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于抑郁症的真相

|育祥

抑郁症是一种复杂的疾病,可能由遗传因素、生化不平衡、社会环境、人生事件等多种因素引起,严重时会影响个人的情绪、认知、行为和身体健康,对生活失去兴趣和快乐感,以及对自己、他人和未来的消极认知。现在随着小编一起往下看看有关于抑郁症的真相,希望你喜欢。

有关于抑郁症的真相

有关于抑郁症的真相

今年本该是李玟出道30周年,作为华人歌手,她创造了太多纪录。很难想象那么热情、乐观、坚强的她会因抑郁症而去世。

她的去世,也再次将“抑郁症”这一近年来被广泛提及的心理疾病带到大众面前,而这一疾病,在大众面前似乎总是蒙着一层神秘的面纱,以至于诸多人仍对“抑郁症”误解甚深。

关于抑郁症,你知道哪些?

乐观就不会得抑郁症?

不一定!

低落、不开心,只是抑郁症的一种症状表现。抑郁症患者中还存在一类被称为『微笑抑郁症』。

这种类型的抑郁症患者给人的感觉是积极乐观的,对周围的人和事都充满热情,就好像给抑郁情绪蒙上了一层微笑的面纱。

情绪低落=得了抑郁症?

情绪低落并不等于抑郁症。

情绪低落是大家都有可能出现的常见情感,我们平时表现出的不太高兴、心情不愉快等都属于情绪低落,但情绪低落遇到高兴的事情时会得到缓解。

抑郁症是一种病理心理性的抑郁障碍,存在兴趣丧失、精力不足、睡眠差、思维迟缓等症状,部分患者还会出现自杀、自伤等行为,遇到高兴的事情也很难真正开心起来。

吃抗抑郁药会上瘾,且需终身服用?

抗抑郁药不会成瘾,具体服药时间因人而异。

抗抑郁药常见的副作用有胃肠道反应、坐立不安等,并没有成瘾的副作用,抑郁症患者如果在停药后感到不适可能是停药不合理产生的停药反应,或者是心理作用。

另外抗抑郁药需要服用的时间,也是因人而异,只有患者抑郁症反复多次发作和有残留症状时,才可能需要长期维持用药。

忙起来就没时间抑郁了?

抑郁是无法通过忙来解决的。

抑郁是一种状态,不是随便就能解决,即使在忙着,抑郁也可能会如影随形。可能忙碌的日子会让你觉得充实快乐,但也有可能让你更抑郁。

如何与抑郁症患者相处?

第一,先照顾好自己。人人都承受着一定的压力,在面对抑郁症患者时,我们除了给予包容与照顾,也要关注自己的情绪。建议每天或每周通过写日记、倾诉、运动、冥想、听音乐等方式,宣泄、排解不良情绪,保持心态平衡。抑郁症患者最容易在亲密的人面前爆发情绪,但他们并不是厌恶亲友,而是生理上很难控制负面情绪。因此,与抑郁症患者相处要时刻告诫自己,尽量不要“较真儿”。

第二,别盲目鼓励。“坚强一点”“你可以的”“没有过不去的坎”“一定会好起来”……这些话在普通人听起来没有错,但抑郁症患者听起来可能会很难受。他们也想努力走出来,但抑郁症的核心症状是意志力减退,如果经过一番艰难的挣扎仍难以缓解抑郁情绪,就更难做到积极主动。“喊口号式”的鼓励只会加重他们的无用感与自责。如果想用积极的语言影响他们,不要空谈加油,可以聊聊最近发生的趣事;或者有针对性地指出患者做得好的地方,使其找到价值感和希望;还可以尝试增加肢体接触,一个握手,一个拥抱,都可以带来温暖,让他们感到没有被嫌弃。有时,默默陪伴也是一种有力量的支持。

第三,积极督促治疗。在我国,90%以上的抑郁症患者没有得到有效诊断和治疗,选择独自忍受或与亲友倾诉,最终就容易造成悲剧。亲友除了要警惕抑郁症患者是否有轻生欲望或其他危险想法外,平时还要主动鼓励患者去看心理医生、接受科学治疗。抑郁症患者很难自己走出来,目前治疗抑郁症的方式主要是药物和心理疏导相配合。部分患者讳疾忌医,可能是因为抑郁导致的消极疲惫,也可能是出于病耻感。这时,亲友的作用是巨大的,一是要温柔、耐心地做思想工作,告诉患者抑郁就像感冒一样,性质与其他疾病没有区别,并不是什么“丢人”的疾病,积极治疗后有很大几率恢复正常;二是要告诉患者,他不是一个人在面对,你会陪在他身边。如果患者依然十分抗拒看心理医生,建议家人带其做全身体检,这样不仅可以排除躯体疾病导致的抑郁症,还方便转诊到心理科,很多时候,医生的建议更有说服力,也更能让患者直面心理问题。

第四,不必事事保护。很多人不了解抑郁症,误认为患者“玻璃心”“脆弱”“矫情”,常常抱着“任由他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的心态,导致很多患者“因病获益”。例如“以前父母对我要求严格,得病后他们就不敢提要求了”“之前不给我买手机,现在啥都给我买了”,或者“过去缺乏关心,如今病后关怀备至”,这些感受会促使患者在生活和情感上过度依赖亲友,无形中阻碍了他们的治疗意愿。因此,只要患者不处于严重的发作期,可以完成日常生活,亲友就不必事事都“让着”,应该鼓励他们参与家中的事情,鼓励其逐渐恢复社会功能,能更好地帮助他们建立自信与康复。

    584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