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以律己大学生演讲稿
很喜欢这种静谧的氛围,静静地站着,对望着,不需要任何言语,内心都是欢喜的,世界都是美好的。下面给大家分享严以律己大学生演讲稿,欢迎阅读!
严以律己大学生演讲稿篇1
各位同志们:
大家好。
作风建设是一项持久战,有他律,更要有自律。
法律法规是他律,是底线。而自律,则是在信仰之下对高尚人格的主动追求、对法律法规的主动维护。“三严三实”中,“严以律己”特别强调了领导干部的“自律”,突出了个人修养在党风廉政中的基础性作用,把作风建设从制度层面升华到了价值层面。作为一名领导干部,只有心存敬畏、手握戒尺,慎独慎微、勤于自省,才能将他律变为自律,变外在的规则为内在的价值,真正将改进作风落到实处,创造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
中国有一句古话,叫“头上三尺有神明”,共产党人的“头上神明”是什么?就是对信仰的敬畏,对法纪的敬畏,对组织的敬畏,对群众的敬畏。把这无形的敬畏奉为“头上神明”,日三省之;化为手中戒尺,日恒量之,树立并恪守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此安身立命,以此取信于民,才能确保权力运行始终不偏离为民利民的轨道。常言道,“公生明、廉生威”,公与廉,正是严以律己的结果。时时心存敬畏,手握戒尺,才能以廉洁奉公的作风、夙夜在公的勤勉,达致两袖清风、一心为民的境界。
要真的做到严以律己,能否慎独慎微是个大关口。慎独,指的是人前人后一个样、八小时内外一个样、有没有监督一个样,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见异思迁、见利忘义,恪守自己的为人风范和处事品格,做到不仁之事不做、不义之财不取、不正之风不沾、不法之事不干,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革命气节和政治本色。慎微,即从大处着眼,从小处入手。细节决定成败,祸患积于忽微。许多干部半世勤勉,最终锒铛入狱,令人扼腕,往往是从生活中的小事、小节开始的。所谓“合抱之木、生于毫末”,领导干部在个人思想修养和行为规范方面,也面临许多必须慎微的度量关节线。几顿饭、几杯酒、几张卡,通往的是公款、公权;老婆、孩子,被撬动的是为人为官的基础防线。要一辈子“挡得住诱惑,耐得住清贫,经得起考验”,就要心存敬畏,手握戒尺,把慎独慎微作为个人思想修养和行为规范的理性界碑,时时刻刻、事事处处把握好自己,认真做好每件小事、管好每个小节,见微知著、防微杜渐、洁身自好,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不该说的话不说、不该拿的东西不拿、不该去的地方不去、不该办的事情不办,坚持立身不忘做人之本、为政不移公仆之心、用权不谋一己之利。
打铁还需自身硬。一个领导干部是否严以律己,可以是政府公信建立的桥梁,也可能是社会信任崩塌的链条。为官之道,只有坚定不移地坚持“三严三实”,才能一直得到党和人民群众的支持,才能一直不断拥有更大的舞台为民服务,也才能最终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
我的发言完毕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严以律己大学生演讲稿篇2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今天,很荣幸能够站在这小小的演讲台上,与大家共同分享为人师表的快乐与幸福。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从我站上三尺讲台的第一天,这句话就一直影响着我这名年轻的教师。
有人说,“教育是一项良心工程。”没错!作为教育工作者,我对这句话有着十分深刻的理解。教师的工作是繁琐的,也是艰辛的。但多年来,无数的教育工作者呕心沥血,将自己的青春年华奉献在了教育的第一线,从不叫苦,从不喊累。这是因为,在繁琐与艰辛的另一面,充满着收获的幸福和感动。
每当看到学生充满求知欲望的目光,和淳朴的笑容,我都会感到前所未有的满足,当然,也会对自己偶尔一点点偷懒的念头感到惭愧。教育社会心理学研究发现:教师自信,乐观,认真,那么这样的观念在日常工作中自然会使学生自信,乐观,认真。而教师沮丧,失落,得过且过,同样也会使学生感染到这些负面情绪。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的工作不仅仅是站在讲台上的四十五分钟,也不仅仅是埋头写教案批改作业,我们更应该用自己的心去感知学生的精神世界,关注学生的人格发展。而想做到这一点,只有一个办法,就是用自身的人格魅力来感染学生,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有一位诗人这样说过:如果你种下的是葵花,秋天收获的会是一片金黄;如果你种下的是甘蔗,秋天的收获的定是甜蜜;如果你种下的是自己的一颗心,收获的一定是一轮火红的太阳。我坚定的认为,我们站定三尺讲台,用自己的言行和心灵去感染学生,就一定能够收获到为人师表的幸福和满足。
各位同仁,我们作为课堂的掌控者,作为课堂上唯一的成年人,不仅仅要对孩子们充满爱心,更要严于律己,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爱岗、爱生、敬业,才能真正把这项良心工程真正做到无愧于心。
“爱”是教育的基础,而“行”,则是教育的实践。真爱、细致、严谨、务实,是我们教育工作者获取幸福感和满足感的源泉。
一支粉笔,两袖清风,三尺讲台,四季耕耘,严于律己,乐为人师。这是多么高尚的道德境界。“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句话将会一直勉励着我,在教育事业中不断学习,探索。
我的演讲完了,谢谢大家。
严以律己大学生演讲稿篇3
各位同志们:
大家好!
道德情操,是好老师践行教育使命的核心品质。〝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做善〞,教师的职业特性决定教师必须是道德高尚的人。教师的工作就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最终达成向善的教育目标。教师是在言传身教的过程中,用自己的道德情操去感染学生。引导学生。因此,合格的老师首先是道德上的合格,好老师首先应该是以德施教。以德立身的楷模。《论语》有言:〝其身正,不令而行。〞学生对于教师不仅是听其言,更观其行,教师在学生眼中是为人的模范。一个教师如果在是非。曲直。善恶。义利等方面都有问题,怎么能担当起立德树人的责任?教师只有以德立身。以身作则,学生才能以师为镜,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个有道德情操的好老师,把敬业爱生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准则。敬业者,专心致志以事其华传统美德,去引领学生把握好人生的`方向。
〝师垂典则,范示群伦〞,道德情操是成长为一个好老师的先决条件。广大教师只有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己任,以立德树人为目标,才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培养有德之才。我们希望每一个有道德。有情操的教师,都能以〝要成才,先成人〞为指引,为祖国培养一大批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严以律己大学生演讲稿篇4
自律这个词,相信大家很熟悉。自律就是自己约束自己,在生活中,规则与纪律是不可或缺的比如,买票要排队;走在大街上要遵守交通规则等等。所以,我们必须要自己约束自己,自己要求和管好自己。这对自己和亲人朋友都是一种爱与关心。
那要怎么样自律呢?作为一名小学生,应该平时注意自己的一举一动。动作要规范,行为要正确文明,要遵守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我相信,有不少贪玩的同学被罚抄过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可是,大多数同学都只是为了敷衍老师,胡乱抄几句,根本没有认真地静下心来看一看其中的含义。抄完后又继续犯错。这样一来,老师的目的没达到,浪费的只能是笔水。实在不知道如何自律的话,就去看看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它会告诉你,作为一名小学生,自律该遵守哪些条件。那么,自律又有什么好处呢?自律能彰显一个人的素养,现在,中国正致力于环境的这个问题。当一个人随地丢垃圾时,你手上正好也有一个垃圾,你会怎样?我相信你一定会毫不犹豫的回答:〝我会把连同那个人的垃圾一起丢进垃圾筒。〞可是真正能做到的又有几人?懂得自律的.人,会下意识地捡起垃圾。不用想太多,单单只是下意识的,就已经十分宝贵了。而外国人从来在这方面很自觉,从来不用有关部门来管理。这也许是他们成为发达国家的一个重要原因吧!一个人在学习生活中如果任意放纵自己而不严于律的话,那这个人会很危险:坏习惯慢慢养成,举止行为令人厌恶,家长。同学以及老师都厌恶你甚至不理你……反之如果一个人每时每刻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说话有礼貌,待人谦和……一个人只有做到自律,一言一行都能严格要求自己,那么这个人一定在学习生活中一定是一个好同学,一个好的孩子。自律可以令一个人拥有各种优点,各种坏习惯见了绝对逃之夭夭;自律也可以改变一个人……总之,自律对一个人来说是百利而无一害。在日常生活中,你是否需要反省一下,你自律了吗?
严以律己大学生演讲稿篇5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自律,是相对于他律而言。陈省身作为一个大数学家,曾写诗感叹风筝〝没有自动的能力〞,备受束缚。而〝自动的能力〞的失去,是外力造成的〝他律〞压过了自身的〝律己〞能力,从而导致的对主体性的一种剥夺。要想〝自动〞,必先〝自律〞。自律是高于他律的一种主动性。道德礼法,可以在集体心理学意义上产生对个体的约束。而道德礼法多数来源于人工的设置,其本质是维持社会机器稳定持续运作的〝他律〞手段。而自律的法则,可以用康德的〝道德律令〞加以解释。康德曾说,有两种力量让他敬畏,一是头顶浩瀚的星空,一是心中的道德律令。康德意义上的〝启蒙〞,在我看来是基于这样的自律的康德在《什么是启蒙》中提到,启蒙,是〝敢于运用自己的理性,摆脱自己加诸自身的不成熟状态〞。而理性,正是思维的一种自律。
自律取得了道德上的基点,消极意义上而言可以不让人〝为非〞,积极意义上,可以让人〝为善〞。这一切,来自于康德意义上的〝敬畏之心〞。有敬畏之心的人,更容易产生自律意识。
敬畏自然,个体的自律上升为集体的环保意识,还你我绿水青山。敬畏他人,在自律中满怀爱心看待这个世界,像周国平所说的那样,把他人当做宇宙中的一个〝孤儿〞,去爱;我想,这样的世界将会更加和谐,将会少了许多尔虞我诈与莫名的利益纷争。敬畏自身,取得高度的`自律,不刻意毁伤自我,譬如不熬夜。不吸烟。不酗酒,只有不肆意放纵,才能在岁月的长河中笑到最后。自律,让人获得自由。在青山绿水中笑傲,在亲朋好友间欢笑,在身强体健下前行。自律,是取得自动之能力的前提。自律是通向自由之路的关键。可以想象,如果马丁?路德金不号召〝非暴力抵抗〞,历史的天平或许会反向倾斜。而一代伟人也可能因之背负骂名。
在处理复杂事物时,高度的自律将使得清者自清。
拨开欲望的迷雾,自律犹如《了不起的盖茨比》中反复提及的灯塔,直指每个人的内心最深处。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