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

|育祥

教学反思不仅是教师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本着专业精神和求真务实的表现。教学反思有助于教师自我完善,提高专业素质和工作水平,也是促使学校和教育事业进步的必要手段之一。现在随着小编一起往下看看万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希望你喜欢。

万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

万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精选篇1)

教学内容:P81—82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学生汇报课前收集资料的情况。

将部分数据板书。

2、观察这些数据的特点,说说数的组成。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9

(1)刚才大家收集了许多生活中的整百、整千的数,小强也收集了两个数据。张爷爷家新买了一台彩电1000元和一台电冰箱2000元,请同学们帮他算一算,一共花了多少元?

(2)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口算方法计算。

(3)学生介绍自己的算法。归纳几种不同的算法,比较方法的优劣,让学生挑选适合自己的方法。

2、教学例10

(1)出示学校图书馆书籍的部分数据,让学生出一个加法或一个减法问题。

文艺书籍:50种

科学书籍:80种

学习参考书籍:130种

(2)根据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口算回答,并说一说自己是怎么算的。

(3)比较这组数与例9的数据在口算时的不同

(4)进一步口算:900+600 1500—600

三、联系实际应用

1、让同学选择课前收集的数据互相提出用加法或减法的口算问题。

2、挑战赛 “做一做”

3、捉鼠比赛。练习十七第一题。

4、让学生谈谈本节课学习收获。

四、作业

“做一做”

万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精选篇2)

教学内容:二年级下册第73页例4、第74页例5、第78页练习十六T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能正确地数出10000以内的物体个数,建立10000以内数的概念。

2、理解10个一千是一万,认识计数单位“万”。

3、会读写10000以内的数(中间,末尾没有“0”的),能说出10000以内数的组成,掌握数位顺序表,理解数位的意义与作用。

4、发展学生的数感,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

过程与方法

经历认识10000以内数的过程以及数的组成的形成过程,体验迁移类推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到10000以内的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了解大数的价值,使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重点、难点

学习重点:认识10000以内的数,掌握数的组成和数位顺序表。

学习难点:理解数位的意义与作用。

学习准备:多媒体,计数器等。

课前预习:

调查生活中比1000大,比10000小的数据。

教学流程:

一、预习反馈:

1、学生汇报数据。

(1)学校操场跑道一周是250米。

(2)小军家里到学校的路程是685米。

2、揭题:

看来生活中还有许多比1000大的数,你想知道吗?们就来学习“万以内数的认识”。

(课件出示,学生试读,揭示课题并板书:万以内数的认识)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4(课件出示木块图)

(1)数小木块。(课件演示,引导学生一千一千地数。)

师:“这个方木块是由1000个小木块组成的,这些小木块可以用哪个计数单位来表示?”

然后边出示方木块,边带领学生数数,当数到九千时,师:“再增加一千是多少?”

引导学生推想出10个一千是一万,一万里有10个一千,并指出“万”也是计数单位,表示万的数写在万位上,万位在右边起的第五位。(板书:10个一千是一万)

(2)用计数器数。请学生利用计数器一千一千地数(没学具的可以在教具上数),从一千数到一万。

2、练习数数(书上第75页“做一做T2”)

(1)指导学生在计数器上边拨珠边数数,从九百九十四起,一个一个地数到一千。

(2)从九千九百九十五起,一个一个地数到一万。要学生在计数器上拨珠数数。

(3)从九千九百五十起,十个十个地数到一万。

当数到一万时提问:该怎样拨珠?教师可在讲台上演示,使学生明确相邻数位的十进关系。

3、教学例5

(1)出示木块图,师:这些木块里有几个千,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

(2)用计数器拨出这个数(或在计数器纸上画出这个数)。

(3)这个数是多少?你能写出来吗?怎么读?

(对应计数器或数位顺序表板书:2356读作:二千三百五十六)。

4、教学数位顺序表。提问:我们学过的计数单位有哪些?从个位起,数位顺序是怎样的?

教师板书数位顺序表,帮助学生记忆。

三、巩固练习

1、第75页“做一做T1”(写出下面各数,并读一读,再说说数的组成。)

(1)学生独立写在书上,同桌互读一次并说说各数的组成。

(2)指名汇报。(汇报同桌刚才是怎么读?怎么说的?)

2、第78页“练习十六T1”。

课件出示,指名读一读各数。

四、全课:

你有什么收获?

万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精选篇3)

教学内容

第七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复习,进一步掌握万以内数的读写、组成、比较、估计等有关知识,使认识条理化、系统化。

过程与方法:通过,初步学习知识的方法,形成的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渗透一定的数学方法,进一步激发学习数学的热情。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主动参与复习,对知识有个系统的掌握。

难点:掌握万以内数的读写、组成、比较、估计等有关知识。

教学步骤

1.读数复习:

你认为读数要注意什么?(指名学生回答)

追问:“10000”怎么读?为什么读作“一万”?

“6006”怎么读?四位数中间的两个0怎么读?

在汇报的过程中,巩固了读数的方法。注意点,复习了读数的方法。在追问中,结合实例复习读数。

2.写数复习:

老师想把9920记录在黑板上,谁能告诉我该怎么写?

边倾听边板书:千百十个

位位位位

9920

你们的脑海里是不是都有一张数位顺序表?

一起来复习一下: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第四位是千位,第五位是万位…,完整数位顺序表。

3.其它复习:

除了读数、写数,你还能介绍9920这个数的哪些知识呢?

学生思考片刻后,指名汇报,以下知识点随着学生回答顺势教学:

①组成。生答:它是由9个千、9个百、2个十组成的。

追问:这两个9表示的意思一样吗?为什么?

师结:哦!数字所在的位置不一样,表示的意思也不一样!

②计数单位。生答:万位上的记数单位是万,千位上的是千…。

师结:是的,不同数位上的记数单位是各不相同的!

③口算。生答:9000+900+20=9920

师结:根据数的组成可以口算整千、整百、整十数。

④近似数。生答:9920≈9900或10000。

师结:根据实际需要,可以看作接近的整千、整百或整万数。

⑤数数。生答:9920的相邻数是9919和9921。

追问:谁听得出他是怎么数的?(1个1个数)你还会几个几个数?(2个、5个、10个、100个、1000个…)

听清要求数数练习:(开火车数)10个10个地从9920数到10000;1千1千地从10000倒着数到1000。

⑥大小比较。生答:9919﹤9920﹤9921。

追问:你能找到更大四位数吗?复习9999,1000,10000特殊数。那么六个数呢,你能按一定顺序给它们排排队吗?拿出卡片比大小。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学生汇报,屏幕出示:

589﹤5199﹤6006﹤6080﹤9920﹤10000。

10000﹥9920﹥6080﹥6006﹥5199﹥589。

追问一生:你排得最快,有什么窍门吗?

引导全班学生复习大小比较的方法。

万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精选篇4)

教学内容:

二年级数学万以内数的认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综合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万以内数的认识的各个知识点,对读、写、组成、比较等各知识点有个系统的回忆和练习。

过程与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感、估计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

情感与态度: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从而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对万以内数的读、写、比较等知识进行回忆与综合练习。

教具准备:

课件、7张洗衣机价格×3套、幸运52四张题目卡片

学具准备:每生准备7张小卡片

教学过程:

一、预习:

二、系统复习

1、万以内数的写法:

2、互学“万以内数的组成:

3、万以内数的读法

4、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5、近似数:

三、展示

1、填一填

2、按规律数数

四、全课总结,拓展提高

万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精选篇5)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的实例让学生感受到万以内的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建立形象的感性认识,发展学生的数感,了解大数的价值。

2、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单位进一步理解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制关系。

3、学会读写万以内的数(中间、末尾没有零),知道数的组成,掌握数位顺序表。

教学重点:

认识新的计数单位“万”,会数万以内的数,掌握数位顺序表。

教学难点:

认识新的计数单位“万”,会数万以内的数,掌握数位顺序表。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计数器,一个数位顺序表格(空的)。

评价设计:

结合实际感悟理解;合作探究学习新知;反馈、练习进行评价。

教学过程:

一、准备练习

二、讲授新课

三、巩固练习

四、课堂小结

课后反思:

万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精选篇6)

教学内容:

本节课教学内容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例5、例6 P82—84页。

一、教材分析

(一)教学主要内容

本课时教学内容是万以内数的认识,主要内容包括:例5(数数、认识“万”及数位顺序表)和例6(数数,数的组成)。

对于整数的认识,教材是分4个阶段编排的。学生已经在一年级上学期,学习了20以内各数的认识,这是认数教学的第一阶段;在一年级下学期,学习了100以内各数的认识,这是认数教学的第二个阶段;本学期将认数范围由100以内扩展到万以内,学生认识万以内的数,这是认数教学的第三个阶段;在四年级上学期,认数范围由万以内扩展到亿以上,学生学习大数的认识,这是认数教学的第四个阶段。在这四个阶段中,万以内数的认识是整数认识的主要内容。因为这一阶段的认数,包含了整数认识的所有要素,如数的表示、满十进一的进位制、数位、各个数位上数字所表示的值等,学生也将认识从“一”到“万”的计数单位,包含了一个完整的数级。因此,本课时的教学内容非常重要,它不仅是认识更大自然数和大数计算的基础,而且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同时,这部分内容也是培养学生数感非常重要的素材。

为此,教材的编者非常重视本课时的内容编排。在内容上,本课时继续突出了对“计数单位”的认识,并使学生能在用计数单位计数的过程中,进一步感知、理解“十进制”“位值制”两个基本概念,从而使认数知识逐步积累。同时,由于这个时期的学生,思维形式已经开始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变,但在抽象的过程中,仍然需要借助大量的形象感受,因此,教材充分借助了直观图、带数位的计数器等,让学生借助形象感受时适当地进行抽象,让学生切实打好基础。

(二)教材编写特点

与实验教材相比,修订后的新教材在本单元的编排上体现了如下几个特点。

1、注重让学生经历运用计数单位数数的过程。数(shù)来源于数(shǔ)。因此,学生认数离不开数数的过程。教材在编排上,特别注重让学生经历数数的过程。如,例5就是让学生借助前面例1学过的计数单位“千”数数,既认识了计数单位“万”,又体会“十进制”。紧接着的“做一做”,学生在已有数数经验的基础上利用计数器边拨珠边数数,让学生分别一个一个、一十一十、一百一百地数,深化学生对计数单位的认识,再次感受十进关系。

2、注重借助多种模型,由直观到抽象,帮助学生理解数的`意义。鉴于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学生在认数的过程中离不开直观的模型。“形”作为学生学习的载体,能将抽象的数形象化,可以较好的沟通数的意义、数感的培养。为此,本课时教材提供了小方块、带数位的计数器、星星图、明信片等模型,使学生在观察、操作等活动的基础上掌握数概念中诸多重要但又较抽象的内容。

3、注重数感的培养。

课改以来,从《标准(实验稿)》到《标准(2011)》,从教材到教学,都非常注重对学生数感的培养。本课时专门安排了例6、第84页“做一做”第一题这样的例题和练习来体现对学生数感的培养,有利于学生直观感受到相应的数到底有多少,并使学生通过交流从多角度去理解数,进而强化了直观感知的数和抽象数之间的联系,落实了数感的培养。

4、借助具体情境理解数的意义,加强数与生活的联系。

从数量抽象到数,离不开直观的现实情境。在编排时,教材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使学生感受到更大的数的引入来源于实际生活的需要,体会数的意义。例如教材第82页的情境图、例6的星星图、第84页的明信片都蕴含了丰富的数字信息和数学问题。既是学生体会到数的产生与发展都是生活实践的需要,又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许多实际问题的解决都与数有关,进而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感悟数学的价值,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用好数学的愿望和信心。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能正确地读、写万以内的数(中间、末尾没有零),建立计数单位“万”的概念,掌握数位顺序表,理解数位的意义。

2、教学难点:

接近整千、整万“拐弯处”的数数。

二、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在一年级上学期学习了20以内各数的认识,在一年级下学期学习了100以内各数的认识,在本单元前4个例题中已经认识了1000以内各数,对“十进制”、“数值制”有了一定的理解,对计数单位、读数、写数都有了一定的认识,为本课时的学习打好了重要基础。

由于本时期的学生,思维形式已经开始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借助直观图、计数器等模型,让学生借助形象感受时适当地进行抽象,从而切实地打好基础。

主要包括:学生已有知识基础(含知识技能,过程方法),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学生学习该内容可能的困难与错误分析,学生学习的兴趣、学习方式和学法分析。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学生能认识计数单位“万”,理解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制关系,掌握万以内的数位顺序表。

(2)会读、写万以内的数(中间、末尾没有零),知道这些数的组成。

2、过程与方法:

经历数数的过程,体验数的发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结合实际进行估数,发展数感,联系生活实际,感受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联系实际,复习引入

二、贴近生活,建立数感

三、回顾整理,巩固练习

四、提供空间,总结延伸

五、课后练习,灵活运用

五、教学反思

万以内数的认识既是学习多位数读、写法的基础,也是学习万以内数算的基础,如果学生对万以内数的概念不清,读写数不熟练,将直接影响对万以内数的计算的理解和掌握。为了使学生切实理解和掌握万以内数的概念,在教学“万以内数的认识”时,注意下面三个问题:

一、借助直观素材,加强指导,帮助学生理解数的概念

教学“万以内数的认识”我借助直观,加强学法指导,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例如,教学“万以内的数和万以内的数的顺序”,我结合计数器的演示,让学生边拨珠边数数,先拨上一千,当数到九千时,要问学生:“九千后再添一个千是多少?该怎么拨?”学生在前面已经学过百位有10个珠时,10个百是一千,去掉百位上的10个珠,要向千位进1,依次类推数到九千时,学生就自然知道怎样拨珠。这样通过计数器的演示,有利于使学生了解“相邻计数单位之间十进关系”,比较形象直观地建立数位的概念。

二、利用已有经验,进行迁移学习,促进学生认知建构

教学这部分内容时,可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采用“以类比促迁移”的教学策略,把新知识纳入旧知识,实现新知识的同化,以促进学生认知建构。结合计数器从一百数到一千告诉学生可用一、十、百、千这些计数单位来数数,让学生弄清“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又如,教学“四位数的读法”例题时,由于学生已经学会了三位数的读法,可以让学生结合计数器,拨上一个数后,先说出它的组成,然后试着读数,这样让学生通过类比推理,由此及彼地获得新知,既使学生掌握了万以内数的读写方法,又培养了学生的类比迁移能力。

三、联系生活实例,拓展认数活动,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万以内数的数数、组成”,我注意捕捉与本课知识有关的生活现象,搜集学生生活中的实例,拉近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距离,创设学生熟悉的情境,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参与认数、数数活动。如在学生初步学会“一千一千地数”之后,让学生从亲身经历的现实生活中抽象出数,有利于丰富学生对百、千、万为单位的数的感知和体验,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数感。

六、案例研讨

以内数的认识是在学生学习了1000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对数的认识的进一步的学习。怎样把学生原有的认识基础、认识规律与“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结合起来设计教学,是本课着重研究的内容,本课的教学在以下几方面有所突破:

1、确定目标,注重双基的教学

在确定教学目标时,力求体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突出“双基”的要求,让学生能数清万以内的数、建立计数单位“万”的概念并认识数为顺序表,识别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同时,注意情感、态度的培养,结合现实,让学生感受大数的意义,让学生通过操作、探索、讨论,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性心,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2、提供空间,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

本课如果再简单的交给学生“10个一千是一万”已不再能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了,因此,本节课把重点放在让学生建立的数感上,让学生自己得出10个一千是一万。整个过程重视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用脑思考、开口数数,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成为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着和合作者。只有教师放手让学生操作和探索,才能有学生的自主构建的可能,才能有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的机会,才能形成学生主动学习的心态,才会有主动的体验。

3、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课程标准》提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的方式。本节课自始至终贯穿着学生的动手操作与实践,让学生结合已有的学习经验,学生会想到需要新的计数单位“万”。当学生的思维处于萌芽状态时,教师再引导学生进行交流、讨论,达成共识,这个过程自然渗透了“10个一千是一万”。通过拨一拨、说一说、数一数、填一填,学生既有独立思考,又有观察和交流。这一切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从而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4、有效地运用了教学手段

在教学以内数十进制关系时,学生在前面认识千以内的数时已经数过小方块,知道一个大正方体由一千个小方块组成,并知道千以内的数怎样在计数器上表示,这里老师又巧妙地利用课件展示一千一千地数小方块,然后又用计数器一个一个地数、一十一十地数、一百一百地数,使得学生对相邻数位之间的十进制关系更加清晰。同时,老师借助“计数器”,把数数、写数、读数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突破了本节课的难点。

万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精选篇7)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学会读写万以内的数(中间、末尾有0)。

2、能总结出读写万以内数的方法。

3、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逐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教学重点:

学会读写万以内的数。

教学难点:

中间、末尾有0的万以内的数的读写

教学准备:

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1、填空。

(1)在数位顺序表里面,从右边起,第一位是( ),第二位是( ),万位在第( )位。千位在第( )位。

(2)6个千,5个百,3个十和1个一组成的数是( ),它的最高位是( )位,是( )位数。

2、教师在计数器上拨珠,学生在草稿纸上读数、写数。

二、探究新知

1、教师分别在计数器上拨出4305、3003。

(1)学生看着计数器,分别写出这两个数,请一名学生板演。

(2)再写出这两个数的读法。

(3)说一说你是怎么写、读这两个数的。(分小组讨论。)

2、汇报交流结果。

(1)这两个数有什么共同特点?

(中间有1个或者2个0)

(2)你读了几个0?又写了几个0?

(都只读了1个零。但4305写了1个0;3003写了两个0)

(3)小组再次讨论,为什么这两个数都只读了1个零,而写数的时候0的个数就不一样呢?

(4305的十位上一个就没有;而3003的百位和十位两个数位上都没有。教师补充:0在这里占据了不同的数位,对吧。)

3、你知道了万以内的中间有0的数的读法和写法了吧。

(万以内的数,中间有一个0或两个0,只读一个0。写的时候,不管那一位上一个数就没有,用0补足)

[评析]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合作交流,既有利于学生体会知识间的联系,读数写数互相促进;又有利于突破本节课的难点。同时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4、拓展思维训练做一做 第1题

(1)学生试做,小组讨论。

(2)汇报情况。

这3个数与我们前面学的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前面两个数不仅中间有0,而且末尾也有0,最后的一个数末尾有4个0)

你读数的时候,读了0吗?

(学生小声读,慢慢体会,在试着举例读。结论:没有读)

也就是说末尾的0不读。

写数呢?

三、巩固练习

1、教师报数,学生写数。 7504 8007 9500 3207

2、写出下面各数。

四千二百二十 五千零四 七千零六十 八千零五十四

(1)学生写出这些数。

(2)请几名学生说出自己写出的数并全班核对。

(3)说一说你怎样判断,每个数中的0分别代表着几个0。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的是万以内数的读、写方法,大家要记住的是不管是读数还是写数都要从高位往低位读写。写数时一定要看清这个0代表的是几个0,要弄清0所占的数位。

万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精选篇8)

教学目标:学生能在具体情境中对较多的事物进行数量估计。

在实际体验中感受估计的作用。

教学重点难点:学生能在具体情境中对较多的事物进行数量估计。

教学准备:教学挂图黄豆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认识这是什么吗?(黄豆)教师随手抓起一把黄豆,你能估计估计这些黄豆有多少粒吗?(学生估计)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估计。

二、新授课

1、教师板书课题。一些同学也遇到了相同的问题,我们去看看吧。(教师出示教学挂图)

2、看图,说说小朋友们都在干什么?

3、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教师有选择地板书)

4、解决“大约有多少学生在做操”的问题。

(1)学生自己看图进行估计。

(2)说说你估计的结果。

(3)讨论估计方法,怎样估计才能使估计结果更准确。(先数出几行,再数出几列,就能估计。)

5、学生独立估计“大约有多少棵大白菜”的问题。

(1)估计说出估计结果。

(2)说说自己估计的方法。

三、练习

1、右面是小明写给爷爷的一封信。估一估,他大约写了多少字?

2、自主练习2根据给定条件进行估计。

一个桶能盛20个乒乓球。这个大桶大约能盛多少个?

学生独立估计,肯定说大约能盛40个的同学。

说说你估计的想法。(因为大桶大约是小桶的两倍,所以盛的球也大约是40。)

3、自主练习3根绝给定条件估计

4、估计草莓和樱桃的个数。

5、用0、5、1、2四张卡片能摆出哪些不同的四位数。引导学生尽可能多的摆数,注意0

的位置在千位上的话就不是四位数了。

四、教师进行课堂

板书设计教学挂图

作业设计数学同步学习与探究

课后

万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精选篇9)

教案设计

万以内数的认识是认数的第三阶段,但它的基本原理始终是十进位值制计数法。由于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对抽象概念理解的能力还没有形成,因此在学生已有的对“个、十、百、千”四个数位认识的基础上,让学生充分经历数数的过程,体会从具体的形到抽象的数的形成过程,理解并掌握“10个一千是一万”这一知识点,加深学生对十进位值制计数法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学生的数感。

1.数形结合,层层递进,加深理解。

本节课的教学,从情境图入手,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数的应用,接着让学生以正方体木块为素材,一千一千地数;再以计数器为素材,一千一千地数,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十进制计数原理,理解“10个一千是一万”。最后引导学生整理并制作数位顺序表,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数位的意义与作用,探索数位顺序表的应用价值。

2.由直观到抽象,深化对概念的理解。

本节课教学注重让学生经历数数的过程,通过数星星的活动让学生充分地数数,在活动中深化学生对计数单位、计数方法的理解。再通过正方体木块、计数器逐步抽象,让学生直观感受到概念的形成过程,逐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感。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计数器 数位顺序表

学生准备 计数器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出示课件,体会“大数”。

(1)导入:同学们,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知识,你们看,这是我们的校园,请你们来读一读校园里的这些数吧。

(2)学生尝试读数。

(3)引导学生观看南京长江大桥图,并读数:南京长江大桥公路桥长4589米,铁路桥长6772米。

2.揭示课题。

师:看来在我们的生活中还存在很多比千更大的数,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它们。(板书课题:万以内数的认识)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数学现象,产生认识万以内数的需要,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同时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探究新知,引导发现

(一)教学例5。

1.复习数数的方法。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说一说:学过哪些计数单位?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2)学生集体汇报已经学过的数数的方法。

2.引导学生数正方体木块。

(1)引导学生先观察例5中的正方体木块,然后数一数。

(2)学生集体交流数数的方法。

(先十个十个地数出一百,再一百一百地数出一千,正好是一个大正方体木块,然后一千一千地数,10个一千是一万)

(3)师生归纳:一千一千地数,10个一千是一万。“万”也是计数单位。(板书)

3.在计数器上从一千拨到一万。

(1)请学生指出计数器上的数位。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拨一拨,并思考:当拨到九千时,再增加一千是多少?又该怎样拨珠呢?

(3)教师在计数器上拨珠,同时引导学生边拨边数,使学生明确:9个一千再加1个一千是一万,我们拨到九千后,再拨一千,应该把9去掉,并向前一位进1。

(4)小结:计数单位“千”的前面是“万”,万是更大的计数单位。

4.整理数位顺序表。

(1)引导学生回忆学过的数位。

(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

(2)借助计数器想一想这些数位的排列顺序。

(从右往左依次为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

(3)组织学生制作数位顺序表,教师巡视指导。

(4)展示学生制作的数位顺序表,并说一说制作数位顺序表时要注意什么。

(注意数位顺序表要从右往左,从低位到高位依次排列)

(5)指导学生在数位顺序表上表示568和302,并读出这两个数。

(6)小组讨论数位顺序表对写数、读数有哪些帮助。

    445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