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1500字左右

|小龙

读后感1500字左右1

暑假里,读了一本《狼图腾》,写一点自己的体会.

《狼图腾》是一本可以激起人热情的书,这本书我是在一种奋亢的情结中读完的。

第一,我非常佩服作者敏锐的观察力,他对狼的观察,一定有最真切的实践,没有实践,这种感觉是找不到的。

第二,作者的资料搜集得比较全面,一是关于狼的活生生的知识,二是历史知识,三是军事方面的知识,尤其是毛泽东的军事理论,作者显然是比较通晓的。

第三,作者对狼的认识程度上升到一种图腾的高度,使人产生一种崇敬感,改变了我对狼的认识,使我更加认识了蒙古这个伟大的民族。

人个的体会也是三点:

一是我觉得这部小说给了狼一个公平的评价,千百年来,狼成了我们的反面教材,它凶残成性,忘恩负义,通过本书,使我对狼有了新的认识,我特别赞赏作者所说的随着游牧民族逐渐走下了历史的舞台,我们性格中的那种"狼"性,也逐渐遗失殆尽,数千年的儒家思想的教化,使许多人骨子里都渗透着一定的奴性,书中那段"狼不可牵"宁可被活活拖死的故事,令我震撼,又禁不住为我们的民族而悲哀,几十年前就出现过几个日本人看守几千个中国人,最终这几千人无一幸免的悲剧,当然人是智慧的动物,太多的方面非狼所的比拟,但是我们是否也该反思一下,是否应该摈弃掉那些奴性,实现真正的自由和解放!自己这么多年正规的生活,包括生活、工作、思维,是否在内心缺少一狼性,当然,这是一种激荡的热情,使人上升的力量。我承认,或许是一些事情,使自己低沉了,但读了这本书以后,我坚信,自己不会甘心平庸的。

二是坚定了自己的信念。我坚信,自己的骨子里有一种向上的东西,自己要通过各种途径把它发掘出来,使自己在工作、生活、交往中体现一种"狼"的精神,体现了一种职业上的特性。自己以前那么多的规定是多余的,但自从读了《狼图腾》之后,自己的感觉,那些东西是非常必要的。对,自己最近在读《美国十大五星上将全集(图文本)》,也感到从细节做起,从点滴做起,是自己的职能。

三是对作品要保持一种正确的态度。不管此书是小说还是科普书,我觉得都很有意义。从各个角度来说,它都提出了我们一些平时没注意到的细节和一些人本性的问题。让我在心中重新燃烧起了做为一个出生在70年代的青年朋友都很有教育意义,他们把握着中国的未来的希望。而且也体现了我们现在的GDP不断提高的过程中,人们为了利益,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越来越弱了。也许过不了多久中国大部分土地也会象额仑草原那样遭到破坏。别忘了,腾格里会给狼很多“东西”,同样也会给人很多甚至更多的东西!当我读到人在肆无忌惮的破坏美丽的大草原的时候,我感到毛骨悚然.我们的家还禁得起几年破坏.把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就是悲剧啊!我们太需要这样能给以我们警醒的书了!虽然作品对中国历史的分析,有些东西过于格调化,过于在强调某种东西,反而失去了一些让读者自己思索的机会但是我们不要去苛求<狼图腾>的文学性,它至少是当今为数不多的能洗涤我们灵魂的书,去看看吧,你一定会有所感慨的.

我是一名人民教师,俗话说: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系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则师德为本,要培养适合时代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教师是否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至关重要。所以我深感肩上的责任重大,读好这本书,我觉得应该吸取一些对于我们教师有用的东西,比如一种狼身上向上的东西,是教师做久了以后容易失去的,而我们的精神面貌、一言一行,对学生都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我们应该积极行动起来,力争做一个全面的教师,力争去培养一群全面发展的学生。

读后感1500字左右2

小小的一本书,却有直击人心的力量。用最简单朴质的文字,镌刻了生命的沉痛与恒久。触碰着余华笔尖留下的每一个字符,我开始用虔诚的眼去反观自己的生命。

《活着》这部蜚声国际的大作,沉淀在薄薄的纸张里。但你分明能感受到它四两拨千斤的铿锵。我是个热爱文字的人,但其实我也很难说清楚什么是我心中的文学。这已经是个太宽泛的话题,没有人道破也没有人可以去道破。我只能说有些文字它可以反映出一些人的心声就够了,这已经构建了一个创作与鉴赏的平台。

突然想借用安妮的一句话:谁比谁清醒所以谁比谁残酷。

还记得鲁迅那个经典的铁屋子的比喻。醒着的人总比睡着的人痛苦,因为他要经历一种真实状态下的无能为力,看着死亡带走太多的同胞甚至也步步进逼自己,可是连呼喊的声音也都沙哑了。俯仰间只是一种千里凋敝的景象和如同死亡的在沉睡中的同胞们。人是有恻隐之心的,在生死存亡的关头该不该唤醒哪些还朦胧的人们。是让他们在安静中走进死亡还是让他们眼睁睁看着死亡带走自己却无路可逃?

真亦假时假亦真,难道生亦死时死亦生吗?我顿时感到语塞。因为沉痛背后隐藏着太多强大又难以启齿的力量。当然那是个特殊的年代,在一个战火纷飞,朝不保夕的日子里,人能活一天算一天。今天是不同了,可究竟又有多少不同呢?人们的精神世界里承载着还有多少足以支撑一个人的力量?这一点从当今的书店里便能瞥见一般——书店里的书是越来越多了,好的文学却是越来越少了。

当然,在这个历史巨轮向前奔腾时,顶礼膜拜的歌颂自不匮乏,但是属于这个时代的愤怒咒骂也早已不绝于耳。其中以李熬为甚。比起当年的鲁迅,可能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可是那愤怒的叫骂声里有多少情感的真谛在其中?当年的呐喊,当年的愤怒是声声入耳饱含,其中的是深深的感情,对祖国的,对同胞的。在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撕心裂肺中,鲁迅先生一刻也没有放弃那些还在时代中混混噩噩的人们。可是今天却是一个以牺牲绝大多数人的利益来实现少数人利益的年代。人吃饱了喝足了变富了是不是也注定也要庸俗化一点呢?

好的文学是注定要引人深思的。或痛或悲或喜。但大多是凄凉的。因为悲剧总是更能给人深刻的启迪。在今天这个喜剧迅速庸俗化,幽默被搞笑取代的时代。悲剧似乎注定要承载更多的东西。

你有多久没有被感动过了?或者换句话说你有多久没有流过眼泪了?当然感动不是简单的眼泪就可以衡量的东西,真正的感动可以是无泪的,不仅仅是简单的欲哭无泪,更因为感动本身是丰富的。你可以笑着笑着就哭出声来。郭敬明曾说过他想写个故事让我们读着笑着却哭了。他写不出来,因为那些美丽浮华的文字背后独独少了深刻。

记得余华在他《活着》一书中写到:以笑的方式哭,在死亡的伴随下活着。这就是对感动深刻的理解。真正在苦难的拷打下刻画出的轮廓是坚硬与无奈的,更是无声的。因为习惯苦难,习惯到自己都不觉得它是苦难。

试过在看完一本书后那个夜晚彻夜未眠吗?如果有,起码表示那本书让你感动了。《活着》中的那位老人和老牛的对话此刻想起仍旧很心酸。我很不明白为什么一个人送走了自己所有的亲人后还可以坦然的生坦然死?为什么福贵没有在苦难再一次压来之前就先倒下?为什么那个在黄昏中老牛与老人的背影可以让我温暖那么久?为什么越是苦难的人越要在苦难中活着?为什么?很多的疑惑盘旋在心头,无法释怀。难道苦难本身就是承受就是无奈?那生活的公平又如何体现?那么多的奋斗都抵不了一场意外?

人真的是脆弱得像一根芦苇,即便他是根会思想的芦苇那又如何呢?不仅仅也是平添许多无奈的喘息?《活着》我看了两遍。每一遍都让我泪如雨下。在深的夜里看着这样一本书,描述生活,描述苦难下生活的人,最后便成了描述一种最原始的生存状态。如果活着本身就为了活着,是不是有些太过残忍。可是又有谁规定过生活不能残忍呢?如果它残忍你就得在残忍中活着。

活着的人本身就是伟大的,他战胜了太多存在和不存在、发生和没有发生的意外。余华在书的最后写着:“活着讲述了一个人和他命运之间的友情。这是最为感人的友情,他们相互感激,同时也相互仇恨,他们谁也无法抛弃对方,同时谁也没有理由抱怨对方”“活着讲述人如何去承受巨大的苦难,就像千钧一发,让一根头发去承受三万斤的重量,它没有断;活着讲述了眼泪的丰富和宽广,讲述了绝望的不存在;讲述了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情而活着。”

圆灭圆生!圆本身为圆,它该在何处生又该在何处灭?如果说这个过程本身是一种轮回,就简单了很多。

一时之间,竟囫囵地码下了这么字,算是总结《活着》,也算是向余华致敬!

读后感1500字左右3

偶然,打开书橱,想找一本好书却不知从何处下手。瞥见一抹浓绿,随手抽出。“围城”两字赫然偶然,打开书橱,想找一本好书却不知从何处下手。瞥见一抹浓绿,随手抽出。“围城”两字赫然显露在眼前。封面没有别的装饰,只有“围城”“钱钟书著”的字样。忽的想起前些日子学的课文《老王》。《老王》的作者杨绛是钱钟书的妻子。老师也提起过这本书。在好奇心的驱使下,翻看起来。

说实话,我看不太明白,更不能完全理解作者的想法。以至于只能一点一点慢慢的推敲,使得我现在还没有看完这本书。但是不得不说这是一部非常好的作品。这本书是作者钱钟书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故事背景是作者生活的年代。或许正因为此故事情节才显得更真实,人物才更生动。

主人公方鸿渐是个从中国南方乡绅家庭走出的青年人,迫于家庭压力与同乡周家女子订亲。但在其上大学期间,周氏患病早亡。准岳父周先生被方所写的唁电感动,资助他出国求学。方在欧洲游学期间,不理学业。为了给家人一个交待,方于毕业前购买了虚构的"克莱登大学"的博士学位证书,并随海外学成的学生回国。在船上与留学生鲍小姐相识并热恋,但被鲍小姐欺骗感情。同时也遇见了大学同学苏文纨。到达上海后,在准岳父周先生开办的银行任职。此时,方获得了同学苏文纨的青睐,又与苏的表妹唐晓芙一见钟情,整日周旋于苏、唐二人之间,但最终与此二人感情破裂,并由此结识了苏的同学赵辛楣。方鸿渐逐渐与周家不和。抗战开始,方家逃难至上海的租界。在赵辛楣的引荐下,与赵辛楣、孙柔嘉、顾尔谦、李老师亭几人同赴位于内地的三闾大学任教。 后与孙柔嘉订婚,并离开三闾大学回到上海。在赵辛楣的帮助下,方鸿渐在一家报馆任职,与孙柔嘉结婚。婚后,方鸿渐夫妇与方家、孙柔嘉姑母家的矛盾暴露并激化。方鸿渐辞职并与孙柔嘉吵翻,逐渐失去了生活的希望。很多人喜欢《围城》,或是因为它记叙的贴近大多数人的心理,许多感受都触动到了那曾经历的心里状态吧!杨绛在《记钱钟书与<围城>》中说道:“钟书把方鸿渐作为故事的中心,常从他的眼里看事,从他的心里感受。不经意的读者会对他由了解而同情,由同情而关切,甚至把自己和他合为一体。”

“围城”取自书中才女苏文纨的一句话“城中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冲进来”无论婚姻,事业都在一个围城中。外面的人想进去,里面的人却想出来。每个人都陷在一座围城中,被生活,婚姻,事业磨砺,打击和束缚。文中的方鸿渐本就懦弱,没有与命运抵抗的勇气,任由命运摆布。最后终逃不过悲凉的结局。

围城总是存在的吧!学校,家庭……背负着老师,父母甚至爷爷奶奶的期待。有时身心俱疲,想要冲出围城。可当真正冲出的时候才发现不过是进入另一座围城罢了。生活本就是一座围城,婚姻与事业,成功与失败,学习与娱乐都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元素,一种色彩当它们存在时,生活才会感到满足,才会变成彩色的。所以也就不会想到要逃离围城,也会感到幸福满足。

    55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