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心得两篇

|小龙

导读:,《论语》是一部内涵丰富、思想深刻的书,值得我们认真阅读、仔细品味。孔子的教育思想是《论语》中最精华的部分,是一份珍贵的遗产。读后受益无穷。

论语心得篇一

孔子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第一个伟大的教育家,在一定意义上说,他也是全人类历史上一个伟大的教育家,被后人称为“万世师表”。孔子首创平民教育,继承、发展和传播了古代文化,相传孔子“弟子三千,贤人七十”,足见孔子对当时教育的贡献。孔子在一生的教学实践活动中,积累了一套极有价值的教学理论,在许多方面反映了朴素的辩证法和唯物主义观点。他的教育思想、教学方法、治学态度,以及所倡导的互敬互爱的师生关系,直到今天仍然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一)学思结合,温故知新。孔子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育家,在教育方面有很多精辟的言论,他主张“有教无类”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从治学的角度看,他强调“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认为一个人要增长知识,必须认真学习并进行思考;他提倡“温故而知新”,认为时时温习已经学过的旧知识,由此就能获取更深的新知识。特别是“学思结合”和“温故知新”已成为人们长期遵循的学习规律。新的课改确立了鲜明的课改理念的最高宗旨,就是“以学生发展为本”。我们知道教师的一切都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作为学生,要发展首要任务是学习,这其中包含着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学习文化知识,这就离不开“学思结合”;二是学习如何获得文化知识,这就离不开“温故知新”。只有这样,才能用所学到的知识去解决面临的各种各样的问题。所以,我个人认为今天课改新理念其实是对《论语》中有价值的孔子教育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二)因材施教,循循善诱。孔子进行教学活动的特点,是能够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针对智力的高下不同而因材施教,“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孔子培养弟子学习兴趣的方法,是通过日常生活中一些生动的事例,用形象思维的方式去诱导,如用“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喻指节操,教导学生要有忍苦耐劳、不屈不挠的精神;用“逝者如斯夫”比喻时间一去不复返,意在勉励弟子们珍惜时间、发奋图强。这样的教学方式,受到了弟子们的称赞,颜回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我们通过“校本培训”,已经确立了新的教育观。新的教育观要求教师面向全体学生,同时注重学生个性发展。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根据学生的特点提供个性化教育,让全体学生都在原先水平上得到发展。这里提到的个性化教育是与“因材施教”有着密切联系的。新的教育观还要求教师要尊重、理解、宽容每一个学生,要善待学生的错误,要用优点融化学生的缺点。现在学生厌学辍学现象严重,部分学生存在灰心失望、悲观消极的心态,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要“循循善诱”,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学生燃起希望之火,去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我认为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心灵王国,都有一片自己的情感乐园。所以,作为教师就要“因材施教”、“循循善诱”,发现每一个学生的智能强项,扶持它,呵护它,使它成为学生的成长起点。

(三)善于启发,触类旁通。孔子特别强调把握时机,进行启发式教育,实际上“启发”一词就来自《论语》。他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只有对求知欲强却百思不得其解的人加以点拨,对竭力想要表达自己的看法却无从表达的人加以引导,才能收到最好的效果。孔子的这一论点是非常高明的,他要求学生积极地思考问题,善于推论,闻一知二,举一反三。这种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在今天新课改的过程中仍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知道科学在飞速发展,很多知识都会迅速被淘汰而变得一钱不值。因此,知识本身的获得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了,重要的是如何去获得知识,如何在知识的获取过程中,开发学生的各种潜能。所以说,现代教学不仅是教给学生知识,更应该教会学生学知识。教师“举一隅”是教给学生知识,学生能“以三隅反”才算教会学生学知识。要想教会学生学知识,使学生真正把知识学活,就得在举一反三上下功夫,从而收到以一当十、触类旁通的效果。

(四)相互切磋,教学相长。孔子在教学法上提倡师生之间相互切磋、共同讨论,以收到教学相长的效果。《论语·学而》记载子贡听了孔子的教导后,领会了“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道理,孔子非常高兴。一部《论语》,实际上就是记载他们师生之间互相讨论的问答情况。孔子的教学是民主的。他乐于接受来自学生的批评,对于不肯提意见的学生反而要责怪。颜回是孔子最赞赏的弟子,但颜回对孔子的话句句顺从,从来不提意见。因此,孔子责怪说::“回也,非助我也,于吾言无所不说。”意指颜回从来不向他提出不同的意见,这就不能使师生之间收到教学相长的好处,所以说“颜回不是能帮助我的人”。可见,孔子是开明、民主的教育家。今天,我们提倡师生互动,与孔子的教学相长是一脉相承的。教师不仅教,也要在互动中学;学生不仅学,同时也要在互动中教。师生共同对自己和对方的发展成长负责。我们大家都教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课,写的是孔子与四个学生的一次课堂活动。当年孔子在课堂操作上“以问题为主线,以活动为载体,以体验为收获,以情趣为动力”,为我们今天的课改提供了成功的范例。只有师生互动,才能让师生的创造精神在课堂上得到有效地发挥,课堂也才会有真正的欢乐时光。

(五)联系实际,评人评事。孔子评价过的人很多,上自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伯夷、叔齐,下至春秋时期的管仲、子产等各类名人,以及他自己的弟子。孔子通过对人的评价,教育学生辨别善恶是非,为弟子们修身养性树立了理想人格的典范。孔子生活在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社会新闻很多,作为一个政治家和教育家,他密切注视和关心时事,随时表明自己的态度,宣传自己的主张。孔子在自己的一生中评论过很多人和事。从这些评语中可以看出他审时度势的胸怀和抱负,并且也反映了他通过实例教育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学风。理论联系实际,是教学的一条根本原则。今天,联系实际,评人评事,也是各科教学不可或缺的内容。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既能使学生牢固地掌握学到的基础知识,又能培养学生应用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次课改明确提出要实现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其中就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在这一教学原则的指导下,“教师既要给学生干粮,还要给学生猎枪。”

总之,《论语》是一部内涵丰富、思想深刻的书,值得我们认真阅读、仔细品味。孔子的教育思想是《论语》中最精华的部分,是一份珍贵的遗产。读后受益无穷。p副标题e

论语心得篇二

论语是我们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自古以来讲解的人非常多,我读论语时间不长,也没有什么文化,但我也想就读论语的整体思想和体会谈一下自己的心得。(我认为应结合现实社会来解读论语)

论语是一部散在的语录体,散在的背后有一个整体的思想,但得需要总结,(论语的思想博大精深,因为他的很多的一句简单的话就是一个原理,很难用简单的语言进行总结)另外他的话是前后对应的(比如说子日朝闻道夕死可矣与原壤),从不同的角度解释的同一个问题。(比如讲孝)也就是说论语看似是散在的实际上是整体的。涉及到了人与社会的方方面面,也就是说整部论语讲的就是人与社会。

人与社会是一个整体,是不可分的,人是社会化的人,社会是由人构建的社会。(这是一)从人的角度讲主要讲的是命与仁。也就是我们现代讲的人的生物性特征和社会性特征。是不可分的。从社会的角度上讲,讲的是德与法。是社会的两个方面也是不可分的。(这是二)

关于人的命是什么,我私下给命下了一个定义,是指人的生物性存在及其社会关系。什么意思呢也就是说他首先界定了一个范围,就是讲的是人而不是其他的生物,其次他是存在的,有生命的,而且生命的表现也是不同的。再次是人的生命不是独立的是有社会化的。关于命,实际上分为两部分,生命和使命。生命又分为三个方面,生命的来源;生命的现实表现以及生命的传承。这里主要说的是生命的现实表现。

就个人生命而言是外在和内在的统一。外在的主要表现在性别身高体态等,也就是我们一眼就能看到的。(这在论语当中几乎没有什么体现,但我们心理必须的清楚。)内在讲的是能力(又分为体能和智能)和性格(也分为内外),这就是孔子为什么能因人施教和因材施教的原因。因为人的能力和性格有他的先天性基础,(主要是讲先天性而不讲后天性)是与生俱来的不可更改的但人是可以感知到的。这也就是我们说的(生)命,(父为天母为地,我们的命是父母给的(生命的来源)。同时我们又把生命传承给了子女,因此人类才能代代相传。)论语当中讲到唯上智与下愚不移就是讲人的先天性智能不同。性格方面,从现代理论主要讲的是人的四种气质类型(有后天性因素)论语当中讲到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喭。就是讲人的性格的不同。性格和能力也是不可分的。(从现代讲就是人的遗传基因,是先天性的。)人的后天性,就是人的社会化特征,就是人的学习和锻炼,人是生物性特征和社会性的结合体(一个社会化程度再好的人总是带有他生物性的影子),人的生物性自己是不能把握的,而后天性是完全由自己把握的。这也是孔子为什么特别强调学习的原因。

从人的生命的社会化上讲,每一个生命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有天地才有万物,有父母才有子女,)有父母祖父母以至往上是我们的祖宗(血缘之间的高度),有兄弟姐妹叔伯姑舅姨等(血缘之间的范围),由血缘关系的远近一直往外扩散而形成了我们的家国天下。天地父母国家天下养育了我们,并不是仅仅要我们以单纯的生物个体而存在(我们也不能在社会上仅仅表现生物性特征),实则我们是要为这个社会服务为社会做贡献的。一个人有能力有条件出将入相,要为天下国家做贡献,一个人能力小条件不足,要为工作,家庭做贡献,家庭也是社会,是社会的最小单元(高度相同而范围不同)。这就是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使命。生命和使命是我们命中的两个方面,是命的统一。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知道的,所以孔子讲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一个君子不仅要知命,还要知仁,只有知仁才能保障为社会服务。

关于仁,仁是人的社会性特征,论语当中讲的就是仁义礼知信。(这是我们千百年来总结出来的,这在我没有读论语的时候就听说过)他们之间是一个整体,是以仁为核心的外在的义礼智信。是一个内外关系。由外在而看内在,由内在而反映外在。强调的是以个体为中心的社会化的扩散。就是儒家倡导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那么仁是什么,孔子给出最标准的答案就是爱人,其他关于仁的表述都是围绕这个答案从不同的方面不同的角度进行的解释。仁本身也有他的具体内涵,我个人的理解是有具体的,有表现的,就是我们说的孝悌和忠恕。他们两者之间有高度和范围之分,孝悌和忠恕是小范围和大范围的关系(家庭与社会)孝是高度(针对的是特定的人父母祖父母等)悌是范围(兄弟姐妹不止一个)忠是即有高度也有范围,是对大的社会化范围而言的,针对的是自己的领导和朋友。恕是与忠相对的,从反面而言的,在社会上从正反两方面来反映人的爱心。从论语当中开篇就讲到孝乃仁之本与。

义是什么,论语当中没有给出标准答案,后世的解释是义者宜也。我个人的理解是,人的行为应当符合社会的行为规范,(正当的社会行为规范道义)并且是积极的。主要从人的行为以至行为的习惯而言的。阳货第23章子路日君子尚勇乎子日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就是说不论君子还是小人不符合社会的行为规范是不行的。当然这里的君子主要是指有位的人。(这里的君子注意与女子区分)仁与义的关系,是内外的关系,是过程与结果的关系,后世孟子讲到义尽方能仁至。义是培养爱心的必由之路,也是爱心的外在表现。虽然论语当中提到的义并不是最多的,但义在反映爱心的外现当中是最重要的。

关于礼,论语当中也没有给出标准答案,但林放问到了礼之本,孔子说,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检丧与其易也宁戚。我个人的理解是,礼是人应当遵循的社会礼仪规范是仁爱之心的外现。是以仁爱之心为本的外在应当遵循的社会礼仪规范。他们之间也是内外关系。孔子日人而不仁如礼何。义与礼是仁爱之心最直接最主要的表现。是仁爱之心表现在外的最主要的两个方面。应用的范围也不同,可大可小,大到遵循社会的礼仪规范,小到尊重他人(礼节礼貌)。另外有子还说道,礼之用和为贵。讲的是礼在社会上的功用性。礼在论语当中讲的很多,因此中华民族也有礼仪之邦的美称。

关于知,孔子给出的标准答案是知人,也就是说,要了解人。(知也是仁爱之心的外现,孔子说,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后又讲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这是讲到了知的社会化功能,就是要了解人,并且在社会上推荐提拔贤能之人,从而使社会健康,和谐,可持续的发展。

关于信,论语当中有没有给出标准答案。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又说信近于义言可赴也。我个人的理解是,被他人感知的仁爱之心就是信,也才能被他人信任。作用是人在社会上才能走的更远,才有更大的社会空间,才能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关于人之道,讲的就是君子之道。论语当中讲的,文胜质则史,质胜文则野,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也就是说一个人把内在和外在很好的结合起来,生物性特征和社会性特征很好的结合起来,才能成为一个君子。君子之道的根本原理就是平衡原理(原则)。与君子对讲的是小人,但我们必须清楚,并不是把人二分,非君子即为小人。因为在论语当中孔子说到,圣人这一辈子是见不到了,能见到君子就不错了。如果按正常的理解,社会当中除了及少数的社会精英之外,我们所有的人都是小人。不是的,实则讲君子是我们每个人都应当积极追求的,而小人是每个人都应当绝弃的。 关于君子和小人,君子和小人是一对矛盾,有着不同的内外表现。是作为社会化的人的两个方面。是关于描述人的重中之重,在论语当中讲的很多。那么什么是君子什么是小人,他们的区别在哪里,第一,君子知命小人不知命,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命而不畏也 大人侮圣人之言。(与不知命无以为君子对讲)畏是敬畏,慎重的对待之意,大人指有位的人,社会权力的执行者,圣人是天下位置最高最有道德的人,讲出来的话句句是真理的人,畏后两者的前提是畏天命。小人不知自己的能力性格,不知来到这个世界上要干什么,就不会慎重的对待社会法度,就不会慎重的对待有极高道德理想信念的人的话。代表了对生命感悟的能力不够。二,君子有很好的社会化特征而小人没有,从外在反映,比如说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君子求褚己小人求诸人等。内心的反映,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知己。君子疾没世而命不称焉等。总体上讲君子知命小人不知命,君子有高远的志向宏大的气魄而小人看中的是现实的利益,君子为他人小人为自己。君子做事求中而小人只看外在而不看内在等。

关于提出君子小人的意义。孔子提到,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这句话自古以来有不同的说法,对这句话有很多的批评和质疑,我认为这对孔子非常的冤枉,实际上孔子讲的这句话非常的经典,是对小人的一个全面总结及其现实意义。应该说这句话并不是孔子的原创,实则是孔子对易经观卦初爻和二爻的总结或感悟。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女子并不是我们平时所指的性别上的女人,实则是用女子取相(当然有贬低女性的含义,但不是最主要的)来表现的社会上的另一种小人,(说的是相女子一样只是为自己的小范围的,家庭的利益着想,而不能相君子一样为天下着想,为天下服务。)也就是说女子和小人,同属于小人,只是两种(两类)不同的小人而已。这里的小人主要有三种表现,无位,无能,无德。比较难理解的是女子,这里的女子主要讲的是为小集团(小范围)利益着想的人,用现代的一句话来解释就是结党营私。这两种小人的一个根本点就是极端的追求物质利益。讲这句话的根本意义就是这两种小人在社会权力构建上是不能为用的。而且所说的女子这种小人比单纯的小人在社会上的危害性更大。

关于社会。孔子讲的就是德于法,为什么这样认为,孔子在论语当中讲的是政,我们现在讲政治是社会的集中体现,也就是社会是通过政治来体现出来的。在政治当中表现为两个方面就是德政与法政,也是社会的两个方面,是缺一不可的。人是社会的基础,由众多的人才能构成社会,由大的社会范围才讲德(小的社会范围讲仁爱)。由于社会的发展人形成了不同的社会分工,由于分工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不同,意识和行为也会有不同,但社会总的有一个基本的统一性,并且有强制力保障就形成了法。法的最基本的原则就是公平公正。能否做到公平公正,又是与人的德息息相关的。法是社会的制度,人是社会的基础,人在社会上是以德为表现的,因此说德是法的基础,法是德的具体集中体现。德与法是一体的,两者之间又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德不足就会显出法的重要性,法不足就会显出德的重要性。反过来讲,太过于强调一方面也是不行的。因此孔子特别强调中庸(主要强调在做事上,当然也可以反映在社会思想上),强调的还是平衡原理,不管是大事还是小事,治理国家也是一样。因此江泽民同志提到,以德治国以法治国。只有把德与法很好的结合起来就是胡锦涛同志提倡的和谐社会。

关于德是什么。他的外显涉及到人的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很难用一句话说清楚,但是他的本质就是仁爱(德与仁爱也是相互影响的,孔子讲到居仁地)。因此我认为,德就是人的仁爱之心在社会上的展现。他也是有高度(主要与时与位有关)和范围之分的,在社会上我们更主要强调的是范围,也就是强调的社会风气。孔子讲的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就是强调的人在社会上的高度和范围。德更主要强调的是社会的内在,而法则更主要强调的是社会的外在,是一个内外关系,同时又是一个目的与手段的关系。(德是目的法是手段)是一体的。

关于法。法是人们统一遵循的用强制力作保障的社会规范。他也有高度和范围之分。法的制定是范围,(同时法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法的执行是高度。周永康同志提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我想指的就是这个意思。现代的法主要强调的是高度,但高度必须以范围为基础。(具体到执法者个人身上必须以道德为基础)两者之间也要做到一个平衡,一部不能做到很好执行的法律是无效法律。

在论语当中关于政(德与法)的最关键的描述。一,孔子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是说,国君依靠品德教化统治国家,就会相北极星一样泰然处在自己的位置上群星环绕在它周围。也就是说治理国家的最高标准是以德治国,只有实行德政,国家社会秩序才是最稳固的。也可以理解为执政的终极是为谁服务的问题,后面子贡问道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可谓仁乎,孔子说何事于仁必也圣乎。表明了最好的君主(圣人)是为最广泛的人民谋利益的,这是仁爱在政治上的表现。二,孔子说,道之以政齐之以礼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我的理解是,首先治国的两个方面是刑与德,其次刑控制的是社会的外在,而德控制的是社会的内在。再次刑治不如德治,德治才是根本,刑治只能解决表面的问题。三,哀公问,何为则民服孔子说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从此问当中可以看出当是的,当权者看重的是怎样使老百姓才能服从,而没有看到为官的使命,而孔子的回答是要把正直的人提拔上来,人民才能服从。也就是说执政的关键在于如何提拔人和使用人。(用人的关键就要用君子。论语当中还有多处提到,比如子游为武城宰,舜有臣而天下治,)从这一问一答当中,也可以看出当时的当权者与孔子看问题的方向不同,也就是道不同,暗指孔子的思想在当时不能实现。四,季康子问政,孔子说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强调的是执政的人自身要有德,尤其是身居高位的统治者。其他的论述还有。

综上所述:

1,主要强调的还是执政者的德(自身)与责任(提拔贤能之才),这都要求统治者自身要有仁爱之心(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也暗指当时的当权者没有仁爱之心,在当时家国一体的社会当中,孔子还是把希望寄托(也只能寄托)在有位的人身上,这可能就是人治思想的来源。

2,在社会上,孔子把德看的很高,不仅把德看成社会治理的最终目的,也把德育看成了治理社会的最好手段。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对日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首先,孔子不赞成用刑罚治国,其次,强调应以德治国,同时也暗指季康子自己做的不好,再次,强调了有位的人的德 的重要性,只有有位的人有德,才能教育影响整个社会。因此就会看轻法的作用(也可能当时的当权者施用刑罚太重了,因此更重点强调德,但不管怎么样都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把道德纳入了法律,比如说,大不敬,欺君罔上等。从而没有把二者很好的分开,在解决具体的问题上只能表现为用重刑。

3,从现代的社会看,问题在于,把个人的仁爱之心直接应用到政治上(社会),在个人的执政实践上是对的,但在社会的管理上是不对的,社会管理必须依靠法。因为执政者不是社会的全部,(执政者个人要有德,同时执政者与执政者之间也有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关系,就是公务员系统之间的关系)社会当中还有被管理的一方人民群众。社会的两个方面是德与法。法是需要用制度的管理了完成的,而德是需要用教育来完成的。并且德是社会的基础,法是社会的集中体现。也就是说社会是否稳固,依靠的是德,社会能否持续的发展依靠的是法。并且由德来决定法,由法来展现德。在社会的管理上,必须以法为显现,(法是具体的可操作的)而不能把德作为社会的高度(德是不可具体操作的)。我们每一个人作为社会(天下)的一个成员从思想认识和行为都应当以法为准则,而在较小的社会范围(家庭亲戚朋友之间)则重点培养我们的仁爱之心。这是我们每个人,从小社会到大社会的转化问题(针对于父为子隐子为父隐)。我们的社会出现的很多问题,都在于对人与社会转化的问题认识的不清晰。

整部论语最终讲的重点还是在人,做人要做君子而不要做小人,在社会政治的构建当中要用君子而不要用小人。这样政治法治才能清明,社会风气才能好转。也才能真正的实现和谐社会。

    57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