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逐梦主题征文一等奖

|龙苗

推文网小编精心整理匠心逐梦主题征文一等奖,希望这份匠心逐梦主题征文一等奖优秀8篇能够帮助大家,给予大家在写作上的思路。更多匠心逐梦主题征文一等奖资料,在搜索框搜索

匠心逐梦主题征文一等奖精选篇1

《匠心精神》一书中提到造就匠心精神的三条途径:守、破、离。我认为,这三条中“守”最重要,只有倾注一生的坚守,才能成就真正的匠心精神。

守,是以理想为基础的坚守与专注,久久为功而不改初衷,精益求精而臻于至善。既然选择要去做一件事,就应当有终其一生坚守的决心,用百分之一百的努力去追求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九的完美。这就是我所理解的匠心精神。

匠心频频出现在社会各行各业的领域中,足以见出整个社会对其的认可重视程度。不错,如果我们都能将匠心融入实际的工作生活中,那样产生的价值将无法估量。高效与精湛同存,创新与坚守并行,如此,定能有所成就。

学习匠心精神,放在首位的就应当是塑造坚守、专注的品格。“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坚守专注便是九层高台之累土。如果无法坚守,怎么有继续下去的勇气?如果缺乏专注,又何谈追求完美的能力?所以说,坚守与专注就如船桨一般,推动着匠心的大舟平稳前行。

就像今年火爆网络的历史散文家汪衍振,花费二十一年才完成一部“史书”,有人计算称他平均每天只写不到三百字!如此“龟速”的作者实属罕见。但他的“慢”是“慢工出细活”的慢,并非“无限期拖稿”的“慢”。他曾为了搞明白李鸿章官职的调动,连续翻阅了数月的史书。他说:“我也可以像其他作者一样一天写几千字几万字,但历史是不能哄人的啊。”正是由于汪衍振对于完美的追求,对待历史的一丝不苟,对待作品品质的坚守专注,这样的匠心精神才使得他的作品深得读者“专宠”,成为历史文学的畅销书目。由此观之,坚守与专注才是匠心精神不可或缺的部分。

匠心精神的可贵之处就在于其愿意为了追求那几微米的精致而倾注大量的精力心血,坚持研究,专注完美。这种精神已渗透到我国各行各业中,就如大国重器中的航天器、潜水器、航母、大飞机……一个又一个里程碑式的突破背后哪一项不凝聚着匠心精神?这些令人尊敬的科学家们终其一生都为了发展祖国的科技事业而奋斗不息。

择一事,终一生。学会坚守与专注,在追求理想的大道上,发扬匠心精神。我相信:守住方寸,咫尺匠心。

匠心逐梦主题征文一等奖精选篇2

别具匠心的方法能为无聊乏味的生活添加一点调味剂,能使”良药”既不苦口又能“利于病”。人生需要乐趣,人生也需要效率,而“别具匠心”或许可以同时满足这两点。

最近,一篇《幸福不过女匠人》的帖子在微信朋友圈广为流传。文中提到的女“匠人”有画家,有婚纱设计师,有陶艺家,也有美食家。她们共同的特点是,无论外界如何嘈杂,她们都内心宁静地专注于自己的作品,精雕细琢,做到极致。那么,何谓“匠人”?依笔者理解,“匠人”就是要心无旁骛地做好自己的工作,穷尽一生磨炼自己的技能,并能很好地享受专注做事带来的内心宁静。从这个意义上说,行业虽然千差万别,但每个人都应该努力成为自己工作中的“匠人”。如何做自己工作中的“匠人”?

首先,要有一技傍身。俗话说,家有良田万顷,不如一技傍身。实际上,这里的“技”不单是指一门技术、技能、手艺等,更主要的是指一项工作、一种谋生手段。不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不论是创造性的工作还是服务性的工作,不论是专一性的工作还是综合性的工作,只要能做到自己职责范围内的不可超越,做到自己岗位上的无可替代,就算是具备了一技之长,就能占有一席安身立命之地。在此基础上,还要不断学习、不断提高、不断创新,使自己与时代俱进,与发展同步。

其次,要修一颗“匠心”。“匠人”需要以“技”养身,更需要以“心”养“技”。笔者认为,“匠人”最主要的特点是内心的宁静,这宁静来源于对工作的热爱和专注。嗜之越笃,技巧越工。热爱自己的工作才能竭其心智、穷其工力,热爱自己的工作才能不计得失、心甘情愿。不要总是这山望着那山高,既然选择了就要热爱,既然无法改变就要努力适应。慢慢地,你会由适应到热爱,并凭借这种热爱来激发活力和创造力。

专注是一种态度、一种习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境界。专注于工作,就能忽略外界的纷扰,把精力和智慧都用到要做的事情上;专注于工作,就能淡泊名利,不与他人争,只与自己比,一丝不苟地把工作做好;专注于工作,就能找到价值感和存在感,就能形成专心做事的宁静平和的心态。

有事做的人是幸福的,内心宁静的人也是幸福的。努力做个好“匠人”,这是一条通往事业成功的路,也是一条通往内心宁静的路。这条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努力走好。

匠心逐梦主题征文一等奖精选篇3

古人作战,以剑为器,攻破城门,一建伟业。石匠制物,以刀为器,石板生花,一显匠心。今人处世,以内在为器,令他人心悦诚服,方得成功。

内在的气度是器,它能使人登上大雅之堂。记得在新中国建国之初,在一次面向国外的答记者问上,一位国外记者提了这样一个问题:“为何中国人走路都是低着头呢?”这问题显然是想让国家领导难堪。然而周总理却给出了一个巧妙的解释:“走上坡路要低头,不然会摔跤,所以中国人走路都低头。”这一回答不仅回答了一个刁难的问题,同时表明了中国的良好的发展势态,更重要的是体现周总理的气度,中国的气度——不因一个小提问而生气,不因一次小刁难而退缩。这就是大国风范。

内在的学识是器,它能使人更富才气,更加沉稳,“腹有诗书气自华”这句话一点也不假。一个人往那儿一站就能看见他读过的书、他肚子里装的墨水。央视主持人董卿就很好的体现了这句话的内涵,她总能给你一种从唐诗中走出来的感觉。她待人处世的温柔,对诗歌评价的精确,以及举手投足之间都能感受到她的才华四溢。她小时候能两天读完一本大部头名著。直到现在她仍然能够远离公众视野,捧起一本书静静品读。我想她的温文尔雅、知书达理就来自于她那抚摸过的每一页书页,那沉淀在内心的学识与修养吧。

内在的坚毅是器,它能使人能在通向成功的路上奔跑。“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里越甲可吞吴”。如无坚毅,红军怎能走完漫漫长征路?如无坚毅,中国航天人又怎能飞向月球实现千年以来的飞天梦?坚毅是这个世界不可缺少而又无法替代的品质。拥有它,便能成为那个跑得最远,爬得最高的人;失去它,便只成为那个中途逃脱,一事无成的人。坚毅它能带我们走向成功。

内在的丰富能够使整个人更加的丰满。它于人就如翼于鸟,鳍于鱼。它是我们的工器,它是我们的武器,它能够使器物更趋于完美,使战绩更趋于无敌,使我们更接近匠人,更接近于名将,更接近于成功人士。

有利器方成工匠,有内在方可成功。

匠心逐梦主题征文一等奖精选篇4

我认为真正的匠人就该是虚怀若谷、不是张扬,且对所从事的行当能持之以恒的坚守和无微不至的求索。而“器物有魂魄,匠人自谦恭”中的“匠人自谦恭”就是这个道理。

那器物的魂魄则是匠人个人风格的具体体现,也就是说匠人在具备了“匠人自谦恭”的品质后,才能叫有了“匠心”。虽说匠心是看不见摸不着又无法具体量化的软实力,但却是能够客观评价,它能从匠人所制作的物品中体现出来。平时我们感叹某一物件的精美,又一时说不出它美在何处,就由衷地来一句:匠心独具。

其实,匠心就是平常心。有人说:“平常心是道,无造作,无是非,无取舍,无断常,无凡无圣。只今行住坐卧,应机接物,尽是道。”就里的道指的是修为,是摸不着看不见的软实力,是一种淡泊和宁静。是对尘世喧嚣的充耳不闻和视而不见,“大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就是这个道理。

我问过谙熟书法的云女士:“你的字是怎样练出来的?”

她没有正面回答我,只是轻描淡写地说:“我从小就喜欢写字,人家那些娃娃在外面耍,我就坐在家里写字。”

“我就坐在家里写字”看似很寂寞很孤独。其实不然,因她喜欢写字,这里的“喜欢”二字就把寂寞和孤独排解开了,变成了我们平时说的享受孤独、享受寂寞。

况且,她还是临的楷书,就是一笔一划都马虎不得的楷书。

虽说她的书法作品已属上乘,但因缺乏必要的鼓噪,终有些默默无闻。

她却对我说:“管它的哟,这是我的爱好。”

听得出来,她并没有打算把书法作为谋取进阶的工具和利益的手段,而只是作为一种爱好、一种内在的修炼。所以,她的书法作品没有半点的哗众取宠,更没有那种俗不可耐的匠气。有的,只是一颗力透纸背的平常心。

我认识另一位也习得一手好书法的姝女士,早年她下海淘得一些金后终觉有些茫然,就想着方要把自己的书法技艺发挥一下,看能否被市场所接受。于是,她在一景区内摆了一张桌给人设计签名之类的小玩艺,欲分享市场里的那一杯羹。

还莫说,她就是有眼力;好些人都嫌自己的签名不气派,或者说和自己的金钱、地位不成正比,就拿着钱来找人设计签名。

爱美之心人人有之;就是那些没啥机会签名的,也希望把自己的签名设计得花哨一些作为备用,以到关键时刻派上用场。

于是,姝的那手好字墨就变成了滚滚财源。

只不过,我觉得姝设计的东西不但消磨了先前习得的书法风格,而且还匠气十足。

她并不否认,只是说:“不这样做就赚不到钱。那些来设计签名的根本就不懂,只是觉得越花哨越好。”

诚然,得到市场承认也不是件容易的事,顾客是上帝,人家拿着钱就是要买花里胡哨,天王老子也搬不弯。

说到这里应该很清楚了;匠心就是平常心,就是修为,是内敛的外延。而十足的匠气就是市侩,虽俗不可耐,但往往又会被人们所吹捧和接受。

匠心逐梦主题征文一等奖精选篇5

匠心独运,这句成语的原意是指工巧的心思,常喻文学艺术创造性的构思。在风起云涌的市场经济潮汐中,许多有心计的农民朋友却凭独运匠心闯出了一条条发财之路。试举两例为证。

其一:江苏省宿州市农民万某养了500多只肉鸭,出栏时市场行情不好,按常规方法上市销售,必亏无疑。头脑活络的老万的儿子小万想了个主意,将肉鸭屠宰分割销售。鸭毛分鸭绒、鸭翎,按类别等级出售;肉体分鸭舌、鸭脯、、鸭肠、鸭肝、鸭心……所有能分割的全部分割,拿到市场上出售,结果不仅好销,而且扭亏为盈,大大赢利。

其二: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期,早籼稻退出国家保护价后,接踵而来的是早米卖难、早稻滞销。江西省于都县禾丰乡农民以本地早籼稻为主料,经过浸、洗、磨、榨、晒等一整套工艺,将一粒粒大米搓成一颗颗洁白如玉的米珍珠,引来外地客商争相购买,一张遍布全国大中城市的营销网络让米珍珠大出风头。如今,禾丰每年外销米珍珠1000多吨,不仅消化了1300吨早籼米,每亩还增收350元。

匠心独运好发财。在我们农村这个广阔天地里,资源优势和劳力优势得天独厚,只要我们有丰富的科学理论和实事求是的务实精神作先导,通过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擦亮一双慧眼,匠心独运就一定能开金山,早日奔上小康。

匠心逐梦主题征文一等奖精选篇6

近些时候,许多的人家在装修房子。看着一座座灰不溜秋的房子在匠人们的摆弄下旧貌换新颜,心里不由得感叹匠人们的手艺超群。

泥瓦匠、木匠、漆匠他们都是普通人,没有多少的文化,没有多高的学历,可他们却是一群独具匠心的人。那些呆呆的砖头,傻傻的木头从他们手里蝶变成一座座雕梁画栋的房子,一件件精美绝伦的家具。他们具有化腐朽为神奇的魔力,他们更具有艺术气息。他们用一颗颗“匠心”,一双双巧手给世人带来安居和美丽。

漫漫旅程中,我们的心也会与房子一样墙漆剥落,尘埃聚集。我们亦该如匠人般一直为自己的心扫其尘埃、去其糟泊、让自己的心历久弥新。

我们的母亲曾给了我们一颗晶莹剔透、纯净无瑕、宛如璞玉的心。一颗糖让我们满足,一个故事让我们流泪,一只虫让我们流连。我们的心是如此容易满足和感动。

随着日子一天天在指间流过,我们的心慢慢变成了妖精的口袋。它时而宽广得可以容纳整个宇宙;时而狭小得风儿都钻不进去;时而坚硬如百炼钢;时而瞬间化为绕指柔;时而又是易碎的玻璃器,一不小心就会顷刻崩裂为碎片满地。

我们的心不再纯净,不再从容,总是那么驿动。我们不快乐,不开心,那些旧日尘埃变成浓重的雾霾笼罩着我们的心灵,感觉湿冷暗沉。是到了该重新“造心”的时候了。

我们要造一颗宽广的心,浩瀚如天宇。任流言横行,因为它会不攻自破。任欺骗得逞,因为它终会自露马脚。谎言也不会长久,它最终不能自圆其说。没有一片乌云可以遮盖“心”空的太阳。没有任何风暴可以摧毁“心”的宫殿。

我们要造一颗仁慈善良的心,温软如棉帛。我们爱这个世界,爱我们自己,爱大家。我们爱一切生命,敬畏一切生命。我们播种善良与爱的种子,我们会收获更多的爱与感恩。

造心是个漫长的工程。有智之人也许会在片刻之间竣工心灵的宫殿。无智的人可能须发皆白还在打着地基。我们这些中间之人也许要穷其一生将心细细打磨,才能保持心的玲珑剔透。

我手造我心,不管多久,我们绝不偷懒,矢志不渝。

匠心逐梦主题征文一等奖精选篇7

一台辘轳转盘,一堆黏稠的瓷泥,一把把小巧精致的手拉壶,佝偻着背十指沾泥的爷爷,这是刻在我童年记忆中永不褪色的画。

小时候,我最爱蹲在爷爷的拉壶作台前,看他玩泥巴。只见爷爷拿起一块泥巴放在转盘上开始拉坯,灵巧的手轻按在泥巴上,随着转盘旋转,大拇指在中间按出一个小洞,五指配合均匀往上推,拉壶的坯身就成型了。而后,经过一番精打细磨,一把小巧玲珑的手拉壶便诞生了。每当这时,爷爷总会捧着新出炉的手拉壶,在灯光下细细端详,目光里充满了挚爱。

玩着泥巴长大的我从小对手拉壶兴趣盎然。那年,我郑重向爷爷拜师学艺。第一次来到作台前,虽已对制作步骤谙熟于心,可真做起来还是手忙脚乱,我急躁起来,爷爷看出我的气馁,语重心长道:“拉壶没什么窍门,就讲究一个‘心’字,精心、耐心、恒心。”我点头,瞥见柜台上一把把精致的手拉壶,它们或典雅传神,或匠心独具,一丝一缕无不诠释着爷爷的耐心、执著与精益求精,这份工匠精神,已铸入每一把小小的拉壶中,熠熠生辉!

想到这,我暗暗告诉自己,我要学好这门手艺,更要传承这份匠心。那不仅是一把小茶壶,更是爷爷几十年如一日智慧与汗水的结晶,是潮州百年工艺的传承与发扬!那一次,我花了两个多小时才完成拉壶的雏形,虽看起来工艺粗稚,却饱含我的一片初心,得到爷爷的称赞。

现在,我的拉壶手艺日渐成熟,能拉出更多造型的手拉壶,可第一把拉壶永远被我视为珍宝,爷爷的话也时时萦绕耳畔:认真做事,用心拉壶!

匠心逐梦主题征文一等奖精选篇8

每个中国人面对世界,最引以为傲的是“中国制造”四个字。确实,made in china已遍布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但是,如何把享誉全球的中国制造变成中国创造,又是每个国人心中的痛。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是一种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缺的不仅仅是尖端技术和超前创意,更多的是一种兢兢业业的传统,一种脚踏实地的作风,一种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

当代风采人物评选活动已到了最后阶段,并产生了最终三名候选人。更多人关注的是伟大的科学家和著名的摄影师,但是我将会把手中的选票留给那位从未踏足大学之路的焊接大师王师傅,因为他代表的是我们当前缺失的大国工匠精神,是我们苦苦追寻的将“中国制造”升级为“中国创造”的金钥匙。

当前我们正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国家实力迅速崛起于世界。但是,社会上也出现了一些乱象,几乎我们都能每天在电视上、网络上都能看到造假成风、贪污的新闻。生活中,很多人在工作上不敬业爱岗、专研技术;部分实业公司不专注于产品升级和服务提高,却放弃主业去搞房地产开发;甚至很多校园莘莘学子不好好学习而炒股……虽然这些是经济迅速发展过程当中必然出现的一些现象,但是也反映出这个社会浮夸与鼓噪之风过重,亟需王师傅为代表的大国工匠精神来改变这种现状。

我国作为一个制造业大国,如何将“中国制造”升级为“中国创造”也包含在我们提倡的中国梦内容中,但是由于工匠精神的缺失,在很多领域,我们仍然缺乏响当当的“中国名片”。要实现“中国创造”这个伟大梦想,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首先,应大力提倡爱岗敬业、勤勤恳恳、尽职尽责的大国工匠精神,让这种精神成为时代的风向标。其次,国家注重、鼓励技术的创新、实业的发展,让“中国制造”升级为“优质制造”。再次,重视职业技术学校教育,培养大批像王师傅这样的大师级技能人才,做到广积薄发,实现量到质的变化。

我们高中生在面对高考这个人生第一道门槛时,也是踏出实现我们青春梦想的第一步。我们有人在努力成为科学工作者、著名摄影家或是艺术家,但更多的人最终将会成为一名普通的工作者。每个人成功之路不是在于进名大学,而是追求职业技能的完美和极致,希望每一个人都成为每个行业中的状元,成为一名伟大的大国工匠,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而努力。

    179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