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读书心得范文5篇汇总

|德龙2

  《朝花夕拾》,全书十篇文章,外加一篇《小引》一篇《后记》,是鲁迅唯一一本散文集,是鲁迅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文字,是记叙文、是回忆性散文。今日小编就为大家整理了关于朝花夕拾读书心得范文,欢迎借阅学习,一起来看看吧!

  朝花夕拾读书心得1

  在这个寒假,我拜读了鲁迅先生所着的散文集《朝花夕拾》。《朝花夕拾》是鲁迅所写的唯一一部回忆散文集。它由十篇散文组成,比较完整地记录了鲁迅从童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经历和成长道路。在回忆往事的基础上,鲁迅对当时的社会现象进行了猛烈的抨击,使它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朝花夕拾》这本散文集是现代回忆性散文的典范之作。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描述了儿时在家中百草园得到的乐趣和在三味书屋读书的乏味生活,鲁迅首先使用了许多鲜亮的文字记叙在百草园无忧无虑的生活,接着再写道“我”不得不告别百草园去三味书屋上学。开头的几段写百草园很好地反衬了后来在三味书屋读书的乏味生活,揭示儿童广阔的生活趣味与束缚儿童天性的封建书塾教育的尖锐矛盾,表达了应让儿童健康活泼地成长的合理要求,体现了鲁迅对旧社会私塾的不满。

  《藤野先生》,记录作者在日本留学时期的学习生活,叙述在仙台学医专受日本学生歧视、侮辱和决定弃医从文的经过。作者突出地记述了日本老师藤野先生对中国留学生孜孜不倦的教诲及对学生的一视同仁,这与日本学生对中国学生的轻蔑态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表现了藤野先生的严谨、正直、热诚、没有民族偏见的高尚品格,体现出藤野先生是个真正的君子,表达了鲁迅对藤野先生深情的怀念。

  鲁迅在《琐记》里回忆了隔壁家的衍太太表面对孩子好,其实是暗中使坏,让孩子做危险的事,给鲁迅看不健康的图片,教鲁迅偷妈妈的首饰,但对自己的孩子十分严格。表现出了她是一个自私自利,奸诈,坏心眼的妇人。主要回忆了自己离开绍兴去南京求学的过程。作品描述了当时的江南水师学堂和矿务铁路学堂的种种弊端和求知的艰难,批评了洋务派办学的“乌烟瘴气”。作者记述了最初接触《进化论》的兴奋心情和不顾老辈反对,如饥如渴地阅读《天演论》的情景,表现出探求真理的强烈欲望。

  在《父亲的病》这篇文章中,鲁迅的父亲被江湖庸医耽误,死去了,一直是埋在鲁迅心中的痛苦。文章重点回忆儿时为父亲延医治病的情景,描述了几位“名医”的行医态度、作风、开方等种种表现,揭示了这些人巫医不分、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实质。

  《无常》这篇文章,主人公无常是个具有人情味的鬼,去勾魂的时候,看到母亲哭死去的儿子那么悲伤,决定放儿子“还阳半刻”,结果被顶头上司阎罗王打了四十大棒。文章在回忆无常的时候,时不时加进几句对现实所谓正人君子的讽刺,虚幻的无常给予当时鲁迅寂寞悲凉的心些许的安慰。同时,文章深刻表达了旧时代中国人民绝望于黑暗的社会,愤慨于人世的不平,只能在冥冥中寻求寄托,寻求“公正的裁决”。

  读鲁迅的文章,我深切体会到了他童年所散发出的童真童趣的气息,感受到了他对自由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曾几何时,我已经离童年远去,但我还时常梦见自己五彩缤纷的童年。回忆起那些童年琐事,还时常记忆犹新,忍俊不禁。在繁忙的学习中抬起头来,天空上的童年已是一个遥远的梦。重温鲁迅的童年,就仿佛自己的童年正在我眼前微笑。

  《朝花夕拾》指早上的花到晚上才拾取,晚年的作者回忆少年时代的他,犹如清晨开放的花到傍晚才摘取,虽然失去了盛开时的艳丽和芬芳,但夕阳的映照却使它平添了一种风韵,我们可从这些文章中,透视清末民初的生活画面,了解当时的社会面貌。使人浮想联翩,回味无穷。

  朝花夕拾读书心得2

  回到家,从书架里拿出从未看过一眼的的《朝花夕拾》,对着那个书名发呆。这本书是鲁迅先生晚年的作品,而这部散文集中所写的,又全是先生幼年时期的事情。幼年的事情到了晚年再去回想,犹如清晨开放的鲜花到傍晚去摘取,虽然失去了盛开时的艳丽和芬芳,但夕阳的映照却使它平添了一种风韵,而那若有若无的清香则更令人浮想连翩、回味无穷。

  《朝花夕拾》原本叫做“旧事重提”,收录了鲁迅先生记述他童年和青年生活片段的10篇文章。在《朝花夕拾》中,鲁迅大量使用了对比和讽刺的手法。如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鲁迅首先使用了许多鲜亮的文字记叙在百草园无忧无虑的生活,接着再写道“我”不得不告别百草园去三味书屋上学。前边写的百草园很好地反衬了后来在三味书屋读书的乏味生活,体现了鲁迅对旧社会私塾的不满。在《藤野先生》中,鲁迅日本的医学导师藤野先生是一位穿着不拘小节的人,“这藤野先生,据说是穿衣服太模糊了,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冬天是一件旧外套,寒颤颤的……”。但藤野先生对工作是极其认真的,他把“我”的讲义都用红笔添改过了;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也要指出。这个对比手法,较好地写出了藤野先生的高贵品质,写出了鲁迅对他的景仰。另外,藤野先生对中国留学生孜孜不倦的教诲及对学生的一视同仁,这与日本学生对中国学生的轻蔑态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体现出藤野先生是个真正的君子。《朝花夕拾》用平实的语言,鲜活的人物形象,丰富而有内涵的童年故事,抨击了囚禁人的旧社会,体现了鲁迅先生要求“人的解放”的愿望。

  虽然在鲁迅的童年中有一些不愉快的事情,但不时从字里行间中透露出来的那份天真灿漫的感情,让人眼前不由出现了一幅幅令人神往的自然画。

  我读鲁迅先生这些对童年回忆的散文,正如读着发自迅先生心底的那份热爱自然,向往自由的童真童趣。我仿佛看到了幼年的鲁迅,趁大人不注意,钻进了百草园,他与昆虫为伴,有采摘野花野果。在三味书屋,虽然有寿先生的严厉教诲,却仍耐不过学生们心中的孩子气。

  一切感受都是那么天真烂漫,令人回味,也学就引起了我心中的共鸣吧,因此我才会那样喜爱,尤其是作者以一个孩子的眼光看世界,读起来让人感到异常的亲切,充满激情。

  小时侯,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和我住在一起,那时我时常和楼道里的一些小伙伴们一起玩耍,一起嬉戏,每次都玩的很开心,以至于每次都忘了时间的匆匆流去,每次都要大人在窗口大喊一声才会依依不舍的结束游戏回家。每逢佳节,吃完团圆饭,我们又会聚集在那一片属于我们自己的空地上,点燃我们早就准备好的小烟花,在火光中,尽情的奔跑着,欢笑着,舞蹈着,体验着前所未有的快乐。如今,我搬了新家,不在出门和其他伙伴们嬉戏了,而是不停的为学业操劳。每封佳节,也不在出去和伙伴们一起放烟花了,而是站在窗口凝视着那些在漆黑的天空中绽放的五彩缤纷的“鲜花”,独自享受着……

  童年已渐渐遥远,留下的只是些散琐的记忆,倒不如细读一下《朝花夕拾》,体会一下那个不同年代的童年之梦,和鲁迅一起热爱自然,向往自由。

  朝花夕拾读书心得3

  《朝花夕拾》记录了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经历,生动描绘了当时社会的生活画面。而它用特别的名字暗示了作者写它时的心情。清晨绽放的花因有初阳的陪衬,显得无比娇嫩欲滴,而傍晚的花失去了娇艳,可在落日的照射下显得别有风韵,此时去摘取,底蕴自然比清晨的花要深厚的多。作者在风烛残年的时候写下了这本书,在那时回忆起孩童时代的点点滴滴,心中必然会有许多的不舍和留恋。

  这本散文集中刻画了许多鲜明的人物形象,如迅哥的童年玩伴闰土,长大后受到当时黑暗社会的压迫,从而变成了一个神情麻木、寡言少语的人;尖酸刻薄的农村妇女杨二嫂;以及他的父亲、衍太太、范爱农等人物。正是这些性格迥异的人物,使作者理性地批判了封建社会的不合理制度。作者用尖锐的笔触勾勒出了一幅幅令人触目惊心的封建社会的图画。他把自己的情感蕴含在每一篇文章中,以浓厚的时代气息来警示人们,讽刺社会。

  我们有多少人曾捧读过鲁迅的文章,可又有多少觉悟。我们现在的社会也不过如此,即使过了几十、几百年,社会上腐败的现象亦是令人感到可怕。鲁迅明白要改变整个社会的现状,就必须从思想上根治,所以他弃医从文,以自己的方式去改变,用自己的努力证明,唤醒人们被压抑在内心深处的良知。我们现在的社会面临着比从前更复杂的问题,走在街上,奢华的衣服随处可见,它们挂在橱窗里,那些买不起的人便会看得出神,却忘了最朴质的裁制衣裳的人们——裁缝;股市里满满坐着拿着扇子的无业游民,他们重视的只是手中的钱的涨和跌,大盘的绿和红,他们在痛苦和喜悦中翻滚,却流连其中;社会上不断涌出的房奴、车奴,他们的血汗钱都投入了这不断涨高的房和车中,换来了只是居住的安定、不再漂泊,只是行动的方便、不再挤公车,即使是把辛苦一辈子的成果投入其中,他们都会觉得值,人们开始炒房、炒车,也是在这种恶性循环中,社会的毒瘤开始恶化。鲁迅似乎是从那个时代就预见了现在。政府规划,拆迁房屋,百年老宅一座座被拆掉,原始森林一点点开始变小,自然田野一块块被掩埋……

  那些质朴的人们也飘散在了过去,融为一体,埋入深土。或许在将来会有人发现那些简单的快乐,把他们的思想根源找到,重新温暖这庸庸碌碌,乏味无趣的世界。

  《朝花夕拾》它以独特的视角,讽刺的口味,用一个个令人深思的童年故事,勾起童年美好的回忆。不禁想问,童年的美好时代会一如往昔吗?

  朝花夕拾读书心得4

  毛泽东认为,鲁迅先生是“中国的第一等圣人”。林语堂说:“鲁迅,与其称为文人,不如称为战士。”蔡元培在先生逝世后,万分悲痛,评价他:“著作最严谨。”

  许多大家都解读过先生,赞美过先生。的确,若把历代著作比作星空,那么先生的作品就是最大、最闪亮的星。我不敢妄加评论,只是透过《朝花夕拾》,从一个中学生的视角,隙中窥月读鲁迅。

  最令我震撼的,是先生的幽默俏皮和不动声色却又尖刻的讽刺。

  《无常》一文最可以体现。先生似是无意,极为自然地引出,在旧中国,“便是做鬼,也艰难极了。”这是对封建制度的讽刺。但是阴间也有比阳间好的地方:“无所谓‘绅士’,也没有‘流言’。”虽说颂扬了阴间,但“没有受过阎王或小鬼的半文津贴。”这里笔锋犀利,“顺手”给了反动派们沉重的一击,讽刺他们污蔑革命者被苏联收买。《藤野先生》中,对于头顶上盘着大辫子的留学生,先生这样写道:“顶得学生的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把那些寻找升官发财终南捷径而出洋镀金的清朝留学生的丑态刻画得惟妙惟肖。先生的语言令人回味,发人深思,讽刺不合时宜、退步的人和事,读来真是快哉,快哉。

  最触动我的,是先生对童年时代的温情回忆和对现实社会的深刻反思。

  全书有近一半的文章是以一个孩子的视角来看待社会,与我们熟识的“横眉冷对千夫指”的鲁迅截然不同。对保姆长妈妈的佩服,因二十四孝图的故事而对老祖母产生的心理上的对立,还有对百草园的动植物朋友们的依恋。一个成年人能将孩子的心理如此准确地呈现出来,我认为得益于他热爱生活,体验生活。然而鲁迅先生的立意又绝不止于此,字里行间是“救救孩子”的呼声,是对弱小者的同情,还有对封建孝道的谴责。这或许才是最为出彩,最令人称道的地方。

  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先生严密的分析和严谨的态度。

  这一点主要体现在文后的《后记》中。对《二十四孝图》故事的考证,对“无常”的形象进行讨论,包括对于自己用错了几个字的纠正。还附有插图,足可见先生耗费了不少时间、精力,也足以体现他的严谨。忽然想起前些日子由故宫博物院送出的一面锦旗上写道:“撼京都泰安”。“撼”(实为“捍”)字用错。若为先生所知,先生一定首先站出来严辞质问的。

  以上只是略微表达一些自己浅薄的看法。相信以后,我会读到更多先生的作品,会更深刻地理解先生。也相信我们新时代的青年们会更深入地实践先生的教诲。

  朝花夕拾读书心得5

  前几天我买了一本鲁迅先生所着的散文集《朝花夕拾》。我对着这个题目沉思了好久。《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晚年的作品,而这部散文集中所写的,又全是先生幼年时期的事情。幼年的事情到了晚年再去回想,犹如清晨开放的鲜花到傍晚去摘取,虽然失去了盛开时的艳丽和芬芳,但夕阳的映照却使它平添了一种风韵,而那若有若无的清香则更令人浮想连翩、回味无穷。

  虽然我还年轻,只有十几岁,可总喜欢回忆儿时的往事。对现实中的一切,我往往采取一种漠然置之的态度,没有对理想的渴望,没有感情的迸发……只有当我沉浸在对童年的回忆中时,我的全部热情才会真正苏醒,火一般地燃烧起来。每当这种时候,我就会一动不动地凝视着天空,房顶,或随便什么地方,长久地踱着步……我的灵魂深处会突然爆发出一阵奇异的颤抖,血,涌上了我的脸,快乐,童年的快乐,那样神奇的回到了我的身上……在迷人和晕眩之中,我仿佛又变成了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在学校宽阔的训练场上挥拍打球;盛夏,在游泳池上泼水玩耍;金秋,在溜冰场上“欢快起舞”……个个生动的画面,一件件永难忘怀的事情,这一切构成了我整个童年时代的回忆。

  小时侯,我会因为捡到一枚硬币而欣喜若狂,理由是终于当了一次儿歌中的那位捡到一分钱的小朋友;而今,长大的我也会捡起路上的硬币,理由是——那上面有国徽。

  小时侯,我会在课堂上因为老师的一个错别字而举手,不到老师“投降”决不罢休:如今,即使老师写了一黑板的错别字,我除了在底下翻翻字典外,决不会有其他动作。

  在这漫长的14个年头中,许多记忆已随着岁月的侵蚀而悄然逝去,惟有成长的足迹——那记录着你的所得和所失的足迹——永远不会磨灭。我希望永远不要失去童年时代的那种快乐、天真、朝气蓬勃、不知疲倦……

  童年像一杯浓郁可口的咖啡,当品味的时候很甜美,但甜美中带有一点苦涩;而成长则像一杯芳香四溢的茶。入口也许很苦——因为你失去了童稚的,失去了那份坚持“真理”的勇气,失去了一份“崇拜”的心灵依托;但随即你就会发现这茶的醇美、芳香、回味悠长——你的确的到了很多:民族的自尊心,恬静而悠长自得的处事态度,决不盲目的理性(也许有点偏执),一颗日臻成熟的“仁爱之心”……当一个“冥然兀坐”时,不妨品品长这杯茶,你会惊奇地发现:自己得到了很多。


朝花夕拾读书心得范文5篇汇总相关文章:

1.2019工作总结范文

    3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