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全环食20日上演

|文凤

日食共有三种,即:日偏食、日环食和日全食。关于日全环食20日上演该怎么写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日全环食20日上演,如果喜欢请收藏分享!

日全环食20日上演

日全环食20日上演

4 月 20 日,天空将呈现一场罕见的日食奇观——日全环食,这是指在一次日食过程中,有的地方能看到日全食,有的地方能看到日环食。这次日食,我国只有海南、广东、福建、台湾等极少数地区能看到很小的日偏食。

日食是指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之间,挡住太阳的部分或全部光线,使地球上的某些地方看不到太阳的全部或部分。公众熟悉的日食有三种类型:日全食、日环食和日偏食。

中国天文学会会员、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杨婧说,如果同一次日食中,有些地区出现日全食,有些地区出现日环食,就叫做日全环食,也叫“混合食”“复合食”。日全环食非常少见, 21 世纪只有 7 次。

今年这次日食的食带很窄,从印度洋南部起,经过澳大利亚、东帝汶、印度尼西亚,在太平洋西部终止。在这条带子里,两头是日环食,中间是日全食。这次日食的特点是,无论是全食还是环食,月亮和太阳的大小都很接近,也就是食分都接近1。这样不仅能看到美丽的景色,也能给天文学家提供观测太阳活动的好机会。

我国大部分地区都看不到这次日食,只有极东南的陆地和岛屿才能看到一点点的日偏食,比如浙江、福建、广东的沿海地区,海南、香港、澳门、台湾、东海和南海等极少数地区。

2023年4月20日全环食时间地点

▶观测时间:2023年4月20日

▶可观看地点:我国海南、广东、福建、台湾等极少数地区

▶直播时间:2023年4月20日 11:00

▶直播平台:北京天文馆

日环食和日全食的区别

(1)形成原理不同。日环食是当太阳、地球和月球的运动方向和位置恰好满足特定的条件时,太阳的光线只能照射到月球的一部分,而日全食是当月球恰好位于地球和太阳之间时,太阳的光线被月球完全遮挡。

(2)出现的现象不同。日环食时,地球上的观测者会看到月球只有部分被照亮,而日全食时,地球上的观测者只会看到月球被完全遮挡,只有一个小的环状被照亮。

(3)发生频率不同。日环食发生的频率比日全食要高得多,每年可以发生3-5次。而日全食在每个月的18-24号之间发生,每年发生2-5次。

关于日食的科学解释

日食、月食是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典型例证。月亮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并不是每次都发生日食,发生日食需要满足两个条件。其一,日食总是发生在朔日(农历初一)。也不是所有朔日必定发生日食,因为月球运行的轨道(白道)和地球运行的轨道(黄道)并不在一个平面上。白道平面和黄道平面有5°9′的夹角。其二,太阳和月球都移到白道和黄道的交点附近,太阳离交点处有一定的角度(日食限)。

由于月球、地球运行的轨道都不是正圆,日、月同地球之间的距离时近时远,所以太阳光被月球遮蔽形成的影子,在地球上可分成本影、伪本影(月球距地球较远时形成的)和半影。观测者处于本影范围内可看到日全食;在伪本影范围内可看到日环食;而在半影范围内只能看到日偏食。

月球表面有许多高山,月球边缘是不整齐的。在食既或者生光到来的瞬间月球边缘的山谷未能完全遮住太阳时,未遮住部分形成一个发光区,像一颗晶莹的“钻石”;周围淡红色的光圈构成钻戒的“指环”,整体看来,很像一枚镶嵌着璀璨宝石的钻戒,叫“钻石环”。有时形成许多特别明亮的光线或光点,好像在太阳周围镶嵌一串珍珠,称作“贝利珠”(贝利是法国天文学家)。

无论是日偏食、日全食或日环食,时间都是很短的。在地球上能够看到日食的地区也很有限,这是因为月球比较小,它的本影也比较小而短,因而本影在地球上扫过的范围不广,时间不长,由于月球本影的平均长度(373293公里)小于月球与地球之间的平均距离(384400公里),就整个地球而言,日环食发生的次数多于日全食。

注意:对于摄影发烧友来说,拍摄日食是一个令人激动的话题,拍摄之前的器材准备,有一台数码单反相机和一支长焦端大约在200-300mm的镜头就可以了,定焦还是变焦这倒是无所谓的事情,需要提示一点,最好不要在没有盖上太阳滤光镜的时候使用Liveview功能对太阳取景和拍摄,强光会在一瞬间毁掉你的相机。当然也不要在没有盖上太阳滤光镜的时候用肉眼取景,毫无疑问,你将付出视网膜作为这种愚蠢行为的代价。

    417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