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端午节班会活动教案

|晓慈

推文网小编精心整理幼儿园端午节班会活动教案,希望这份幼儿园端午节班会活动教案优秀7篇能够帮助大家,给予大家在写作上的思路。更多幼儿园端午节班会活动教案资料,在搜索框搜索

幼儿园端午节班会活动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学习动作“搓、捏、转、敲”。

2、对小手游戏感兴趣。

活动准备:

小手能干的照片活动过程:

1、引入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魔术,现在先请小朋友把小眼睛闭起来。变变变(变出小手)提问:我变出来什么呢?(小手)我的小手很厉害的小朋友们看我会让我的小手转起来,那我请小朋友跟我一起转一转小手吧。咚咚咚拳头互敲提问:我的小手在干嘛,敲东西。拿出你们的小手跟我一起敲一敲,敲敲小腿敲敲脸蛋等。

2、哇。小手真神奇,神奇的小手会有什么本领呢,我们一起来看看2、小手的本领出示图片(玩玩具、画画、剪东西、洗手)总结:你们的小手真能干,会用勺子,会穿裤子,会穿衣服,会穿鞋子,会画画,会用剪刀,还会做游戏。等我们小朋友再长大一些,小手会做更多的事情的。

3、小手游戏下面,我们用小手玩个手指游戏,看看谁的小手最能干。

一根手指头变成毛毛虫啾啾啾二根手指头变成剪刀剪剪剪三根手指头变成扇子扇扇扇四根手指头变成乌龟爬呀爬呀爬五根手指头变成大老虎啊呜啊呜小朋友们今天我们来做的手指游戏好不好玩?(好玩)下次我们再一起玩这个好玩的游戏。

4、反复游戏,游戏结束。

幼儿园端午节班会活动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在两个大小不一样的物体中区分大和小。

2、学习用大和小说一句话。

3、体验给猫喂鱼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大小猫图片、大小鱼、大小雪花片。

2、大小篮子、大小盘子。

活动过程:

1、图片导入,引出主题。

(1)师:“今天我们班还来了两位动物客人,他们是谁呢?(师出示图片)“我们一起同动物客人打个招呼吧!”

(2)师:“小朋友真有礼貌,这两只猫有什么不一样的呢?”它们哪只是大猫哪只是小猫呢?

(3)幼儿回答,教师帮助幼儿完整说句子:“红色的是大猫、绿色的是小猫。”

(4)师:“我们一起大声的说一遍吧!”再请幼儿大声的说。

2、通过游戏,认识大和小。

(1)师:“小朋友们说得真好,老师这儿还为两只猫客人准备好玩的玩具呢!”

(2)师:“这是什么?这两个雪花片有什么不一样的呢?教师出示不同颜色的大小雪花片。引导幼儿完整说:“大雪花片、小雪花片。”

(3)师:大方形和小方形要来做游戏了,你们看他们是怎样玩游戏的?教师将两个方形藏于身后,说一句“变变变,什么出来了?”然后伸出一只手让幼儿说是什么形状出来了,游戏两次。

(4)教师给每个幼儿分发大小雪花片,在发的过程中教师说“请你说一说、比一比,哪个是大雪花片,哪个是小雪花片。”

(5)游戏“方形变变变”。幼儿学老师的样子将两个方形藏于身后,当老师说变变变,小雪花片出来了,幼儿就把小雪花片举起来。当老师说变变变,大雪花片出来了,幼儿就将大雪花片举起来。游戏数遍后可以让幼儿将两个方形交换位置再玩几次。

(6)师:这个游戏好玩吗?大猫和小猫也想来玩呢?你觉得大猫应该玩哪一个雪花片呢?快拿出来给老师举给老师看看,小猫玩哪一个呢?”

(7)小结:大猫穿了红颜色的衣服,他喜欢玩大雪花片,小猫穿了绿颜色的衣服,他喜欢玩小雪花片。

    幼儿园端午节班会活动教案(篇3)

    中班教案《端午节》含反思适用于中班的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通过参加体验和端午节相关的知识竞赛、趣味游戏、品尝美食等活动,让幼儿初步了解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并了解端午节的风俗和来历,幼儿进一步丰富对端午节的理解认识,掌握端午节的相关传统活动和习俗,引导中班幼儿与小班幼儿的感情,中班孩子主动关心弟弟妹妹,彼此间建立良好的情感,与弟弟妹妹一起感受体验,快快乐乐过端午节。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初步了解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并了解端午节的风俗和来历。

    2、幼儿通过参加体验和端午节相关的知识竞赛、趣味游戏、品尝美食等活动。

    3、幼儿进一步丰富对端午节的理解认识,掌握端午节的相关传统活动和习俗。

    4、引导中班幼儿与小班幼儿的感情,中班孩子主动关心弟弟妹妹,彼此间建立良好的情感,与弟弟妹妹一起感受体验,快快乐乐过端午节。

    5、感受到节日的快乐。

    6、让学生了解节日的习俗。

    活动准备

    1、师幼共同搜集端午节的资料并布置环境

    2、师幼共同准备端午知识竞答题、龙舟拼图、端午食品头饰等

    3、师幼共同准备才艺展示节目

    4、端午美食

    活动建议

    1、教师将中班孩子和小班孩子先汇合一起,教师先出示粽子,引出端午节的话题。

    (1)大班、小班幼儿混合编成以端午食品命名的5~6组,交代活动规则和要求。

    (2)你们知道什么是端午节吗?在端午节我们都要做什么?

    教学反思

    本次幼儿园中班端午节活动,中班的孩子们将去到小班,和弟弟妹妹一起过端午节。本次活动的开展,可以让小班孩子和中班的孩子一起交流认识端午节、一起学习了解端午节传统、一起感受端午节的气氛、一起品尝端午节的美食!对于这次活动的开展,也是幼儿园中班孩子和小班孩子之间建立互帮互助的情感!

    幼儿园端午节班会活动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通过分享交流,初步|知道端午节的传说以及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

    2.与同伴互相交流包粽子,制作香囊,萌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

    3.体验中国民间节目韵味。

    4.激发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达、交流的兴趣。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重、难点

    端午节是阴历五月五日,包粽子。

    活动准备

    故事《端午节的传说》,粽子一个,长方形纸、彩色纸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1.出示实物(粽子),引发幼儿兴趣。

    2.初步了解端午节。

    小朋友今天是什么日子呀?

    幼儿互相交流,让个别幼儿到集体面前讲述,重点引导幼儿端午节的时间。

    教师小结:端午节是阴历的五月五日。

    3.引导幼儿了解端午节的传说。

    给幼儿讲《端午节的传说》,让幼儿知道端午节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确立的,屈原投江的那一天是阴历的五月五日,就定那一天为端午节。

    4.引导幼儿了解端午节的习俗。

    师:端午节那天,人们都有那些风俗习惯?

    幼儿互相交流,让个别幼儿在集体面前发言。

    教师小结:端午节那天人们有很多风俗习惯,吃粽子、赛龙舟、制作香囊。

    5.体验包粽子。

    (1)让幼儿用长方形纸折成六棱形,然后用彩纸绕并进行装饰,教师巡回指导。

    (2)展示作品并评价。

    6.活动延伸。

    师:小朋友,你们包的粽子都不错,回家后把你们学会的包粽子的方法,展示给爸爸妈妈,好吗?

    活动反思:

    一、自己设计的问题太多,显得杂乱无章。

    既然决定向幼儿提问,我就设计好了许多问题:比如“端午节有那些习俗?屈原是个怎样的人?他为什么要投江自杀呢?他投江后人们是怎么做的?后来为什么向江中投粽子?”设计这些问题时,我也考虑到了问题太多,但又想不出如何更好的设计。教学中我只注重了故事内容,想让幼儿理解故事的含义,却忽略了孩子们的年龄特点。现在想想,不如把问题简单化,让孩子们看着图片自己讨论她们的看法则更能引起孩子们对故事的兴趣。

    二、课堂气氛不够活跃。

    故事的内容有点深奥,幼儿在第一次听的时候就有点耐不住性子,更何况老师还设计了那么多的问题。请幼儿回答的时候,我发现幼儿举手发言的比平时上童话故事时要远远的少很多。明显,我的问题没有激起幼儿的兴趣。在集体教学活动中,如果幼儿对教学教学内容没有了兴趣,那么这就是老师的准备不足,也可以说是一堂失败的课程。在以后的类似教学活动中,我会多加注意。

    幼儿园端午节班会活动教案(篇5)

    教材分析

    在一系列端午节主题活动中,幼儿对端午节习俗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同时对龙舟竞渡活动产生了浓厚兴趣。本节活动为幼儿创造亲身实践的机会,帮助幼儿了解龙舟竞渡的不同传说,进一步了解各地不同的竞渡方式,在共同游戏的过程中体验团结协作的力量,激发幼儿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

    活动目标

    1.了解端午节龙舟的不同传说,知道龙舟竞渡是一项传统体育活动。

    2.能用多种方式搜集关于龙舟竞渡的信息、资料,积极与同伴交流龙舟竞渡的传说。

    3.积极参与游戏,在游戏中感受赛龙舟时的激烈气氛,体会团队合作精神。

    活动准备

    1.收集有关赛龙舟的传说故事,以及各地龙舟竞赛中方式,完成调查表。

    2.纸箱龙舟4个,鼓,纸棍。

    3.邀请家长志愿者4-5名。

    活动建议

    1.组织幼儿交流《龙舟竞渡调查表》,自主了解龙舟竞渡的由来及比赛方式。

    (1)请幼儿讲述龙舟竞渡的不同由来,知道龙舟竞渡也是端午节的一种习俗。

    小结:关于赛龙舟的起源,有多种说法,有祭曹娥,祭屈原,祭水神或龙神等祭祀活动,流传最广的一个版本是说春秋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因谏不成反遭放逐。悲愤中,屈原投汨罗江自尽。赛龙舟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兴起的。由此可见,赛龙舟不仅是一种体育娱乐活动,更体现出人们心中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

    (2)播放教学课件,进一步了解各地龙舟竞渡的不同。

    讨论:图上的人们正在开展什么活动?龙舟竞渡需要几人参加?都干什么?他们划的船与我们平时看到的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呢?

    小结:龙舟竞渡,又称“赛龙舟”、“划龙船”、“龙船赛会”等,是一种具有浓郁的民俗文化色彩的群众性娱乐活动,同时也是一种有利于增强人民体质,培养勇往直前、坚毅果敢精神的体育运动。

    龙舟竞渡根据龙舟大小确定人数,有17人、23人等多人组成。有舵手、鼓手、划手,需要多人齐心协力完成。

    龙船竞渡的船是一条龙的形状,龙舟上有龙头、龙身、龙尾、桨、舵。龙身上会画有龙鳞,龙舟一般中间宽、两头窄,都有一个长长的龙颈,龙头装在长长的龙颈上,龙头和龙尾向上稍稍翘起,好像一只野鸭浮游在水面上,龙舟上还会插一面小红旗。我们平时见到的船就是普通的船。

    (3)播放视频,引导幼儿了解龙舟竞渡的发展历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运动委员会于1980年5月16日作出决定,将龙舟竞渡列为正式比赛项目,并每年举行“屈原杯”龙舟赛。龙舟赛在我国南方地区开展的比较普遍,已形成一年一度的“龙舟节”。现在的龙舟竞渡,已经走向国际。

    2.组织幼儿玩“赛龙舟”游戏,感受同心协力获得成功的自豪感和成就感。

    (1)家长志愿者和幼儿分组比赛,老师当裁判,听口令后几组同时把龙舟划向终点,先到者为胜。

    (2)讨论游戏中遇到问题,分享游戏经验。

    提问:你们在游戏中遇到了什么问题?(脚没有走齐,太挤,用力不均匀)怎样才能将龙舟划得又快又稳?(喊口令,听口令一起用力)

    (3)再次玩游戏,体验成功的欢乐。

    幼儿园端午节班会活动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端午节的传说以及人们在节日中的习俗。

    2、知道包粽子的所需的原料和包粽子的方法。

    3、激发幼儿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兴趣。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人手一册或赛龙舟的录像和图片。

    包粽子的材料,香包、鸭蛋、粽子各一个。

    活动过程:

    1、出示粽子,引出“端午节”的传说。

    提问:这是什么?你们吃过粽子吗?都吃过哪些味道的粽子?

    幼儿自由讨论,;来说说大家在这段时间里经常看见大人包粽子、吃粽子,这是为了什么?

    介绍端午节来历的传说。

    2、组织幼儿观看图片或幼儿用书,了解端午节的习俗。

    在端午节,人们会进行哪些活动?

    龙舟是什么样的?人们在怎样划龙舟的?一边划龙舟还做些什么?他们为什么这样做?

    绿色的粽子里面有什么?包粽子需要哪些材料?怎么包出来的?

    你吃过粽子吗?你吃过什么样的粽子?

    3、教师介绍其他的有关的风俗习惯。

    小结:端午节是中国人特有的节日。

    4、品尝粽子,感受节日的气氛。

    幼儿园端午节班会活动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了解端午节的名称、来历和有关习俗,知道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

    2、通过编彩带、做香囊、画彩蛋等有趣的活动,体验端午节特有的习俗。

    3、感受中国民间节日特有的韵味。

    活动准备:

    1、flash故事《端午节的.传说》、《端午节的习俗》。

    2、编彩带、做香囊、画彩蛋等活动的相关材料。

    活动过程:

    (一)了解端午节的名称及时间。

    1、出示粽子实物,引发幼儿兴趣。

    师:看,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什么?你们吃过粽子吗?什么节日的时候我们会吃粽子呢?

    教师小结:五月五,是端午。端午节是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

    (二)引导幼儿了解端午节的来历。

    1、观看端午节的故事。

    师:你们知道端午节的故事吗?

    2、提问帮助理解。

    师:刚才故事里说了什么?

    教师小结: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还要吃粽子呢。吃粽子,忆屈原。

    (三)集体感知端午节吃粽子和划龙舟这两种主要习俗。

    1、从幼儿自身经验来感知吃粽子的风俗。

    从粽子的味道、形状、粽叶等方面让幼儿体验端午节吃粽子的风俗。

    教师小结:看来粽子的味道不同,形状和颜色也有很多种呢。

    2、玩赛龙舟游戏,体验端午赛龙舟的快乐。

    师:端午节除了吃粽子人们还要进行一项很热闹的活动。

    幼儿玩赛龙舟游戏,并分享游戏的感受。

    教师小结:看来呀赛龙舟不仅能锻炼身体,还能给大家带来快乐呢!

    (四)自主探索,通过编彩带、做香囊、画彩蛋等有趣的活动,了解端午节的其他一些习俗。

    1、提供实物、录像等,幼儿分组探索端午节的常见习俗。

    2、幼儿交流探索结果。

    教师小结:这些活动不仅是为了纪念屈原,还有着人们希望一家团聚,生活美满的心愿呢!

    (五)结束活动,儿歌总结。

    1、教师念儿歌总结。

    2、去教室里继续寻找端午节的其他活动。

    活动延伸:

    美工区:用彩色纸折粽子,尝试编蛋网兜。

    生活区:继续学习包粽子,编彩带、做香囊、画彩蛋等有趣的活动。

    语言区:讲讲端午节的一些风俗习惯与传统故事。

      4728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