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节气的来历介绍

|丹梅

小暑标志着气温进一步升高,天气也变得更加炎热。那么你知道小暑节气的来历吗?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小暑节气的来历介绍,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暑节气的来历介绍

小暑节气的来历介绍

小暑之名源于气温的变化,表示酷暑即将来临。在小暑这一时节,气温高,天气炎热,人们需要注意防暑降温,保持身体健康。小暑的由来可以追溯到古代,当时人们根据太阳运行的规律,将一年分为24个节气,并以此来指导农业生产和生活。小暑这个节气的由来和历史背景与夏至有关。夏至是一年中白天最长、黑夜最短的节气,是夏季的开始。而小暑则是夏至后的第一个节气,标志着夏天正式进入到炎热的季节。

小暑节气吃什么食物

1、吃三宝:“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小暑的到来,意味着即将进入三伏天。此时,天气炎热,人体出汗多消耗大,养生保健一定要注意补充体力,解热防暑。民间在这个时节素有吃三宝一黄缮、蜜汁藕、绿豆芽的习俗。

2、吃饺子:伏天民谚有“头伏萝卜二伏菜,三伏还能种养麦”,“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头伏吃饺子是传统习俗,伏日人们食欲不振,往往比常日消瘦,俗谓之苦夏,而饺子在传统习俗里正是开胃解馋的食物。

3、伏面:伏日吃面习俗至少三国时期就已开始了。《魏氏春秋》:“伏日食汤饼,取巾拭汗,面色皎然”这里的汤饼就是热汤面。《荆楚岁时记》中说:“六月伏日食汤饼,名为辟恶。”五月是恶月,六月亦沾恶月的边儿,故也应“辟恶”。伏天还可吃过水面、炒面。

4、吃羊肉:徐州人入伏吃羊肉,称为“”吃伏羊”,这种习俗可上溯到尧舜时期,在民间有“彭城伏羊一碗汤不用神医开药方"之说法。徐州人对吃伏羊的喜爱莫过于当地民谣“六月六接姑娘,新麦饼羊肉汤”。

5、食新:过去民间有小暑“食新”的习俗,即在小暑过后尝新米,农民将新割的稻谷碾成米后,做好饭供祀五谷大神和祖先,然后人人吃尝新酒等。

小暑趣味民俗

1、晒书画、晒衣裳:虽然小暑还没到最热的时候,但天气已经开始炎热,经过春雨、梅雨的潮湿,大伙儿实在受不了家中那股潮味了,所以古人都会在小暑这天,趁着炎炎烈日,将衣裳、书画搬出来接受太阳的暴晒。

2、簪茉莉:莱莉,性喜烈日,于炎夏盛开。花香浓郁,能祛秽浊之气。江苏和上海等地,夏天的卖花人,常把连蒂的莱莉花用细铁丝扎成花球、花带等,供女子警戴。苏州虎丘的花农,把茉莉放在马头篮里,沿街叫卖,称之为戴花,妇女们一般都会购买、簪戴。

3、乘舫游河:古人即便寻欢作乐也是甚是高雅。小暑的傍晚,夕阳西下,暑热消褪,河边、湖泊的灯舫、画舫就热闹起来了。约上知己好友或带上家人,乘坐灯舫游河,演奏丝竹,品尝香落,以消酷暑。

4、扑流萤:小暑期间,萤火虫的雌虫就在水草里产卵了,即便是虫卵也发微光。一直到大暑前后,都是火虫最灿烂的时刻。

5、斗蝈蝈:斗上至皇亲贵胄,下至走卒孩童,养帼姻在中国古代甚为流行,帼帼文化源远流长夏季是帼帼繁盛活跃期,小暑时节,约几好友,将各自养的姐姻相斗一番,极是有趣,将暑热也抛之脑后。

6、垂钓:从小暑开始,夏天已不合适在户外进行剧烈运动了,以防中暑。可每天关在家中,古人也是不愿的,于是在池塘柳下钓钓鱼也是惬意。也学着古人做做怡情养性的活动吧,找个有柳荫之地,撑把遮阳伞,当回姜太公,即便等鱼上钩等得打盹,也是一番闲情逸趣。

小暑节气有哪三候

小暑节气有三候:“一候温风至;二候蜷摔居宇;三候鹰始势。”温风至是指小暑日后,大地,上不再有一丝凉风,所有的风中都带有热浪。蟒摔居宇是指小暑五日后,由于炎热,蜂离开了田野到庭院的墙角下以避暑热。鹰始势是指,老鹰因地面气温太高而在清凉的高空中活动。

小暑节气的寓意

小暑是指天气开始炎热,还没到最热的意思。每年的7月6日、7日或8日,当太阳到达黄经105度时叫小暑节气。小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一个节气。小暑虽不是一年中最炎热的时节,但紧接着就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大暑,民间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之说。中国多地自小暑起进入雷暴最多的时节。


    585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