上,提出引导学生学习的目标、内容、方法的“研学案”,学生在“研学案”的指引下自主、合作、探究,在生生互动中提升能力。在我看来,“研学”是一种行为,这种行为的载体是学生,学生则通过“研学案”这一媒介引领“研学”这一行为活动。媒介可以是多样的,是什么并不重要,关键是活动要有质量。那么,如何在教材中找准“研学”的切入点,使学生在整个“研学”活动中找到知识的立足点,从而优化整个教学活动?

一、动手实践,知行合一,内化体验

动手实践是学生在亲自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进行探索,从而获取数学经验、知识和技能,发展能力的一种学习方式。

二年级下册的“克与千克的初步认识”是一节操作体验课。教材配套的教师用书中明确要求“在掂一掂、估一估、称一称的实践活动中,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并学会以此为标准去估量物体的质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但在很多课堂上,这一实践过程只有“形”而无“质”,更多的是怎么使用这两个单位的相关练习。

笔者曾经在教学这一节课前要求学生准备1千克及接近1克重的物品(2包500克的盐或1包1千克的洗衣粉等;5分硬币或1颗扁豆等),课堂上重点要求学生体验1克与1千克的重量:先通过掂自己的物品,体验出1克的感觉,再掂一下其他同学的物品,通过多次的掂量,把1克的感觉记在心上;让同桌的2名学生把两个1克合并起来,再掂,然后3个1克、4个1克……在掂一掂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以克为单位进行称量,即使数字翻倍,还是非常轻,有时候轻得快要感觉不到;感觉千克的过程大同小异,学生很快就知道千克比克重得多,而且不需要教师提醒,学生已经知道要把同桌的物品合并起来一起掂量,发现1千克与2千克的重量相差非常多,3千克、4千克……学生就会发现,质量大的单位,如果多1个单位,会重很多。通过大量的操作实践,学生做到了真正的知,再与后面的行合起来,学生对千克与克在生活中的应用自然能水到渠成,如鱼得水。

二、找准知识间的联系,把数学的思想贯彻始终

四年级下册的“交换律”、“结合律”与“分配律”是学习应用简便运算的基础,但是一些教师经常用“朝三暮四”等来引导学生学习交换律,致使学生虽然了解交换律就是可以交换两个加数(因数)的位置,得数不变,可学完后更糊涂了:我为什么要交换?我不交换不行吗?

笔者尝试从学生的这一疑惑着手,在研学案中准备了适量的前置性练习:

学生发现这些式子的得数都是整百整十数,特别容易计算,这时再告诉学生,交换律说的是两个数之间的关系,但在日常生活中,只有两个数的时候没必要使用交换律。

在学习完交换律之后,再给出练习:

此时,学生遇到需要应用到交换律的情况,才“接受”让交换律成为自己数学思维的一部分。

三、从如何修改着手,优化学习路线

六年级下册的“统计”是通过让学生阅读扇形统计图,会综合应用学过的统计知识,能从统计图中准确提取统计信息,正确解释统计结果,并能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作出正确的判断或简单的预测。从教学目标上看,这样的课要上得出彩,并不容易。

有位执教老师在教学中先给出一幅存在问题的扇形统计图:

学生在讨论中了解到,当“其他品牌”具有最大占有率时,这个扇形统计图的数据就显得不清晰,此时需要把“其他品牌”细化。本来教学到这里就可以给出相关的读图分析练习。但是,该教师又提出一项研学任务:怎样修改才能使这张统计图更加清晰呢?由于有了之前的铺垫,学生很容易形成一个思维定式:直接把它改为A品牌最畅销的统计图。但通过分享与交流,学生给出了三种情况:把“其他品牌”拆分成若干份,占有率都小于20%,还是A品牌最畅销;拆分的若干份中,有的占有率大于20%,A品牌不是最畅销的;拆分的若干份中,有的占有率刚好也是20%,A品牌不是最畅销的……该过程充分体现出交流的优越性。

加法交换律数学教案精选篇3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经历探索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的过程中,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初步感受到应用加法运算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

2、在探索运算律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能力,培养学生的.符号感。

3、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究问题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加法的运算律。

教学难点

概括加法的运算律,尝试用字母表示。

教学过程

一、教师适当引导,进入新知。

二、教学加法交换律。

1、课件出示:这是同学们课外活动的情况。谁能来解决这个问题?根据学生回答,联系题意讲解,并板书:28+17=45(人),问:还可能怎样想:17+28=45(人)。

板书算式。

2、比较这两道算式有什么不同?

3、得数相同的算式我们可以用等号把它们连成等式。

4、举例:你能再说出几个这样的等式吗?自己写一写。学生说,老师相机板书等式,并追问:介绍一下你是怎么写的?核实是否相等。

5、概括规律:仔细观察,有什么规律?根据学生回答,相机引导发现规律。

6、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这个规律?可适当提示:用符号、文字、字母

学生思考,充分发表自己意见,教师给予肯定。

7、数学上,我们一般用a、b表示两个加数,可以写成:a+b=b+a.老师小结:

引出:加法交换律(板书)

8、小练习:填数

三、教学加法结合律。

1、过渡:刚才我们一起动脑,有了很多发现,大家真不简单。现在我们再来解决一个问题,看看会有哪些收获?课件出示

2、列式解答,利用题意追问算式含义,并相机加括号表示先算。还可能先算什么?说算式含义

3、比较这两个算式:有什么不同?什么相同?得数为什么相同?我们可以用等号连成等式。

4、出示书上题目,说一说,算一算。

5、概括规律:仔细观察,你有什么发现?学生回答,教师引导发现规律。

6、你能不能再举几个例子?学生举例。

7、教师小结,引出:加法结合律(板书)。如果用a、b、c分别表示这三个加数,加法结合律可以表示成?

8、小练习:填数。

四、总结新知,组织练习。

1、刚才我们学习了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它们都是运用在加法中的规律。师总结。

2、课后练习:

(1)下面等式各应用了什么运算律?学生说一说,对第三道重点分析,引出加法运算律有作用。

(2)比较体会运算律的作用,知道凑整百。

(3)凑整百小练习。

加法交换律数学教案精选篇4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27、28页的内容及练习题。

【教学目标】

1.探索和理解加法交换律,并能灵活运用。

2.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并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从现实的问题情景中抽象概括出加法交换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今天是什么节日?

生:植树节。

师:对呀,春天是植树的季节(展示课件)。咱们学校也组织了植树活动,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参加这次活动?它们一共要植多少棵树?你们想不想知道?

生:想。

师:(展示课件)这是我们学校植树的信息。

①这次参加植树活动的男生有36名,女生有22名。

②男生要植树60课,女生要植树44棵。

你能算出有多少名同学参加植树活动,一共要植多少棵树吗?

[评析:在课的开始,教师能够创造性地利用教材,创设了植树节的情境。这样处理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情景、条件、问题学生都十分熟悉,在这种轻松的气氛中,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学习。]

二、自主探究,寻找规律

(一)体验加法的意义

师:请你在练习本上做一做(做完的可以同桌交流)。

生汇报,师板书。

①36+22=58(名)22+36=58(名)

②60+44=104(棵)44+60=104(棵)

师:这两个问题都是用加法计算的,谁来说一说,你为什么要用加法?

学生说想法。

师小结:这两道题都是要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就要用加法计算。

师:在日常生活中,哪些问题还要用到加法来计算,谁来举一个例子。

一生举例并例式解答。(师板书)

师:生活中像这样用加法解决的问题多不多?说一个给同桌听听。

[评析:结合现实生活情境,体会加法的意义。]

(二)教学加法交换律

师:现在请同学们观察这三组算式,你能发现些什么?把你的发现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小组交流汇报。

(学生汇报时,让学生结合第一组算式说一说,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36+2222+36)

师:大家看,这两个加数交换了位置,和相等。这两个算式可以怎么样?(板书:=)

师:第二组算式可以怎样写?

(生答,师板书:60+44=44+60)

第三组算式呢?根据学生的回答,师板书。

师:大家看,这几个小组总结出了这几道算式中的两个加数交换了位置以后,它们的和不变。你们小组的结论和它们一样吗?谁能再来说一说。

师:这三组算式都是两个加数交换了位置,它们的和没有变。是不是任意的两个数相加,都有这么一个规律呢?谁能来任意说两个数?

生:38+56。

师:咱们一起来验证一下。

师板书:

师:这两个数相加符合这个规律,其余的数是不是也有这个规律,请同学们先自己在练习本上举几个例子验证一下,然后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好吗?

小组交流,汇报。师板书。

师:刚才这么多的小组说出了这么多的'算式,哪个小组还愿意把你们的结论告诉同学们?

师:刚才,经过同学们的努力,发现了不管这两个加数是什么,只要两个加数交换了位置,它们的和不变。我们把这个规律叫做加法交换律。(板书)

学生齐读一遍。

师:这就是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加法交换律)

[评析:在学习加法交换律时,遵循先观察,再交流,让学生初步感知规律;再举例验证,进而发现总结规律,这样一个思路来教学的。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课堂氛围和谐、活泼、宽松。]

(三)学习用喜欢的方法表示

师:刚才是咱们自己发现了加法的这个重要的规律,你能不能用喜欢的方法表示出来?

师:先把你的想法和同桌交流一下。谁来说一说你的想法。

生汇报,师板书:

a+b=b+a(师:你能告诉同学们a、b分别表示什么吗?提示学生这两个字母可以是任意的两个数。)

甲+乙=乙+甲

△+○=○+△

师:同学们说出了这么多的办法,通常情况下,我们可以用字母表示。学生齐读一遍(a+b=b+a)。

[评析:学生用喜欢的方法表示规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符号感,提高了知识的抽象概括程度,为以后正式教学用字母表示数打下初步基础。]

(四)加法的应用

师:咱们知道了加法交换律,并且会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表示。请同学们想一想,以前学过的知识中哪些地方用到过加法交换律?

生:验算加法时。

三、练习

师:通过努力,同学们又学会了新的知识,掌握了新的本领,老师真为你们高兴,你们呢?还有更高兴的.事情呢。

(展示课件)你们看,森林王国里的小鸟和小鸭,想和同学们来交朋友,你们愿意吗?不过他们可是有备而来,先看看大家的真本领。怎么样,敢不敢来试一试?

(课件)一、你能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吗?试试看吧。

766+589=589+()

300+600=()+()

257+()=474+257

()+55=55+420

a+15=()+()

()+65=()+35

二、仔细看一看,下面的算式符合加法交换律吗?

270+380=380+270

b+800=800+b

三、运用加法交换律,你能写出几个算式?写写试试吧。

25+49+75=()+()+()

学生写出算式以后,让学生观察这些算式,哪两个数交换了位置,在这些算式中,你认为哪一道计算起来比较简单?说说你的想法。

师:小鸟和小鸭的问题都解决了,它们高兴得不得了,想请同学们参观它们的家园,高兴吗?(课件展示)

[评析:通过这些题目,既巩固了今天学的新知识,又发展了学生的思维,为后面的学习做了铺垫。]

四、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新知识?

【总评】

1.这节课真正把知识的形成过程真实地呈现给了学生。

2.真实地体现了学生的思想过程。

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把交换律表示出来,在他们得出了加法交换律后,让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表示出来,如有的学生说可以用猴子表示一个加数,用兔子表示另一个加数,这个过程把学生那种真实的童稚的想法完全地表现了出来,他们决不拘限于用字母表示数,而是用哭脸、笑脸、太阳、月亮、颜色来分别,这是我们大人常想不到的。

3.教给学生探究数学的方法,遵循了这样一条教学主线:那就是发现规律、验证规律、应用规律。

在教学加法交换律时,先引导学生从实际的植树生活中发现规律,再引导学生验证这个规律,最后应用规律来解决一些问题,这也是探究数学的一种很好的方法,学生如果能真正掌握这种方法,并能把这种方法应用到以后的学习生活中,那可以说受益终生。

加法交换律数学教案精选篇5

教师在课堂上充分以学生为主体,精心设计丰实有效的细节,多给学生提供机会,经常通过启发性的语言,使学生感受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增强参与的主动性,不断的思考、探索讨论、交流,在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中,不断体验成功的快乐。

【案例】:苏教版四年级上册学习完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之后,在完成第58页想想做做第1题:下面的等式各应用了什么运算律?

82+50=50+82

47+(30+8)=(47+30)+8

(84+68)+32=84+(68+32)

75+(48+25)=(75+25)+48

我将最后一道题改写成75+(48+25)=75+(25+48)出示,判断此题时学生一致认为运用了加法结合律,我未作任何评价而是启发学生静静地思考,让学生说一说怎样想的?

【说明】:在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对三个加数进行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大部分学生都存在知识空白或混淆或含糊的现象,针对这一现状,我进行了这一预设。

学生1:我发现只有两个加数的是加法交换律,有3个加数的才是加法结合律。

学生2:我发现加法结合律都有括号,而加法交换律没有括号。

针对学生的回答,我还是未作任何评价,而是组织学生进行了如下的讨论:什么是加法交换律?加法交换律是什么变了,什么没变?什么是加法结合律?加法结合律是什么变了,什么没变?两个运算定律之间有什么本质的不同?

【说明】:事实上,学生都是带着各自的数学现实走进课堂的。激活学生的已有认知,唤起学生的学习心向从知识的原点出发,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认知热情。

讨论完毕我话峰一转将评价权抛给了学生,现在再看此题你有什么话要说?

学生1:我明白了只要有位置变了,就是加法交换律。这题虽然有三个加数,但只有48和25交换了位置,所以是运用了加法的交换律。

学生2:只要有运算顺序的改变就是加法结合律。这个等式的两边在外形上尽管都有括号,但都是先算后两个数,并没有改变运算的顺序,所以没有应用加法的交换律。

【说明】:我尽可能多给学生机会,指导思想就是立足过程,注重发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通过多次互动,引导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激发其内在的发展动力,促进学生改进、完善学习过程,促进学生发展。

这时我再将书上的那题出示给学生做,百分之九十的同学能一下子看出,此题既有加法的交换律又有加法的结合律,且能讲出理由。既快又准地实现了双基到思维拓展的一次飞跃,避免了思维定势,形成举一反三的能力。

【反思】:本节课我凭借自己课前的巧妙的预设 ,将课堂的潜价值最大化――珍视预设引发的精彩生成。

怎样使学生的思维品质得到提升?怎样把个别学生的思维成果转化为全班的共同财富?开始我并没有给学生下泛泛的、肤浅的结论,而是通过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引导把学生的思维引向“开阔地带”。把单向的言说变成了多元的对话,在全班学生的互动中完成了对定律的阐释与理解。

    626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