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又称什么节日

|舒淇

重阳节,是中国传统节日,节期为每年农历九月初九。古时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祈福、秋游赏菊、佩插茱萸、拜神祭祖及饮宴祈寿等习俗。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重阳节又称什么节日,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重阳节又称什么节日

重阳节又称什么节日

重阳节又称:敬老节、赏菊节、茱萸节、重九节、晒秋节、菊花节、踏秋节、女儿节等。

重阳节共有7种叫法

1、重九节:因为古老的《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节。

2、踏秋节:重阳又称“踏秋”,与三月三日“踏春”相对应。依据传统,重阳这天所有亲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灾”,插茱萸、赏菊花,现代社会,很多传统在变化,但是重阳登高依然盛行。

3、女儿节:若有女子新出嫁,娘家必赠送重阳旗与时鲜盒,称为送“重阳节盒”。据晋代《搜神记》记载,丁氏女遭恶婆婆虐待,永无休息之日,不堪忍受折磨,于九月九悬梁自尽,死后冤魂不散,托告世人,劝人家善待媳妇,请于重阳节让她们休息。于是人们为丁氏女立祠祭祀。后来每逢重阳节,父母都要把出嫁的女儿接回来团聚,称之为过女儿节,实质上也是让妇女休息之意。

4、登高节:重阳最重要的节日活动之一,即是登高。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

5、菊花节:菊是长寿之花,又为文人们赞美作凌霜不屈的象征,所以人们爱它、赞它,故常举办大型的菊展。菊展自然多在重阳举行,因为菊与重阳关系太深了;因此,重阳又称菊花节,而菊花又称九花。赏菊也就成了重阳节习俗的组成部分。

6、茱萸节:重阳节有佩茱萸的风俗,因此又被称为“茱萸节”。茱萸是重阳节的重要标志。民间认为九月初九也是逢凶之日,多灾多难,所以在重阳节人们喜欢佩带茱萸以辟邪求吉。茱萸因此还被人们称为“辟邪翁”。

7、老人节/老年节/敬老节:在民俗观念中,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包含有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寓意,故而重阳节又有“老人节”之说。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一些地方把农历九月初九日定为老人节,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我国政府在1989年将每年的这一天定为“老人节”、“敬老节”。2012年12月28日,通过新修改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法律明确,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老年节。

重阳节是为了纪念谁

祭祖节

重阳节是中国传统祭祖节日之一,所以重阳节是为了纪念逝去的人。在古时候,重阳节祭祀礼俗很盛行,因各地礼俗的不同,祭祖形式也各异。在民间在该日还有登高的风俗,所以重阳节又称“登高节”。重阳佳节,活动丰富,有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吃重阳糕、插茱萸等等风俗。

老人节

从现代意义上看,这个节日被赋予了新的含义,更多的是提倡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成为中国的“老人节”。九九重阳,因为“九九”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之意,而且秋季也是一年收获的黄金季节,所以,“九九重阳”就被认为是祝福老人长寿的好日子。

重阳节是几月几号农历?

重阳节是农历的九月初九,2022年九九重阳节是在10月4日。

重阳节的寓意就是一元肇始、长寿长久,这是一个非常吉祥喜庆的节日。一来重阳的意思就是双九,在道教中有着九九归一、一元肇始的含义,也就是新生的开始,是一个非常吉祥的含义;二来数字九在还是最大的数字,代表着最尊贵至极的含义,所以重阳节又有着长寿、长久、富贵等等吉利的寓意。

重阳也叫重九,因为易经当中把九认定为阳数,所以九月九日,两个九相重,在古人认为是一个非常吉利的日子,在以前的年代都有记载,在战国时期重阳节那天,民间就会登高,饮菊花酒的一种风俗习惯,成为正式节日。

重阳节有什么风俗传统?

重阳节有赏菊、登高、吃阳糕、佩茱萸等风俗传统。

1、赏菊:在重阳节时也是菊花开放的时间,也是一个赏菊的好时间,菊代表长寿之花,而且又称文人们赞美作凌霜不屈的一种特征,因此人们爱它,赞它。菊展自然就会在重阳节才会举行,因此重阳又称菊花节,而菊花又称九花。

2、登高:重阳节也是活动之一,即是登高,故重阳节又称为登高节,在登高所到之,并没有统一的规定,通常都是登高山和登高塔等活动。

3、吃阳糕:在历史记载,重阳节又称重阳糕,这个糕称为花糕,菊糕和五色糕,没有规定较为随意。

4、佩茱萸:重阳佩茱萸的习俗一般是在唐代到南北朝比较多,人们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会避难消灾,或者是佩带到臂,或把香袋把茱萸放到里面佩带,就称为茱萸囊。

    668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