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课文说课稿精选

|业鸿

说课稿是进行说课准备的文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份七年级语文课文说课稿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七年级语文课文说课稿,欢迎大家来阅读。

七年级语文课文说课稿精选

七年级语文课文说课稿精选篇1

一、教学目标:

1、掌握一些字词的正确读音及书写;

2、了解过年习俗中所蕴涵的乡土风情,感受乡土文化的独特魅力,感受乡土文化,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的情感。

3、欣赏作品展现的民风民俗图及生动传神的语言。

教学重点:

1、概括文中所写过年习俗,体会其中的文化内涵。

2、品位生动传神的语言。

教学难点:

1、概括文中所写过年习俗,体会其中的文化内涵。

2、能说出蕴含的文化内涵和对过年的独特感受。

二、说教法学法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加强阅读指导,主要由学生通过阅读来了解文意。

教学思路设计:学生学习自主阅读为主;教师辅以提问引导、讲解评价,串联全课教学。

说教法

1、复述法:学生通过对文章内容的复述来提高自己的概括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2、朗读法:“熟读百遍,其义自现”。反复朗读课文可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说学法1、勾画圈点法:让学生动笔勾画、积极读书。

2、发现法:学生自主探究,获得知识。

本课所用的'教法学法是依据《语文教学大纲》要求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培养自学能力和自学习惯”。贯彻课程标准提出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倡导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

三、说教学过程

(一)、营造氛围导入新课

1、教师问:中国的传统节日都有哪些?(学生根据经历和经验说自己的答案)那么这些传统节日中那个是过的最隆重的呢?我们班以回民同学为主,许多同学肯定会对老师说,我们是回民,不过春节,对这些节日也不感兴趣,这种想法是不对的,因为你既是回民,更是中华民族的一份子,只要是属于中国的东西,我们都应该去了解它,认识它。通过你的周围或者在电视上,人们在过春节时有哪些庆祝方式呢?学生自主回答。

2、总结学生的回答,引入本课教学。春节,对中国的老百姓来说,是一件相当重要的事情,每到春节,人们会用各种方式去庆祝,表达人们对节日的喜爱。本课《本命年的回想》就描绘了一副乡村过春节的民俗画。

(二)、走进作家教师简介作者,并明确补充作者及其创作风格

(三)、整体感知下面大家自己朗读课文,回答这样三个个问题

(1)本命年和春节有什么样的关系?

(2)处理生字词

(3)文章是怎样引出春节这一话题的?

(4)文章主要部分描述了人们过春节的热闹气氛,主要描写了几件事?你能不能用自己的话总结出来?

1、解题:本命年,我国习惯用十二生肖记人的出生年,每十二年轮回一次。(统计班内本命年的人数),这篇文章是作者六十岁时,正逢自己的本明年,回想过去过年的热闹气氛,有感而发。

2、字词检查浓郁簸箕筛子门槛秫秸阖家鬼祟(崇高)玉米糁儿疙瘩鬏磕头(嗑瓜子、瞌睡)

3、本文先写二十四节气,引出春节,这样更衬托了春节的色彩缤纷。

4、旧时过年的风俗:①炒年货 ②吃腊八粥 ③买糖果 ④挑绒花 ⑤杀牲畜⑥备糕点 ⑦送灶王爷 ⑧换门神 ⑨守岁⑩拜新年

(四)、民俗风情游

1、让学生介绍自己喜欢的过年的场景或者说这十项过年活动,你们最想参与其中的那些活动并且说说为什么。

2、从作者家乡过年的场面看我们民族过年的风俗,人们不仅仅享受过年的丰富隆重火热的气氛,期中还寄托着人们的某种期盼?你能不能在文章当中找出相关的句子,并且谈谈其中包含了人们的那种感情?

3、这么多的传统节日,人们为什么这么重视春节呢?①辛苦一年,幸喜五谷丰登,享用劳动成果;②展望来年,祈求好运,祝愿平安幸福;③合家团聚,增进亲情,密切邻里关系,和和美美共奔前程。

(五)、小结:通过本课的学习,同学们应该了解了一些有关春节的知识。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佳节,它能把所有的中华儿女的心,一颗颗联串起来,它是每个炎黄子孙心目中最神圣的日子。家、故乡又成为每一个龙的子孙情感的归宿,所以,春节这种民俗文化归根结底又是家的文化。希望大家能够重视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了解它、热爱它并将它传承下去。

(六)作业布置:

1、生字词两遍

2、想一想应该怎样保护我们的传统文化。

七年级语文课文说课稿精选篇2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特点和作用。

本单元编选了五篇描写人类的生存伙伴——动物的文章。这些文章不仅反映了人对动物的了解和认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而且还试图从动物世界里折射出人类的生活轨迹。本文描写的是一群被逼至绝境的斑羚,为了赢得种群的生存机会,用牺牲一半挽救另一半的方法摆脱困境的壮举,让每个读者受到精神的震撼。

因此,从内容来看这篇课文非常具有情感性,又体现本单元的一个“关注动物世界”的学习重点,有如下特点与作用:

(1)课文体现了较强的时代的气息,紧密联系社会实践。文章关注动物世界,也就是关注自然,关注人类本身,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物保护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2)课文适应初中学生的身心发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创新精神。

2、学情分析。

一课时完成文本教学任务,并结合本课开展一课时的“保护野生动物”实践活动。

本文故事性强,情节扣人心弦,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蕴含的哲理较深广,初一学生思考的深度不够,所以感悟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同时,学生已有两年微机操作的经验,已具备上网搜索与制作电脑小报的能力;并且社会课上及课后已做过比较规范的调查报告,只要稍加提点就能让学生自组分工开展第二课时的活动。

3、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目标综合化、系统化、细目化、行为化原则,我把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设计为:

知识与能力:1、理清并感受文中生动、感人的情节;

2、通过分析感人的片段,感悟勇于自我牺牲、舍己为人的“斑羚精神”。3、联系故事发生的社会背景,感悟文章的深刻主旨。

过程与方法:1、通过复述斑羚飞渡的主要情节,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分析概括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2、有感情的朗读文本片段,感受其中蕴涵的思想感情。

3、通过“保护野生动物”活动设计,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让学生在探究实践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第二课时)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感受动物自我牺牲、舍己为人的可贵精神,激发学生的动物保护意识。

4、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依据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既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又形成良好的个性的教学目标,又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让学生在探究实践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

教学重点:整体感知课文,通过分析感人的片段,感悟勇于自我牺牲、舍己为人的“斑羚精神”。

教学难点:联系故事发生的社会背景,感悟文章的深刻主旨。

二、教法

关于教法,我想应当设法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保持旺盛的精力和良好的兴趣领会、认同作者的情感、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据此,我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大教学的容量;帮助学生走近文本;并采用激发兴趣法来激活学生的思想,开拓学生的思维、启迪学生的智慧。

为了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第二课时把班上学生按照能力强弱搭配分成几个四人学习小组,这样便于同学间的交流和团结互助,共同提高。

为了加强文本与社会实际的联系,扩大知识面,让学生尝试运用文字的方式去感染更多的人,加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第二节课领学生到微机房去上课,运用微机课学习的上网技术进行“保护野生动物”实践活动资料的搜集和整理,语文教师要推荐内容对口的网站或网页,为优化学生的设计多提意见。

授课过程中教师要激发学生兴趣,组织展开讨论和交流,并进行适当点拨,主要贯穿以下教法。

1、情境设置法:在导入新课时,教师先给学生观看一段flash(斑羚飞渡这个故事的前因),创设情境,使学生很自然的融入到课文的意境中去,思想产生共鸣。

2、朗读法:每一篇文章都有其独特的意蕴,只有反复朗读,才能领会其中深刻而丰富的思想内涵,在教学中应让学生选择令自己感动的语句自由朗读,分析之前个别朗读,分析相关的语句后全班齐读,重点语段请个别学生范读,一节课书声琅琅,才能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三、学法

根据课文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 新课标在《教学中要重视的问题》里指出:“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全面提高语文能力。” 本科课具体学法主要有:

(1)学生用圈点批注法做预习笔记,要用活页纸做感悟笔记,便于整理归类。

(2)学生反复朗读感人语段,品读与倾听。

(3)学生上网搜索有关野生动物的资料。

四、教学过程

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思维发展规律并结合语文学科特点,根据教学目标的具体要求,设计科学、合理、艺术的教学环节,就是有目的地培养学生思维的有序性、逻辑性、综合性,还要突出体现学生的主体活动,所以确定以下教学步骤:

课前布置预习:

(1)朗读课文2-3遍。

(2)自学文中的生词、重点词语。

(3)找出你认为文中优美生动或令人感动的语句,加以赏析做在预习活页上。

(4)搜集斑羚的有关资料。

课堂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斑羚介绍:(播放《动物世界》片头,用斑羚图片定格)现在,你就是赵宗祥,请你向大家介绍一下图片上这种动物长啥模样?

个别自由发言后,在图片上显示简单的文字介绍,齐读。

2、“今天,我们就随着一连串蹄声走进斑羚的世界”。出示课题,齐读。

有关斑羚的介绍,能加深学生对斑羚的了解,因为生活中他们没有见过斑羚,而且模仿主持人说说斑羚的'外型也为下面学生对课文的分析提供了一定的帮助。(肌腱发达极善跳跃,浑身是宝狩猎对象)

二、整体感知

1、给学生观看一段flash:狗吠声、脚步声、蹄声,羚群逃至悬崖。(斑羚飞渡故事前因)

猜一猜:“发生了什么事?”

“遭遇何种处境啊?”(这两个问题让学生自由说)

2、打开课本,默读1~4自然段,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

3、读完后,试用一句话概括回答刚才的两个问题。

“斑羚群被猎人逼至悬崖,陷入了进退维谷的境地”。

4、除此以外还提到了什么?为什么要交代这些?

伤心崖的地势险要——前无去路,后有追兵的紧张氛围

斑羚的跳跃能力——无法越过悬崖

5、“同学们,当斑羚群面临种族危险时,接下来,你想它们又会怎样呢?”(让学生展开联想,猜测下面的故事)

首先创设情景,学生对故事起因、发展的好奇自然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再接触文本,感受作者字里行间渲染的故事的凝重氛围,自然关注内容。

6、“在生与死的抉择中,有谁不渴望生呢?让我们带着疑问打开课文,默读剩下的内容,看看故事又有什么波折?”

7、读完课文后,谁能简要复述一下接着发生了什么故事?(指名复述)

其余同学仔细听,听完后可适当补充或纠正。

这一环节既让学生对课文有了整体的感知,又训练了学生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为教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且还可以让学生纠正概括中的不足之处,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8、能用一两个词语说说你读完后的感受吗?

“感动、壮观、惨烈……”

三、研读赏析

1、“在整个故事中,什么地方最让你感动?读读感动你的相关情节,细细品品,你为什么感动?”

(1)要求学生先从文中找到相关的语段,在书上作记号,自由朗读揣摩,然后再班级交流。

(2)学生发表看法。

可能谈到的重点话题以及教师可作的引导:

关于老斑羚的试跳:

是否老眼昏花,逞能?

如果你就是目睹它跳崖的斑羚,你怎么看待它的行为?

关于斑羚群自动的分成两拨:

意味着什么?为什么他们会这么做?

你想象一下它们可能会有哪些神情?

关于从头至尾没有一只老斑羚调换位置:

如果你是成功逃生的小斑羚,你会对他们“说”些什么?

你又从中读到了什么?

关于第一对试跳的情景:

这一情景中哪些话最令你感动?为什么?

从作者的描写中,你看见怎样的场景?(适时插入第一对飞渡的flash)

关于镰刀头羊的最终的消失:

它结局有哪些可能?

为什么不直接写它跳崖?

它应不应该跳?

假如你是目睹的猎人,你怎么看待它的消失?

注:有关上述话题的语句或段落:分析前先读,赏析后还要全班练读,指名读。

此环节让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学生会谈到:老斑羚以生命给斑羚群作提示;文中有关镰刀头羊的消失;一老一少的斑羚试跳的语段等等,对文中这些重要词句的分析及朗读,既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又有利于理解本文主旨,而多媒体课件的运用,能更形象、更直观让学生感受到一老一少斑羚飞渡的过程。

四、深入探究

1、“当我们的心一次次地被文中这些悲壮的场景所感动时,我们不禁要问:伤心崖上惨烈的一幕幕,是谁造成的?”

2、这个故事带给我们的感动是恒久的,带给我们的感悟是丰富的。请同学们说说你感受最深的一个方面,有条理的阐述这个观点。

“请把你对本文的深刻感悟凝聚成简练的一句话。先在本子上试写,再发言。”

3、分享你的感受。

(教师作为最后的参与者,总结罗列如下,作为学生回答的导向)

1、危难中表现出来的智慧、勇气、自我牺牲精神。

2、人类的残忍,对动物的虐杀;人类需要自我反省。

3、弱者对强者的反抗,不苟且偷生,视死如归。

4、老一辈为小一辈所做的奉献、牺牲。

5、为了整体的利益,牺牲局部利益的精神。

此环节引导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能从表层深入到里层,多角度地看问题,理解作者写这篇文章所要表达的丰富情感。

五、拓展延伸

1、引导学生回忆讲述生活中听过或看过的与本文类似的故事,要求叙述清楚、准确、突出重点。

2、教师结语:“相信大家都已经被这些故事深深打动了,课文《斑羚飞渡》给我们带来的远不只是简单的同情、敬佩与感动,它为我们实现了一次心灵的飞渡!仿佛我们也变成一只斑羚,从“自私”的山峰上,奇迹般飞跃遥遥相距的山涧,轻巧地落在“奉献”峰上。洁净如洗的天空出现了一道瑰丽的彩虹,随着我们的“飞跃”跨过两座山峰。”

有人说过,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本环节把课本和生活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同时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第二课时(简)

活动设计:

一、课堂上教师可指导学生上网搜索相关资料,思索质疑:

(1)请搜索有关斑羚的资料,如生活习性等。

(2)文中斑羚飞渡是在人类的围捕下发生的事件,由于人类的滥捕滥杀,造成野生动物濒临灭绝的事例很多,请从网上或图书馆等其他地方搜索到相关的资料。

二、任务:二选一

1、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设计一份“保护野生动物”为主题的小报,可以是某一种珍稀动物的专题介绍,也可以是多种动物资料的汇编。

2、根据搜集的资料,选择一个角度,写一篇关于野生动物保护等方面的小评论或简单的调查报告。题目示例:

《野生动物的现状调查》 《 谈谈人类对野生动物的保护》

《谈“斑羚飞渡”中的美》 《 我要当好潮乡的动物小卫士》

以上综合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先独立搜集资料,然后按学习小组综合,完成小报、小评论或者调查报告,这也是这一课的课后作业。通过一系列语文活动的展开,我相信一定可以增强文本的现实意义。

三、展示

1、将电脑小报中优秀的作品布置在校橱窗栏,出一期保护野生动物的专题。(由宣传委员负责布置)

2、将优秀的调查报告及小评论布置在班“学习园地”或交由广播站播送。(由学习委员负责布置)

七年级语文课文说课稿精选篇3

[分析教材]

《伟大的悲剧》是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一篇课文,本单元以探险为主题,通过不同题材的学习,激起学生探索自然奥秘的豪情壮志。《伟大的悲剧》是一篇节选的传记,是作者根据斯科特遗留下来的一些底片、书信和遗书,发挥他天才的文学想像而写成的。记叙了英国探险家斯科特在南极探险失败后,和他的队员在返回的途中悲壮覆没的故事。作者茨威格饱含深情地用文学的笔法,从人类征服自然的崇高悲壮精神的角度来写这一事件,读来令人感动,特别是在面对失败和死亡时斯科特探险队员表现的那种勇敢、坦然、镇定的精神面貌,尤为震撼人心。本单元选这篇文章正是要让学生感受这种人类勇于探索的精神、为事业而献身的崇高品质和强烈的团队意识。

[教学目标]

根据《初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意情感体验……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结合本单元教学目标和课文自身特点,我把本课教学目标定为:

1、知识能力:快速阅读课文,抓住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

2、过程方法: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品味文中有着强烈抒情色彩、意味深长的语句,把握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情感态度:感受人物崇高的精神品质,培养团结合作、勇于牺牲的精神,确立正确面对失败的人生态度。

[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把对斯科特探险队崇高精神品质的颂扬和赞美的语句找出来,读一读,在饱含情感的文字中感受和体会斯科特队员的伟大高贵的品质,并在阅读中逐渐实现情感态度的培养和提升。

[理论依据]

1、“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初二的学生有了一定的理解、分析能力,对于文本有了自己独特的感悟,情感尤为丰富。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会,在实现师生的平等对话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语言感受能力。

2、新课标中指出: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语文教育应该注重教学过程对学生的熏陶感染,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努力引导学生体验文本中蕴藏着的感情,说出自己的感受。同时又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教法、学法]

教法:我在设计这节课时努力实践新课程教学理念,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整堂课以“情感体验”为教学主线,通过欣赏课件、整体感知、细节品味、联系实际说观点等途径,运用朗读、讨论、交流等方法,逐渐感受这种精神,受到情感的熏陶。

学法:这篇文章内容简单,让学生通过预习筛选文章内容,抓住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情节十分感人,易于引起情感丰富的初二学生的情感共鸣,因此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读一读,说一说,达到读者、作者、文本三者合一的境界。

[过程设计]

(文章篇幅较长,课前组织学生进行充分地预习。)

一、导入:通过出示图片教师作介绍(美国航天飞机“挑战者”号升空73秒后突然爆炸时的图片、__年北大科考队和登山队攀登希夏邦马峰时的照片)引入课题《伟大的悲剧》。

(设计意图:从感性上让学生明白人类探索未知世界的道路从来就不是一帆风顺的,这样的悲剧发生得太多太多了,从而创设凝重、沉思的气氛,为文章定下一个“悲壮”的主基调,建立起学生学习课文的情感基础。)

二、整体感知:

1、在欣赏《阿蒙森――斯科特南极探险纪录片》和课前预习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回忆课文内容,用一句话来概括全文,在同桌交流的基础上全班交流(根据叙事要点理清故事情节:1912年英国探险队斯科特一行5人,为实现“到达南极点第一人”这一目标,满怀信心地奔向目的地,却悲哀地发现挪威人捷足先登,在从南极点返回的途中他们不幸遇难。

(设计意图:遵循叙述类文体阅读规律,要求学生用一句话概括全文内容,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同时训练学生筛选信息的思维能力。这也是本单

元的单元要点:练习快速默读课文,抓住课文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

2、用一句话谈谈读完这篇文章的总体感受?用“这是一个___的故事”句式来说且用一个词来形容读完文章后的感受或心情。

(设计意图:充分尊重学生自主阅读的体验,不论对全文的内容还是情感都有个总体的把握。)

三、研读赏析:

1、体会“伟大”

(1)自主

文中哪些情节深深地打动了你?为什么?请默读课文,圈划这些语句,旁边写上批注。

(设计意图:在整体把握和感受文章之后,引导学生从文章局部进行自主阅读,边理解边记录,在提高学生对内容要点概括能力,语言感受能力同时,强化他们的情感体验。)

(2)合作、探究:小组选择最打动自己的情节,交流感动的语句;记录难以理解的语句。→全班交流(穿插课后习题二)

这是本节课的重要环节,交流过程中对重点的语段、句子组织学生朗读,对关键词语组织学生反复品读,以此加深学生的感受和体验。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共同解决。这一环节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教师进行适当的总结并板书。

2、体会“悲”

由伟大引入到悲,让学生说说“悲”在哪里?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穿插课后习题二)在此基础上引用鲁迅的话:悲剧就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从而理解“悲”是指“悲壮”,引导学生真正理解“伟大的悲剧”这一课题的深刻含义。

(设计意图:调动学生的思维辨证地理解“伟大”和“悲剧”这一对看似矛盾的组合,懂得英雄的真正含义。)

四、感悟升华:

谈谈你对英雄的认识,说说你心目中的英雄?

(轻声播放歌曲《真心英雄》)

(设计意图:让学生畅谈对“英雄”的认识,树立真正的英雄观和成败观。)

五、总结:

引用美国总统里根为悼念“挑战者”号航天飞机遇难而发表的电视讲话里的一段话来总结。并最后送给学生三句话结束本课:

自己打败自己是最可悲的失败,自己战胜自己是最可贵的胜利。

每个人注定都要经历一番失败的煎熬和且行且上的痛苦。

但只要经历,即使是失败的,也从不会是无益的。

人可以失败,但不可以被________。

(设计意图:学习一篇课文,要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确立正确的人生态度,懂得人生的真谛。)

七年级语文课文说课稿精选篇4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

我说课的内容是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教学内容。这一单元共四篇文章,两篇讲读课文《犟龟》、《小溪流的歌》属童话作品,两篇自读课文《基因畅想》、《如果人类也有尾巴》属科幻小品。这些作品都具有新时代的创新特征。下面我将分为:说课程标准、说教材、说教学策略与方法三部分进行说课。

一、 说课程标准:

依据本学科总体目标,年段目标,语文课程标准针对七年级学生指出:阅读方面:

1、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2、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

3、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

4、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本单元的童话故事和科幻小品与其他文学作品一样,品位和感悟是阅读的重点。

针对课标要求,对应本单元教学内容和我们七年级学生的实际,

我设立了本单元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能读懂童话,体会文章的主旨,进而了解童话的特点。

(2)指导学生品味、感悟课文。

(3)发展思维,培养想象力和创新意识。

【过程与方法】

(1)回顾课文、生生互动到师生互动,设疑、解疑、感悟课文、发散思维、想象创新。

(2)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做任何事情,不仅要有坚定的信心,还要有勇气战胜各种困难的精神。

(2)启发学生热爱生活,不断进取,永不停步,在前进中不断成长壮大。

(3)感受文章丰富多彩、新颖奇特的想象,树立主动培养想象能力的意识,并以积极的心态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丰富自己的人生体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明确了单元目标,再落实到每一课的教学中去实现。

每一课各有特色,各有侧重,因此我确定每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犟鬼》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童话的特点,学会理解感悟这篇童话的主旨。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有表情的朗读,童话表演感悟犟龟的形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为实现理想,不仅要有坚定的信心,还要有勇气战胜各种困难的精神。

《小溪流的歌》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学习并掌握童话的写作技巧。

2.过程与方法:配乐、分角色朗读,设疑、激趣、合作探究品味成长的主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启发学生热爱生活,不断进取,永不停步,在前进中不断成长壮大。

《基因畅想》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发展思维,培养想象力和创新意识。

2.过程与方法:小组合作交流,竞赛的方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作者对基因技术的畅想,感受人类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

《如果人类也有尾巴》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培养学生积极地创造性思维解决学习、生活中的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辩论会讨论“如果人类也有尾巴的利弊问题”,培养学生表达观点与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文章丰富多彩、新颖奇特的想象,丰富自己的人生体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二、 说教材:

1、 教材编写意图: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在七年级上册中处于较重要的地位。犟龟为实现理想执著前行不畏各种困难;小溪流一路欢歌成长壮大;人类对基因技术大胆的预测和想象;还有假如人类也有尾巴的奇思妙想,重在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意识,通过本单元教学,达到落实国家课程标准规定的“认识世界”、“发展思维”的要求。同时,本单元的设置将语文知识和思想教育,将人文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结合起来,渗透在整个单元教学之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2、分析教材知识体系:

根本特征:想象、幻想

艺术手法:拟人、夸张

童话 故事情节:离奇曲折、引人入胜 儿童

中 心:塑造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生活。 文学

写作目的:对儿童进行思想或知识教育。

文笔轻松

科学小品 短小精悍

生动活泼

通俗易懂

3、教学重点、难点:

本单元所涉及的内容有两方面:一是学生最感兴趣的童话,一是学生认为新奇的科幻小品。

教学重点:了解童话特点,品味和感悟文章。

教学难点:发展思维能力,培养想象能力。

要通过阅读、表演体验、讨论、设疑、解疑等方式,努力激活课堂学与教的气氛,力求生动活泼。

4、课程资源:课标要求我们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针对教学内容、配合我校及学生的实际,这一单元我利用的课程资源有:课堂教学资源: 播放多媒体课件,自制道具,童话表演等

课外学习资源:工具书,著名童话作家的优秀作品、

家庭网络资源:观看辩论会和戏剧表演等等。

5课时安排:建议四篇文章总课时9课时: 《犟龟》 3课时; 《小溪流的歌》3课时;

《如果人类也有尾巴》2课时; 《基因畅想》1课时。

三、说教学策略与方法:

众所周知,阅读童话作品,要认识其中亦真亦幻的夸张和想象艺术,感受其中的童真童趣。在童话里,天地日月、风云雷电、山川鸟兽、花草虫鱼,都被赋予“人”的性格,“人”的思想感情,并以其鲜明的形象和独特的个性活跃在幻想生活的舞台上。因此童话是瑰丽而生动的,它也是儿童喜爱的文学样式。阅读童话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品味作品中蕴含的生活道理和教育意义,不能只看到其中的生动有趣。

科幻作品则为我们打开了另一扇窗户。阅读科幻作品,领略新奇而神秘的世界,可以开拓我们的视野,激发我们的想象力,培养我们探究事物、创造生活的兴趣和信心。

新课标教学建议中要求,应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选择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依据课标的教学建议和本单元特点,遵循以学生为课堂的主体,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原则;我拟定采取以下教学策略与方法去突出重点:

(一)采用不同方式的阅读,表演,情境体验,顺利走进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阅读教学过程。

具体来说,前两篇童话作品,我主要采用的是:

1、配乐朗读,小组分角色朗读课文

要求:进一步体会各种动物说话的语气、语调﹑语速以及它们的动作﹑表情。

2、表演性的朗读 要求各组推选出最佳角色

3、表演童话,情境体验

要求:表演出自己的理解,个性和对文章的感悟。

通过以上的朗读,表演,情境体验,能使学生更直观更生动地感受童话作品。

小乌龟的认准目标坚持不懈,克服各种困难的勇气;小溪流的不断前进,成长壮大这些童话的立意将顺利的被孩子们理解和领悟。

(二)生生互动法,设疑、激趣,小组合作探究,童话写作运用的夸张、拟人等技巧学习起来也将迎刃而解。

相信学生,放手的时候,学生会在蓝天里自由翱翔,对白云爱的更真诚。

面对本单元的难点即发展思维能力,培养想象能力,我主要采取以下方法:

(一)按班级所分小组以竞赛的方式自读课文,然后小组展示所了解的基因技术的畅想。感受大胆新奇的想象,启发和培养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以模仿大学生辩论会的方式讨论“如果人类也有尾巴”的利弊问题,在准备,辩论的过程中,既发展了孩子们的思维,也培养了表达观点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进而达到落实国家课程标准规定的“认识世界”、“发展思维”的要求。

人们说,教无定法,教更是为了不教。在这一单元的教学策略与方法中我始终遵循以学生为课堂的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原则;我想他们就像那执著前行的“小乌龟”,一路哼唱着成长、壮大的歌,去大胆的闯开,语文的世界,人生的世界。

最后,我想说,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很幸福,我将和我的学生每天快乐地享受遨游在文海中的乐趣,教学相长!

七年级语文课文说课稿精选篇5

一、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有感情朗读课文,识记字词。

(2)分析动作和语言描写,体会人物性格特点。

2、过程与方法

读文知意,品味语言。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感受母爱的深沉和质朴,同时能够正确对待父母的教育,感悟父母之爱。

二、说教材的重点、难点

我将本课的重点设计为:运用圈点批注的方法找出文中的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并体会其作用。

难点是:体会母爱的深沉和质朴。

三、说教法

我选用的是读书指导法和赏析法。

1、读书指导法:授课过程中采用朗读正音正字,速读把握主要内容,精读品味语言。

2、赏析法:重在对人物的动作和语言进行赏析品味。

四、说学法

读书法:朗读、速读和精读。

合作学习法:我将此环节安排在分析和品味人物的动作和语言方面。于这种方法可以让学生之间的意见进行交流、比较,并提高学习积极性。

四、说教学过程

(一)辅助环节

1、导入:由童话《白雪公主》中令人憎恶的王后,即白雪公主的后母这一形象引出所学课文《后母的三巴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出示学习目标

(1)读文识记字词。

(2)有感情朗读课文,体会母爱的深沉和质朴。

(3)分析文中的动作和语言描写,体会其作用。

(二)先学后教环节

1、自学指导一(比一比谁读得准)

任务:勾画并识记重点字词

方法:学生朗读正音

时间:5分钟

检测方式:看大屏幕回答

(通过这一环节的设计,可以避免学生默读课文带来的课堂沉闷气氛,同时能让学生集中注意力来听读纠错,达到正音的目的。)

2、自学指导二(比谁概括简洁)

任务:明确文中主要写了哪几件事,以及对我的影响

方法:速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事件,并用原文语句回答对“我”的影响

时间:5分钟

检测方式:指名回答

(本题的设计可以让学生巩固刚才的朗读效果,并理清全文脉络,帮助理解课文。结合所找的语句,即对自己的影响,体会到“后母”的打完全都是母爱的特别体现。)

3、自学指导三(比谁找得快而准)

任务:找出文中对“后母”动作和语言的描写,并体会其作用

方法:跳读课文,在文中勾画相关语句并做好批注。先独立思考再小组内交流

时间:5分钟

检测方式:指名回答

(我把本题设为本文的重难点。此题的设计实质上是精读和研讨课文,将学习主动性放在学生的身上,由他们自己发现问题,进行探讨。通过“后母”的言与行的分析,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通过小组的交流,体会人物动作的简单而近乎粗暴,语言朴实而不容抗拒。而这些恰恰体现出了“后母”的善良和严厉,爱得特别而真切,深沉而质朴。)

三、当堂训练

父母教育和关爱子女的方式各不相同,运用语言描写再现生活中的某一情境(先确定情境再进行语言描写)5分钟后班上朗读,同学点评。

(本文人物语言鲜明,结合实际学生进行练笔。为了节省时间,提高练习效率,我采用的是分组分任务进行写作。给出五个情境:如贪玩不写作业;与同学发生了冲突;顶撞了长辈;成绩提高了;成绩后退了。这样学生不用花费太多的时间用在选择上,而可以集中力量完成练笔。)

四、检测

1、给汉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烙( ) 薅( )草 一da( ) lie( )

2、后母的三巴掌给我带来深刻的教益,试补全下列语句。

后母的巴掌如——,吹走了我的偷盗之心;

后母的巴掌如——,冲走了我的冷漠之心;

后母的巴掌如——,锻造了我面对困难的勇气。

七年级语文课文说课稿精选篇6

一、说教材

本课安排在七年级第一册第六单元。本单元以“奇思妙想”为主题,符合初中学生年龄小、爱幻想的特点。《七颗钻石》作为本单元的第二篇课文,体裁为童话,体现了本单元训练重点,深得学生的喜爱。

《课程标准》中对这种体裁的教学要求是:学会初步鉴赏文学作品,能感受形象、品味浯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能受到一定的感染和启迪。这篇文章篇幅短小,情节简单,但“爱”的主题非常鲜明。学生在感知课文“爱”的同时,可以让学生以课本为引子,感悟生活,关注社会。

学生在赏析本课的过程中,需解决以下四个问题:

1、了解作家作品及相关知识;

2、了解童话的概念,掌握想像的特点:

3、读懂故事,理解本课的寓意:

4、感受生活中的关爱,树立正确的“爱心”观。

由于联想和想像在上一课《天上的街市》中已重点学习过,而对于作家、作品及相关知识、童话的特点、故事情节等内容,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查找资料就能解决。因此我认为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自主地感知、并理解童话的寓意,教学的难点是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关爱,树立正确的“爱心”观。

二、说教学过程

(一)亲近文本。

即以兴趣为先导,引导学生自主地学习文本,明确学习本课的目的,主动查找、收集与文本相关的资料,为与其他学生的合作交流作好充分的准备。

1、指导学生预习,要求学生各自设计认为最符合本课特点的预习卡。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我以学生熟悉的童话故事《小红帽》为引子,引发学生对童话的兴趣,激发学生课前预习的积极性。为了充分挖掘蕴涵于学生本身的教学资源,我要求学生自己设计预习卡,整合自己的预习成果,并对设计出色的学生给予奖励。通过学生交流,让学生获得与他人分享劳动成果的快乐,又感受到做小教师的自豪,也有利于学生间的取长补短,使自主与合作落到实处。

2、在学生预习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提出本课的学习目标,教师进行梳理,本课的教学目标是:

(1)了解童话的特点,学会运用联想、想像的表现手法。(知识和能力目标)

(2)学会自制预习卡,学会确立学习目标。(过程和方法目标)

(3)感受、理解生活中的各种爱,树立正确的爱心观。(情感与价值观目标)

亲近文本这一教学环节以兴趣为起点,教师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不断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为过程,达成强化学生的预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不断积累的习惯,拓展学生知识面的目的,又为下一步走进文本、展现自我作了充分的准备。

(二)走进文本。

即在指导学生了解了文本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走进文本,探寻文本的主题,挖掘文本的内涵。我在这个环节中,始终把自己定位在课堂情境的创设者、学生思想的引路人这个点上,而学生则作为课堂的主体,不断与他人分享自己的劳动成果,与他人交流合作,探究文章的深刻内涵。这个过程我把它分成两个环节:

1、充分利用多媒体这一现代化教学手段,在课前播放以“爱”为主题的歌曲《同一首歌》,配以“爱心”画面,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心境中进入课堂。

2、感知课文,我设计了听、议、找、导、悟五部曲。

听:就是以有启发性的音乐《星空》为配乐,请一位同学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其他同学听。(这样给学生感知课文的时间和空间,愉悦的欣赏文本)

议:就是听完朗读后,让学生结合朗读者的朗读和文本内容谈自己的感受。(给学生说话的机会,发表自己对文本的看法,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找:就是让学生到文中找自己刚才所谈感受的依据,探寻文本的主题。(这样能引导学生养成言之有理、言之有据的习惯,又始终扣住语文姓“语”,语言是一切活动的根源这一点,让学生感悟主题的同时不忘语言的魅力)

导:引导学生由已知走向未知,调动已有的感知,去理解文本的内涵,即让学生展示已知的大熊屋座的相关知识,并讲述它的主体北斗七星的实际用途,在这个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

悟:就是让学生感悟文章的主题,挖掘文本的内涵。让学生调动已知,积极地探寻,大胆地想像,充分地讨论,教师则作为细心的倾听者,整合学生思想的闪光点,形成本课的板书,突出文章的重点。从而完成第二环节的教学任务。

走进文本这一环节,让学生的学习始终处于主动和独立的状态,生与生的合作不断闪现思想的火花,学生的个性和思维得到充分展现。而教师的倾听和适时点拔,又让学生的自主学习保持了科学性和有效性。(三)超越文本。即教师是教材的使用者,课程的建设者、创造者,教材只是教学的材料,来源于现实生活,我为学生创设了由教材走向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在互动中走出教材,走向生活,关注社会。我在这一环节中以学生交流合作、自主探究为主,教师则作为学习的伙伴参与到学生的交流中去,让生与生、师与生共同交流,共同探究。

欣赏:请学生欣赏教师制作的“爱”为主题的FLSH动画(老师可结合画面有感情诵读以下几句话:爱是雨露,一旦消失,我们将无法生存;爱是友谊,一旦拥有,你将不再孤独;爱是帮助,一旦失去,你将四处碰壁;爱是理解,一旦拥有,我们会无比幸福;爱是行动,一旦付出,你将收获快乐。让学生感受到身边各种类型的爱——大自然对一切生灵的关爱,各种生物之间真诚的友爱,异性之间真挚的情爱,父母对子女伟大的母(父)爱,人与人之间无私的关爱……又为下一步学生的讨论做了无言的指点)

探讨:全班同学以四人小组的形式交流搜集到的关于“爱”的美文、图片,结合生活实际谈自己的感受,并运用联想、想像描述自己感受到的生活中“爱”的场景。(配以《星空》音乐,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交流、探索)然后各小组选派代表发言,全班交流,教师则作为学习伙伴参与到小组的讨论中。(这一环节让学生由一文联系到多文,由课堂走向生活,由他人的感受引发自己对生活的思考,同时也能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习惯,师生共同达成教学资源的共享)。

运用:作为课堂的延续和补充,我设计了以下两个题目作为课后作业:

1、设计一张以“爱”为主题的贺卡,送给你爱的人。

2、你的星座是什么,你能为自己的星座写一个美丽的童话吗?(让学生的课堂思考延续到课外,让学生的课堂激情成为课后的行动。全课在学生热烈的讨论,激烈的争辩中结束。结束时配以音乐《爱的奉献》为学生课后的行动作无声的提示

超越文本这一环节,充分挖掘学生本身的教学资源,使学生在互动中进行观念的碰撞,拓展了学生的视野。教学空间由课内延伸到课外,师生作为独立的个体相互进行心灵的交流,让课堂教学呈现出丰富性、多变性与复杂性。

七年级语文课文说课稿精选篇7

一、教材分析

(一)课文在本单元所处的位置及单元目标《孙权劝学》选自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该单元是一个名人单元。这些文章人文内涵丰富,都各自有侧重地写出了名人的品格、气质和生活道路。教学这一篇课文,应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过程和方法,知识和能力这三个方面着手。要理清作者的思路,深入理解课文的思想内涵,以及给我们的启发意义。熟悉一定数量的常用文言词语,养成自觉诵读的习惯在反复诵读中,并对作品的语言特色有所体会。

(二)教学目标及重难点的确立(该课总得来说在名人单元,而且又是一篇文言文,所以对人物的体会必不可少,对文言文的教学我们应重视落实字词和朗读的培养,可以说是文言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决定的。)1知识目标:运用多种形式的朗读,理解文章内容,了解一些文言的实词、虚词的意思。能力目标:揣摩体会人物的语言,分析对话,体会人物形象。情感目标:理解“读书求知的可贵”(开卷有益)

二、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的运用

1、总得来说,“教学千法,朗读为本。”朗读法的运用不可缺少,同时应在课堂中教学形式多样,齐读、诵读、自读、对话朗读等等相结合。文言文教学新课程标准提倡新的教学理念和教育教学思想,但是却不能忽略了“双基”教育,这对文言文教学可谓是一大挑战,注重朗读,以读会意,可以加强对文言文的理解,同时给予文言文准确的定位很重要。对学生来说能够阅读浅近的文言文,注重工具性、人文性的统一,这是学习它的目的,要注重学生字、词、句的积累,因为它是学生举一返三,阅读的基础。2。、情境设置法,充分利用课件展示创设情境,让学生深入课文。

3、讨论法,这是学生掌握运用,实践能力培养的一种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来自行解决问题。教师则引而不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疑则诱发探索,通过探索,可能发现真理。

三、学法的指点与指导

传统的文言文教学的方法往往采用串讲法,师授生法,字字落实。重视了文言文的工具性,但不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更忽略了文言文的人文性。怎样把文言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恰倒好处的结合起来,是语文教学课堂应训练和实践的。我国古代的教育文献《学记》曾强调“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反对注入式、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倡导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从教与学两方面进行点拨,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法具体:在学生的学习中,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方面的共同发展。第一方面,在诵读基础上,让学生提出词法方面的难词难句、重要字词,并由学生互相解答,教师“引而不发”,只把获得结论的途径指给学生,促其自求,使其自得,从中悟出解词的方法。第二方面,让学生提出对课文思想内容理解方面的疑难问题,教师组织课堂讨论,以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第三方面,感知文章的主题,对求知的正面宣传和教育意义。

四、教学过程的设计主要分三步:初读—精读—品读。以读贯穿始终。

(1)导入新课:三国时期,孙权手下有一大将军叫吕蒙,英勇善战因此孙权十分器重,但他却不爱学习,每次孙权劝他学习,他都推三阻四,这不今天孙权又来劝说他了,那么我们一起走进《孙权劝学》去看看,以讲故事的形式来引发好奇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2)整体感知 学生朗读 ,朗读是文言文教学中的重要手段,古人曰“熟读百遍,其义自现。”应反复进行,要引导学生采用个读、听读、竞赛读等多形式朗读,以读带动对课文的理解,使学生感到以读为乐。(在朗读的基础上,简单回顾。可以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培养质疑问难的情绪。),所以可以设置第三个问题。1、齐读课文,对文中的生字、词、句进行解疑。2、请部分学生朗读,找出认为特别需要重视的文言字词。a.如:岂,难道。辞,推托,当涂:当道,当权博士:当时专掌经学传道授业的学官,等等。b.吕蒙面对孙权的劝说,有没有接受?他后来的结果怎样,你从哪里看出来?

不可不学———辞+就学 吴下阿蒙———刮目相待

(3)协作质疑(朗读课文,同学之间合作、讨论、探究)学起于思,思起于疑,要有怀疑精神。通过对文章的品读,这一教学环节主要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要求学生借助注释、资料,运用自学法阅读课文,提出疑问,师生共同解答,这两个问题的设计意在培养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问题,让我们从一前一后先明的感受到主人公的变化。1文章题为“孙权劝学”重在“劝”字,他是如何来规劝的。2吕蒙的改变,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鲁肃的论议:(一问一答)

(4)品味赏析

精读课文使学生进入情境,感受揣摩当时人物的语言、神态以及对待读书的态度,进一步明确文章的主题。可以说这是一种思考阅读,这四个问题的设计涵盖了整篇课文的内容,而且又紧扣教学目标,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1吕蒙乃一介武夫,要劝说他学习是何等困难,在这过程中孙权对此又是何等态度?(请学生进行对话朗读,体味孙权当时的心态。吕蒙的话课本交待不多,可以根据课文进行改编)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严肃、恳切 卿言多务,孰若孤———责备 乃始就学——不情愿

1、文章中没涉及吕蒙求学的过程,却让我们见证了他极大的变化,主要是谁的神情、态度让我看到了这一切(朗读吕蒙和鲁肃的对话,体会说话人当时的神态)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惊赞)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看 鲁肃为什么与吕蒙“结友而别”?

2、孙权的话与鲁肃的话情调有何不同?孙权比较低严肃、认真(君臣之分)鲁肃则有调侃意味是(朋友之情通过这一环节的设计学生已经能够体会到文章的深层次内容和意义,对于自身的读书有了进一步的明确,可以说有了教育意义。在此基础上经过反复诵读和品析语言,对课文内容应相当熟悉,可以开展类似于背诵比赛这样的游戏,目的是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知识的积累,此环节可保持学生高涨的热情,有利用记忆的巩固。

(三)拓展迁移

有人说过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所以要学以致用。这两个问题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对已学的知识是否可以做到拓展和迁移,做到巩固新的,复习旧的有利于学生自学能力提高和知识的积累。可以感受读书事实正反两面的例子,也可以从两文的写法特点上进行比较。对文言文字词的理解和掌握学习方法都是一种锻炼。①与《伤仲永》进行比较阅读,合作探究这两篇文章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②既然读书如此重要,请同学们列举和读书有关的的名言警句。

(四)师生小结

可以在学生总结的前提下,老师进行补充,也可以在此基础上提高,拓展学生的纵深思维。形式也可以是“当庭陈讼式”、“新闻采访式”。让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能有一定的成就感。5作业布置,比如抄写字词解释,可以巩固学生已学的知识,另外作业的布置主要是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作训练。

五、板书设计

《孙权劝学》

孙权 不情愿 鲁肃

劝 自豪 论议

严肃 惊赞

责备

吕蒙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541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