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考试常考知识点整理

|小龙

教师资格证考试越来越近,同学们要会进行归纳整理和总结,很多同学复习的很好,但一看到题目的时候就不确定具体答案是哪个了,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教师资格证考试常考知识点整理篇1

01

(1)整个教育工作的方向—教育目的

(2)整个教育工作的总方向—教育方针

02

(1)教育的三大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 

(2)德育的四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德育方法

03

(1)《学记》是中国最在也是世界上最早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著作 

(2)昆体良《雄辩术原理》/《论演说家的教育》是西方本教育著作,也是一本研究教学法的书

04

(1)中国最早采用启发性教学的人—孔子 

(2)西方最早采用启发性教学的人—苏格拉底

05

古希腊三哲/三贤

(1)苏哥拉底—产婆术 

(2)柏拉图《理想国》—寓学习与游戏 

(3)亚里士多德—教育要遵循自然

06

(1)提出把教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培根 

(2)教育学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夸美纽斯 

(3)教育学成为一门规范而独立的学科—赫尔巴特

07

(1)教育学之父—夸美纽斯 

(2)现代教育学之父—赫尔巴特 

(3)科学教育学之父—赫尔巴特

(4)心理学之父—冯特 

(5)教育心理学之父—桑代克 

(6)俄罗斯的教育心理学之父—乌申斯基

08

(1)最早使用班级一词的人—艾拉斯莫斯 

(2)最早论述班级授课制的人—夸美纽斯

09

(1)世界上本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著作—凯洛夫《教育学》

(2)我国部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著作—杨贤江《新教育大纲》

10

(1)学校教育最早出现在—夏朝 

(2)我国采用班级授课制—京师同文馆

(3)我国颁布近代学校教育制度—壬寅学制 

(4)我国实施的近代学校教育制度—癸卯学制

11

(1)人的身心发展前提和基础—遗传

(2)促进个体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个体主观能动性

(3)在人的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学校教育

12

(1)思想品德课与其他学科教育是德育最基本的途径

(2)学会调适是心理辅导的基本目标

(3)寻求发展是心理辅导的高级目标

(4)班级是学校进行教育教学的基本单位

(5)了解和研究学生是班主任做好班级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教师资格证考试常考知识点整理篇2

一、社会刻板印象

社会刻板印象也叫定型化效应是指由于受到社会方面的影响,对于某一个人或一类人产生的一种较为固定的看法。定型的产生是以过去的经验为作为基础,而产生的对人群的划分和归类。

比如在人们的印象中里我们认为数学好的学生物理一定也好;文科好的学生都情商高等这些都是社会刻板印象所产生的效应。

二、晕轮效应

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属于一种社会层面的认知偏差。指对某个人某方面的特征评价影响对此人整体的印象一种心理认知现象。

比如我们常说的情人眼里出西施等。

三、登门槛效应

要让他人接受一个很难的要求时,最好先让他接受一个简单的的要求。登门槛效应认为一旦他接受了这个容易完成的要求,就有接受更高要求的倾向,因而比较容易向其提出更高的要求。

比如人们都希望在别人面前保持一种比较一致的形象,因而,在接受别人的要求之后,再拒绝别人的要求就变得更加困难。这种类似于“反正都已经帮了,再帮一次又何妨”的心理。

四、霍桑效应

指心理因素影响工作效率的西效应。当工人感觉到自己受重视,而且对周围的工作环境感到新奇或特殊时,即使其他本质条件没有改变,他们仍将努力工作因而提高生产效率。指当被观察者知道自己被成为观察对象而改变行为倾向的反应。

比如学生知道今天有人来采访,或者就故意表现得特别积极等。

五、巴纳姆效应

巴纳姆效应也叫为“福勒效应”或“星座效应”。指人们常常认为一种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十分准确地揭示了自己的特点。

比如当你在看某一星座介绍的时候,越看内容越觉得自己就是这个样子。

六、近因效应和首因效应

近因效应:与首因效应相反,是指在多种刺激一次出现的时候,印象的形成主要取决于后来出现的刺激,即交往过程中,我们对他人最新的认识占了主体地位,掩盖了以往形成的对他人的评价,因此,也称为“新颖效应”。

首因效应:指交往双方形成的第一次印象对今后交往关系的影响,也即是“先入为主”带来的效果。

【判断题】

对陌生人往往首因效应会更加明显。( )

【答案】√。

教师资格证考试常考知识点整理篇3

1.现代教育之父

赫尔巴特——同时也被誉为“科学教育奠基人”、“科学教育学之父”。

其他考点:

1.《普通教育学》;

2.教学的教育性原则;

3.主张把教育学建立在伦理学和心理学的基础上;

4.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

5.四段教学法:明了、联想、系统、方法;

6.社会本位论的代表。

2.课程评价之父

泰勒——同时也被称为“现代课程理论之父”、“当代教育评价之父”。

其他考点:泰勒原理:目标、内容、方法、评价。

3.俄国教育心理之父

乌申斯基——也被称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他的著作:《人是教育的对象》

他的名言:

“儿童是靠形式、颜色、声音和感觉来进行思维的”——直观性教学原则的体现。

“复习是学习之母”——巩固性教学原则的体现。

4.心理学之父

冯特——1879年在莱比锡大学建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的诞生。

5.教育心理学之父

桑代克——1903年,出版《教育心理学》,标志着教育心理学的诞生。

6.程序教学之父

斯金纳——在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程序教学。

其他考点:(1)正强化、负强化、惩罚;(2)逃避条件作用、回避条件作用;(3)普雷马克原理。

7.行为主义心理学之父

华生——最早使用“行为主义”一词。华生的名言: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一个由我支配的特殊的环境,让我在这个环境里养育他们,我可担保,任意选择一个,不论他父母的才干、倾向、爱好如何,他父母的职业及种族如何,我都可以按照我的意愿把他们训练成为任何一种人物…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人,甚至乞丐或强盗。——外铄论教育思想的体现。

教师资格证考试常考知识点整理篇4

在心理学情绪情感过程的内容复习中,很多知识点都是比较难理解的,尤其是有关情绪功能的考查,而且在考试的时候,往往出题也是灵活多变,多以例子型单选出题,并且容易混淆,因此需要同学们在复习时通过概念的关键词入手,注意辨析各情绪功能之间的区别。

一、概念简记

(一)信号功能:

个体将自己的愿望、要求、观点、态度通过一定的情感表达方式传递给别人并加以影响。它是非言语沟通中重要组成部分,在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中具有信号意义。

常见示例:点头yes,摇头no。出门看天色,进门看脸色。

(二)调节功能

情绪的调节功能又称动力功能,是指情感对人的活动具有引发、促进和调控的作用。适度的情绪兴奋,可以使身心处于活动的最佳状态,推动人们有效地完成任务。

常见示例:适度的考试焦虑能提升学习效率。

(三)感染功能

情绪的感染功能是指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可以相互影响和产生共鸣。

常见示例:听励志演讲,感动的热泪盈眶;一个小朋友哭,其他小朋友跟着哭。

(四)组织功能

情绪是种特殊的心理活动,对其他心理过程而言是一种监测系统,是心理活动的组织者。积极的情绪具有调节和组织作用,消极的情绪则具有干扰、破坏作用。

常见示例:开心时工作效率高,难过时工作效率低。

(五)适应功能

有机体在生存和发展的过程中,有多种适应方式。情绪和情感是有机体适应生存和发展的一种重要方式。婴儿出生时,还不具备独立的生存能力和言语交际能力,这时主要依赖情绪来传递信息,与成人进行交流;在成人生活中,人们通过各种情绪、情感,了解自身或他人的处境与状况,适应社会需要,求得自身生存和发展。

常见示例:婴儿的哭,爱笑的女孩运气不会差。

二、知识点辨析

动机功能VS组织功能

●区别:

①动机功能更加强调从无到有,本来没有这个动作,在情绪的激发下产生了这个动作。

②组织功能更加强调在活动的过程中,积极和消极的情绪对活动产生影响,是活动已经产生过后的影响

三、习题练习

1.人们能通过一个人的表情来推测出他的情绪状态,这体现出情绪、情感具有

( )。

A.信号功能 B.适应功能 C.动机功能 D.组织功能

【答案】A。解析:通过表情来推测人的情绪状态,说明表情能够传递信息,故体现了情绪的信号功能。

2.适度的紧张和焦虑,促使个体积极思考并产生行动,达到成功解决问题的目的,这是情绪的( )。

A.适应功能 B.信号功能 C.组织功能 D.动机功能

2.【答案】D。解析:题干强调是是促使某人做某事,所以最终成功解决问题,而不是强调情绪对其他心理活动的影响。因此本题选D。

    43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