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材料专业的相关内容

|奕鑫

功能材料这个专业作为现在这个社会中比较看重的专业类型,相信很多人对于这个专业本身都存在一些自己的看法,因此小编特意为大家带来了功能材料专业的相关内容,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功能材料专业的相关内容

功能材料专业的相关内容

培养目标

国家将生命科学和新材料科学列为21世纪重点发展的领域,而生物材料学作为生命科学和材料科学的前沿性交叉学科,更是优先发展的重点。生物功能材料专业是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特别是生物医学工程、组织工程和药物释放等交叉学科技术的迅速发展对专业人才的迫切需求而设立的新专业。本专业培养具有材料科学与工程、生物学和医学等领域的相关知识,掌握生物材料的基础和专业知识,能在生物材料的制备、改性、加工成型及应用等领域从事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等的综合型高级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

本专业要求掌握材料学、生物学和医学等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特别是有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的知识。具有从事生物材料和生物医学工程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的能力。具有本专业领域内某个专业方向所必要的专业知识,注重与当前科学研究的前沿热点相结合,了解其科学前沿及发展趋势。

功能材料专业简介

功能材料是指通过光、电、磁、热、化学、生化等作用后具有特定功能的材料。在国外,常将这类材料称为功能材料(Functional Materials)、特种材料(Speciality Materials)或精细材料(Fine Materials)。功能材料涉及面广,具体包括光、电功能,磁功能,分离功能,形状记忆功能等等。这类材料相对于通常的结构材料而言,一般除了具有机械特性外,还具有其他的功能特性。

功能材料专业主要课程

本专业开设的主要课程有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生物医学工程、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生物医学材料学、生物材料制备与加工、生物材料综合实验、生物医用高分子改性、组织工程学、控制释放理论与应用、生物可降解高分子、环境材料基础等课程。

哪些大学有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

序号学校名称专业名称(类)包含专业专业方向
1北京工业大学能源动力类能源与动力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2北京科技大学能源动力类能源与动力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环境科学
3北方工业大学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4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5吉林农业大学机械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新能源科学与工程、自动化、交通运输、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农业智能装备工程
6哈尔滨工业大学工科试验班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飞行器制造工程、机器人工程、工业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物理、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焊接技术与工程、智能材料与结构、电子封装技术、能源与动力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储能科学与工程、飞行器动力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精密仪器、智能感知工程智能装备与先进材料
7华北电力大学(北京)能源动力类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新能源
8天津理工大学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9天津农学院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10天津商业大学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11河北工业大学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12华北理工大学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13河北建筑工程学院能源动力类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14中北大学能源动力类能源与动力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15山西大同大学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16运城学院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17内蒙古工业大学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18沈阳工业大学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19沈阳航空航天大学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20东北大学工科试验班冶金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1
21上海理工大学工科试验班应用化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工业设计、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车辆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储能科学与工程、机器人工程、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制药工程、包装工程、交通工程、环境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康复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智能化制造类
22上海理工大学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23上海电力大学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24南京大学材料类材料物理、材料化学、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
25东南大学工科试验班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机械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核工程与核技术、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先进机械能源材料类
26南京理工大学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27江苏科技大学能源动力类能源与动力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28江苏科技大学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29中国矿业大学矿业类新能源科学与工程、采矿工程、矿物加工工程、工业工程
30河海大学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31河海大学电气类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能源与动力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大禹强化班
32南京林业大学能源动力类能源与动力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33江苏大学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34合肥工业大学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35厦门大学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招生专业
36福建师范大学能源动力类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储能科学与工程
37福建师范大学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38江西理工大学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39山东大学能源动力类能源与动力工程、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储能科学与工程
40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41青岛科技大学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42济南大学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43山东建筑大学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44郑州轻工业大学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45信阳师范学院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46商丘师范学院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47华中科技大学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48长江大学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49中南大学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50长沙理工大学能源动力类能源与动力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储能科学与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51长沙理工大学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52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能源动力类能源与动力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53重庆大学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54西南交通大学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55西南石油大学能源动力类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储能科学与工程
56西南石油大学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57成都理工大学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58贵州大学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59昆明理工大学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60西安交通大学工科试验班材料科学与工程、飞行器设计与工程、工程力学、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机械工程、工业设计、测控技术与仪器、车辆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核工程与核技术、环境工程、人居环境科学与技术、建筑学、飞行器动力工程智慧能源与智能制造类
61西安交通大学工科试验班能源与动力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核工程与核技术、环境工程钱学森班之智慧能源动力Q
62西安理工大学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63西安石油大学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64陕西科技大学能源动力类能源与动力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65兰州理工大学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66兰州交通大学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67兰州城市学院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68青海师范大学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69新疆大学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70新疆农业大学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71新疆工程学院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72扬州大学能源动力类能源与动力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73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74南京工程学院能源动力类能源与动力工程、核工程与核技术、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75湖南工程学院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76楚雄师范学院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77榆林学院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78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79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80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质类石油工程、资源勘查工程(能源)、资源勘查工程(新能源地质与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81长春工程学院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82上海电机学院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83浙江水利水电学院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84新余学院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85沈阳工程学院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86江苏海洋大学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87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88广东工业大学能源动力类能源与动力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89广州城市理工学院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90江西工程学院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91山西应用科技学院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92南昌理工学院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93荆州学院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94山东石油化工学院能源动力类油气储运工程、石油工程、资源勘查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95山东石油化工学院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96营口理工学院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97福建技术师范学院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98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99山西能源学院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的基础理论,学习各种能量转换及有效利用的理论和技术,受到现代动力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进行动力机械与热工设备设计、运行、实验研究的基本能力。

培养要求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及正确运用本国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

2.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理论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工程力学、机械学、工程热物理、流体力学、电工与电子学、控制理论、市场经济及企业管理等基础知识;

3.获得本专业领域的工程实践训练,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和外语应用能力;

4.具有本专业领域内某个专业方向所必要的专业知识,了解其科学前沿及发展趋势;

5.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创新意识和较高的综合素质。

    591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