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文网 > 学生范文 >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肖复兴散文集读后感

肖复兴散文集读后感

|小龙

肖复兴散文集读后感1

钢筋水泥改变了城市,淡漠了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也淡漠了儿女与母亲的感情,但母亲对儿女的爱确是亘古不变的,即使在钢筋水泥包围里,母爱依旧是宽容的,无私的。源源不断的无微不至与温声细雨谱写成一本充满温情的书,一本永远都写不完的书!

想起肖复兴的《母亲》,心头微微一纠,所有的情节再次浮现于脑海。正当风华正茂的母亲早早去世,只留下爷几。生母的逝世,肖复兴陷入极度悲伤中。那一年,父亲带回了一位陌生的女人,她就是肖复兴的后母。面对这一后来居上的母亲,他心存反感,在以后的日子里,从不喊她妈妈,对她做出了一些令人心寒的事。学校开家长会,他硬是把她堵在门口外,对同学说:“她不是我妈”。甚至把生母生前的照片翻出来该在家里最醒目的地方,以此向后母示威正。日子在这冻僵的氛围度过着,而却是这位与肖复兴毫无血缘关系的女人与他度过了三十七个春花雪月。执拗而冷漠的态度无法削弱她的一大堆关怀和体贴,她还是依旧在肖复兴面前挥霍着这份爱子之情,最终这一丝丝的细微偷偷摸摸地吞嚼着他得五脏六肺,以至于他蓦然觉得无地自容与感动不已,重拾失去令人崇敬的母爱。

话说, 孩子就是一个不省油的灯,父母的心操不完。那天,肖复兴被一辆突如其来的自行车撞倒,重重地摔在水泥上,立刻晕了过去。是她背着他穿过一条条小胡同,走了很长的路,把他送到医院。来回的路很长,爱的路也很长,但我想真正体悟到这种大爱的路才是最漫长的,有时候需要一生,或许,一生都走不完。啊,多好的母亲!我们的身边都有这么一位母亲,她们把自己仅有的那一颗心分成三部分,一边装着在外夜以继日地工作的父亲,牵挂父亲的身体健康;一边装着家庭,每天起早摸黑,把家里的活儿都揽在自己身上,把家打理的井井有序;而另一边装的则是我们,担心我们在学校是否守纪律,是否与同学和谐相处,是否认真听课。她们自己呢?却从不多虑,总爱对亲人“说谎”,"我很好,没事" "我不累" "我不喜欢吃这些东西 "……母亲,谢谢您!

“没过几年,三年自然灾害就来了”这么一大家子,该怎么过啊?竟想不到,母亲只是为了省出家里的一口饭,把自己的亲生闺女嫁到了内蒙古,那年女孩正值花季,才18岁。此时此刻,我仿佛看到一颗血淋淋的心在颤抖,在哭泣。母亲的割爱动人肺腑,华丽辞藻在此面前显得如此苍白无力。更令人不禁肃然起敬的事,母亲在她人生灯盏的油将要耗尽之时,她想的依旧是孩子们。为了没有给孩子留下一丝麻烦,在驾鹤西去前整理好自己的全部东西,哪怕是一件脏衣服,一条脏毛巾都没有!

看过这本书,我觉得自己长大了不少。世上的母亲千千万万,可是她们都一样,有着一份共同的爱子之心。她为我们起早贪黑,她为我们风里雨里,她是我们的精神支柱,她是我们的生命源泉。我不知道是母亲这一名词让她为我们付出毕生的心血,还是她得执着与无私让母亲这个名字变得无比高尚。但是,我知道,母亲永远有着神一样的力量,能为了我们变得强大。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中说过“女人,她的名字是弱者”,而我要说“母亲,她的名字是强者”!

肖复兴散文集读后感2

暑假里我读了许多有益的文章,有的让我们领略了祖国的大好河山,有的引领我们去神奇的太空中遨游,还有的则给了我们深刻的启迪.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荔枝》这篇文章,因为它教育了我今后怎样去孝顺长辈.

这篇文章是作家肖复兴写的.他在二十八岁那年,每月工资只有四十二块半,但他每年在吃荔枝的时令里,总要买几斤新鲜的荔枝给母亲尝尝鲜.这个保留节目一直延续到母亲去世.虽然母亲舍不得吃一颗都让给了小馋猫孙子吃了,但作者这种孝心足以让人敬佩!

读了这篇文章,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想想我自己,平时都是妈妈把吃的、穿的、用的准备好了给我享用,而我还觉得这些都是理所当然的,从没想过为妈妈做点什么。就说那次春游吧。去春游前,妈妈带我和弟弟去超市买了满满两书包吃的、喝的。临出发前,妈妈又给我们每人一百元,说是让我们自己买点纪念品什么的。当时我拿了钱还觉得比别人的少,毕竟这钱不是我自己挣的,花起来不觉得心疼.春游时,我见到别人买这个我就买这个,见到别人买那个我又买那个,买了一大包好玩的带回家。晚上,当我把这些"古董"从包里拿出来炫耀时,妈妈看见了,凑过来问我有没有她和爸爸的礼物。我听后一愣,是啊!我买了这么多东西,居然没给父母买一点礼物!这时妈妈仿佛看出了什么,忙说没关系,没关系,下次再买给他们。我知道其实妈妈在安慰我而已,她不想让我不开心。对照作家肖复兴,我是多么地自私,多么地对不起父母亲!想想平时妈妈总是把好吃的东西让给我吃,吃鱼时她总是把鱼肉让给我吃,她自己吃鱼头;还有放暑假时,妈妈看见我的脸上长了很多痘痘,听别人说吃燕窝可以治好它,就专门去超市买给我吃。想到这里,我更觉得惭愧了。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连小草都知道报答春天的光辉,何况是人呢!所以,今后我要像作家肖复兴一样时刻想着父母,孝顺父母。现在听父母的话,把学习搞好,不让父母为我操心。长大后挣钱养父母,做一个尊敬长辈的好孩子。

肖复兴散文集读后感3

如果说,音乐是心灵的回响,是脆弱情感的共鸣,那么,用文字来描写音乐则多少有了些隐私的意味。在《音乐笔记》这本书中,作家肖复兴把音乐作为线谱,拨动着心弦,描写了他多年来藏匿于胸的对音乐的那份质朴的亲密情感:音乐在这个世界上,是和我们的人生最为自然地融和在一起的,可以说在所有艺术门类中,只有音乐与我们每人联系着。从我们刚刚出生不久依偎在母亲的怀里听母亲的嘴里哼出的催眠曲开始,音乐就渗透进我们的生命之中,伴随着我们生命的每时每刻,如影相随,无所不能,无处不在。有时,我会想起小时候最初学会笛子、二胡简单乐器时的激动,想那时梦想小提琴而终于与小提琴失之交臂的感伤。也会偶尔想起年轻的时候常会用嘴吹出一些莫名其妙而自己认为美妙无比的乐曲,而且常常是随着那些乐曲马上从心中涌出和曲子相配的诗句,自己为自己编着一首又一首的歌曲(尤其是北大荒的时候,一个人走在风雪漫天的旷野,可以肆无忌惮地吼唱)。只是那些曲子转瞬即忘,随风而逝,只剩下了形销骨立的诗句,像是风吹落花叶瘦削的枝干,没有了一点水分,心里面常会涌出不懂音乐的遗憾和怅惘。我永远难以忘记,10年前的初冬,我回老家为母亲下葬,当黄土开始掩埋那只包融着母亲骨灰盒的简单的棺椁的时候,突然响起乡亲们的歌哭声,让我感到震憾。那是从心底里迸发出来的最原始的音乐,在冀中平原收割完庄稼后赤裸的土地上空回荡,一直飘散消失在远方在风中摆动的白杨树枝干后面。还能有什么比这歌哭声更能表达此时此刻的感情呢?

其实,每个人的心中都常常会涌起回答心灵的神妙乐曲,都会有奇音妙乐的潜流淌到心田深处的动人感受。只要人还存在情感,音乐便永不消失。高山流水也好,响遏行云也罢,在本质上,音乐是没有古今雅俗之分的,风兮、雅兮、颂兮,贝氏、莫氏、肖氏,无非一个“和”字,是静夜中陪伴心情的朗月,是落寞中独享忧愁的长风。正如肖复兴在书的序言中所写:“我们常常引用圣桑的那句名言‘音乐始于词尽之处’的后面,还有着这样的话:‘音乐能说出非语言所能表达出的东西,它使我们发现我们自身最神秘的深奥之处;它能传达出任何词不能表达的那些印象和“心灵状态”。’”……肖复兴对音乐的热爱是对流逝情感的渴望与召唤,是对苦涩心灵的纪念与抚慰。

正因为如此,他把自己10年来所有的情感隐秘都献给了这本书,与那些“音乐印象”同喜共悲,同欢共乐。而且,这些情感都是隐私的,无关人事,无关今昔,只为那一往情深的热爱。肖复兴是知名的作家,在小说和报告文学的领域中颇有建树,而10年来对音乐盎然成趣,如痴如迷,并因此为广大读者留下了这诠释音乐——心灵的书,对于诸多追求趣味的读者而言,也是一件幸事。世上的趣味很多,山上之色,水中之味,花中之光,不一而足,精舍、美婢、鲜衣、美食、花鸟、古董……是人生品位,也是人生知趣,其中,音乐是最清洁通透的,它寄意玄虚,脱迹绝尘,无桎无梏,无欲无求。作家肖复兴于不惑之后而固执地沉沦于此,便有了某种特别的意味。

对于音乐,肖复兴远谈不上是专家,他寻找贝多芬,聆听肖邦,感受莫扎特,梦想格里格,走近威尔第;他也怀念罗大佑,理解蔡琴和崔健……从中,我们可以发现,他的那些“音乐印象”都是沉淀经年的岁月,是对怀想的留连,是对真诚执著的遥望,是对往昔的一声悠长的叹息。如他在书中所写:“那晚的夜色真好,好像真的滤掉了许多喧嚣和燥热,好像真的充满着几分宁静和沉思,好像真的在路的远方、在夜在深处有着亲切的呼唤和等待……是因为有这美妙的琴声,像空气像花香一样弥散在夜色之中……”是的,这音乐已如夜色一般潜入了我们的心灵,我们的心沉醉了,正与音乐拥抱着、融合着……

    5514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