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活动教师发言

|少兵

中秋的月最圆,中秋的月最明,中秋的月最美!虽然中秋佳节是团圆的日子,但还有好多人因为种种原因而无法与家人朋友相聚,于是他们就把自己的种种情思寄托在明月中。下面给大家分享中秋节活动教师发言,欢迎阅读!

中秋节活动教师发言

中秋节活动教师发言(篇1)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在国旗下演讲的题目是:赏中秋明月,扬中华文化。

漫漫历史长河中,伟大的祖国孕育了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诗词曲赋是她柔光轻泛的双眸,国画、书法和曲艺展现出她曼妙的身姿,而传统节日更是描绘出她灵动飞扬的神采。

《周易》有曰:“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文化成就了民族的崛起。民族文化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每个节日都是文化的载体。两天后,我们将迎来中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中秋节。同学们,可如今,中秋节对于我们的意义又到底是什么呢?是忙碌喧嚣中一个难得的法定假日以供消遣娱乐?是应接不暇的宴席与觥筹交错的应酬交际?抑或仅仅只是一年之中月亮最大最圆的农历八月十五?

现实一次次向我们证明:我们过着历史悠久的中秋节,却不一定了解中秋节起源于我国古代秋祀、拜月之俗;我们坐在庭院里赏月,却未必能再联想起“嫦娥奔月”、“吴刚伐桂”或“玉兔捣药”的古老传说;我们尝尽了美味的月饼,却往往没听说过“朱元璋与月饼起义”。象征团圆与幸福的中秋节似乎在渐渐淡化它所蕴含的丰富文化内涵和民族精神。

面对韩国“端午节”成功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面对印度尼西亚将“皮影戏”捧成自家文化成就,面对无数西方节日的渗透性兴起与部分中国传统节日无形的没落,生长在21世纪的自尊自强的我们发出了一声声呐喊与呼唤:“请让我们,来继承和弘扬这看似正在失落的中华传统文化!”

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正是博大精深,传承开拓。曾有人这么说:“传统的文化节日的沦丧就是文化的沦丧,文化的沦丧就是民族精髓的沦丧。”伟大的祖国为我们留下了珍贵无价的文化遗产,而那铿锵有力的“传承开拓”现在正需要我们这年轻的一代去付诸实践,而即将亮相的广州亚运会也期待着我们向世界展示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传统文化。

“历史是逝去的无法改变的昨天,传统文化是生于人类之始并可进化永生的。”同学们,作为附中人我们更应该走在这弘扬中华传统文化队伍的前列,从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中抓住契机,认真学习中华文化知识,过好每一个传统节日,挖掘其背后的传统文化,深入理解并取其精华,主动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者,使中华民族在世界民族之林屹立不倒大放异彩。

最后,祝愿大家在中秋赏月之际,不忘中华传统节日传统文化之本源,过一个幸福快乐的中秋节。

谢谢大家!

中秋节活动教师发言(篇2)

尊敬的领导,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

我们马上就要迎来今年的中秋节了,这是我们国家传统的一个节日,是我们一直流传下来的节日,我们就要去迎来了。作为教师,我在这里能够做有关中秋节的演讲,我感到非常的荣幸。

中秋这个节日,包含了团圆之意,是大家所祈盼的合家团圆,对于马上到来的中秋节,我想大家都特别的想家,想要归家。中秋的美好就连古人都在赞赏。同学们,应该都记得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吧,这是在中秋之际,苏轼对着月亮思念他的弟弟,是对在此节日里不能与弟弟这个家人的团圆的感叹。所以中秋寓意着家人团圆,合家欢喜,是对家乡的一种想念。

现在的我已经成长为一个大人,可是每每到这个节日,都不免会想起自己小时候过中秋的记忆,那时虽没有现在这么繁华,没有现在这么多好玩的,可是那时候我们一大家子人都是在一起的,坐在家前面的空地,赏着月,吃着月饼,这是多么美好的一幅场景。小孩在一旁追追打打,大人在一旁说说笑笑,每家每户都是极热闹的,整个中秋都是一片的欢声笑语,这样的记忆一直在我的脑海里保存着。可是随着长大,这些时光都在渐渐的远去,现在更是不可能有这样的场景了。不管农村,还是城市,这个节日都不再是以往的那样了。大部分的时候的团圆也只是坐在家中玩手机,不会说聚在一起聊聊天、说说笑了。

时代在变,所有的东西都在变,过节的形式也在变,传统节日不变的是本身蕴含的美好寓意,这是现在大家都深有感触的。所以今年的中秋,希望大家都可以与家人团聚,一起围坐在桌旁吃饭聊天,即使无法在与小时候那样热闹,可是中秋迎来,就应该把握住每一次能家人在一起的机会,毕竟节日一年才只有一个,理当珍惜。我作为老师,在这祝领导事业越做越好,祝全体的老师合家团圆,也祝学生们的成绩越来越棒。这个中秋,我们不辜负它的美好,欣喜的迎接它的到来,留住中秋节日的美好记忆。

愿中秋这一天,大家都能团圆,也愿大家的思念能够被传递给家人,把美好的祝福送给自己的亲朋好友,让今年的这一关个中秋变得更加的惹人开心。

谢谢大家!

中秋节活动教师发言(篇3)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晚上好!

在这美好的金秋时节,在这月光明媚的夜晚,我们欢聚在一起,共同庆祝第x个教师节和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中秋节的到来。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学校校务委员会,向辛勤耕耘在教育沃土上的全体教师致以最崇高的敬礼,祝老师们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再创新的辉煌!并祝全体师生中秋节快乐!

刚刚过去的一年,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全体师生员工坚持不懈的努力奋斗,我校办学水平,办学质量得到稳步提高。全体教师用汗水和心血向白石山人民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为全镇的教育改革和发展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页。20__年中考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我校有15名同学进入蛟河一中定向生录取线,其中,有9名被蛟河一中正式录取!

老师,同学们!尊师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中华民族的发展一直凝聚着教师们的辛勤汗水。如果没有了教师这一职业,我们的民族甚至整个社会的发展都停滞,甚至出现倒退。对社会来说,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对学生来说教师是科学文化的传播者,更是意志品格思想的塑造人。所以,尊师不仅是社会道德的客观要求,更是发自内心的真诚的感悟。

许多同学在教师节送上贺卡以表心愿,其实,尊师不在于这些,而在于我们同学的头脑中,是否时刻都有这样一个意识,在于是否将这种意识溶于自己的每一言,每一行之中。在课堂上,专心致志的目光渗透出对老师的理解与支持;在校园里,文明的言语散发出对老师的尊重与敬仰;在生活中,彬彬有礼的行为体现了教师的教导和培育。大家应当把自己拥有的高尚品格,顽强的意志,进步的思想,丰富的知识,健康的体魄,以及将来走向社会后创造的巨大成果作为教师节献给老师们的礼物!

尊师,是学生对老师的敬爱与支持;爱生,是老师对学生的关爱与鼓励。让尊师爱生这一良好风尚把老师与同学紧紧联系在一起,共同创造更加灿烂明天!

让我们用真诚的理解努力地学习,为教师的节日画上一道绚丽的彩虹,放飞一片愉快的心情!

最后,祝"明月映师魂篝火晚会"圆满成功!

谢谢!

中秋节活动教师发言(篇4)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凉爽的秋风,泛黄的树叶,成熟的果实,飘香的金桂,都在向我们传递着一个信息:秋天,已经悄悄地来到了我们身边,而我们最喜爱的传统节日之一——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正在不远处向我们招手!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中秋节团圆节》。

八月十五恰好在秋季的中间,所以被称为中秋节。这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被称为中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

团圆是中秋节最重要的思想内涵。中秋之夜,月色皎洁,古人把圆月视为团圆的象征。因此,又称八月十五为“团圆节”。古往今来,人们常用月圆月缺来形容悲欢离合,客居他乡的游子,更是以月来寄托深情。唐代诗人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等诗句,都是表达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的千古绝唱。

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进行的,所以又俗称“月节”、“月夕”、“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社制。民间也有中秋祭月的习惯,后来慢慢演变成轻松的赏月。中秋赏月的风俗在唐代极盛,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如“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等都是流传至今的佳话。各地还遗存着许多“拜月坛”“拜月亭”“望月楼”的古迹。每当八月十五皓月当空时,在露天,把月饼、石榴、枣子等瓜果供在桌案上,拜月后,全家人围桌而坐,边吃边谈,共赏明月。

吃月饼是中秋节的另一个习俗,月饼象征着团圆。它的起源有多种说法。一说元代末年,江苏泰州的反元起义领袖张士诚(或说是朱元璋的谋士刘伯温)利用中秋民众互赠圆饼之际,在饼中夹带字条,上面写着“八月十五夜杀鞑子”的字样,大家见了饼中字条,一传十,十传百,如约在这天夜里一起杀无恶不作的“鞑子”(元兵),过后家家吃饼庆祝起义胜利,并正式称中秋节的圆饼为月饼。另有一种说法为,明洪武初年,大将徐达攻下元朝的大都北京,捷报传到首都南京,正在下棋的明太祖朱元璋欣喜若狂,就传谕中秋节普天同庆,并将当初反元大起义时传递信息的月饼赏赐给臣民。月饼从此就成为中秋节“法定”的食品,是必须要吃的了。

同学们,关于中秋节还有许多有趣的传说,大家可以去网上查阅。9月30日,就是阴历八月十五的中秋节了,大家不妨走出房门,在月光下,一边与家人分享切好的月饼,一边吟诗诵词,赞美大自然的奇观,那该是多么快乐的事啊!

最后,预祝大家中秋快乐,合家团圆!谢谢大家。

中秋节活动教师发言(篇5)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在国旗下演讲的题目是:赏中秋明月,扬中华文化。

漫漫历史长河中,伟大的祖国孕育了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诗词曲赋是她柔光轻泛的双眸,国画、书法和曲艺展现出她曼妙的身姿,而传统节日更是描绘出她灵动飞扬的神采。

《周易》有曰:“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文化成就了民族的崛起。民族文化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每个节日都是文化的载体。两天后,我们将迎来中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中秋节。同学们,可如今,中秋节对于我们的意义又到底是什么呢?是忙碌喧嚣中一个难得的法定假日以供消遣娱乐?是应接不暇的宴席与觥筹交错的应酬交际?抑或仅仅只是一年之中月亮最大最圆的农历八月十五。

现实一次次向我们证明:我们过着历史悠久的中秋节,却不一定了解中秋节起源于我国古代秋祀、拜月之俗;我们坐在庭院里赏月,却未必能再联想起“嫦娥奔月”、“吴刚伐桂”或“玉兔捣药”的古老传说;我们尝尽了美味的月饼,却往往没听说过“朱元璋与月饼起义”。象征团圆与幸福的中秋节似乎在渐渐淡化它所蕴含的丰富文化内涵和民族精神。

面对韩国“端午节”成功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面对印度尼西亚将“皮影戏”捧成自家文化成就,面对无数西方节日的渗透性兴起与部分中国传统节日无形的没落,生长在21世纪的自尊自强的我们发出了一声声呐喊与呼唤:“请让我们,来继承和弘扬这看似正在失落的中华传统文化!”

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正是博大精深,传承开拓。曾有人这么说:“传统的文化节日的沦丧就是文化的沦丧,文化的沦丧就是民族精髓的沦丧。”伟大的祖国为我们留下了珍贵无价的文化遗产,而那铿锵有力的“传承开拓”现在正需要我们这年轻的一代去付诸实践,而即将亮相的广州亚运会也期待着我们向世界展示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传统文化。

“历史是逝去的无法改变的昨天,传统文化是生于人类之始并可进化永生的。”同学们,作为附中人我们更应该走在这弘扬中华传统文化队伍的前列,从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中抓住契机,认真学习中华文化知识,过好每一个传统节日,挖掘其背后的传统文化,深入理解并取其精华,主动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者,使中华民族在世界民族之林屹立不倒大放异彩。

最后,祝愿大家在中秋赏月之际,不忘中华传统节日传统文化之本源,过一个幸福快乐的中秋节。

谢谢大家!

    60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