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兰河传读后感500字

|郑航

意志在执着和向往中坚强,思想在挫折和坚定中跃进,人生在失败和反思中成长,精神在读书和品味中发光。把自己置身书的国度,让精神暖暖地发出灿烂的光芒。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呼兰河传读后感500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呼兰河传读后感500字篇1

呼兰河城,一个不繁华、不富裕的地方。这里的人们过着平淡无奇的生活,读着读着,总觉得十分安静,他们为了活着而活着,像木头人一样。

这本书似乎把我们带到了过去,那个灰色的世界。人们的无知与愚昧,活生生地害死了一个12岁活泼可爱的女孩。就因为太大方不符合这里的规矩,所以婆婆狠狠地打了小团圆媳妇,生病后婆婆又想了很多办法让小团圆媳妇好过来。我都不知道这个婆婆到底是讨厌小团圆媳妇还是可怜小团圆媳妇了。越往后读心情就越沉重,十分同情她的遭遇,为她愤愤不平。为什么要打她?生病了为什么不去医院?

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因为当时的迷信与待人的冷漠形成的。他们的迷信害得小团圆媳妇生不如死,后还是被烫死了。作者写出了对当时社会上迷信做法的讽刺。

通过这些,也反映出了我们现在的幸福,好好地珍惜它们吧!这些来这不易。

再说说冯歪嘴子吧!他虽然是个普通的下等人,但生性乐观,他一生肯定都是快乐的。他虽然受到别人的嘲笑,但并不把它放在心上,而且生活得更勇敢。如果当时的人们都是这样,那再也不会有像小团圆媳妇那样的悲剧了。

当作者写到结尾时,读着读着总觉得很凄凉。随着时间的变化,这些东西似乎已经不在了,似乎又在回忆她和祖父的快乐时光,似乎又在怀念在这儿的种种时光,这里的欢乐,这里的悲伤。

《呼兰河传》记载了萧红童年时的欢乐与悲伤,感触与同情。

呼兰河传读后感500字篇2

寒假里,我读了一本令我感受颇多的书——《呼兰河传。》

《呼兰河传》是萧红在80年代写的一部长篇小说。故事发生在萧红小的时候,优美感人,是萧红凭记忆写出来的,让人从书中感受到旧社会人们的生活是多么艰苦、寂寞。

这本书中令我难忘的还是小团圆媳妇。她12岁就被迫去当老胡家的童养媳,刚来老胡家时,她笑容满面。可不久就因奶奶婆婆常打她、骂她,让小团圆媳妇生了一场大病。由于婆家人的迷信,再加上都不爱小团圆媳妇,不给她治病,只给她跳大神、抽贴、烧"替身",还让她吃黄连,还当着众人面给小团圆媳妇洗烫水澡,不但没治好病,反而把她折磨得奄奄一息,成天昏睡,连辫子都掉下来了,不久便死了。她死时,年仅12岁。我非常同情她,因为12岁应该是无忧无虑的时候,而她却因为旧社会的愚昧而被折磨而死。

小团圆媳妇的故事使我想到了自己:在学校里,我们坐在明亮的教室里,听老师讲课;在家里,爸爸妈妈无微不至地照顾我,我身体有一点不舒服,爸爸妈妈更是细心的呵护我、照顾我,甚至连班都不去上。可小团圆媳妇,12岁就被迫当了童养媳,天天挨打、挨骂。现在我们都是靠高科技生活,住的都是高楼大厦。而旧社会的人们,住的只是破旧的平房。我们要珍惜现在的美好时光。

《呼兰河传》让我更加懂得了要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珍惜现在的学习机会,珍惜和同学、朋友相处时的美好时光,好好学习,长大后努力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呼兰河传读后感500字篇3

童年,在我们眼中是充满了幸福,充满了快乐的。童年是一生中难忘的日子,我想,现代作家萧红也是这么觉得的吧。当我拿到《呼兰河传》这本书时,就会想到我们曾经学过的那篇课文《祖父的园子》,也是萧红所写的。那篇课文所描写的萧红的童年是多么的美好啊,可读完《呼兰河传》这本书后,我才知道原来萧红的父亲对她很冷淡,母亲对她很凶,祖母对她很不好,她只能和祖父在一起。

这本书让我深刻的一章就是第五章,主要讲了胡家养了个童养媳,他就是年近十二岁的小团圆媳妇。胡家经常无端打她,邻居还没有一个出来制止的。终于,小团圆媳妇被折磨死了的事。

小团圆媳妇是个较典型的童养媳,这个事例更加表现出生活在封建社会的人们的愚昧。这些人还很迷信,认为只要请了法师来,一切灾难都能解决。

当读到"还没有到二月,那黑忽忽的、笑呵呵的小团圆媳妇就死了"这句时,我心里就会有一丝愤怒,为那些愚昧的人民的所作所为感到愤怒。如果一个人的生命不能自己做主,还让别人随意践踏,那人世间还有良知存在吗?还有人性存在吗?

我们现在的生活是多么的美好,可是我们却不懂得珍惜。同学们,让我们好好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东西吧!因为比起护栏喝的那些孩子们,我们的童年好得多。

呼兰河传读后感500字篇4

课余生活中,我很喜欢读书。今天,我买了一本新书,名叫"呼兰河传".读完后,我的感触很深。

这本书的作者是萧红,讲述了作者小时候在祖父的院子里和祖父一起玩耍的故事。这本书字里行间都弥漫着一种对祖父的深深怀念之情。

在别人眼中,作者小时候,是非常幸福,非常无忧无虑的。作者有爸爸妈妈陪着,有外祖父伴着,自己还有那么多的街坊邻居,成天的玩,还有一个大园子,种了那么多的东西,多好啊!可是我不这么认为,我觉得,作者是可怜的,在这个家中,几乎没出来过,就那么一次,祖母死了,亲戚们把她带了出来,仅仅一次而已。作者失去了自由,就如笼中的鸟一样,失去了本应属于你的重要的东西。

作者也是寂寞的,生活在呼兰河这小城,每天也没什么事,无非是老胡家的小团圆媳妇儿死了,冯歪嘴子有孩子了,还有什么事呢?只有这些事了。

在作者的家中,作者喜欢的就是她的外祖父了,说起她的外祖父,让我羡慕,作者的外祖父十分好,对作者很有耐心,难怪作者很喜欢外祖父,至今也十分怀念他。

作者是不幸的,但同时也是幸运的,他有一个这么好的外祖父呀!

对于作者而言,在胡兰和这个小城里,更多的怀念是关于外祖父的,关于外祖父的一切都令作者难忘,即使有着许多不好的回忆,即使并不美好。

在作者描述的小城市中,虽然有些无聊,不过对于我们来说,却是有趣的。跳大神,逛庙会,卖麻花,这都是我们没有见过的。多么奇妙呀!

呼兰河传这本书,令我难忘!

呼兰河传读后感500字篇5

这是一篇童年故事,它带领我们遨游旧社会时期萧红的童年。好似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或天质自森森,孤高几百寻。每一个故事,每一个话语,每一处景物,每一个动作,都像流水般流进了我的心里,在我的面前,又出现出萧红那看穿社会的眼睛,卖馒头的老头走路左摇右摆,卖豆芽菜的女疯子去庙台上去哭一场,大神穿着奇怪的衣服在大街上闭着眼睛,嘴里边叽咕的……

其中,这个小城的东二街道的六七尺深的大泥坑让我印象特别深刻。不下雨那泥浆好像粥一样,下了雨,这泥坑就变成河了。在连续三个月不下雨的时候,车夫和马翻过好几次车,而翻了之后,过路的人看着他们似乎也起不来,便来帮帮忙。有时因为拖不出马,而准备走人。但看看马快被泥坑憋死了,只好又过来再次帮忙,还不时的喝彩"噢!噢!".闹得非常热闹,也使居民说长道短,得以消遣。当这个坑淹死了猪后,有些人会把死猪拿去卖,并且是非常便宜的。有些小孩就说这是"瘟猪肉",并且是在许多家长面前说的,便会被家长打。

本经典的小说生动、形象地讽刺了人们的无知、愚昧,同时,萧红用了幽默的语言,描绘了如此让人同情、痛恨的一件件事。《呼兰河传》这部作品是萧红后期的代表作,她通过这部作品,描述了一个灰色的天空,灰色的道路,灰色的城市,灰色的社会。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人们再善良,也抛不开那些有百害而无一利的旧思想,土办法。

读完了《呼兰河传》,我仍然沉浸在灰色的孤独和悲伤里。

呼兰河传读后感500字篇6

在这个寒假,我阅读了《呼兰河传》,这本书是萧红走到人生尽头时创作的长篇小说。当时,萧红虽然还不到30岁,可是身体十分虚弱,战争的摧残和感情的冲击令她长期身心疲倦,患有多种疾病。与此同时,她的文学水平、创作观念和技巧已经达到了顶峰。全书共分为七个章节,里面的内容无关现在,也不关未来,只是萧红对自己童年时代的一个回忆。她既没有美化它,也没有丑化它,而是以一个现代主义作家的态度描绘了一个长长的旧梦。呼兰河小城里的人既有善良的一面,也有丑恶的一面。其中的民俗描写,使我领略到了呼兰河小城的风土人情。

当我读到小团圆媳妇不幸去世时,我的心和萧红一样愤愤不平。她才只有12岁,本该是一个无忧无虑的年龄,而她却早被卖给了老胡家做童养媳,没有妈妈疼,这已经够可怜了。可她就算再拼命的干活,还是会动不动就会遭受到婆婆的打骂,遭受到一个说是为了让她更听话、更懂事的“教诲”。《呼兰河传》里既没有批判,也没有谴责,反而流露出一丝幽默和顽皮。

《呼兰河传》还是一部东北民间文化的说明书。萧红为人们毫不知晓的故乡作传,为一群卑微的凡夫俗子作传,这体现了萧红独特的写作视角。《呼兰河传》用孩童讲述的方式,看似松散跳跃,但并没有脱离整体的结构。也正是因为借用了孩子的口吻,小说显得纯净朴素。萧红用她动人的笔调,描述着她童年的趣事。希望大家也去看一下吧!

呼兰河传读后感500字篇7

读完了萧红的《呼兰河传》,我知道了萧红童年在呼兰河留下的故事。

作者萧红细腻地写下了呼兰河是一个并不热闹的一个小村庄,叙述地写出了她的家和那美丽而沉寂的大公园。祖父,二伯……在萧红的笔下让我知道了那个小村庄的民俗风情和那些小团圆媳妇被婆婆折磨得病怏怏的。

作者萧红告诉大家,她的童年既快乐又寂寞。在萧红家的大花园里,她的快乐童年回忆全部都装在这个大花园里了。她和祖父一起在这个大花园里笑声总是在荡漾。她和祖父的故事很多,比如,祖父铲地,但萧红不会,拿不动那锄头杆,于是祖父便把锄头杆拔下来,让萧红单拿个“头”来铲。因为不知那个是苗那个是草,所以用锄头乱勾一阵,把菲菜当野草割掉了。还有萧红看见祖父在浇菜,萧红抢过来浇,但她并不是往菜上浇,而是往天空浇,还说:“下雨咯!”

呼兰河里还有很多有趣和令人发笑的故事。特别是呼兰河四月十八娘娘庙大会发生的事情:娘娘庙大会那一天,女子和妇女参加的最多。如果是还没有生小孩的妇女去的话,只要在子孙娘娘的雕像背后钉一个纽扣,给她在脚上绑一条带子,耳朵上挂一只耳环,给她戴一副眼镜,把她旁边的泥娃娃给偷着抱走一个。据说这样做,来年都会生儿子的。还有卖带子的也特别多,妇人们都争着去买,她们相信,买了带子,就会把儿子给带来了。若是未出嫁的女儿,也误买了这东西,那就会变成大家的笑料。

呼兰河虽然没有什么幽美的故事,但处处都是故事。

呼兰河传读后感500字篇8

呼兰河是萧红小时候所住的地方,她的祖父死在了那里,她的二伯也死在了那里……

这本书里说了那里的冬天很冷,天空是灰色的,大地被冻裂了,整天飞着清雪。还说了这里卖麻花的人很多,虽然是冬天,但他们(卖麻花、卖豆腐的人们)还是坚持着卖。

一到黄昏,人们就络绎不绝地去看河灯。这边的人还喜欢跳大神(一种迷信)。

萧红小时候很顽皮,每次祖父去除草,她也跟着去。然后把旁边的花一朵一朵摘下来,然后一朵一朵地插到祖父的草帽上。祖父浑然不知,还以为是那年春天雨水大呀,这棵玫瑰开得特别香,二里路也闻得到。回家后,那插满玫瑰花的草帽惹得全家哈哈大笑,可开心啦。

萧红虽然有时很顽皮,但有时也很懂事。

她的祖母死的时候,来了很多人。虽然萧红不关心祖母的事,但是她招待客人招待得很好。她把她的小哥哥带到花园里,一一把东西介绍给他,自己也不打扰其他人。

随着故事中萧红的一天天长大,慢慢的,那里的小城特色我也了解了不少。他们跳大神,看河灯,看小团圆媳妇……

《呼兰河传》读完了,而我的心情很久很久都沉浸在那一片片有欢乐、也有悲伤的画面中!

    78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