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的意义15篇

|项静

广义的社会实践是讲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各种活动的总和。即全人类或大多数人从事的各种活动,包括认识世界、利用世界、享受世界和改造世界等等。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社会实践的意义,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社会实践的意义15篇

社会实践的意义精选篇1

关于社会实践的意义,有如下几点:

1、有利于增强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本事以课堂学习是大学生理解知识的主要学习方式,而课堂学习所获得的知识基本上都是间接的、系统的`理论知识。然而,这些理论知识并不代表大学生的实际技能,并且,在实际的生产生活中,需要运用多方面的知识的技能才能解决。社会实践使大学生能够把自我所学的理论知识与接触的实际现象进行对照、比较,使理论知识逐渐转化为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本事。

2、有利于增强社会职责感,热爱祖国,献身社会,前提是要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大学生走向社会参加实践,亲身体验生活,看到城乡差别,感受贫富差距;在与人民群众的接触、了解、交流中受到真切地感染和体验,从活生生的典型事例中受到深刻的教育和启发,使思想得到升华,社会职责感和使命感得到加强。

3、有利于培养协调本事和创新意识社会实践活动形式多种多样,活动地点和服务对象也是经常发生变化的。在大多数情景下,大学生要自行组织活动,独立应对和解决各种问题。这有利于充分调动他们的进取性,使学生们的思维活跃起来,从而,有利于大学生在实践中培养组织协调本事和创新意识。

4、有利于提高素养,培养品质等。

社会实践的意义精选篇2

众所周知,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本事、培养品质,增强社会职责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新形势下,探索大学生社会实践机制,深化社会实践活动,不仅仅是经济与社会发展对高校的客观要求,也是高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必然需要。

在社会实践中,大学生要同各种不一样身份的人接触。他们中既有活动伙伴,又有社会群众和指导教师。学会如何与同学分工合作,融洽地与周围的人们相处就显得尤为重要。而实践活动现场正好成为考验大学生修养品性的好环境。在实践的困难面前,要求大学生们要有必须的牺牲精神和坚强的品质。有利于提高就业竞争力。

社会实践使大学生深入社会、了解社会,适应各种社会关系的要求,逐步从“学生主角”变为“社会主角”,初步实现自身的社会化和个性化发展,这是大学生就业和成为社会所需的人才的先决条件。仅有在充分社会化和个性化发展的基础上,大学生投身社会实践,拓展综合素质,增加社会阅历,提高实践本事,培养创新意识和创业本事,提高就业竞争力,有利于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从根本上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

正是社会实践对我们大学生生存发展的各种意义,所以我们应当进取倡导参加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的意义精选篇3

社会实践活动是我们成功路上的垫脚石,对于我们今后的工作与发展来说有十分大的进取带动作用,因为它能让我们更好地在实践中发掘真理,更好地在实践中了解国情,更好地在实践中服务社会,更好地在实践中检验自我,突破自我,更好地在实践中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

社会实践作为一种培养优秀人才以及专业人士的重要途径,作为一种培养动手本事以及应变本事的有效方法,作为一种投生身于社会实践及其服务于社会公民的良好形式,一向深受各大高校的高度重视。为了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四有青年,为了提升莘莘学子的素质教育,为了改善广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我们学校也一向在进取响应国家的号召,大力开展各种社会实践与社区服务,以便于学生能更直观,更有效,更直接的投身于社会实践的大潮之中去。

事实上,经过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学生能更好的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服务于社会;学生能更好的学习知识,锻炼自我,提升自我,升华自我;学生能更有效的磨练自我的意志,锻炼自我的才干,提高自我的本事,体现自身的价值。

对于学生来说,学校在某种层面上也算是一个小型的社会了,但它仅仅也只是一个小型得社会社会罢了,可是它与真正意义上的社会根本无法相提并论。真实的社会,是一个更能锻炼人,磨练人的.地方,当你真正踏入社会的时候,你就会明白自我有多渺小,你就会发现自我存在多少不足,你就会体会到自我与别人还有多大的差距。

经过一次次的社会实践活动,会让学生们不由自主地涌动起一种自豪感,成就感,那种无与伦比的经历会让学生感觉自我不再是象牙塔里经受不住风吹雨打的花朵了,会让他们更直接的体会到他们又长大一点,又成熟一点了,会让他们更有效的明白怎样去适应社会,怎样去正确看待人生,怎样更好地走向成功。总之,仅有经过实践活动的磨练,孩子们才会深深认识到社会实践是一笔巨大的财富,才会明白实践就是就是要求他们把学校里学到的理论知识,充分运用到客观实际中去,使得自我的所学所知能有用武之地。

平心而论,对于广大学子来说,仅有把实践与理论有效结合起来,我们才能发现自身的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才能秉着一颗谦逊之心,怀着一种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的人生态度去提升自我,完善自我。学校是一个教育我们,培育我们,磨练我们的圣地;社会是一个启迪我们,完善我们,强化我们的宝地;实践是一个让我们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的最好途径,作为一名新世纪的青年,我们必须要严格要求自我,正确认识这三者之间的紧密联系,拼尽全力去实现从理论到实践再到理论的飞跃,从而更好地提高自我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本事,为自我步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艰辛知人生,实践长才干”,“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衷心期望这些鼓舞人心的话语并不只是单纯的口号,也不是无意识的呐喊,相反,我们应当把他们作为自我的座右铭,脚踏实地地去践行它。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让我们满怀信心,扬起自信与勇气的白帆,全力驶向实践的大海中去吧!

社会实践的意义精选篇4

社会实践是一个富有十分广泛而深刻涵义的概念。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引导学生走出校门、接触社会、了解国情,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识分子与工农群众相结合的良好形式;是大学生投身改革开放,向群众学习,培养锻炼才干的重要渠道;是提高思想觉悟、增强大学生服务社会意识,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有效途径。透过社会实践活动有助于大学生更新观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有利于发展大学生的组织协调潜力和创新意识。社会实践活动没有课堂教学太多的束缚和学校生活的限制,学生们的.用心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兴趣高涨,思维也空前的活跃起来,往往会产生一些创造性火花,在实践中勇于开拓、敢于创新。

有利于提高大学生个人素养,完善个性品质。社会实践活动现场是考验大学生修养品性的好环境。在那些平凡而伟大的人民群众面前,大学生养成的“娇、骄”二气会得到克服;在实践的困难和危险面前,要求大学生们具有必须的牺牲精神和坚强的品质。这种实践活动多了,并且能深入下去,大学生在用心参与的过程中,就会逐渐养成坚韧、顽强的优良品性,养成务实的学习态度和生活作风,不断提高自我、完善自我。

社会实践的意义精选篇5

社会实践是一个富有十分广泛而深刻涵义的概念。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引导学生走出校门、接触社会、了解国情,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识分子与工农群众相结合的良好形式;是大学生投身改革开放,向群众学习,培养锻炼才干的重要渠道;是提高思想觉悟、增强大学生服务社会意识,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有效途径。经过社会实践活动有助于大学生更新观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我认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进取意义主要有以下几点:

(1)有利于大学生了解国情、了解社会,增强社会职责感和使命感。

现代大学生,大多是在书本知识中成长起来的,对我国的国情、民情知之甚少,而社会的复杂程度,远不是读几本书,听几次讲座,看几条新闻就能了解的,社会实践活动则为他们打开一扇窗口。

(2)有利于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对自身成长产生紧迫感。

经过广泛的社会实践活动,能让学生看到自我和市场需求之间的差距,看到自身知识和本事上存在的不足,比较客观地去重新认识、评价自我,逐渐摆正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人民群众的位置。

(3)有利于大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转化和拓展,增强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本事。

大学生以课堂学习为主要理解方式,这对大学生来说十分重要,但这些理论知识并不代表大学生的实际技能,往往难以直接运用于现实生活之中。社会实践使大学生接近社会和自然,获得很多的感性认识和许多有价值的新知识,同时使他们能够把自我所学的理论知识与接触的实际现象进行对照、比较,把抽象的理论知识逐渐转化为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本事。

(4)有利于增强大学生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本事。

社会实践活动使大学生广泛地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不断地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不断动手、动脑、动嘴,直接和社会各阶层、各部门的人员打交道,培养和锻炼实际的工作本事,并且在工作中发现不足,及时改善和提高,使之更新知识结构,获取新的知识信息,以适应社会的'需要。

(5)有利于发展大学生的组织协调本事和创新意识。

社会实践活动没有课堂教学太多的束缚和学校生活的限制,学生们的进取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兴趣高涨,思维也空前的活跃起来,往往会产生一些创造性火花,在实践中勇于开拓、敢于创新。

(6)有利于提高大学生个人素养,完善个性品质。社会实践活动现场是考验大学生修养品性的好环境。在那些平凡而伟大的人民群众面前,大学生养成的“娇、骄”二气会得到克服;在实践的困难和危险面前,要求大学生们具有必须的牺牲精神和坚强的品质。这种实践活动多了,并且能深入下去,大学生在进取参与的过程中,就会逐渐养成坚韧、顽强的优良品性,养成务实的学习态度和生活作风,不断提高自我、完善自我。

社会实践的意义精选篇6

关于社会实践的意义,有如下几点:

1、有利于增强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本事以课堂学习是大学生理解知识的主要学习方式,而课堂学习所获得的知识基本上都是间接的、系统的理论知识。然而,这些理论知识并不代表大学生的实际技能,并且,在实际的生产生活中,需要运用多方面的知识的技能才能解决。社会实践使大学生能够把自我所学的理论知识与接触的实际现象进行对照、比较,使理论知识逐渐转化为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本事。

2、有利于增强社会职责感,热爱祖国,献身社会,前提是要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大学生走向社会参加实践,亲身体验生活,看到城乡差别,感受贫富差距;在与人民群众的接触、了解、交流中受到真切地感染和体验,从活生生的典型事例中受到深刻的教育和启发,使思想得到升华,社会职责感和使命感得到加强。

3、有利于培养协调本事和创新意识社会实践活动形式多种多样,活动地点和服务对象也是经常发生变化的。在大多数情景下,大学生要自行组织活动,独立应对和解决各种问题。这有利于充分调动他们的进取性,使学生们的思维活跃起来,从而,有利于大学生在实践中培养组织协调本事和创新意识。

4、有利于提高素养,培养品质等。

社会实践的意义精选篇7

众所周知,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本事、培养品质,增强社会职责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新形势下,探索大学生社会实践机制,深化社会实践活动,不仅仅是经济与社会发展对高校的客观要求,也是高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必然需要。

在社会实践中,大学生要同各种不一样身份的人接触。他们中既有活动伙伴,又有社会群众和指导教师。学会如何与同学分工合作,融洽地与周围的人们相处就显得尤为重要。而实践活动现场正好成为考验大学生修养品性的好环境。在实践的困难面前,要求大学生们要有必须的牺牲精神和坚强的品质。有利于提高就业竞争力

社会实践使大学生深入社会、了解社会,适应各种社会关系的要求,逐步从“学生主角”变为“社会主角”,初步实现自身的社会化和个性化发展,这是大学生就业和成为社会所需的人才的先决条件。仅有在充分社会化和个性化发展的基础上,大学生投身社会实践,拓展综合素质,增加社会阅历,提高实践本事,培养创新意识和创业本事,提高就业竞争力,有利于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从根本上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

正是社会实践对我们大学生生存发展的各种意义,所以我们应当进取倡导参加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的意义精选篇8

社会实践活动是我们成功路上的垫脚石,对于我们今后的工作与发展来说有十分大的进取带动作用,因为它能让我们更好地在实践中发掘真理,更好地在实践中了解国情,更好地在实践中服务社会,更好地在实践中检验自我,突破自我,更好地在实践中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

社会实践作为一种培养优秀人才以及专业人士的重要途径,作为一种培养动手本事以及应变本事的有效方法,作为一种投生身于社会实践及其服务于社会公民的良好形式,一向深受各大高校的高度重视。为了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四有青年,为了提升莘莘学子的素质教育,为了改善广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我们学校也一向在进取响应国家的号召,大力开展各种社会实践与社区服务,以便于学生能更直观,更有效,更直接的投身于社会实践的大潮之中去。

事实上,经过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学生能更好的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服务于社会;学生能更好的学习知识,锻炼自我,提升自我,升华自我;学生能更有效的磨练自我的意志,锻炼自我的才干,提高自我的本事,体现自身的价值。

对于学生来说,学校在某种层面上也算是一个小型的社会了,但它仅仅也只是一个小型得社会社会罢了,可是它与真正意义上的社会根本无法相提并论。真实的社会,是一个更能锻炼人,磨练人的地方,当你真正踏入社会的时候,你就会明白自我有多渺小,你就会发现自我存在多少不足,你就会体会到自我与别人还有多大的差距。

经过一次次的社会实践活动,会让学生们不由自主地涌动起一种自豪感,成就感,那种无与伦比的经历会让学生感觉自我不再是象牙塔里经受不住风吹雨打的花朵了,会让他们更直接的体会到他们又长大一点,又成熟一点了,会让他们更有效的明白怎样去适应社会,怎样去正确看待人生,怎样更好地走向成功。总之,仅有经过实践活动的磨练,孩子们才会深深认识到社会实践是一笔巨大的财富,才会明白实践就是就是要求他们把学校里学到的理论知识,充分运用到客观实际中去,使得自我的所学所知能有用武之地。

平心而论,对于广大学子来说,仅有把实践与理论有效结合起来,我们才能发现自身的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才能秉着一颗谦逊之心,怀着一种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的人生态度去提升自我,完善自我。学校是一个教育我们,培育我们,磨练我们的圣地;社会是一个启迪我们,完善我们,强化我们的宝地;实践是一个让我们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的最好途径,作为一名新世纪的青年,我们必须要严格要求自我,正确认识这三者之间的紧密联系,拼尽全力去实现从理论到实践再到理论的飞跃,从而更好地提高自我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本事,为自我步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艰辛知人生,实践长才干”,“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衷心期望这些鼓舞人心的话语并不只是单纯的口号,也不是无意识的呐喊,相反,我们应当把他们作为自我的座右铭,脚踏实地地去践行它。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让我们满怀信心,扬起自信与勇气的白帆,全力驶向实践的大海中去吧!

社会实践的意义精选篇9

社会实践是一个富有十分广泛而深刻涵义的概念。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引导学生走出校门、接触社会、了解国情,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识分子与工农群众相结合的良好形式;是大学生投身改革开放,向群众学习,培养锻炼才干的重要渠道;是提高思想觉悟、增强大学生服务社会意识,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有效途径。透过社会实践活动有助于大学生更新观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有利于发展大学生的组织协调潜力和创新意识。社会实践活动没有课堂教学太多的束缚和学校生活的限制,学生们的用心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兴趣高涨,思维也空前的活跃起来,往往会产生一些创造性火花,在实践中勇于开拓、敢于创新。

有利于提高大学生个人素养,完善个性品质。社会实践活动现场是考验大学生修养品性的好环境。在那些平凡而伟大的人民群众面前,大学生养成的“娇、骄”二气会得到克服;在实践的困难和危险面前,要求大学生们具有必须的牺牲精神和坚强的品质。这种实践活动多了,并且能深入下去,大学生在用心参与的过程中,就会逐渐养成坚韧、顽强的优良品性,养成务实的学习态度和生活作风,不断提高自我、完善自我。

社会实践的意义精选篇10

1、社会实践利于锻炼学生实践本事,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大学学校毕竟不是完全的社会化,实践供给这样一个契机,让大学生们更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现象,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从实践中学习新的知识,经过所从事的工作,一方面挖掘自身潜在的本事,另一方面发现自我的不足之处,综合本事往往是一个学生在社会交往,社会适应多方面本事的体现,在与社会的交流中,已有的本事得到锻炼,亟需提高的本事使大学生对自我缺陷有所了解,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能够在以后的发展中为社会需求做好准备。

2、社会实践是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构建与个性塑造与检验的良好方式。

高中时代的应试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束缚了学生们独立思考的本事,使学生们的视野局限于纯粹的知识中,告别高中时代,大学的自由度提高很多,异常是思想的自由度,价值观通常在这个时期构成,很多学生的思想仍旧停留在高中阶段,思维模式的转变,独立思考的本事与自我确定的本事都有待提高,学生们的思考方式能够在社会实践中得到验证,从而主动进取的吸收利于自身发展的思想方法,由于文化思想的多元并流,社会的不良风气对学生也有影响,这就考验他们的确定力与决策力,种种不一样方式的实践从许多不一样方面检验学生的价值观,对其价值观的构成修复有进取地促进作用。个性塑造是与性格自身的素质紧密相连的,学生能够在社会大浪中尽力展示自我,也可能遭到前所未有的打击,学生对社会的诸多不适应对学生的心理素质提出要求,实践使学生发现自我性格特点,行为特质,生活习惯与社会标准的距离,为将来完善自我探路。

3、社会实践对大学生实现人生价值,认识人生意义大有裨益。

这同时也是价值观的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求我们要在实践中学习马克思主义,弘扬民族精神,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有文化有纪律,社会实践正式这些优良精神品质的试验方式,学生可从中体会劳动的价值,人生的意义,实现自我价值,对学生的价值追求,政治文化信仰都将有影响。

4、大学生社会实践意义在于能够推进其职业生涯的建构。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前奏。高等教育肩负着为社会输送合格人才的重任。然而,要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人才,必须深化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意识。当前相当多的大学生只是急于找到一份工作,而对于生涯发展意识、生涯决策本事、自我价值认知、职业定位等却一无所知,导致了不少“毕业即失业”的尴尬局面出现。这与高校培养“合格”人才的初衷更是相去甚远。要培养合格的人才,这就有必要以社会实践为方法入手,推进大学生职业规划进程,以“规划”促“合格”。首先,经过行进中的社会实践,大学生个体能够逐步建立与发展一个整合而适当的自我概念(包括职业自我),并将其转化为实际的选择与生活方式,实现个体的生涯发展目标。至此,大学教育便成为实时调整以满足社会市场需要的一种“液态”教育活动。这在必须程度上改善了当前社会需求与高校在在教学理论、专业和课程结构以及教学手段等方面常与现实脱节的局面,促进高校办学进一步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其次,人生规划中的关键是合理职业定位。定位准确,才能使规划实用有效,否则,规划制订得再好也无法变成现实。经过社会实践,学生将在以活生生的职业情境中,进行正确决策,科学规划人生;认知自身的本事、本事倾向、兴趣、兴趣、个性等,

以及明晰个人的职业价值,利于未来将个人追求与社会发展相结合,进行合理定位。

以上几点是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意义的内在表述,此外,大学生实践从以后走入社会来看,社会实践大多数人关注自我所学的专业,了解此专业的最新动态,关心行情与就业前景,培养职业素质,增强职业技能,为就业找出路,同时也不乏一些学生在实践中获得报酬,增加物质生活来源途径,使自我的大学生活丰富多彩。

社会实践的意义精选篇11

(一)有利于知行合一价值

认同的最终目标是要使个体做到知与行的统一,即个体既能够做到将社会对个体的要求内化为自身的观念,又能够做到外化为自身的行为。中国古代有“知行合一”的传统,王阳明认为“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朱熹认为“知之之要,未若行之之实”。然而正如《尚书•商书•说命中》所说:“知之非艰,行之惟艰”,在当下社会,我们经常会看到实践行为与教育中所树立的正确观念相脱节的现象,生活中,所行非所知的现象会经常发生。高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常常会面临这样的难题:少数富于吸引力的教育活动,能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但由于各方面条件的限制,一些教育活动往往很难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甚至部分学生出现边缘化的倾向。而社会实践活动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就是调动全体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让他们从多层次、多角度受到全面的教育。因此,社会实践活动中通过将实践活动与思政教育内容相结合,来扩大和提高高校思政教育的影响力和受益面,让学生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学懂理论,同时还能使教育内容外化为个体的自觉行动,实现在实践中检验认知、加深理解、纠正偏差、巩固认同。

(二)有利于情感升华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所蕴含的思想、观念、道德等内容,通过自觉践行并在实践中形成自己的为人处事准则,这一价值便实现了由“潜”到“显”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所蕴含的价值便也得以实现,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实现了情感的升华。社会实践活动,深入社会基层,通过身体力行,依靠所见所闻,了解国情、市情、民情,充分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际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更深入地理解、领会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实践活动中把实践经历转化为宝贵的精神财富,脚踏实地、虚怀若谷,加强修养、陶冶情操,磨炼意志、砥砺品格。在投身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同时,进一步坚定自身的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增强社会责任感、使命感,切实肩负起时代赋予的神圣职责。

二、现状与存在问题

尽管目前高校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途径与方法是社会实践,但从目前实施的现状来看,工作重点主要着眼于加强暑期“三下乡”的宣传,实践中还有许多亟待改进的地方。

(一)实践内容的丰富性和实践手段的单一性存在矛盾

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含的教育内容既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又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还包含社会主义荣辱是非观和改革创新时代精神等内容的培养。但目前高校社会实践中所采取的实践手段和实践方式却十分单一,有的甚至流于形式,这与丰富的实践教育内容和迫切的现实需求形成了鲜明的反差和对比,因而难以满足教育设计的初衷和教育工作的需求。

(二)教育理想与社会现实之间存在矛盾

高校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存在蜻蜓点水、敷衍了事的现象,这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包含的内容和要求相悖,这种矛盾一定程度上也反应出社会现实与教育理想之间存在的差距。高校对大学生道德和价值观的教育表现出单纯化、理想化和正面化的特点,而现实中,处于转型期的社会其价值观则呈现出多元化、真善美、假恶丑并存的局面。高校学生有时思考问题片面、肤浅,很容易被一些天花乱坠、脱离实际甚至荒唐可笑、极其错误的事物所迷惑。而目前高校的社会实践活动却常常对这一矛盾采取回避的态度,教育活动中只谈正面,回避矛盾,对存在的问题疏于指导,这一教育的结果不仅无法使问题得到解决,反而会对大学生的思想产生更大的困惑,甚至产生反感的情绪。

(三)教育方式上存在以说教为主而实践不足的矛盾

要真正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到每一个大学生的心中,单靠口头的说教是远远不够的,必须结合深入的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来促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解与接受。而目前的现状是,高校社会实践活动仍处于重动员、轻落实,重号召、轻行动的阶段,对于实践教育活动的安排和预期设计存在明显的不足。这种做法必然会导致大学生在一种被动的、服从的环境下机械地接受思想教育,其结果势必会引起学生的反感和厌倦,更难以取得真正的教育效果。

三、高校社会实践原则与设计思路

高校以社会实践为载体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需要站在理论的高度首先进行合理的规划与设计,统筹考虑安排各项工作,在社会实践的每一个环节和每一个细节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终形成合力,实现预期教育目标。

(一)找准社会价值与个体目标的交叉点

高校在实践活动中对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李建军高校以社会实践为载体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教育研究培育的同时,不可忽视对学生自我发展需求和个人职业理想的关注,重视对学生个人自身价值的实现,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在对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只有努力探寻社会价值与个体目标的最大交叉点,并将个体目标融入到社会价值中,才能真正发挥教育的作用与价值,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理论走向现实,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内化为自身的价值观念和精神信仰,并成为青年学生自觉践行的行动准则,从而实现教育的预期目标。反之,如果高校在对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时,只关注社会的需求和目标,通过一味的灌输和强制性的授予来要求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与党和国家的发展需要相一致,无视甚至扼杀青年学生的自身价值和个体的自我发展需求,其结果必然会出现教育效果大打折扣,甚至因逆反心理而适得其反。

(二)寻求社会需求与专业学习的切入点

在新的形势下,应该积极探寻和发现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在规律,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充分考虑与融入当前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与专业学习、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服务地方发展需求相结合,搭建一体化的学习台。同时,重视教学团队和师资力量的建设,建设一支业务能力强、年龄结构合理、善研究乐奉献的专业化实践教学团队,并且有一个能够充分施展与发挥教师才能的平台,教师通过担任指导教师和带队教师,发挥教师的专业特长,保障社会实践活动深入而扎实地开展,使社会实践活动真正从书本走向实际、走向生活、走向社会。

(三)探求基础要求与先进追求的关联点

在社会实践目标的规划与设计上,首先应该关注基础性的要求,即大部分学生通过一定的学习和实践都能够达到和实现的目标,在此基础上对有额外需求的学生设定更高的目标和要求。从某种意义上讲,基础要求与先进追求在对学生的价值观教育中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基础性要求是对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的基础和保证,而先进性追求则会起到引领和带动的作用。因此,高校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既要关注基础性要求,也要关注先进性追求,实践中努力探求基础要求与先进追求的关联点。

(四)把握实践内容与时代主题的契合点

社会实践的意义精选篇12

一、中小学社会实践教育的意义

青少年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力量,他们通过学校的学习,拥有丰富的科学知识、强烈的爱国情绪和为社会的无私奉献精神。他们的问题在于没有充分的社会经验去适应社会,正因如此才充分体现出了学校期间社会实践教育的重大意义,只有让学生在学校的时候就拥有充足的社会实践经验,才能培养出有利于社会发展的合格人才。因此,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的社会实践教育,对于深化青少年进入社会前的思想和能力掌控,有着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

1.是实现学生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

以德育人是新世纪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社会实践教育,一方面,学生可以对党的教育方针有更为深刻的认识,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另一方面,也能够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创新精神,形成成熟可靠的问题解决能力。这能够让学生形成在我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国梦”的坚定信心。

2.是开展创新教育的重要方式

创新是21世纪的社会主旋律,对于学生来说,创新能力也是必须具备的重要素质。创新教育是学校为适应新时代人才要求而必须进行的重要教育手段。学校的创新教育,既要做到为学生开拓知识面,更要做到提升学生的实际解决问题能力,而能做到这两方面兼顾的就是社会实践教育。

3.是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重要途径

青少年时期的学生处于价值观的塑造期,正确的教育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让他们形成成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社会实践教育正能达到这样的教育目的,学生可以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有效的磨炼自身的意志,提升自己对社会认知,锻炼独立生存能力和适应不同工作岗位的能力,这样才是新世纪合格的人才。

二、中小学社会实践教育的途径

1.勤工俭学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一个现象,家庭条件不好的中学生,一般会在放假期间去打工来自行赚取自己的生活费用。勤工俭学是现在最受欢迎的社会实践模式,能够培养学生的独立生活能力,环节家庭经济压力,是一种简单的社会实践途径。但是,一般能接受中学生的勤工俭学岗位都是以体力劳动为主,如发传单、饭店服务生、超市促销员等简单的岗位,这些岗位不需要专业知识,工作方式简单,而且不签订劳动合同,只能说是最为基础的社会实践模式。虽然非常受学生的喜爱,但是所能起到的社会实践教育效果却十分有限。如果想要发挥勤工俭学的教育作用,教师就一定要起到自己应有的作用。首先,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充分的认识到勤工俭学的目的和重要意义,让学生明白勤工俭学和一般所说的打工赚钱之间的区别。其次,教师一定要告诉学生,勤工俭学是一种社会实践教育的方法,它可以扩大学生的社会阅历,锻炼他们的接人待物能力,培养独自生存能力,这些方面的所得要远远的大于经济方面的作用。

2.社会问题调研

社会问题调研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同时它还能够在侧面提高学生对社会问题的认知,真正的做到了知识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是学生社会实践教育的一种有效手段。20--年《南风窗》杂志社创办的“调研中国”公益项目,是目前全国最权威的调研项目。通过对不同的社会热点问题进行社会性的调研得出报告书,结集出版,其中很多被政府相关部门吸纳,成为决策参考。相比之下,学校的社会问题调研在形式上虽然停留在“纸上谈兵”的阶段,不具备社会影响力,但是仍然可以起到锻炼学生的作用,是一种适合学生的社会实践教育方式。值得关注的是,在调研课题上教师一定要合理选择,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起到作用。近几年,社会调研已经成为一个被教育界广泛应用的社会实践教育方式,根据过往的实践经验证明,社会问题调研在提高中学生社会洞察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有着十分显著的效果。但是,在实际的操作中却一直存在着一些问题,一定要充分的重视,否则很难起到实际的效果。首先,教师一定要让学生明确社会调研的目的,杜绝形式主义。其次,社会调研需要一定的经费,中小学生一般都存在没有调研经费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学校可以自行设置一些符合学生兴趣的调研课题,也可以将大量的已有调研数据拿来让学生进行相关的数据整理工作,这样也同样可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对于资料的收集、整理等能力。

3.寒暑假基层服务模式

在寒暑假,学校可以为学生安排适合学生发展的基层服务实践活动,可以通过寒暑假让学生走进乡村、基层社区,为最基层的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这样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增强他们的社会阅历。但是,实际的基层服务对学生的能力要求偏高,需要相关的专业类知识,如果不具备这些专业知识,便很难达到实际的效果。为了让更多的学生能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获益,学校应当在寒暑假为学生选择一些简单且能起到作用的实践项目。在实际的实践过程中,为了避免在实践活动中出现敷衍了事的情况,本人认为可以通过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改进:一是要发挥整体优势。改变传统的以小组为单位的社会实践模式,以班为单位来发挥整体的人力优势。二是采用“订单服务”模式。由学校组织,按不同的服务类型向有需求的基层地区发出通告,这样有需求的社区便会发出服务“订单”,这样才能更好的投入基层服务,才能派出对“订单”有兴趣的服务分队,完成具体的服务项目。三是创建“精品服务”精神。无论是哪种服务方式,都要让最喜欢此项服务的学生来组成服务小分队,只有这样才能发挥服务小分队的最大职能,让服务成为“精品”,这样不仅能让学生得到更好的社会实践经验,更能为其他学生赢得更多社会实践的机会。

三、结语

社会实践的意义精选篇13

前言:寒假期间,我和我的同学一起到一家电子厂打工。在这短短的四十天里我们有很多收获。我想只要我们真诚地对待别人,慢慢地你的真诚也一定会换来真正的友谊。在外面若没有朋友,你的生活就会增添许多遗憾,而你的精神世界也将是空虚的,所以在外要大胆地与人交往,用你的热情去融化世界,最终你一定有所收获!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短短的四十天里,我拥有到了人生中所没有过的经历。每天都是与棉花打交道,生活枯燥无味,但出去我也结交了一些朋友,有他们的陪伴时间也好打发。虽说那里很乏味,但我也从中学到了很多。

寒假里我到苏州钡泰电子厂里进行实践活动,第一次体会到了打工人员的艰辛与不易。刚开始的时候我在那里做装工,但因为不熟练速度特别慢,犯错特别多,我性格有些急,做这份工作磨练了我的耐性,使我在以后的工作中细心了不少。总的来说,这次打工经历有艰辛也有收获。我深深体会到了大学不同于社会。大学是一个小社会,步入大学就等于步入半个社会。我们不再是象牙塔里不能受风吹雨打的花朵,通过社会实践的磨练,我们深深地认识到社会实践是一笔财富。社会是一所更能锻炼人的综合性大学,只有正确的引导我们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于社会,投身到社会实践中去,才能使我们发现自身的不足,为今后走出校门,踏进社会创造良好的条件。

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让我认识更多的人。如何与别人沟通好,这门技术是需要长期练习。以前工作的机会不多,使我与别人对话时不会应变,会使谈话时有冷场,这是很尴尬的。与同事的沟通也同等重要。人在社会中都会融入社会这个团体中,人与人之间合力去做事,使其做事的过程中更加融洽,更事半功倍。别人给你的意见,你要听取、耐心、虚心地接受。在社会中要克服自己胆怯的心态。开始放假的时候,知道要打假期工时,自己就害怕。自己觉得困难挺多的,自己的社会经验缺乏,学历不足等种种原因使自己觉得很渺小,自己懦弱就这样表露出来。几次的尝试就是为克服自己内心的恐惧。如哥哥所说的“在社会中你要学会厚脸皮,不怕别人的态度如何的恶劣,也要轻松应付,大胆与人对话,工作时间长了你自然就不怕。”其实有谁一生下来就什么都会的,小时候天不怕地不怕,尝试过吃了亏就害怕,当你克服心理的障碍,那一切都变得容易解决了。战胜自我,只有征服自己才能征服世界。有勇气面对是关键,如某个名人所说:“勇气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狱。”

大学是一个教育我、培养我、磨练我的圣地,我为我能在此生活而倍感荣幸。社会是一个很好的锻炼基地,能将学校学的知识联系于社会。实践是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运用所学知识实践自我的最好途径。亲身实践,而不是闭门造车。实现了从理论到实践再到理论的飞跃。增强了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认识社会,社会实践活动给生活在都市象牙塔中的大学生们提供了广泛接触基层、了解基层的机会。深入基层,同基层领导谈心交流,思想碰撞出了新的火花。从中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汲取了丰富的营养,理解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真正涵义,认识到只有到实践中去、到基层中去,把个人的命运同社会、同国家的命运联系起来,才是青年成长成才的正确之路。在此次实践过程中我学到在书本中学不到的知识,它让你开阔视野、了解社会、深入生活、回味无穷。社会实践作为广大青年学生接触社会、了解国情、服务大众的重要形式,对于青年学生的成长、成才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社会实践活动一直被视为高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跨世纪优秀人才的重要途径。寒假期间社会实践活动是学校教育向课堂外的一种延伸,也是推进素质教育进程的重要手段。它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同时,实践也是大学生学习知识、锻炼才干的有效途径,更是大学生服务社会、回报社会的一种良好形式。

很高兴自己能有这次社会实践的机会,通过这样的实践,我真正学习到了社会经验,它为我积累了一笔宝贵的人生财富,它为我今后步入社会打下了牢实的根基。

社会实践的意义精选篇14

摘要:实践思维方式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变革的真正意义,它的产生标志着一种全新的、科学的思维方式的创立,推动了哲学思维方式的发展。实践思维方式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不同组成部分之间内在统一的理论实质,构成了马列主义、思想、---一脉相承的哲学基础。

哲学理论和哲学观念的变革,本质上是哲学思维方式的变革。所谓哲学思维方式,即哲学家观察、思考和把握世界及其发展的基本模式,也是哲学家思考、认识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观点和根本方法。马克思创立了以实践为核心范畴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哲学的伟大变革,同时也就实现了思维方式的伟大变革,展示给世人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实践思维方式。论文百事通实践思维方式是马列主义、思想、---一脉相承的哲学基础。思想的哲学思维方式和---的哲学思维方式则是对实践思维方式的丰富和发展。

一、马克思确立了实践观点的哲学思维方式,取代了传统哲学的本体论思维方式

马克思的实践思维方式在马克思著名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这一被恩格斯誉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中得以集中表述,并渗透、贯穿于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之中。所谓实践思维方式,简要说,就是按照人的实践活动本性及其方式去思考、认识和解决问题的哲学思维方式。实践思维方式的产生,标志着一种全新的、科学的思维方式的创立,推进了哲学思维方式的发展。

实践思维方式以科学的态度看待实践,从而第一次还人们的实践活动以本来面目。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观点,是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钥匙。要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神,必须理解实践。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实践范畴的发展沿两条路线前进。一条是突出经验,突出科学实践的特点;另一条是沿突出理性,突出自主创造性的发展方向。马克思形成科学的实践观是实践范畴在一次次冲突中不断展现自身的结果,同时又建立在直接超越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实践观之上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范畴是物质和精神、主体和客体、主观和客观、感性和理性、目的和结果、必然和自由在相互规定和转化中的现实统一。然而,实践作为一种活动只能解决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认识论问题,只具备实践意义,缺乏理论意义,不能解决哲学最高层次—思维方式的问题。并且实践活动只是哲学考察的一部分,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全部。马克思主义哲学正是将这种对“实践活动”的认识,形成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逻辑,即实践思维方式,重新审视思维和存在的关系,形成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使实践思维方式得以体现。因而实践范畴不能仅仅停留于活动、观念层面,必须上升为思维方式的层面。只有这样,实践才能解决贯穿整个哲学理论之中,并且具有科学解决思维和存在关系的能力,最终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的观点。

实践思维方式以实践为起点,以唯物的辩证思维方法为手段去解释人、解释人与世界的关系,从而第一次正确地揭示了人的本质、人与世界关系的本质。首先,从实践出发去解释人。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思想家的最高成就,是把人性、人的本质归结为自由、平等、爱、追求幸福、理性等。这些思想对于反抗封建专制和神学对人的束缚与禁锢,无疑是进步的、革命的。但他们所说的只是一般的、抽象的人,因而关于人的自由、平等、爱等等,也只是一种抽象的理论。其根本特征在于把自由、平等、爱说成是人与生俱来的,是人的“自然权利”或“天赋权利”。实践的思维方式从实践出发去理解人的本质,从而使人的本质理论立足于坚实的现实基础。在马克思主义看来,劳动是古猿进化为人的决定性环节,劳动又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标志,因此,没有劳动就没有人类本身。劳动从来不是单个人的活动,它一开始就是社会活动。因此,作为人的本质的劳动不能存在于人的社会关系之外,只有在各种社会关系中,才有人的真正本质。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川其次,从实践出发去理解人与世界的关系。旧唯物主义不懂实践,不能从实践的思维方式去理解人与世界的关系。这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费尔巴哈想要研究跟思想客体确实不同的感性客体,但是他没有把人的活动本身理解为对象性的活动。”因此,旧唯物主义不能正确地理解人与世界的关系。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一种实践的存在,在实践活动中,人把自身之外的一切存在都变成了自己活动的对象,变成了自己的客体,与此同时,也就使自己成为主体性的存在。从人的实践活动去考察人与对象世界的关系,就出现了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主体力求在对自身生活有用的形式上占有和把握客体以满足自己的需要,但客体世界并不依主体的需要和意志而运动,决不会主动满足人的需要。主体只有不断地创造出新的工具、增强自身的改造能力,才能使客体满足自己的需要,并使自身不断完善。在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中,主体是中心。因为从客体的生成来看,客体是社会实践活动的结果,是由主体的对象的活动所不断生成的。从本质上看,客体只不过是主体自身的一种存在的形态,是渗透着主体的目的、需要、兴趣诸因素,为主体的实践活动所改造、所作用的人化自然;在主体与客体的对立关系中,主体处于主导、能动和创造的地位,客体处于从属、被动、被创造对象的地位。主体与客体的统一,是以主体为核心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主体对客体的占有和主体需要的满足,即主体将客体同化,纳入自身的存在体系,并充实和扩大自身的力量。

实践思维方式不满足于正确的解释世界,而着眼于能动地改造世界,从而超越了旧的哲学思维方式的狭隘范围。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他们的解释总是以超历史、超现实的方式提出问题,并追究终极之真、至上之善和最高之美,把世界的本质归结为“神性”或亘古不变的“人性”或“理性”。因此,他们对世界的解释总体上是不科学的。而且,他们不了解理论和实践的辩证关系,不懂得理论来源于实践又要回到实践中去为实践服务。他们中的有些人虽然也提出过变革社会的主张,但却反对通过革命实践来实现自己的革命主张。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思维方式的指向,首先是科学地解释世界。它立足于人的实践,即“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来看世界。一方面,它从现实生活本身抽象出世界的本质;另一方面,因为实践具有历史相对性。实践唯物主义放弃了旧哲学那种对世界本质绝对终极解释的企图,把对世界本质的解释作为一种相对的绝对—自己时代的绝对和历史过程的相对,从而使自己对世界的解释具有了科学性。实践思维方式的指向更重要的是“在于改变世界”。实践思维方式这种“改变世界”的思维指向,表现在马克思、恩格斯始终把指导和回答“人类解放”的问题作为自己的首要的任务,把解释世界与改造世界紧密结合,把解释世界作为改造世界的手段,把改造世界作为解释世界的根本目的。

马克思、恩格斯处在自由资本主义时代,他们依据实践思维方式,深刻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总结了无产阶级斗争的实践经验,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从而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对未来社会进行了预测和设想。但他们毕竟没有社会主义的实践,所以他们的预测和设想不可能是具体的。列宁在领导俄国革命过程中,在运用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特别是其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研究和解决俄国革命实际问题,并在坚决反对第二国际修正主义和俄国经验批判主义等错误思潮中,形成了“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思维,并且从抽象的思维到实践”的思维方式。列宁将其称为“这就是认识真理、认识客观实在的辩证途径”。列宁贯彻和应用了马克思的实践思维方式,深刻解剖了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社会矛盾,胜利领导了十月革命,把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实践,从而标志着人类社会历史的重大转折。列宁主义哲学思维方式的特点,就在于把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统一于一个动态的历史发展过程之中。因此,我们把它概括为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相统一的哲学思维方式。

二、马克思主义本身是一种开放的、不断发展的科学理论体系

它之所以必须不断发展,是因为它总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对客观实际的反映和对实践经验的总结。客观实际及人们的实际活动总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旧理论与新实践之间的矛盾,在客观上要求理论本身必须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不断发展,除了客观条件等因素外,最根本的主观条件就是其本身的实践思维方式。实践思维方式总是要求从现实出发,在现实中发现矛盾,提出现实解决办法,现实的解决问题,使理论与现实之间的矛盾不断获得解决,从而使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永具活力、不断发展、代代相承。实践思维方式,既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创立的思维逻辑,也是这一利,学体系不断发展的根本方法。

恩格斯曾经指出:“每一时代的理论思维,从而我们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在不同的时代具有非常不同的形式,并因而具有非常不同的内容。思维方式是特定历史时代和特定社会条件下的产物,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思维方式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它既表现在的理论著作中,也表现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革命实践中。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具体化,哲学思想的显著特点之一就是它的实践性。哲学思想的实践风格,表现在他的哲学专著中。在《实践论》这部伟大著作中,指出,人类的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东西,是人的认识发展的基本来源。随着人类社会生产活动的发展,人们的认识,不论对自然界方面,对于社会方面,也都是由低级向高级发展。他同时指出,人的认识运动,首先经历了由实践到认识的辩证过程,即在实践的基础上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经过实践得到的理性认识,还必须回到实践中去,这是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第二次飞跃更重要,因为只有这次飞跃,才能实现认识的目的—能动地改造世界,并检验理论和发展理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特别强调指出,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把知行统一观运用于革命实践,指出革命队伍内部的许多错误思想的认识论根源都在于认识和实践即知和行相脱离。走俄国人的路,这是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得出的结论。走俄国人的路,其中就包括要走被十月革命证明是正确的暴力革命道路。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从巴黎公社到俄国十月革命,都是走城市武装起义的道路。中国在北伐战争时期走过这条道路,但没有获得成功。大革命失败后,坚信“中国革命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的情况”,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原则,找到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适合中国国情的独特道路,提出了完整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和总路线,从而取得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所引导和开辟的这条道路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经典范例。他既继承了列宁关于暴力革命和工农联盟的思想,又考虑到了中国的具体实情。这条显然不同于西方及苏联国家的革命道路,体现了像中国这样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走向社会主义的一些特色。可见,的思维方式侧重于认识方式的深化和发展,通过认识方式来表现思维方式,是物质与精神相转化、认识与实践相统一的哲学思维方式。

社会实践的意义精选篇15

二、理论概述

“自我造型”理论最初是由格林布拉特和他的同事们在研究文艺复兴时期的文本的过程中逐渐总结和完善起来的。格林布拉特认为,人类的自我是一个社会化构建的过程。人类的自我是在人类文化结构中文本之间相互流动的过程中实现自我塑造的。在格林布拉特看来,人是文本,具有互文性,各种社会力量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构成文化,而“自我造型”则是文本之间的相互流动的结果,一个人的行为会影响他人,同时也会受到他人的影响。自我造型的过程是作者通过虚构的文本事件,阐述本人与他者之间的矛盾冲突,最终实现自我“塑造”的过程,同时,在文本的流动过程中对读者产生不同程度的“塑形”。因此,自我造型理论试图通过对文本的书写、分析和阐述,着重说明文本对个体和他者的“塑造”所产生的作用。换而言之, “自我造型”意在强调文化和文学通过文本的流动对人的塑造所产生的重要作用。

三、自我造型视角下的文学人物透析

(一)《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形象

红楼梦中的林黛玉时常用诗词来宣泄自己的离别情绪,她所描写的多是些死、老、衰等消极的景象。比如,“怪奴底事倍伤神,半为怜春半恼春。怜春忽至闹忽去,至又无言去不闻”形象地表达了林黛玉对爱情的伤感和猜疑;“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体现了林黛玉借物抒情、睹物思人的多愁善感和对自己命运多舛、前途未卜的迷茫。林黛玉将自己的消极情绪源源不断地输送到自己的诗句中,同时这种消极情绪不断地反作用于她的思想和行为,使其思维方式越来越消极——喜散不喜聚,喜静不喜动。林黛玉就是在这种文本间的互动中不断地重塑着自己,敢爱不敢言,将自己的爱情寄托于文本,在文本中逐渐将自我解构,最后为自己的爱情付出了自己的生命。

(二)林黛玉的悲剧——多种合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自我造型”表面上看是人类自身的建构过程,但是从深层意义上来讲,“自我造型”的背后反映的是相互作用的文本之间相关的所有社会关系的总和。格林布拉特认为,人类的自我是一个社会化构建的过程。人的本质不是固定的、整体的,而是不确定的、不连贯的,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各种合力的作用下形成的,处于文本互动中的个体始终处于不断地变化发展之中。林黛玉消极意识的塑造,是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多种合力共同作用的结果。林黛玉从小被当做男孩子来抚养,一直酷爱读书,深受当时封建思想的毒害和束缚。虽然我们在林黛玉的身上隐隐约约看到了女性意识的萌芽,但这并没有发展成为其自身的主导思想,更不可能将其付诸实践。在当时的条件下,自由恋爱毫无可能,这也是酿成林黛玉爱情悲剧的重要推动力。林黛玉深知自己无法完全掌握自己的命运,只好整天以泪洗面,直到生命的终结。在封建社会中,贾宝玉作为贾府的宠儿,可以享受一夫多妻的特权,在这种封建文化的塑造和朦胧的自我意识的反复较量中,林黛玉爱得炙热,也爱得痛苦,内心充满了嫉妒、恐惧和猜忌。在封建社会,婚姻是父母之命,林黛玉对自己的爱情没有绝对的自,尽管宝、黛的感情在贾府众所周知,但是贾母心中的理想人选并非林黛玉,最终贾母撮合贾宝玉和薛宝钗,牺牲了林黛玉,林黛玉满腔悲愤,离开了人间。从自我造型理论的角度来看,林黛玉朦胧的女性意识与封建文化的侵蚀间的相互作用以及由此造成的对贾宝玉的反复无常,甚至最后酿成的爱情悲剧都是在当时的文化背景下,文本间相互流动的过程中,各种力量相互作用所产成的。

(三)王安石笔下的仲永:自我塑造与消解

格林布拉特的“自我造型”理论总是寻找与自我对立的非人格化力量来促成自我的造型,在自我造型的动态过程中,知识对个体的塑造作用不可忽视。王安石笔下的伤仲永,曾令多少人对仲永的年少成才而赞叹不已,也曾让多少人因其故步自封、归于平庸而深感惋惜。仲永五岁便能指物作诗,“其文理皆有可观者”,之后“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最终错过了学习的机会,到19岁时已与普通人一样了。知识是一种力量,一种权利,总是以某种方式塑造自我和人生。仲永年少时天资过人,赢得了“邑人”们的赞赏和钦佩。仲永的天才神童形象在其才华这一力量的作用下逐渐得以塑造。其父亲虚幻地认为年少时天资过人,便不用再学,一生都将才华横溢,便“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最终使仲永归于平庸。在仲永自我塑造的过程中,与自我对立的非人格化因素也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就仲永而言,这一非人格化力量即人性的傲慢。这种人性的傲慢使仲永在自我塑造的过程中不断地消解自我的本质和天资,最终使其归于平庸。

四、自我造型视角下的女性主义

女性主义的理论千头万绪,但它们都致力于追求两性地位的平等,都建立在共同的理论前提之下,即现时的社会建立在一个以男性话语权占主导地位的父系体系之上,在这样的体系中,男性被赋予了比女性更多的特权,女性在政治、经济、文化、思想、伦理等各个领域都受到了不平等的对待。女性主义者试图从各个角度来深究女性处于相对较弱地位的本质原因。雪莉·欧德娜(Sherry Ortner,1974)认为,两性地位的差异,不是来自于生物差异,而是生物差异如何在一个文化界定的价值系统中诠释出来。法国着名作家波伏瓦在她的《第二性》中曾提出过经典的命题:“女人不是天生就是女人,而是被塑造成了女人”。虽然雪莉-欧德娜和波伏瓦在对女性自我本质认识上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但是两者在文化的影响力方面达成了共识,两位女性主义的支持者都在不约而同地强调文化对“自我塑造”所产生的重要影响。换句话说,当我们在“自我塑造”理论的背景下来重新解读两位哲学家时,不难发现两者在这一问题的认识上达到了统一,即“女性”是在一个在男性话语权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中,男性利用其特权所规定出来的,是在女性所处的从属地位的社会中建构出来的。

在父权制的社会中,女性的生存价值和标准按照男性的话语来塑造,被男性的价值标准所左右。女性的形象在男权制度下被无限美化和歌颂,比如女性的贞烈、坚守妇道,贤妻良母、相夫教子等品性。这种看似表面光鲜的形象背后隐藏着的是男性无比的自私。因为一旦女性背叛和违背了这些“完美”的品质,就必然受到全社会的谴责和唾弃,就好像女性被戴上了一个紧箍咒,永远受到无形的束缚。这就好比一颗玻璃球,人们将它举得越高,一旦其从高处掉下时就会摔得越碎。这种想象的产生一方面来自于父权制度下男性对于话语权的支配地位,由此构成的男权世界里,女性被奴役、被禁锢、被选择、被指责和伤害,男性做了错事可以被宽恕,而女性做了错事则要被打入地狱。另一方面波伏娃认为,除了女性总是受到压迫这一事实之外,女性的受压迫与阶级或种族受压迫有一个重要的区别:女性是她们自己受压迫状况的同谋。用存在主义的术语来说,女性把男性的注视以 及对性别的期望内在化了。她们成了男人期望她们所成为的形象,一种超越性的存在被困在了内在性中。按照自我塑造理论的视角看,女性在成长的过程中,被社会教导如何做一名女性。女性的“自我”本质上是在以男性占支配地位的意识形态中,在各种文本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产生的,是被塑造出来的。这种被塑造出来的形象,尤其是完美形象,被用于维持对女性的压迫,一旦在现实中损坏了这些美好的形象,便会被社会所唾弃、抛弃,酿成悲剧。

五、结语

自我造型理论的产生有其久远的历史渊源,深深地植根于肥沃的历史土壤之中。格林布拉特教授把自我造型的研究放在了文艺复兴的宏大背景之下,极力寻求文学、文化和历史的相关性。自我造型理论作为一种分析文本间相互作用的方法,为我们分析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塑造,文本阅读对读者的“塑造”以及作者、他者、文本之间的互文性特征都提供了独特的视角,对理解社会文化的构建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673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