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红色经典《艾青诗选》读后感

|福萍

推文网小编精心整理爱国红色经典《艾青诗选》读后感,希望这份爱国红色经典《艾青诗选》读后感优秀8篇能够帮助大家,给予大家在写作上的思路。更多爱国红色经典《艾青诗选》读后感资料,在搜索框搜索

爱国红色经典《艾青诗选》读后感篇1

最近,我读了《艾青诗选》这本书。人们说艾青是“诗坛泰斗”,的确如此,但我更认为他是一名光明使者。

这位光明使者热烈追求着光明、理想、美好的生活,他将这种情感编织成诗,他痛斥世间的黑暗与邪恶,他引领着人们走向光明、投向光明。他,是黑暗的驱散者,是光明的领导者、召唤者。

“从远古的墓茔/从黑暗的年代/从人类死亡之流的那边/震惊沉睡的山脉/若火轮飞旋于沙丘之上/太阳向我滚来……”看,在那黑暗与死寂中,太阳向着我们奔来,他唤来太阳,也唤醒了人们沉睡的灵魂,“陈腐的灵魂/搁弃在河畔”。光明的到来让万物复苏,让一切都有了希望,“它以难遮掩的光芒/使生命呼吸/使高树繁枝向它舞蹈/使河流着狂歌奔向它去”。光明所到处,无处不生机。

他,赞美光。“只是因为有了光/我们的大千世界/才显得绚丽多彩/人间也显得可爱/光给我们以智慧/光给我们以想象/光给我们以热情/创造出不朽的形象。”在艾青的笔下,光是可爱的,光是一切美好事物之母,光,造就了大千世界的绚丽多彩。

在赞美的同时,他还不忘讽刺。“但是有人害怕光/有人对光满怀仇恨/因为光所发出的针芒/刺痛了他们自私的眼睛。”黑暗与邪恶都惧怕光,因为一但有光,黑暗便不复存在。“一切贪婪无厌的人/为了偷窃财富、垄断财富/千方百计想把光监禁/因为光能使人觉醒。”可光怎么监禁得了呢?既使光被监禁,也定然会重来。他以笔为枪,用诗讽刺了那些黑暗、邪恶的势力。

他就像那启明星,等待着太阳的到来,再渐渐退下。“群星已经退隐/你依然站在那儿/期待着太阳上升/被最初的晨光照射/投身在光明的行列/直到谁也不再看见你。”

如今,世上无处不充满着光明。现在,新型冠状病毒开始爆发,感染人数急俱增加,多少医护人员奔赴前线救治患者,多少人为此捐款。他们,都是这个世上的光明使者;他们,与黑暗宣战;他们,将把黑暗驱散。

我们,可以不伟大,但一定要做一个光明使者,斩除邪恶,驱散黑暗,带来光明。只要我们做光明使者,心怀光明,带来光明,这个世界又何不是光明的呢?我们要像艾青一样以我手写光明,让世间处处光明。

让我们从地球出发

飞向太阳……

——艾青

爱国红色经典《艾青诗选》读后感篇2

他以诗为魄,挥笔即为万里河山。

——题记

曾经在泛黄书页的一隅读过一首小诗,末句最为打动人心:“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带着忧郁的气质和忠诚深厚的爱国情怀,是我对这个名艾青的诗人的最初印象。

翻开这册《艾青诗选》,那个在我战火里放声呤诗的身影,越发地清晰……

大堰河之歌

开篇就出人意料的诗,《大堰河》一定算一首。

以一条河为名的这位主角,有着保姆、童养媳等一切算不上好的身份。是怎样悲惨的身世和高洁的灵魂,使得她成为艾青笔下最有灵气的一个。

她的工作是多么辛苦:清晨,在天才蒙蒙亮的清晨,她费力地用双手搭好灶火——这原本是男人的工作,她拍去破旧的,边缘明显暴露着线头和毛边的围裙上的碳灰,虽然这并不能叫这破围裙增些关辉。在水雾和尘灰里她小心地试过饭菜,过烫的锅也许碰着了她的手,而老茧却使她毫无感觉。她用粗劣的土碗盛了饭菜,这才是开端呢——接下来,收拾东西、缝制衣物、包扎小二伤口的任务接二连三,她还要拾鸡蛋,照顾家畜……然后她才得以有闲暇抱起文中的我,安慰他。

这是一个最普通最卑贱的农家妇女,而为了家庭开支又不得不做了地主家的童养媳。这艰苦的人儿使我想起《呼兰河传》里的小团圆媳妇,那个操劳挨骂却总是笑着的小童养媳,相似的经历压垮了她们,却又没有压垮她们。

在广大的中华大地上,这样的人只是个例吗?不,看看多少底层的劳动人民吧,那些几乎一辈子奔波在农田的农民们,难道不是也是如此……他们淳朴善良,一如大堰河,对她无亲无故的乳儿竟如此关心爱护,作者是深深受了她无声的教诲,才写下这样的诗篇呀……

“大堰河,我是吃了你的奶而长大的……”大堰河在这首激昂深切的诗里不再是一个人,而是上千上万人,谁说养育我们不是千万底层的劳动人民呢,谁说养育我们的不是我们脚底下的土地呢!他们平凡,默默无闻,却有着最伟大的灵魂——

劳动者的灵魂!让我们歌颂养育我们的大堰河们吧!愿这金黄色形象能陷到每一个人心里去……

子规声里故国眠艾青的诗若是一只鸟,定然是那凄鸣的子规。

一叫一回肠一断。却不是在如烟雨幕里忧着小情思,是在狂风暴雨里展着柔弱的羽翅去愁着它的土地,它心中的最软处啊。万水千山,携不来故国的音信。

“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就让那风吹吧,把这只鸟儿吹到它赤诚地热爱的故乡,它的每一片羽毛上的纤维都将闪烁着热爱的光。再无力为土地去歌唱的鸟儿,要永远沉睡在土地里。

它在梦里也会是不畏风雨地向前嘶吼着故国的名字,饱涨着泪水的眼眸泡肿了,眼角的羽毛常常盛着悲戚的水分——那怎是泪水啊,这分明是鸟儿对故国的一片深情……

这是一阙很短的诗,每一分情感都尽量地浓缩在每一个字眼里,却叫人诵起时,每一个字眼都破成一地的情思,不绝。

他对这片土地的爱,就这样真切地淌在纸面上了。

给我以光

“我的心为他激动或是宁静,我的爱因他升华或更加深沉。”

这是马丽华《等待日出》中的一句,初识这句诗,有如日光融入心脏的血流——正因感同身受。

在海边看过一次日出:太阳,火红的那么一整个,像浸在水里的嬉戏的顽童,被水波一次一次地洗涤浇灌泼洒,拍不灭那簇红得出奇的火焰。它逐渐破开层层如幻的水雾,一点点露出初生的锋芒了。亮得那样晃眼,又那样柔和。水波捧着由海中生出的那团骄傲的焰,送到彩云的棉被里,捂熄了它的傲气,又多生普照大地的宽容的仪态——我们的太阳啊,终于开始向冰冷的大地馈赠温暖和幸福。

在艾青的诗里,太阳是大部分时候的主角。它带着金黄的花束,林间的香气,亮光和温暖,满身的露水,去唤醒人们,去打开封闭的心房。

这是多么美丽的意象啊,亲切的阳光洒满黑暗的小屋,洒到每一个人的手上,头顶,让阳光的洗礼遍布……

从古到今,人们对太阳的崇敬和瞻仰似乎不曾变过,夸父逐日,是追求一份永恒的幸福;“长河落日圆”,气吞万千的磅礴;希腊神话里的勇士们,冲锋陷阵时手执的盾牌上刻着太阳;一头金色卷发的路易十四被称为太阳王……是多少对太阳的感恩,汇成万千的赞歌。

“让我把花束,把香气,把亮光,温暖和露水撒满你们心的空间。”太阳俯身悄声笑着说道。

艾青的诗,是土地的诗,是人们的诗,是光明的诗。

他以诗为魄,吟出了山河岁月。

爱国红色经典《艾青诗选》读后感篇3

春风十里,夏花百里,秋雨千里,都不如你。——《艾青诗选》

特别喜欢艾青写诗的风格,是我追随的那种类型。不过相比于我把感情都用在小家上,艾青的情感则全都放在了我们这个大家上。“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样浓厚的爱,是我所无法触及的。

艾青的爱,深沉而又忧郁,或许在我这个和平的年代无法深切的体会到,但是读他所写的文字,也许能够感受其中的一丝真谛。

读着《我爱这土地》,我仿佛就如同那饱经煎熬的小鸟一般,飞过无尽的天空,拼命的用那嘶哑的喉咙歌唱。唱给那被击打的土地,那悲愤的河流,那一股带着激流的风,和偶尔从林间稀稀落落倾洒无比温柔的黎明。或许我的生命即将走向尽头,我的尸骨最终也会被大地溶解的干干净净,但在这一片厚实的土地上,我却丝毫感受不到痛苦,我的泪水倾涌而下,这是我对这土地爱的象征。我爱这土地,或许它正经历历史上最残酷的战事之一,或许它正遭受着敌人的疯狂进攻,或许它正煎熬的聆听受自然灾害而导致家破人亡的百姓的尖叫与哭泣。但是我坚信,没有黑暗会战胜光明,我们终将胜利。因为我爱这国家,爱着他的一切,爱着那黑暗过后的曙光。

《艾青诗选》里的许多诗,每篇都曾感叹过乡村农民们生活的艰难困苦。春天,一家人拼命的工作,每个人都拼了命似的,争取在春天多播种一些代表希望的种子,希望能够养活一家人;夏天,他们奔走在骄阳烈日下,汗滴不要命的顺着脸颊落在田野上,一滴滴落下,一滴滴蒸发;秋天,他们收割这不属于他们的粮食,当他们把捆好的粮食献给贪婪的地主时,眼底是藏不住的渴望与可恨,自己却只能获得一点点麦穗生存;冬天,战争无情的打响,在一个寒冷的雪夜,一家人在冰天雪地中逐渐失去知觉,这一年,他们没有吃过一顿饱饭,没有睡过一个饱觉,没有好好生活过。他们生活的环境,他们工作的内容,他们最后的归宿,无不透露在这战争之下,以及战争之前,这些农民们的生活是多么的悲惨。因为亲眼见过,所以描写真实而又残酷,无力而又悲伤。

这场战争下,每个人都在战争,艾青也在,他也许不像那些英勇的战士们在战场上与敌人拼个你死我活,鲜血纵横流淌,最终消逝在土地之中。艾青则是用他的一腔热血,用一只平白无奇的笔书写出这战争上下人们的苦难,唯一的希望――参军入伍。他在用笔告诉千千万万的中国子民,我爱这中国,我相信他终会胜利。

阳光普照大地,昔日的鲜血与杀戮也埋与于土地之下,一不小心触摸到土地,也许会体会到艾青的一往情深,那是历史积淀后的产物,那是我喜欢的诗。

爱国红色经典《艾青诗选》读后感篇4

《艾青诗选》这本书的封面,有着一副图:干旱的土地,一眼望去没有一点绿色,枯黄的树,生长杂乱的枝干,我知道当时的人们过的很辛苦,糟糕。

打开书,一股书香味扑鼻而来,带领着我进入书的世界。

这本书让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我爱这土地》。这首诗创作于抗日战争初期。当时的人们生活在水深火热的世界里,在绝望中无力的嘶喊着,想为国家做点什么,却无能为力。而作者也是如此。

这篇诗的开头作者将自己比作一只鸟。鸟在这个生态环境中是渺小的,短暂的。鸟是辛勤的,它从出生的那一天起,它的使命就是得学会飞翔,围绕着这祖国飞翔,直到它死去的那一刻也要为祖国歌唱。但是在国家有危险的时候,它也要尽力为祖国歌唱。“嘶哑的喉咙”,让我们看到了一只饱受折磨的鸟,显然它已经唱不出优美的歌声,可是它仍在歌唱着,这是它用生命发出来声音,抒发了对土地义无反顾的执着和不放弃。

诗歌就在这样的基础下,进一步展开了对鸟儿歌唱的描述:土地,河流,风,黎明。它们都是遭受暴风雨的打击,悲愤满怀和奋力抗击的形象,与下文鸟儿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这只鸟儿在歌唱土地,河流,风,黎明时,将自己也与着土地融为一体,投身怀抱之中。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隐含了愿意为祖国献出生命之情。

“这被暴风雨所击打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这看似是排比,其实“暴风雨所击打”,“无休止吹刮着”,“悲愤的河流”这些告诉我们,当时艾青所魂牵梦萦的他热爱的土地,正遭受着打击,满是伤痕累累。

“河流”“风”,象征着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精神;“悲愤”“激怒”,表现出人民对侵略中国的暴行表示愤怒,和意志昂扬的战斗精神;“黎明”,象征着充满生机和希望的解放区,“无比温柔”表达了人民对那里的向往。

最后一节很直接的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深沉”一词,可能仍是无法表达出艾青对这片土地的感情,后面紧跟着的省略号,似乎还有无尽的情绪在涌动着,使读者沉浸在其中,回味着。这首诗在问答中,将诗的情绪推上了高潮,表达了对祖国最真挚的爱。

艾青融合个人悲欢于时代悲欢之中,反映自己民族和人民的苦难与命运之中。艾青对祖国的热爱,我们看在眼里,敬佩于心中!艾青的精神,我们值得学习!

爱国红色经典《艾青诗选》读后感篇5

人间没有永恒的夜晚,世界没有永恒的冬天。——题记

橘黄色的书页承载着中华儿女坚强无畏、勇敢不屈的精神,艾青笔下的诗虽简短,却在向我们诉说一个个故事。我喜爱艾青的诗,我觉得这些诗句不仅仅是一个个汉字的排列组合,它们也充满感情,让我读起来热血沸腾。“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这句诗是艾青对这片土地最真挚、最深沉的爱的表达。艾青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却以笔为武器向帝国列强表达强烈的憎恨,对国人进行呐喊,他用他的诗告诉我们:勿忘国耻,牢记历史。

人们眼中的春天是希望,每个生命的生长都会伴随着希望。文人墨客喜欢吟咏春天,不论是白居易的“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还是朱熹的“__,万紫千红总是春”,都让人沉浸在春的美好之中。而艾青笔下的春天是充满力量的:“春天了,龙华的桃花开了,在那些夜间开了,在那些斑斑点点的夜间,那些夜是没有星光的,那些夜是刮着风的,那些夜听着寡妇的咽泣,而这古老的土地呀,随时都像一只饥饿的野兽,舐吮着年轻人的血液,顽强的人之子的血液,于是经过了悠长的冬日,经过了冰雪的季节,经过了无限困乏的期待,这些血迹,斑斑的血迹,在神话般的夜里,在东方的深黑的夜里,爆开了无数的蓓蕾,点缀着江南处处是春了,人问:春从何处来?我说:来自郊外的墓窟。”艾青把烈士的牺牲与春天的到来直接地联系起来,除了表现出对反动派疯狂屠杀的愤怒和仇恨之外,还表现着一种坚定的信念:任何疯狂的镇压和屠杀都无济于事,烈士们所付出的鲜血代价,是以迎来一个更美好的春天作为报偿的。

光明的到来,使万物复苏,众生一片欢欣鼓舞。“从远古的墓茔,从黑暗的年代,从人类死亡之流的那边,震惊沉睡的山脉,若火轮飞旋于沙丘之上,太阳向我滚来……它以难遮掩的光芒,使生命呼吸,使高树繁植向它舞蹈,使河流带着狂歌奔向它去。”太阳从远古的墓茔、人类死亡之流的那边、黑暗的年代滚来,暗示着光明诞生于黑暗和死亡。“当它来时,我听见,冬蛰的虫蛹转动于地下,群众在矿场上高声说话,城市从远方,用电力与钢铁召唤他,于是我的心胸,被火焰之手撕开,陈腐的灵魂,搁弃的河畔,我乃有对于人类再生之确信。”艾青用太阳讴歌光明,那时候的人们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而太阳象征着希望与自由,它将永不泯灭。读完《艾青诗选》,我感慨良多,它让我相信没有永久的黑暗,只有未到的黎明。

爱国红色经典《艾青诗选》读后感篇6

晚风徐徐,在如火般娇艳的霞光和落日灼灼地照拂下,一直尘封的《艾青诗选》也显得熠熠生辉。还曾记得许久以前,偶然翻阅这本书,映入眼帘的是一首首枯涩难懂的现代诗,看得我眼花缭乱。伴着几首优雅深沉的小曲,我竟沉沉地睡了过去。

再次翻开这尘封已久的书卷。迎面扑来一股书页的清香,虽无香花馥郁的芳香,但有一种高洁的凛然之气。人们常道腹有诗书气自华,确然如此。

艾青诗选带给我的感觉,整体就是一种蓝色的基调。作者深爱着农民,深爱着土地,因此也深爱着祖国。这是一个充满爱与悲欢的土地。他在诗中寄予的意象并不仅仅只局限于土地和太阳。还在诗中吟咏了农民的苦难与土地的忧伤。但也不乏诗人对理想的热烈情怀。

记得翻开巴黎这一章时,我就被深深地吸引了进去,因为这篇文章是很大胆的,不像其他古板的现代诗。整首诗都是在写巴黎的淫靡不堪与腐败,更是隐晦地写出了法国大革命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在全篇中写法国巴黎的热闹与繁华,更有一种穷奢极欲的感觉,向我们展示了巴黎是怎样一步步导致法国大革命的产生的。但是,文中作者的感情十分矛盾,既对巴黎有热忱,同时也带有一种批判。也消沉地诉说了巴黎人们的痛苦和悲伤。路易十六缓步登上断头台,是法国大革命胜利的一幕,同时也是巴黎重新蜕变的一幕。也正是侧面反映了祖国土地和人民正遭受的不幸。也表达了自己对祖国能重新振兴的强烈渴望。

黎明带给我的印象也同样深刻。黎明的到来也象征着一切晦暗的结束,更是隐喻了作者渴望中华民族能恢复盛况。

又是一曲终了,不知不觉月亮已经高高挂起,普照着大地。如今的人们活得幸福,活得安康。也算是圆了艾青先生的一个梦。伴着点点的星光,怀揣着中华民族永不熄灭昂扬屹立世界的雄伟气魄,沉沉地进入了梦乡。

爱国红色经典《艾青诗选》读后感篇7

为什么我的眼中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题记

他向往,他盼望,他期待,他热爱……

他执笔,只为那最热爱的土地。他追求,只为那最璀璨的未来,他呐喊,只为那最热爱的祖国……

他——艾青!

血脉·情怀

那个大雪纷飞的午后,他无言地看着窗外的雪花。不知为何,却又想起了那个永远含着笑的慈祥的保姆——大堰河。

1933年,看守所。他写下了惊动诗坛的《大堰河——我的保姆》。对故乡深沉而隐忍的爱,出于那片土地,那片土地的慷慨与宽大,无需名衔,无需雕琢,好像想到她,就会有无数的情思涌上心来,无以回报她的温柔和恩泽。可只是轻轻的唤声——大堰河,我的保姆!就足够了。而我却还在年少轻狂的年纪,只是无比向往着外面陌生而繁华的世界,像攀援的凌霄花,不断往高伸展,却忘了根源。在风雨来的时候,才想起原来还有故乡,还有那片土地,是温暖的怀抱,她会在风雨中紧紧的抱着你,为你挡开刺骨的冷,给予无限的温暖,即使粉身碎骨。

五四·热血

读《他起来了》,我体会到艾青的满腔热血。这首诗,没有悲伤的叹息,没有虚幻的词藻,没有抽象的概念。每一行、每一节都是庄严而凝重的。在这一年里,中国算是受尽了屈辱,而在这一年里,中国也逐渐地站起来了!在艾青先生写诗后的第二天,我们新四军就建立起来了!即使满身鲜血,他依旧站起来了!他们只有那唯一仅有的愿望,那就是——振兴中华!“他起来了/他起来了/将比一切兽类更勇猛/又比一切人类更聪明”,每每读到这句,我总会想起中国多年来经历的风雨沧桑,总会看见中国的惊人蜕变!也愈发坚信总有一天,中国将会成为另一个令世人瞩目的世界大国。

世界·胸怀

“当年我有一支芦笛/拿法国大元帅的节杖我也不换”。1933年3月28日,正当明媚的仲春。艾青先生在上海监牢的不眠之夜,使铁栏外的灯光,再拍纸薄上写下了这首悲壮而叛逆的诗篇——《芦笛》。他控诉这个没有自由的罪恶世界,他赞扬已故伟大现代诗人阿波内尔。“我曾饿着肚子,把芦笛自矜地吹/人民嘲笑/因为那是我的姿态呀/人们听不懂我的歌/因为那是我的歌呀”艾青,一个自矜中透着倔强,倔强中又带着些许孤傲的一个人。十年的牢狱生活没有使他心灰意冷,反而使他更加坚强。如今,没有人再嘲笑他的歌,有人听懂了——他的歌,清醒有自信,这位吹着芦笛的诗人的歌,带个世界光明与自由……

艾青看到了“杨花飞絮”的阳春,看到了“流金铄石”的仲夏,看到了“金果满园”的杪秋,看到了“大雪纷飞”的隆冬……看到了中国未来的希望!

乘着爱国的翅膀,我们要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情怀,要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理想,要让我们的祖国更加强大!

艾青,不仅仅是一个伟大的诗人,是一种坚定的民族精神,更是一种振兴中华的责任感。我们青少年要用这种伟大的精神,不负韶华,努力奋斗,将我们的一片丹心献给祖国,共圆中国梦!

因为《艾青诗选》,我的人生从此追光……

爱国红色经典《艾青诗选》读后感篇8

正如孙望在《战前中国新诗选后记》中所说:“艾青的作品,如同一个久久闷在室内的人,骤然在清晨走进了一望丰茂的田野,呼吸到了鲜洁的空气——那是生命的源泉,一样。这话用于形容阅读艾青的代表作《大堰河,我的保姆》之后的感受,是最合适不过了。

艾青的诗带有着凝重而雄浑的色彩,其强烈的美感力量来自于诗人与土地的贴近,来自于诗人对苦难民族深沉的爱与生命的认知。

《大堰河,我的保姆》作为诗选的第一篇,自然给读者带来深刻的印象。本文叙述的,是大堰河对她乳儿纯洁无私的爱,以及她的乳儿对养育他的乳母刻苦铭心的爱。艾青真诚地坦露自己的心声,真切的描写了在生父母家中的扭捏不安和对大堰河的爱与怀念。人民栖息的“土地”作为一种意象,从诗人的心中油然而生。“大堰河,我的保姆”在本诗中多次重复,无不反映着诗人希望周围的所有人能够团结一致,继而为自己的祖国尽一份力的愿望。

诗中流露出的家国情怀激励着无数中华民族的好儿女,为祖国奉献自己的一切。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正是其中的一个例子。1950年,华罗庚放弃在美国的终身教授职务,奔向祖国。归途中,他写了一封致留美学生的公开信,其中说:“为了抉择真理,我们应当回去;为了国家民族,我们应当回去;为了为人民服务,我们应当回去;就是为了个人出路,也应当早日回去,建立我们工作的基础,为我们伟大祖国的建设和发展而奋斗。”回国后,华罗庚进行应用数学的研究,足迹遍布全国23个省、市、自治区,用数学解决了大量生产中的实际问题,被称为“人民的数学家”。

《艾青诗选》中的一首首诗,浸润着诗人的心血和对祖国最深刻的希望,也代表着在那个黑暗的年代中,他对世界和国家的反思与思考。而如今,我们虽然已处于和平盛世,但反思当下,心中的梦想不可少。爱国与奉献,便是所有国人的中国梦,也是我们中学生的中国梦。

    6294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