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踏青清明节

|新华

作文踏青清明节篇1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一转眼,春天来了,清明节也悄悄地来了。春雨似乎知道了什么,不再欢快,不再浠淅沥沥,变得缠缠绵绵,变得断断续续。她的声音成为了一种连绵悲伤的奠歌,成为人们心中的点点思念,成为一种安抚人心的心灵之声。

人们伴着雨声来到了公墓,来到着安放灵魂的天堂。人们缓缓地走进公墓,脚步不再轻快,变得沉重。车辆也慢慢地行驶,不时发出轻轻的喇叭声,那声音不再响亮,变得柔和。这些声音交错在一起,成为一种沉重又柔和的叹息,成为一种冲击人们心灵的呼声,成为一种对死者的安慰之声。

人们手中的鲜花,被雨水滋润着,变得更加娇嫩,也变得羞答答的,如同一位来祭奠的少女。每朵鲜花都在流泪,那晶莹的泪珠,一滴又一滴地从脸颊上淌下来,滴在人们手上,滴在公墓的地上。每个公墓旁都躺着一捧鲜花,到处都是白的黄的,星星点点,仿佛星星也来到公墓,为灵魂带来祝福,也给公墓带来生机。淡淡的色彩伴着泪水成为一种香气迷人的哀歌,成为一种永久的记忆之声。

墓前站满了祭奠的人们,有的脸上淌着泪水,眼角湿湿的,嘴边传出一种低低的抽噫声。有的默默地站在一旁,烧着纸钱,嘴角抽动着,有的则拿出水果和酒菜祭奠,让亲人安息。人们的思念化成了一种沉默的哀调,成为一种爱的延伸之声。

雨声、车鸣声、花语声、祭奠声交织在一起,汇成了清明之声。

作文踏青清明节篇2

今年的清明,只做了两件事:扫墓、踏青。

扫墓是和外婆外公去的,在南山上的一处公墓。置好必备的香烛瓜果后,几个人围在小小的墓碑前把撕过的纸钱投进那跳跃的火焰中去。劣质的黄色纸钱多得仿佛撕不完,外婆絮絮叨叨着那些过去的琐事,时而说到有趣处那火光还会倏地一跳,溅出几粒火星子来。或许是天气的缘故,不过我更愿意相信那是真的有人泉下有知。每次扫墓,家里人都会多准备点纸钱烧给公墓里并不认识的“左邻右舍”,小的时候我曾问起缘由,外公笑着说——几家住得近,大家都多烧点钱,打几圈麻将也方便。哑然之余,我心中竟凭空生出一股温馨。扫了墓,从高高的楼梯上往下走,我一路浏览着石梯边的墓碑,那些黑白照片里并不乏意气风发的年轻人,甚至有几个同我一般大的菁菁学子,他们已与世长辞,而我即使此刻活蹦乱跳鲜衣怒马鲜活如斯,生命也有一半的可能在下一秒终止,以我所无从料想的方式。或许正是从此时起,我才开始理解“黄粱一梦”的真正含义。

清明的后一天,和妈妈去农村踏青。我们去的是真正的农村,有凶神恶煞的土狗等着咬你,有因为下雨而滑了我好几跤的泥,有漫山漫谷无边无际的梯田,也有喜欢抽点叶子烟贪点小财的农民,还有半匹山的杏花。去那里看杏花次数也不少了,和爸妈一起去过,和朋友一起去过,也和八口之家一起去过。这次只是和妈妈两个人,油然而生出一种“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的感慨。

杏花是随着小雨一起落下来的,落得芳菲缠绵,春光旖旎,不知是雨打下了杏花还是杏花上沾的露珠成了雨。我曾多次和妈妈争论“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到底是指“杏花雨,杨柳风”还是“夹雨杏花瓣,随风杨柳丝”,然而此时,我们都选择了偏向后者,若是柳絮杨花没有这样的和风细雨相伴了,定会美感顿失。说到底,人生的百年甚至抵不过桃李的久远——金谷年年,乱生春色谁为主?我们从来不是自己所以为的哪件物品的拥有者。世界不会因为谁的逝去而改变,恰如春天不会因为花的凋零而消失,每个春天开出的花,都是不同的样子。

作文踏青清明节篇3

4月5日这一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清明节。关于这个节日,还有一个感人肺腑的传说呢。

相传在两千多年前,晋文公感恩于介子推的“割肉奉君”,想封他做大官,但介子推每次都拒绝了。最后,竟然为此自愿烧死在山中。他留下血书提醒晋文公要做一位贤明的国君。晋文公为了纪念他,将这一天定名为“清明节”。现在,“清明节”已经渐渐演变成为了人们纪念去世的祖辈的一个重要的节日。

这一天,家乡的人们不论工作的地方有多远,都要赶回村里,扶老携幼,一起去上坟。我也和爸爸做好了准备,跟着他们出发了。首先去祖坟。祖坟离着我家的坟地有好远,我们在老人们的指点下先后祭拜了后土神,开山老祖,以及我们这一支的老祖宗。然后转道到另一座山去祭拜我的老祖和爷爷、奶奶。祭拜的时候,先将扁豆、豆腐、扣肉、米饭、茶、酒、水果供在墓碑前,点燃三柱清香,烧点纸钱,然后三叩九拜,祈求去世的祖辈们保佑他的子子孙孙们一年顺顺利利,平平安安。

这一天,是我们最开心的时候,不但能见到出门在外的叔叔婶婶,还能见到可爱的表弟表妹。一路上,大人们有说有笑;而我们则一路拈花惹草,追逐打闹。清明节变成了亲人碰面,小伴聚首的佳节。我想:去世的先人们最乐意见到的,也正是这种子孙满堂,其乐融融的情景吧?

这就是我的家乡“清明节”的习俗。

作文踏青清明节篇4

柳丝发出了嫩芽,小草偷偷地钻出土壤,树上的叶子也撑着笑脸,只有桃花、杏花耐不住寂寞穿着新衣服东瞅西望,似乎是情窦初开的少女在寻找人群中的情哥哥。

春天来了,带着清明节一同来了。清明节应该出门踏青、上坟祭祀。马路上车辆像马拉松比赛的队员一样,急急忙忙地跑着。大街上行人都拎着篮子,锄头去看望祖先。

咱家也这样,4月4日早晨,天气晴朗。我、爸爸、妈妈和奶奶带着祭祀用品到半山公墓去祭拜。车离公墓园五百米时,路两旁已停满了车辆,可见大家都是有孝心的孩子。

我们走上公墓台阶,一股香烛的气味扑鼻弥漫而来。我们沿着台阶,找到了祖先的墓碑。奶奶摆上了几个可口的家常小极,鲫鱼、香干青菜……倒上清水和红酒,然后点上香烛。向祖先叩拜,献上几句虔诚的默祷。这位祖先是妈妈的爷爷,生前爱抽烟,爸爸特意为他点上两根香烟,表示对爷爷的哀思。在墓前,奶奶诉说着当年的往事和现在的快乐生活,希望祖先也能够知道我们现在的情况。奶奶用鲜花代替了往年的炮竹,这样既环保,又减少森林火灾的隐患。我把鲜花插在墓碑前,让鲜花陪伴着祖先。临走前,奶奶还送上了“金元宝”,希望他能在天堂富有、快乐地生活着。

作文踏青清明节篇5

时光荏苒,日月如梭,4月4日清明节又到来了。在这个节日里,我们全家决定去南郊踏青。天下着蒙蒙小雨,呼吸着山间、田野特有的新鲜空气,顿时觉得心旷神怡。

抬头仰望天空,几只小燕子落在远处的电线杆上,电线杆之间连着的几痕细线,多么像五线谱哇!时停时舞的燕子正像是五线谱上的音符,正演奏着一首欢快的“春之歌”。弯弯曲曲的小路旁,杨柳展开了鹅黄色的嫩叶;桃花露出了粉红的笑脸,梨花绽开雪白的脸庞,它们一团团,一簇簇竞相开放,争奇斗艳,细细观察,那一滴滴雨珠在花瓣上滚动着,好似一颗颗晶莹剔透的珍珠;小草似乎也不甘寂寞,争先恐后地从褐色的土壤里探出青绿色、细嫩的小手,也许是它要和春天来个亲密接触吧!绿的芽,红的花,青的草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把田野小径装扮得分外美丽。

继续向纵深前进,眼前出现一条小溪。清澈的溪水“哗啦啦”地拍打着石块,欢快地流着。潺潺流水中,几条不知名的小鱼顺流而下,享受着“免费旅游”地快乐。小溪边的草地上,聚集了许多出门踏青的游人。绿草地上的那一顶顶帐篷似朵朵大蘑菇,五彩缤纷。老人三五成群打着太极拳,年轻人则围成一圈玩起了扑克。草地上不时响起“咯咯咯”的笑声,那是小朋友最开心地笑。你看,他们不顾雨点的凉意,玩起了老鹰抓小鸡的游戏。

清明节是美好的节日,更是我们外出踏青的好时光。我爱清明,更爱那清明踏青的习俗。

作文踏青清明节篇6

淅淅沥沥的雨一直下了好几天,今天是清明节,太阳公公终于从云缝里露出来了。

我推开窗户,外面阳光明媚,楼前的小树已经长出了一片片新芽,小花开放了,一片春的气息。

我们一家人决定去桐溪户外野营。我们准备好帐篷、零食、水等户外用品后就驾车出发了。一路上,大家有说有笑,突然,一阵阵清香扑鼻而来,我抬头望去,原来是一望无际的油菜花散发出来的。一朵朵盛开的油菜花,在微风中摆动,就像一只只黄色的蝴蝶在翩翩起舞。那景色太诱人了,我下了车,情不自禁地朝油菜花奔去,呼吸着清香的空气,我对着天空大声喊道:“太美了!”

我们继续驾车,不一会儿就到了目的地——桐溪水库,水库前面有一大片绿油油的草坪,已经有许许多多的人在那里游览。有的在放风筝、有的在照相、有的在划船、还有的在捉迷藏……。我们在草坪的中央支起了帐篷,然后把吃的东西都拿出来,在帐篷里边吃边欣赏着外面美丽的风景,心里舒畅极了。我们的帐篷是蓝黄相间的,在绿油油的草坪上格外显眼,引来了许多好奇的小朋友,我大方的向他们介绍我的帐篷,并请他们进来玩。我还去了水库的堤坝上,在那里拍照留念。

愉快的一天很快就过去了,今天真开心,春天真美!但是有两件事情却让我不开心,在欣赏油菜花的时候,我看到很多人踩倒了油菜花,难道你们不知道油菜花在哭泣吗?在我们收拾帐篷回家的时候,我看到许多垃圾被扔在草坪上,难道你们不知道小草需要呵护吗?请爱护我们的地球,保护我们的环境吧,从我们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美丽的春天将与我们永远相伴!

作文踏青清明节篇7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已经悄悄地来到,清明,一个令人怀念的日子。这个时节,万物祥和而生动。漫山遍野的花,红的、粉的、白的、紫的花开得十分鲜艳,仿佛要把积了一冬的能量都释放出来,好像这些花儿也懂得思念。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也是我们家每年团聚和扫墓的日子。无论有多么繁忙,我的家人都纷纷从四面八方赶回来扫墓。清明年年有,年年尽不同。人们的观念在更新,生活的品质在提升,不变的是缅怀先人之情。清明祭祀的可喜变化,亦让人欣慰。

要是在以前,家人只能徒步祭祀,特别辛苦。在祭祀的时候人们总是用一把火就把墓地旁边的野草烧尽,因此常出现“野火烧不尽”之滚滚浓烟景象,还会引起火灾事故,另外,有些人为了不走冤枉路,还会在街头路边烧纸,弄得到处都是灰烬。可如今,农村人都骑上了摩托车,甚至开小车的也不在少数,大家祭祀出行方式越来越轻松。

而今,文明祭祀之风兴起,人们过清明节不再是单一扫墓的方式,尽管在农村还没有兴起城市里提倡的网上拜祭先人,但是已经少了放鞭炮,少了焚香味,多了鲜花,多了现代气息,部分农村人已然在用实际行动来诠释文明祭祀新风。人们在祭祀的时候都懂得防火了,走的时候更会仔细清理火种。

清明节渊源于扫墓祭祖的习俗,祖先在中国人的心目中,享有神圣而崇高的地位。清明节祭祖,其中蕴涵着我们民族感恩、不忘本的道德意识,这就是我家乡的清明节,怀祭逝去却永存的情意。

作文踏青清明节篇8

今年的清明,只做了两件事:扫墓、踏青。

扫墓是和外婆外公去的,在南山上的一处公墓。置好必备的香烛瓜果后,几个人围在小小的墓碑前把撕过的纸钱投进那跳跃的火焰中去。劣质的黄色纸钱多得仿佛撕不完,外婆絮絮叨叨着那些过去的琐事,时而说到有趣处那火光还会倏地一跳,溅出几粒火星子来。或许是天气的缘故,不过我更愿意相信那是真的有人泉下有知。每次扫墓,家里人都会多准备点纸钱烧给公墓里并不认识的“左邻右舍”,小的时候我曾问起缘由,外公笑着说——几家住得近,大家都多烧点钱,打几圈麻将也方便。哑然之余,我心中竟凭空生出一股温馨。扫了墓,从高高的楼梯上往下走,我一路浏览着石梯边的墓碑,那些黑白照片里并不乏意气风发的年轻人,甚至有几个同我一般大的菁菁学子,他们已与世长辞,而我即使此刻活蹦乱跳鲜衣怒马鲜活如斯,生命也有一半的可能在下一秒终止,以我所无从料想的方式。或许正是从此时起,我才开始理解“黄粱一梦”的真正含义。

清明的后一天,和妈妈去农村踏青。我们去的是真正的农村,有凶神恶煞的土狗等着咬你,有因为下雨而滑了我好几跤的泥,有漫山漫谷无边无际的梯田,也有喜欢抽点叶子烟贪点小财的农民,还有半匹山的杏花。去那里看杏花次数也不少了,和爸妈一起去过,和朋友一起去过,也和八口之家一起去过。这次只是和妈妈两个人,油然而生出一种“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的感慨。

杏花是随着小雨一起落下来的,落得芳菲缠绵,春光旖旎,不知是雨打下了杏花还是杏花上沾的露珠成了雨。我曾多次和妈妈争论“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到底是指“杏花雨,杨柳风”还是“夹雨杏花瓣,随风杨柳丝”,然而此时,我们都选择了偏向后者,若是柳絮杨花没有这样的和风细雨相伴了,定会美感顿失。说到底,人生的百年甚至抵不过桃李的久远——金谷年年,乱生春色谁为主?我们从来不是自己所以为的哪件物品的拥有者。世界不会因为谁的逝去而改变,恰如春天不会因为花的凋零而消失,每个春天开出的花,都是不同的样子。

作文踏青清明节篇9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是唐朝诗人杜牧写的一首关于清明节的诗。清明节是24节气之一,是一个传统的民俗节日。每当到清明节时,人们都会去扫墓踏青植树等。一提起清明节还得从介子推的故事说起。

相传春秋战国时代,重耳在外流浪19年,介子推一直跟着,立下了大功,重耳回国做了君主,就是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晋文公要给介子推做官,介子推不愿意做,已经背着老母躲进了绵山。晋文公便让他的御林军上绵山搜索,没有找到。于是,有人出了个主意说,不如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时介子推会自己走出来的。晋文公乃下令举火烧山,孰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大火熄灭后,终究不见介子推出来。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了。晋文公望着介子推的尸体哭拜一阵,然后安葬遗体,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把绵山改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并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晓谕全国,每年这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

此后,晋国的百姓得以安居乐业,对有功不居、不图富贵的介子推非常怀念。每逢他死的那天,大家禁止烟火来表示纪念。还用面粉和着枣泥,捏成燕子的模样,用杨柳条串起来,插在门上,召唤他的灵魂,这东西叫“之推燕”。此后,寒食、清明成了全国百姓的隆重节日。每逢寒食,人们即不生火做饭,只吃冷食。在北方,老百姓只吃事先做好的冷食如枣饼、麦糕等;在南方,则多为青团和糯米糖藕。每届清明,人们把柳条编成圈儿戴在头上,把柳条枝插在房前屋后,以示怀念。

作文踏青清明节篇10

今天,我、姐姐和妈妈一起去田野里玩。妈妈说春天去田野里玩在我们乌镇叫踏青。

我们来到田野,看见了一片片蚕豆花和油菜花。那油菜花特别好看,金黄色的一片,好像成了一片金色的海洋。走了一段路后,迎面走来了一排排柳树。走近了,我看见了柳树抽出了新的嫩芽。许多柳叶也好奇地从柳条上钻了出来观察周围的世界。柳树旁边又是一片金黄色的油菜花。我还看见几只美丽的蝴蝶在油菜花地里跳着优美的舞蹈。

我们继续往前走,走了一会儿,我看到大路旁边的地里有一片梨树。梨树上开出了无数雪白的梨花。我觉得梨花非常好看,于是就走过去仔细欣赏。我发现那雪白的梨花都绽开了笑脸。有一些漂亮的梨花小姐十分害羞,藏在了绿叶后面。接着,我们又往前走。又走了一会儿,我们看到了漂亮的胡萝卜花。不远处,我看见了一片榨菜地。我挑了一棵大大的榨菜想把它拔起来。可是,它觉得耽在地里比较舒服,怎么也不肯出来。我只好不请它出来和我玩了,让它继续耽在地里睡觉吧!

后来,我看见了麦地和鸭棚。在麦地里我仔细观察,知道了大麦的麦穗扁扁的,小麦却有一些方。在鸭棚,我看到鸭子在吃食物时还挤在一起像一条带红色的黄地毯。我和姐姐觉得很好玩,而且还非常有趣,禁不住哈哈大笑起来。我还看到了旁边的地里长着许多我爱吃的大蒜。它们排列着整齐的队伍,好像正在等待着首长检阅。路旁边的地上还长着一些三叶草。姐姐对我说:“弟弟,三叶草发生变异以后会长出四片叶子。如果有人找到它,那这个人一定会非常幸运的。”我半信半疑,在三叶草丛中寻找着四片叶子的三叶草。可找了半天也没有找到,只好放弃了。

一路走去,一路看去,一路玩去,一路欣赏过去,我觉得踏青真是好玩,真是有趣!

作文踏青清明节篇11

“梨小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清明节,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中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历书》:“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

总之,清明节是一个春暖小花开的日子,在这个美好的日子里,总会让人们想起要出去走走。有了这个想法,于是我就和爸爸妈妈一起走出了家门,来到了二中那条路。

走在河边,迎面吹来的是一股沁人心脾的风,就好像是妈妈的手在你的脸上轻轻拂过,温柔、温暖,周围的空气充满了春天的气息。让人的心情不由自主的会从阴天转到晴天。领略了春风的柔情,再来看看周围的小花和树。在小河旁有一排杨柳,它们随着春风的佛动,而且全树成绿色,就好像是碧玉做成的艺术品。和贺知章的《咏柳》一模一样:“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条。”

有些树是会开小花的,那一朵朵的小花,从树丛间钻出来,小小的,好可爱。有些树开的是黄色的小花,有些树开的是白色的小花,好有些树开的是粉色的小花。最令我惊讶的是在一簇已经全部枯萎的树枝中,竟然开出了一点点紫色的小小花蕊,仿佛是在说,春天到了,我也要加入这万紫千红的世界,和她们一起享受春天的美好。

我们一家人边走边看,快走到东塔公园时,发现了周围的那些不知名的树都长满了一颗颗绿色的种子。望着这些诱人的果子,差点就忍不住要去摘几颗来尝(好吧,那不能吃。)

在这阳光明媚的季节里,每个人其实都应该出去走走,看看这美丽的祖国的河山,心情也许会好起来哦,碧海蓝天吹吹风,出去走走吧,其实好地方一生都看不完,别窝在家当懒虫!

    4626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