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的寓意和传统

|怀健

大暑,二十四节气之一,是夏季最后一个节气,那么大暑的寓意和传统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大暑节气的寓意和传统,欢迎大家来阅读。

大暑的寓意和传统

大暑节气的寓意

大暑的节气含义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大暑节气是传统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二个节气,也是夏天的最后一个节气,此时,斗指丙,太阳位于黄经120°的位置,大暑的“暑”有炎热的意思,大暑体现了炎热至极,在节气上,大暑其实是相对小暑节气而言的,表示炎热的程度更为强烈一些。

大暑节气传统风俗

晒伏姜

三伏天时,人们会把生姜切片,或榨汁后与红糖搅拌在一起,装入容器中蒙上纱布,放在太阳下晾晒。等充分融合后食用,对老寒、伤风咳嗽等有奇效,还有温暖保健的功效。

吃菠萝

菠萝的闽南语发音和“旺来”相同,所以也被用来作为祈求平安吉祥、生意兴隆的象征。

姜汁调蛋

当地人还有在这天吃姜汁调蛋的风俗,讲究为老年人煮点鸡粥,滋补阳气

喝伏茶

古时候很多农村有个习俗,就是在村口的凉亭里放些茶水,免费给来神所致,于是便在江边建起了一座“五圣庙”,时常进行祈求许愿,希望祛病消灾,后来还合力造一艘五彩大船,放上各式供品将“五圣”送出海,送暑保平安。

夏夜观流萤

古人认为萤火虫乃腐草所变,是大暑迎接立秋的诗意之虫。夜幕流转的疏云,树梢间抑扬顿挫的蝉鸣,如同星河一般幽幽闪烁的点点萤光,这样的夏天最为难忘。

大暑天气有什么特点

基础天气

通常大暑节气正在三伏中,也是一年中日照最多气温同时也最高的天气,大部分地区都干旱少雨,而多地区气温达到35度以上。而在华南西部地区高温也很频繁,但是雨水相对而言比较充沛,雷暴雨通常也是常见的季节。

高温酷热

通常大暑一般都在三伏中的中伏阶段也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当然全国各地温差都不会很大。

长江中下游等地的高温伏旱

大暑节气时,我国除青藏高原及东北北部伏旱外,大部分地区天气炎热,35℃的高温已是司空见惯,40℃的酷热也不鲜见。大暑期间的高温是正常的气候现象,此时,如果没有充足的光照,喜温的水稻、棉花等农作物生长就会受到影响。但连续出现长时间的高温天气,对水稻等作物成长十分不利。实际上,伏旱并非年年都有,若遇盛夏副热带高压较弱,位置偏南或长江中下游地区有一两场台风降雨或时不时有些雷阵雨,就不会出现大范围伏旱。

大暑饮食注意事项

一、少吃温热性水果

夏天多吃荔枝、桂圆、杏等温热性水果,容易引起虚火上亢。荔枝中含有降糖成分,多吃会出现低糖反应。而于热性体质的人,由于本身就精力充沛、晚上不易入眠,再加上代谢率偏高,所以更不能吃温热性水果。而且,正在发烧或某器官正在发炎的孩子也尽量避免食用。

除了荔枝和桂圆以外,桃、龙眼、番石榴、樱桃、椰子、榴莲、杏也属温热性水果,夏天吃要适度,千万别过量。

二、少吃坚果

坚果,是指多种富含油脂的种子类食物,如花生、核桃、腰果、松子、瓜子、杏仁、开心果等。夏天吃坚果时一定要保持适当的量。因为坚果含有的热量非常高,50克瓜子仁中所含的热量相当于一大碗米饭。对于一般人来说,一天吃30克左右的坚果是比较适当的量。坚果具有使体内生热的功能,所以宜冬天吃,夏天要少吃。

三、少吃肉类

气温超过35℃时,人因出汗多会使血液黏稠度升高,烦躁不安,此时吃肉脾气更坏。肉类中含有大量动物蛋白,会使脑中的色氨酸含量减少,而导致人有侵略、忧虑和好斗的倾向。

其次,肉中含钙的比率不高,多吃会造成体内钙浓度太低,也会增加人易怒及暴躁的倾向。过多摄入肉类可使血管硬化,进而升高血压。血压增高是造成人情绪不稳定的一个重要原因。

四、少用热性调料

夏季炎热,气温高,烹饪时使用热性调料(如八角、茴香、小茴香、桂皮、花椒、白胡椒等),会使人燥不能忍,还会引起消化道和泌尿感染疾病症。食用热性调料可引起便秘、痔疮、肠胀气、尿少、尿痛、肾痛等,同时还会引起全身性疾病,如口角炎、咽炎、结膜炎、痱子、中暑等。患慢性病者食用热性调料,会导致病情加重。因此,夏季烹饪时不宜多用热性调料。

大暑有什么花盛开

茉莉花

通常在夏季开放,花色洁白,天气愈热香愈浓郁,给人洁净芬芳的享受。

荷花

从古至今都很受文人墨客喜爱,不仅花大色艳,清香远溢,凌波翠盖,而且有着极强的适应性,既可广植湖泊,蔚为壮观。

紫薇花

其树姿优美,树干光滑洁净,花色艳丽,开花时正当夏秋少花季节,花期长,故有“百日红”之称。

玉簪花

花色白如玉,也有淡紫色,未开时如簪头,有芳香。

凌霄花

它喜欢充足的阳光,也耐半荫,耐寒、耐旱,适应性较强,花期在5月至8月。属落叶攀援藤本,茎木质,表皮脱落,枯褐色,以气生根攀附于它物之上。

    588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