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鸡兔同笼教学设计

|育祥

教学设计的目的是提供一个系统和有序的教学框架,在其中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学情和教学反馈进行及时调整和改进,以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深入思考和综合应用能力的提升。现在随着小编一起往下看看关于鸡兔同笼教学设计,希望你喜欢。

关于鸡兔同笼教学设计

关于鸡兔同笼教学设计【篇1】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鸡兔同笼”问题是我国民间广为流传的数学趣题,最早出现在《孙子算经》中,也是奥数教材中的经典名题。而新课标揭去了它令人生畏的面纱,正式编入教材,借鸡兔同笼这一问题的解决过程,让学生体会和掌握基本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渗透一些数学思想方法,还其生动有趣的一面,这也正是“数学广角”所承载的基本任务。通过学习,不仅能使学生感受到祖先的聪明才智,而且体会到解题策略的多样性以及其中蕴含的丰富的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探索的兴趣和能力。基于以上分析,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以下几点:

2.教学目标

(1)了解“鸡兔同笼”问题,感受古代数学问题的趣味性,从中发现其特殊的规律。

(2)借助列表、画图、假设、方程等方法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体会代数方法的一般性。

(3)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让学生体会到数学问题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3.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

教学难点:探索用多种方法解决同一问题的策略。

二、说教学方法

本课教学力求改变过去重知识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重教法轻学法的状况,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采用猜测尝试、自主探究、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方法组织教学,引导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策略的探索过程,体验学习的乐趣,感受数学的价值。

三、说教学流程

1.问题引入,揭示课题

我们都知道:“儿童是有个性的人,他们的活动受兴趣和需要的支配,一切有效活动必须以某种兴趣作为先决条件。”新课开始,我出示《孙子算经》中的鸡兔同笼问题,并通过小精灵挑战性的提问“这个问题你能解决吗” 唤起学生解答我国古代著名数学问题的兴趣,产生探究的欲望,既为下面的学习做好了心理铺垫,又自然地引出了课题。

2.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呈现探究素材。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8个头,从下面数,有26只脚。鸡和兔各有几只?

【设计意图:此环节考虑到“鸡兔同笼”原题的数据较大,不便于学生探究学习,因此,我根据化难为易的思想,避繁就简,用这个数据较小的同类问题进行替换,消除了学生因为数据过大而产生的恐惧心理,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增强了探究的自信心。】

(2)出示探究提纲。

①从题中你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鸡和兔各有几只脚?(看似简单又是现实中司空见惯的指向性问题,恰好是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必经之路,也是关键所在,它的出示确保了学生自学的效果。)

②请自学课本第113―114页的内容,并标注出你不理解的地方。(当学生俯下身子静心自学时,我充分关注学生的自学表现,借助眼神或表情提示不够专注的学生,收集梳理学生自学时遇到的疑惑,为下一步合作学习做好准备。)

③自由选择合作伙伴,讨论解决自学中遇到的困惑,理解不同的解题思路。(有困难才合作,有问题才讨论。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合作伙伴,可以是同桌互助,可以是小组合作,也可以是师生互动,营造出活而不乱的学习氛围。)

【设计意图:自主学习是新课程改革的主旋律,“以学生为主体”是当代教学的基本思想,也是学生终生学习的基础。但是,学生由于认知能力的局限,在自学课本时往往不能很到位地理解某些知识,形成思考后的思维断点,产生模糊的认识。为了避免学生自学的盲目性,确保自学环节的实效,使学生养成有序思考的习惯,我设计了以上三个探究提纲。】

3.汇报交流,深化理解

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同伴互助,已经有了自己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这时组织学生在全班展示交流,他们个个有话可说,争先表达,说出了解决同一问题的多种方法。

(1)列表法:通过填写教材中提供的表格,多数学生不重复、不遗漏地写出了所有答案,也就是“逐一列表法”。还有部分反应较快的学生受到“逐一列表法”的启发,通过估计,发现了鸡兔只数的大致范围,即“跳跃列表法”。更有甚者,提出了较为简便的“取中列表法”。

(这时我对学生的积极表现给予及时的肯定,正在学生得意之时,我追问:“还有其他的方法吗?”唤起了他们更强烈的表达欲望。)

(2)画图法:动手能力较强的学生,用“”表示头,用“|”表示脚。先画8个头,有的学生给每个头下画了2只脚,共有16只脚,比题中给出的脚少了10只,2只2只地添,添5次刚好26只脚,得到笼中有3只鸡、5只兔;也有的学生给每个头下都画4只脚,结果比题中给出的脚多了6只,2只2只地划去,划3次后刚好是26只脚,得到了相同的答案。

【设计意图:“数无形,少直观;形无数,难入微。”利用数形结合,使抽象的鸡兔同笼问题直观化、生动化,也为理解假设法做好了铺垫。】

(3)假设法:学生利用已有的经验还发现了用“假设法”解答此题的思路,先假设全部都是鸡或全部都是兔,再计算实际与假设之间总脚数的差,最后推理出鸡和兔的只数。

方法一:

解:设全是鸡。

8×2=16(只脚)

26-16=10(只脚)

兔:10÷(4-2)=5(只)

鸡:8-5=3(只)

答:有兔5只,有鸡3只。

(4)方程法:当有学生提出用方程解答这个问题时,我顺势引导,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到分析说理的过程,突出了代数方法的一般性。

方法一:

解:设有兔x只,有鸡(8-x)只。

4x+2(8-x)=26

4x+16-2x=26

16+2x=26

2x=26-16

x=5

鸡:8-5=3(只)

答:有兔5只,有鸡3只。

【设计意图:此环节,我组织学生全班交流,旨在使他们分享自学成果、产生思维共鸣,感受到同一个问题竟然有这么多的解法!整个课堂也因此而精彩不断。】

4.运用新知,回扣主题

以数据较小的“鸡兔同笼”问题为载体,使学生在经历自学找疑、合作解疑、交流提升的过程中掌握了“鸡兔同笼”问题中所蕴含的多种数学思想方法,再去解决课前设问的《孙子算经》中鸡兔同笼的原题,既巩固了所学知识,又回扣了主题。“你想知道古人是怎样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吗?”自然地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本114页阅读资料上来了。

5.变式练习,拓展延伸

(1)有龟和鹤共40只,龟的腿和鹤的腿共有112条,龟、鹤各有几只?

(2)大船乘6人,小船乘4人,全班一共有38人,共租了8条船,每条船都坐满了,大小船各租了几条?

关于鸡兔同笼教学设计【篇2】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了解“鸡兔同笼”问题的结构特点,渗透化繁为简的思想,掌握用列表法、假设法、方程法解决问题,初步形成解决此类问题的一般性策略。

(二)过程与方法

经历猜测的过程,尝试用列表、假设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引导学生有序思考,使学生体会解题策略的多样性。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迁移思维能力,感受古代数学问题的趣味性。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渗透化繁为简的思想,体会用假设法的逻辑性和一般性。

教学难点:理解用假设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算理。

三、教学准备

课件、实物投影。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教师:同学们,大约一千五百多年前,我国古代数学名著《孙子算经》中记载了一道数学趣题——“鸡兔同笼”问题。

(板书课题:鸡兔同笼)

出示主题图: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

教师:这道题是以文言文的方式表述的,雉就是野鸡,哪位同学看懂它的意思了?

学生: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35个头,从下面数,有94只脚。鸡和兔各有几只?

教师:从题中获取信息,你知道了什么,要求什么问题?

(二)探究新知

1、尝试解决,交流想法。

既然“鸡兔同笼”问题能流传至今,就应该有它独特的思考方式和解题方法。

问题:同学们想一想,算一算鸡和兔各有多少只?

2、感受化繁为简的必要性。

大家在刚才猜了好几组数据,经过验证都不正确,为什么猜不对呢?

数据大了不好猜,我们应该怎么办?

我们把数字改小些,先从简单的问题入手。

(课件出示例1)“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8个头,从下面数,有26只脚。鸡和兔各有几只?”

教师:从题中你们能获取哪些信息?和生活常识联系在一起,你还能说出哪些信息?

预设:

学生1:鸡和兔共8只,鸡和兔共有26只脚。

学生2:鸡有2只脚,兔有4只脚。

【设计意图】渗透化繁为简的思想,引导学生理解题意,找出隐藏条件,帮学生初步理解“鸡兔同笼”问题的结构特点。

3、猜想验证。

教师:有了这些信息,我们先来猜猜,笼子可能会有几只鸡?几只兔?猜测需要抓住哪个条件?

学生:鸡和兔一共有8只。

教师:是不是抓住这个条件就一定能马上猜准确呢?好,老师这里有一张表格,请大家来填一填,看看谁能又快又准确地找出答案来,开始。

学生汇报。

小结:这个方法挺好,能帮我们解决鸡兔同笼的问题,我们把这种方法叫做列表法。(板书:列表法)

教师:老师刚才发现,很多同学都完成得非常快,很了不起!那么,同学们,你们觉得用列表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怎么样呢?

预设:

学生1:列表法能很清晰地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2:因为数字比较简单,所以列表法还可以用,但是数字变大时,列表法就会比较麻烦,会浪费很多时间。

教师:说得非常好,那我们就来尝试研究一下更简洁的方法吧。同学们再来观察自己刚才列的表格,看看这些数量之间是否存在着一些数学规律,请将你的想法跟同组的同学相互交流一下。

学生小组交流汇报。

预设:

学生1:鸡的数量每减少1只,兔的数量就增加1只,脚的数量也跟着增加2只。

学生2:兔的数量每减少1只,鸡的数量就增加1只,脚的数量反而减少2只。

【设计意图】列表法虽然烦琐,但这是一种重要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是学习假设法的基础,因此也是本课的重要教学内容之一。让学生以填表的方式初步体验鸡兔同笼情况下随着鸡或兔只数的调整,脚的总数量的变化规律,为下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4、数形结合理解假设法。

教师:同学们的想法非常好,我们一起继续来看这张表格,通过分析表格来将同学们的想法表述得更加清晰。

(1)假设全是鸡。

教师:我们先看表格中左起的第一列,8和0是什么意思?

学生:就是有8只鸡和0只兔,也就是假设笼子里全是鸡。

教师:那笼子里是不是全是鸡呢?这也就是把什么当什么来算了?

学生:不是,我们是把一只4只脚的兔当成一只2只脚的鸡来算的。

教师:这样算会有什么结果呢?

学生:每少算一只兔就会少算2只脚。

教师:假设全是鸡,一共是16只脚。实际有26只脚,这样笼子里就少了10只脚,这说明什么呢?

学生:每只鸡比兔少2只脚,少了10只脚说明笼子里有5只兔。

教师:你们能列出算式吗?

学生尝试列算式。

教师以画图法进行演示:

8×2=16(只)。(如果把兔全当成鸡,一共就有8×2=16只脚。)

26-16=10(只)。(把兔看成鸡来算,4只脚的兔当成2只脚的鸡算,每只兔就少算了2只脚,10只脚是少算的兔的脚数。)

4-2=2(只)。(假设全是鸡,就是把4只脚的兔当成2只脚的鸡。所以4-2表示一只兔当成一只鸡,就要少算2只脚。)

10÷2=5(只)兔。(那把多少只兔当成鸡算,就会少10只脚呢?就看10里面有几个2,也就是把几只兔当成了鸡来算,所以10÷2=5就是兔的只数。)

8-5=3(只)鸡。(用鸡兔的总只数减去兔的只数就是鸡的只数,8-5=3只鸡。)

(2)假设全是兔。

教师:我们再回到表格中,看看右起第一列中的.0和8是什么意思?

学生:就是有0只鸡和8只兔,也就是假设笼子里全是兔。

教师:笼子里是不是全是兔呢?这个时候是把什么当什么算的?

学生:把里面的鸡当成兔来计算的。

教师:那把一只2只脚的鸡当成一只4只脚的兔来算,会有什么结果呢?

学生:就会多算2只脚。

教师:请同学们像老师那样画一画,算一算。

学生汇报:

8×4=32(只)。(如果把鸡全看成兔,一共就有8×4=32只脚。)

32-26=6(只)。(把鸡当成兔来算,2只脚的鸡当成4只脚的兔算,每只鸡就多了2只脚,6只脚是多算了鸡的脚数。)

4-2=2(只)。(假设全是兔,就是把2只脚的鸡当成4只脚的兔。所以4-2表示一只鸡当成一只兔,多算了2只脚。)

6÷2=3(只)鸡。(那要把多少只鸡当成兔来算,就会多算6只脚呢?就看6里面有几个2,也就是把几只鸡当成了兔来算,所以6÷2=3就是现在鸡的只数了。)

8-3=5(只)兔。(用鸡兔的总只数减去鸡的只数就是兔的只数,8-3=5只兔。)

(3)提出假设法概念。

刚才我们通过假设都是鸡或都是兔来解决例1的,所以把这种方法叫做假设法。这是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一种基本方法,也是算术方法中较为普遍的一般方法。

(板书:假设法)

【设计意图】此环节是本课的重点,也是本课的难点,假设法的算理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都是比较难以理解和掌握的。采用画图法,数形结合地引导学生根据图较为完整、准确地说明算理,学会思考,学会解释,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假设法的优越性。

(三)知识运用

学生独立完成古代趣题。

【设计意图】运用已学的技能去解决古代“鸡兔同笼”问题,创设课堂教学文化氛围,提高学生探究数学的热情。

(四)全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一起用列表法和假设法研究了古代著名的“鸡兔同笼”问题。你学会了吗?

关于鸡兔同笼教学设计【篇3】

【教学内容】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九单元数学广角“鸡兔同笼”。(第103页例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初步认识鸡兔同笼的数学趣题,了解有关的数学史。能用列表法和画图法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结合图解法理解假设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

2、过程与方法

通过画图分析、列表举例、假设计算等方法理解数量关系,体会数形结合的方便性,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在现实情景中,在交流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思想方法的运用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联系,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信心,受到多种数学思想方法的熏陶,进而让学生体会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

用画图法和列表法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流程】

(一)问题引入,揭示课题。

师:(出示主题图)大约在1500年前,《孙子算经》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有趣的问题。书中说:“今有雉(野鸡)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

问:这段话是什么意思?谁能说说?(生试说)

师:这段话意思是:有若干只鸡兔同在一个笼子里,从上面数,有35个头;从下面数,有94只脚。问笼中鸡和兔各有几只?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鸡兔同笼问题,如何解决这个1500年前古人提出的.数学问题,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内容。(板书课题:鸡兔同笼问题)

(二)主动探究、合作交流、学习新知。

师:说明为了研究方便,我们先将题目的条件做一个简化。

(课件出示)例1:鸡兔同笼,有8个头,26条腿,鸡、兔各有几只?

师:同学们先讨论一下,看能不能给大家提供一种或几种解这道题的思路,让其它的同学能很容易就理解、弄懂这道题。(学生讨论)

学生初步交流,教师提炼:可以用画图法、列表法、假设的方法。

师:请同学们先认真思考,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交流,看看你们小组该选择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再把你们的想法,你的思考过程用你自己的方式记录下来。

学生思考、分析、探索,接下来小组讨论、交流。

小组活动充分后进入小组汇报、集体交流阶段。

师:谁能说一说你们小组探究的过程,你们是怎样得出结论的?鸡兔各有几只?

学生汇报探究的方法和结论:

1、画图法:

给每只动物先画上2条腿(也就是都看成鸡),这样一共用16条腿,还剩下10条腿。一次增加2条腿,一只鸡就变成了一只兔,要把10条画完,要把5只鸡变成兔。

总结:画图的方法非常便于观察、非常容易理解。

2、列表法:(展示学生所列表格)

学生说明列表的方法及步骤:

学生汇报:我们先假设有8只鸡这样一共就有16条腿,显然不对,再减去一只鸡,加上一个兔,这样一个一个地试,把结果列成表格,最后得出3只鸡、5只兔。

关于鸡兔同笼教学设计【篇4】

【教学目标】:

1、了解“鸡兔同笼”问题,感受古代数学问题的趣味性。

2、在解决“鸡兔同笼”的活动中,尝试用列表、假设、列方程的方法解决鸡兔的数量问题。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迁移思维能力,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思想的运用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联系,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信心,进而让学生体会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

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学会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有关“鸡兔同笼”的问题。

【教学难点】:

渗透假设的思想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师:同学们喜欢做游戏吗?今天咱们一起来做一做“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的游戏吧。(学生游戏)同学们的小火车开的真是呜呜叫呀。其实在动物的身上还蕴含着很多有趣的数学问题,比如鸡和兔。哪位同学能用数字描述一下鸡和兔的特征?你描述的真清楚。(学生回答,老师画图)。同学们请看图,如果老师想把鸡变成兔子,该如何变?(学生回答,老师画图)那如何把兔子变成鸡呢?同学们一起说吧。(学生答,老师画图)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道趣题----“鸡兔同笼”。(板书课题)

二、提出问题

其实早在1500年前,我们的老祖宗就研究过这个问题了,这个问题记载在我国的古典数学名著《孙子算经》中。大家想不想走进这部数学名著,共同探讨一下这个流传了上千年的数学趣题?(课件展示)指名说一说题目意思,全班齐读题。

这就是著名的“鸡兔同笼”问题。为了便于同学们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我们先来研究一道数据较小的“鸡兔同笼”问题。(课件展示)请同学们快速读题,找一找这道题中的已知条件吧。⑴鸡和兔共8只。⑵鸡和兔共有26条腿。⑶鸡有2只脚。⑷兔有4只脚。(课件展示)

三、共同探究。

1、列表法

哪位同学能告诉老师你准备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呢?(学生回答)那么老师来猜一猜,我猜鸡6只,兔5只,可以么?(引导学生进行有依据的猜测,并指名猜测。)用什么办法可以将我们的猜测展现出来,既不重复也不遗漏?(引出列表)请同学们打开课本127页,按顺序填一填这张表吧。

学生反馈,引出“列表法”,老师板书。、假设法:假设全是鸡

①提出问题

可是如果有几百甚至几千只动物,还用列表法是不是有点麻烦呢?有没有其它方法呢?(让学生感受到列表法不是唯一解决“鸡兔同笼”的方法,而且不是最简单的,引导学生寻求新的突破。)

②引导探究

我们先看表格中左起的第一列,8和0是什么意思?(学生回答)说得真好,就是有8只鸡,没有兔子。那我们能不能用假设的方法,先假设笼子里8只动物全是鸡,然后用添脚、去脚的方法解决问题呢?(课件展示,引导学生用假设的思路去解决问题)请同学们四人一小组,讨论一下吧。

③学生汇报

学生汇报解题步骤,老师边板书边提问。④老师讲解

你的思路真清晰。同学们听明白了么?我们一起回顾一遍吧。老师带领学生跟着PPT的'图示,解说每一步的思路,进一步渗透假设法。

⑤指名验算算出来后,我们还要检验算的对不对,谁愿意口头检验。(学生回答,提醒学生验算的重要性)写上答语,引出“假设法”。(板书)

⑥学生理解

同学们想明白了么?请同学们看着黑板和图示,同桌互相说一说解题思路吧。

2、假设法:假设全是兔

①提出问题

刚才我们假设笼子里全是鸡,如果全是兔,又该如何算呢?请同学们在练习本上算一算吧。

②学生汇报

指名回答,并说一说解题思路,老师板书。、假设法:找规律

如果假设笼子里全是鸡,首先算出来的是兔子的数量;如果假设笼子里全是兔,首先算出来的是鸡的数量。

3、方程法

刚才还有同学说用列方程的方法,这是我们五年级学过的知识,我们一起回忆一下吧。(课件展示,引导学生根据等量关系列等式,进而求出答案)

四、实际应用

下面我们就来解决一下《孙子算经》中的鸡兔同笼问题吧。请同学们在几种方法中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去解决问题。(指名回答,说一说解题思路。)没有学生用列表法,说明当数据较大时,假设法和方程法比较实用。

五、巩固提高

出示“龟鹤算”问题。①学生读题,引导学生用图示表示龟和鹤,然后自己解答。②学生反馈,说方法,说答案。

出示植树问题,引导学生用图示演变成“鸡兔同笼”问题,然后解答。

六、全课总结:

以上就是我们这节课研究的“鸡兔同笼”问题,对于这类问题可以用列表法、假设法、方程法来解决,真是条条大路通罗马呀!其实我们生活中还有很多类似“鸡兔同笼”的问题,只要我们留心观察,一定会收集很多这样的问题的。今天的作业就是请同学们搜集生活中的“鸡兔同笼”的问题,并且解决这些问题。

今天同学们表现的都很好,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学习中能一如既往地像今天一样多动脑、肯思考,这样我们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将越来越强。今天的课就到这里,下课。(附)板书设计

鸡兔同笼

(一)列表法

(二)假设法:

假设全是鸡

假设全是兔2×8=16(只)

4×8=32(只)26-16=10(只)

32-26=6(只)4-2=2(只)

4-2=2(只)

兔:10÷2=5(只)

鸡:6÷2=3(只)鸡:8-5=3(只)

兔:8-3=5(只)

答:兔5只,鸡3只。

答:兔5只,鸡3只。

(三)方程法

关于鸡兔同笼教学设计【篇5】

教学内容:

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下册第103-105页内容。

教学目标:

1、了解“鸡兔同笼”问题,感受古代数学问题的趣味性。

2、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

尝试用假设法解决“鸡兔同笼”这类问题。

教学过程:

一、课前游戏,导入课题。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出示原题:

师:同学们,我们国家有着几千年的`悠久文化,在我国古代更是产生了许多位数学家和许多部数学著作。《孙子算经》就是其中一部,大约产生于一千五百年前,书中记载着这样一道有名的数学趣题,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电脑出示)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

2、理解题意: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道题的意思吗?谁愿意试着说一说!生:这道题的意思就是:今天有鸡和兔在一个笼子里,上面有35个头,下面有94只脚,问鸡和兔各有多少只?

师:大家同意吗?

(电脑出示)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35个头,从下面数有94只脚,鸡和兔各有多少只?(全班齐读)

3、揭示课题:

师:这就是著名的‘鸡兔同笼’问题,也是这节课我们要研究的问题。

三、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1、(出示例1)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兔。从上面数,有8个头,从下面数,有26只脚,鸡和兔各有几只?

2、分析并理解题意:

(1)从上面数,有8个头就是说鸡和兔的头一共有8个。(也就是说鸡和兔一共有8只。)

(2)从下面数,有26只脚就是说鸡脚和兔脚总数一共是26只脚。

(3)问题是什么?(鸡和兔各有多少只?)

3、猜一猜:随学生猜想板书并验证。

4、介绍列表法:

师:刚才我们是随意猜的,其实我们还可以有顺序的猜。“(电脑出示空的表格)

小结:这种按顺序列表的方法我们称之为列表法。这样我们也就用列表法解决了这个问题。

5、介绍假设法:

当数字较大时,列表法就太麻烦了,能不能有其他更简单的方法呢?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表格,从表格中你能发现什么?小组之间交流一下。

(1、)假设全是鸡:在鸡兔总只数不变的情况下,每增加一只兔减少一只鸡,脚的只数就会增加2只。同学们,想想看我们应该增加几只兔,脚的只数会变成26只脚。同学们这个过程你们能用算式表示出来吗?请同学们试着用算式表示看看。

(2、)假设全是兔:先我们用假设全是鸡的办法解决了这个问题,现在假设全是兔有应该怎么分析和解决这个问题呢?同学们可以同桌边讨论边写算式?

小结:刚才通过列表法我们想到了两种算术方法。回头看看这两种方法的第一步,一个是假设全是鸡,一个假设全是兔。我们把这两种方法起个名字?板书(假设法)

6、介绍孙子算经(抬脚法)

四、课堂练习

课本做一做“龟鹤问题”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板书设计

鸡兔同笼猜想法列表法假设法抬脚法

教学反思

关于鸡兔同笼教学设计【篇6】

【教材分析】

“鸡兔同笼”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实验版教材把这一内容安排在六年级上册,修订版教材把这一内容安排在四年级下册。新教材关于“鸡兔同笼”最大的变化就是删除了列方程解答的内容。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数学室的刘福林老师在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修订说明中,对这一变化的原因做了特别说明:该内容对于六年级学生来说挑战性不足,并且学生在五年级学过列方程解决问题,这也对学习列表法、假设法等造成了一定的干扰。即,为了更加强调用列表法和假设法解答,新教材才删除列方程解答的内容并且将整块内容调整到学生没有学习方程之前的四年级下册。从这个变化可以看出,人教版教材一如既往地强调用假设法解“鸡兔同笼”问题,且更加重视。其原因来自于假设法本身。假设法是一种算术方法,是一个“假设—比较—推理—解答”的过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学情分析】

1、“鸡兔同笼”问题是我国古代著名数学趣题,容易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2、“假设法”对学生来说比较陌生,教学中要抓住其特点,讲解算理,让学生逐步掌握,根据具体问题引导学生分析理解,拓宽学生思维。

【教学目标】

1、理解掌握并会运用列表法、假设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

2、经历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渗透数学思想,培养逻辑推理能力。

3、了解我国古代数学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经历探索问题解决的过程,掌握“鸡兔同笼”问题的解法。

【教学难点】

理解用假设法的算理并能运用假设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预设】

一、历史激趣,导入新课

1、介绍符号:数学上经常借助画图的方法帮助我们分析解决问题,这种解题策略叫数形结合。针对今天课的内容,我想在课堂上使用这两个图形符号,你能猜出它们代表什么吗?

2、鸡换兔,兔换鸡,符号怎么变?

3、出示情境图,介绍《孙子算经》中的“鸡兔同笼”问题,板书课题。

(1)能看懂吗?是什么意思?

(2)从题中你了解了哪些数学信息?关于鸡和兔,你还知道什么数学信息?

4、化繁为简:这个问题你能解决吗?数字较大也增加了困难,在解决数字较大的数学难题时,我们可以先从较小数中寻找规律的策略,这种方法叫化繁为简。

二、探究交流,尝试解决问题。

1、修改数字,呈现例1。

2、接下来,我们来探索这道鸡兔同笼问题的解法。老师相信,以同学们的智慧,通过独立思考、小组交流等方式就能自己解决。

3、在开始探究以前,大家有没有探究的方向,老师给同学们提供一些小提示。

(1)先猜测鸡和兔的只数,再计算脚数进行验证是个不错的方法。为了使猜测有序,数据不重复不遗漏,我们可以借助表格来记录。

(2)画图也是不错的想法,我们可以先假设全是鸡或全是兔,再数一数目前几只脚。脚多了,把脚多的兔换成脚少的鸡;脚少了,把脚少的鸡换成脚多的兔。

4、学生用探究题完成合作探究。

5、反馈,学生展示成果。预设:

(1)列表法

鸡的头数

兔的头数

脚的'只数

a、有序地进行猜测-验证,把结果填入表中。

b、从表格中可以看出鸡应该是__只,兔应该是__只,因为__。

c、从表格中你还发现什么规律?__

根据规律,能不能从一次猜测直接调整到正确结果?

(2)画图法

想:假设8只全是__,就有__只脚;实际上有26只脚,与设想相差__只脚,一只鸡与一只兔相差2只脚,所以要把__只__换成__只__,脚数刚好为26只。因此,兔有__只,鸡有__只。

a、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b、看懂了他的方法吗?有什么问题想问他?为什么要添(划去)腿呢?为什么要两条两条添(划去)呢?为什么要添(划去)五(三)次呢?

6、能不能用算式把画图法的过程写出来?(一生复述,教师板书。)

7、分析算式:10是什么意思?(4-2)求的是什么?

8、不用看画图,能不能把第二种假设法直接列出算式?(假设8只是兔,你会想到什么算式?与26只脚相比,你又会想到什么算式?多出了6只脚,又会让你想到什么算式?答案3是什么?)

9、比较两种假设方法,你有什么发现?(总结:假设全鸡少兔脚,除以脚差便得兔;假设全兔多鸡脚,除以脚差便得鸡。板书:假设)

10、选择方法解答原《孙子算经》中的鸡兔同笼问题

(1)我们探索出了几种方法来解决“鸡兔同笼”数学问题?

(2)现在我们来解决《孙子算经》中的鸡兔同笼问题,你会选择哪种方法?为什么?

(3)独立解答,一生板演。

(4)全班交流。

三、练习巩固,反思提升。

1、鸡和兔关在同一个笼子的现象在生活中并不常见,但生活中还有很多与“鸡兔同笼”有相同数量关系的例子,观察下面的图片,你发现了什么?

(1)乐乐餐厅有2人桌和4人桌两种餐桌。

(2)有幸运草之名的四叶三叶草有些长3片叶,有些长4片叶。

(3)蓝球比赛中有记3分的球和计2分的球。

2、“龟鹤算”:有龟和鹤共40只,龟的腿和鹤的腿共有112条。龟、鹤各有几只?

(1)这道题是“鸡兔同笼”这一类的问题吗?

(2)解决这个问题,你喜欢用哪种方法呢?

四、梳理小结

1、今天研究了什么问题?你掌握了哪些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方法?

2、我们怎样找到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呢?

    595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