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乙己文学出自哪里

|金梅

近日,#孔乙己文学#这一词条冲上了微博热搜。那么孔乙己文学是什么意思?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孔乙己文学出自哪里,供大家参考,快来一起看看吧!

孔乙己文学出自哪里

孔乙己文学出自哪里

孔乙己是鲁迅小说中的经典人物形象。同名小说《孔乙己》创作于1918年,发表在1919年4月的《新青年》第六卷上,是鲁迅先生最喜欢的作品。

在小说中,孔乙己的形象是善良、迂腐、穷酸、爱面子。鲁迅先生曾说,孔乙己是酒馆里唯一一个站着喝酒还穿长衫的人。

站着喝酒,说明没钱,没地位,穷困潦倒;穿长衫,代表维护着自己体面的身份,甚至宁愿去偷,也不愿意去做他以为的低贱的赚钱的事。

如今的一些刚走上社会的年轻人,用“孔乙己文学”映衬自己当下的处境。

话又说回来,“孔乙己的长衫”就是现代青年的学历吗?也未必。

长衫是古代社会知识分子进入士绅阶层的常服。久而久之,长衫被当作知识分子的标志性符号,用来区别身份。

落魄的孔乙己穿着又脏又破的长衫被人嘲笑,固执地将读书人的身份进行到底。长衫很好地展示了这位50多岁的落第文人的迂腐。这和当代年轻人的整体形象相去甚远。

根据信号理论,学历是个体能力和潜力的识别信号。获得学历者只能表明个体在某一阶段完成某项能力测试,和身份并无明显关联。

学历的价值,只有在创造性的实践活动中,充分发掘自身潜力的情况下才能得以体现。孔乙己之所以陷入生活的困境,不是因为读过书,而是放不下读书人的架子,不愿意靠劳动改变自身的处境。长衫是衣服,更是心头枷锁。

读书获取学历,可以丰富我们的灵魂,提升我们的能力,扩充我们的格局,让我们以书本知识为起点,看到更广阔的世界,而不是把人分为三六九等,给自己设置条条框框,让学历成为束缚手脚的“长衫”。

“孔乙己文学”爆火背后的真相是什么

“孔乙己文学”的走红有其必然性。随着高等教育走向大众化,大学生们逐渐褪去了天之骄子的光环,就业环境也在发生变化。同时在许多人眼中,公务员比国企好,国企比私企好等“职业鄙视链”依然存在,这就导致了就业市场供需严重不平衡,部分大学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再用许多年前的择业思想来审视当下的职业选择,难免如“孔乙己”般进退两难。

大学生为何放不下身段?“孔乙己文学”反映了部分大学生内心的就业焦虑,而这种焦虑,放不下身段,其实来源于内外双重因素:一方面,社会上仍普遍将大学教育和精英教育画等号,父母们也有着“上了大学就有高收入工作”的传统观念,无法接受受过高等教育的子女从事普通工作,且许多服务类职业社会认同缺位,被认为“不体面”“没前途”,这种歧视和偏见成了大学生择业时的阻碍。另一方面,许多大学生没有充分认识到就业形势的变化,自身除一纸学历外一无所长,内心又无法接纳“高开低走”的自己,摆脱不了世俗定义的成功失败。

大学生不应该是科举制下的“孔乙己”。大学教育教会学生职业技能,但它绝非单纯的职业教育。读大学的意义,绝不在于求得一份铁饭碗,高薪资的工作,而在于完善我们自身,塑造健全的人格,成为合格的社会公民。大学四年培养的知识底蕴、分析能力、思考能力、鉴赏能力等,可以让人受益终身。成功与失败,也并非职业和薪资所能够定义的。“211大学毕业5年存款5000”的视频在先前走红网络,视频里的两位女主人公虽然没有获得体面的工作和薪水,但她们够努力,有目标,内心明白自己想做什么,而不是成为思想上的“孔乙己”。

孔乙己文学什么梗

梗由来:《孔乙己》是由鲁迅所写的一部和主人公同名的短篇小说,最早发表在1919年4月《新青年》第六卷第四号,后编入《呐喊》。

小说描写了一个迂腐不化且穷困潦倒的书生,因没什么营生,只得浑浑噩噩虚度光阴,也因此常沦为在人们茶余饭后的笑柄,最后消逝在人们的记忆中的悲惨形象。

小说的篇幅不长,但是意味深长,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当时旧社会的风气,具有强烈的讽刺意味。

“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这句话极好地体现了对其他人来说,这个无关紧要的小人物的所有价值。

梗介绍:现代年轻人模仿孔乙己语录的一种新型文体,多用来讽刺自己惨淡的现状,如读了大学找不到好工作,觉得学习无用。

以及讽刺娱乐圈乱象丛生,戏子高薪却腹内如草莽。

    385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