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退伍军人补贴标准

|金梅

我们知道对于当兵相信大家都是比较熟悉的,当兵也有退伍的时候,这样的话按照国家规定是有一定的补助的,那具体是什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2023退伍军人补贴标准,供大家参考,快来一起看看吧!

2023退伍军人补贴标准

2023退伍军人补贴标准

1、关于农村退伍军人生活补助

只要是正常办理退伍的农村军人,退伍后没有要求安置,返回农村生活的,年满60周岁的,即可申请农村退伍军人养老补贴,具体标准为每月210元。已经参与国家养老统筹和当地民政部门优待的不可重复申请。

2、关于农村老红军补助标准大幅提高

最新的政策规定,对“三红”人员(“三红”人员是指在乡退伍红军老战士、在乡西路军红军老战士、红军失散人员)的生活补助标准,在现行基础上提高10%。针对农村的老红军,各地也要求进行统筹走访,按照具体情况进行登记。提高之后,在乡退伍红军老战士及在乡西路军红军老战士和红军失散人员生活补助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年50520元、50520元和22790元。

3、关于特殊退伍军人补助提高

最新政策规定,以下两类农村退伍军人生活补助大幅提高:

带病回乡退伍军人生活补助标准由现行每人每月450元提高至500元,参战参试人员(特指参加____、援越、对印、对越自卫反击等“站”争和核武器、导弹、卫星(两弹一星)“试”验工作的军队人员)生活补助标准由现行每人每月500元提高至550元。除此之外,还将按照服役的具体年数,补贴金额每多服役一年增加5元。

4、关于农村退伍军人养老保险优待

农村退伍军人的养老金将采取专用的缴纳形式:服役的年限可以冲抵交养老金的年限,就是军龄可直接抵扣缴纳年数。

普通人需要交满15年,退休了才能按月领取养老金。而农村退伍军人,如果在部队当了10年兵,退伍后只需缴纳5年的养老保险金,就能享受养老保险。虽然这并不是直接给农村退伍兵发钱,但也能帮助他们省下不少真金白银。

5、关于新农合医保农村退伍兵免费

据消息称,新农合缴费提高,但其中的农村重点优抚对象免费,包括残疾军人、复员军人、退伍军人、因公牺牲军人遗属等。

6、关于愿意二次入伍的农村退伍兵补贴

除了以上补贴外,今年很多农村军人也都陆续的接到了召唤,对于同意二次入伍的农村退伍军人,国家也给予了诸多的补贴:

(1)享受本年度大学本科生的入伍待遇;

(2)各项补贴入伍即给,一次给全;

(3)各项退伍政策可优先考虑。

召回农村退伍军人是不同地区和军队按需召回的,目前各地召回的条件和要求也不统一。

退伍优待证有什么待遇

1、凭借“优待证”,退役军人可以在我国的铁路、公路、航空港口、风景名胜区,以及博物馆、纪念馆等开放的文物保护单位享受优先服务。

2、凭借“优待证”,退役军人可以在我国医疗机构享受优先挂号、就诊服务,并且医院还会提供退役军人专用服务通道;

3、退役军人携带“优待证”,可以在我国的各游乐场所、旅游景点,以及各大博物馆享受减免门票福利;

4、我国民营企业的旅游景点、博物馆以及纪念馆等场所,对携带“优待证”的退伍军人实施优先福利,以此减轻一些退役军人的生活压力;

5、退役军人凭借“优待证”,可以免费乘坐市政投资的公交车、地铁等交通工具,这对于任何一个家庭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费用,而且非常的接地气;

6、退役军人在处理民政事务时,可以凭借“优待证”享受优先服务的权利,提高自己的办事效率;

7、凭借“优待证”,退役军人可以申请公益性岗位,专门调剂不低于20%比例的公益性岗位,优先安排参战、复退就业困难人员,解决一部分下岗失业老兵的工作保障问题;

8、凭借“优待证”,退役军人的子女在就学方面,去公立学校就读可以享有优先权,让退役军人子女的学习不再是难题。

自主就业的退伍士兵能享受到什么扶持政策

1.发放地方一次性经济补助。

自主就业的退役士兵退出现役时,除部队发给一次性退役金外,由接收地的区(市)政府发给一次性经济补助金,补助金标准按照《青岛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义务兵家庭优待金发放和自主就业退役士兵一次性经济补助工作的通知(青政办发〔2013〕21号)执行。

2.享受免费职业技能培训。

鼓励自主就业的退役士兵参加政府组织的免费职业技能培训。自主就业的退役士兵在退出现役1年内,可免费参加1次职业教育或技能培训,具体按《青岛市人民政府青岛警备区关于加强退役士兵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工作的实施意见(青政字〔2012〕68号)有关规定执行。

3.享受自主就业优惠政策。

自主就业的退役士兵按照《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民政部关于调整完善扶持自主就业退役士兵创业就业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财税〔2014〕42号)有关规定,享受相关税收优惠。税收优惠规定如下:

自主就业退役士兵从事个体经营的,在3年内按每户每年8000元为限额依次扣减其当年实际应缴纳的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和个人所得税。

    361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