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宝大熊猫为什么近期扎堆回国

|和杰

国宝大熊猫为什么近期扎堆回国?这是很多关心大熊猫的朋友们关心的问题。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国宝大熊猫为什么近期扎堆回国,如果喜欢请收藏分享!

国宝大熊猫为什么近期扎堆回国

国宝大熊猫为什么近期扎堆回国?

为何要回?

首先是“相亲”,进而繁育下一代。根据规定,海外新出生的大熊猫要在2到4岁时回国。因为,大熊猫一般在4到6岁就要进入繁殖期。如若留在海外繁育下一代,有可能面临近亲繁殖的风险。而选择在2到4岁回国,可提前适应国内的生活和管理,以更好的状态繁育下一代。从年龄上看,今年2月回国的“香香”已接近6岁,属于“大龄女青年”。“樱浜”和“桃浜”这对双胞胎姐妹,更是已经9岁。

其次是养老。1992年出生在北京动物园的雄性大熊猫“永明”,1994年9月赴日本和歌山县,开展"中日大熊猫国际长期繁育合作计划”。对于平均寿命仅有25岁的大熊猫而言,30岁的“永明”已是高龄。此番回国,就是要在医疗条件相对完善、救治经验相对丰富的四川安享晚年。

至于为何今年出现集中回国?答案是:受疫情影响。

以“香香”为例,2017年出生的它,原本应在2019年回国。但由于它在日本的人气很高, 2019年6月,外交部宣布,旅日大熊猫“香香”延期送还的协议生效,原定于当年6月回国的“香香”将回国时间延期至2020年底。不过,受疫情等因素影响,随后“香香”三次延迟归期,至今年,才回到四川老家。

怎么回?

回国之前,日本方面,先后为“香香”和“永明”举行了盛大的告别仪式。特别是出生在日本东京上野动物园、深受日本民众喜欢的“香香”,在告别之际更是让日本粉丝依依不舍。

2017年,“香香”的出生结束了上野动物园多年未实现大熊猫“添丁进口”的历史。其出生后,上野动物园向日本全国征集名字,最终从约32万个候选名字中选定了“香香”这个名字。从那时起,“香香”就是上野动物园的人气明星。今年2月19日,是“香香”在日本的最后一次公开展示,当天只有2600张入场券,但是出现了6万人报名抢票的火爆场景。

不只是告别仪式,回国之前,日本方面还做了大量的旅途准备工作。特别是,为了让它们适应回国途中的生活环境。日方提前一周准备了回国装运所需的笼子,每天引导“香香”和“永明”进入笼子活动一个小时,以适应旅途中“临时的家”。同时,日方还派出了陪伴“香香”和“永明”多年的饲养员同机出发。

特别是“香香”,随行护送“香香”回国的两位饲养员均来自日本东京上野动物园,是陪伴香香长大的“伙伴”。据悉,在登机之前,饲养员特意为“香香”准备了大量的竹子、饭团等食物,以保障运输过程中“香香”的饮食需求。

但是,这些措施还是没能让“香香”拥有美好的旅行。工作人员介绍,首次乘坐飞机的“香香”,在归国途中不断撞击装运它的笼子,明显焦虑不安。与之相反,有着丰富乘机经验且年事已高的“永明”,回国途中显得安静很多。

“永明”一家和“香香”虽然回国,但大熊猫对外交流仍将继续。“永明”抵达成都之际,日本和歌山县白浜野生动物园赠送的以“永明”一家为原型的纪念碑在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落成。日方在现场表示,希望能与中国继续开展大熊猫科研合作。目前,仍有4只大熊猫生活在日本和歌山县白浜野生动物园,皆为雌性。

咋安家?

大熊猫回国,并不意味着很快就能参与集体生活、繁衍后代。

它们要过的第一关,是隔离检疫。我国政府规定,任何活体动物入境都要接受一定时间段的隔离检疫。回国当天,“香香”被送往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雅安碧峰峡基地,隔离检疫期为一个月。“永明”与同机抵达的“樱浜”和“桃浜”也被送往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接受同等时间的隔离检疫。

隔离检疫期满之后,摆在面前的第二关,则是适应故乡的生活。这其中,包括了“饮食关”“语言关”。此前,4只旅日大熊猫,皆由日本饲养员照顾。如何接受中方饲养员、听得懂四川方言和接受四川的食物,是远比隔离检疫更为难迈的坎。

根据此前的经验,凡旅居海外的大熊猫回国,跨过“饮食关”“语言关”,往往需要三四个月时间。不过,记者了解到,为了帮助它们适应在四川老家的生活,日方的饲养员还将在四川陪伴它们一段时间。而四川方面的饲养员,也要在这段时间摸清它们的生活习惯,并让它们接受自己的指令。

第三关,是“繁殖关”。除了安享晚年的“永明”,“樱浜”“桃浜”和“香香”都要在老家找到心仪的对象,并完成繁育下一代的任务。不过,考虑到大熊猫的求偶高峰季一般为3月至5月且发情期仅有5天左右,正处于适应阶段的“樱浜”“桃浜”和“香香”大概率不会在今年完成“终身大事”。

大熊猫的寿命有多长?

野生大熊猫的寿命为18-20岁,圈养状态下可以超过30岁,最长寿命的熊猫活到了三十七岁。大熊猫是我国非常稀少的一种动物,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被誉为“活化石”和“中国国宝”。大熊猫体色为黑白两色,体型肥硕似熊、丰腴富态,头圆尾短,是世界上最可爱的动物之一。大熊猫现存的主要栖息地在中国四川、陕西和甘肃的山林地区。大熊猫最初是吃肉的,经过进化,现在主食竹子。

熊猫的死亡之后的处理方法有很多种,选择哪一种还是要依据具体情况的,首先是那些因为患病而死的熊猫,是要被火化掉的,因为它们的尸体上带有病菌,很有可能会使其它的动物而感染,所以就要彻底消灭掉这种病菌,防止其扩散。

其次,对于那些自然死亡的熊猫,是允许对它们进行解剖之后,制作成标本进行保存的,备案后动物园有保存其的权利,也可以选择卖给那些比较正规的标本制作单位,或者是卖给博物馆进行展览,供大家观赏。

然后也有这样一些熊猫,它们有特殊情况,是不允许进行出售的,那么就需要用铁箱将它们的尸体封存起来,以供相关人员的随时检查。

大熊猫死亡之后,也是受到特别保护的,都有特别的处理措施,一般人是不可能允许去进行贩卖的,因为大熊猫的基因基本特别的重要,是不能够轻易将他们的基因信息泄露出去的,否则可能就会被某些不怀好意的人拿来利用。每一只大熊猫死亡之后,都是要由相关的机构进行统一的备案处理的。

大熊猫的智商相当于人几岁?

大熊猫智商相当于人类的3-4岁左右。大熊猫每天除去一半进食的时间,剩下的一半时间多数便是在睡梦中度过。在野外,大熊猫在每两次进食的中间睡2-4个小时,平躺、侧躺、俯卧、伸展或蜷成一团都是它们喜好的睡觉方式。事实上,大熊猫确实具有一定的智力水平。……它们在经过训练的前提下,可以听懂饲养员的部分语言,并做出相应的反应。据测算,大熊猫的智力水平相当于人类3-4岁的小孩。但是,大熊猫的智力水平仅仅是“相当于”人类3-4岁的小孩子而已,而绝不是“等于”,人类的智力水平,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思维能力。这其中到重要因素,是逻辑思维能力。2,分析能力。3,理解能力。4,语言能力。这项能力,是人类独有的能力。其他任何一种动物都不具备这种能力。因此,人类的智力水平是非常高的。任何一种动物,都不具备人类的智力水平。某些动物确实具有一定的分析和思维能力。 它们甚至可以做出一些与人类相近的动作。大熊猫就具备这种能力?但是,大熊猫的上述行为,与人类相比,是非常低级的。至少,大熊猫不具备以下两种能力:1,逻辑思维能力。不具备这种能力,大熊猫就不能解决复杂的问题。2,语言能力。大熊猫不具备语言能力,无法与人类交流。即使经过训练,它们也不可能具备这方面能力。这样的状态,决定了大熊猫的智力水平是比较低级的。说它们的智商相当于人类3-4岁的小孩,只是从它们所表现出来的状态类比获得的…而事实上,人类3-4岁小孩所具有的罗辑思维能力、语言能力和学习能力,是大熊猫所不具备的。因此,大熊猫的智力水平绝不可能“等于”人类。

    372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