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个人心得体会范文

|广辉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中国与世界联系日益密切。我认为,中国队世界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推荐的中国式现代化个人心得体会范文。欢迎大家来阅读。

中国式现代化个人心得体会范文

中国式现代化个人心得体会范文篇1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之新,在于有别于西方现代化。西方现代化是依靠资本主义社会形态实现的。但是,资本主义的现代化具有难以克服的弊端:由于社会大部分物质生产力以资本的形式掌握在少部分人手中,生产目的不是满足人的全面发展需要,少部分人、少部分国家的发展以大多数人、大多数国家的欠发展为条件,这种现代化不可能成为全体人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把西方发达国家顺序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串联式”发展过程改造成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并联式”发展方式,让科技发展由“跟跑”逐步转向“并跑”和“领跑”阶段,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之新,在于以新理念引领新实践。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逐步实现共同富裕;为资本设置“红绿灯”,既发挥其发展生产、创造财富、提供就业的积极作用,又克服其消极作用;把社会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有机结合起来,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遵循经济发展规律,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以消除西方现代化过程中对自然、社会及国家关系造成的消极影响;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走和平发展道路,实现互利共赢;

中国式现代化个人心得体会范文篇2

走自己的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共有特征,即“走中国自己的路”。其涵义是:选择什么样的道路要依据中国国情,我们走的是中国自己的路,不是他国的路,尤其不是西方式现代化道路;在道路问题上,要把“中国自己”确立起来;在中国道路问题上,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走自己的路是党百年奋斗并总结经验教训得出的历史结论,旨在破除中国道路问题上的教条主义、本本主义与独断主义、拿来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走自己的路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具体体现,是党和人民在走自己的路问题上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源于走自己的路,又发展了走自己的路。内涵是:走中国自己的路;赋予走自己的路以新的具体实践和理论内涵,即中国特色之路,中国特色本身具有丰富内涵;在走自己的路的历程中,我们摸索出了一条基本经验,既要坚持社会主义根本原则,也要适合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国情;这条道路来之不易,要倍加珍惜。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现代化道路的具体实现形式,是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继承与发展、提升与概括角度讲的,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又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本质上就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内生出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源,是基础;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说把“中国特色”转换为“中国式”,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升为现代化道路,同时又突出了“新”。

中国式现代化个人心得体会范文篇3

任何国家要在一定历史时期取得实实在在的长远发展,都离不开必要的战略规划和顶层设计。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这使得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能够结合发展阶段实际制定国家战略规划,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在民族复兴道路上接力奋斗,展现了独具特色的“接力赛”模式。而西方国家则陷入政党相互倾轧的“拳击赛”内耗中无法自拔,一切以选票为中心,既不对民众诉求进行及时回应,也不对国家发展进行整体布局,无法实现长远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始终坚持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根本政治制度,构建新型政党制度,用“接力赛”超越西方的“拳击赛”,始终发挥制度优势,提升治理效能,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接力赛”模式有利于推进全面发展,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五大建设的统筹规划;

有利于统筹效率与公平,不仅做大蛋糕,同时也分好蛋糕,构建初次、再次和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

有利于在高质量发展中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把人们追求美好生活与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有机统一起来。中国式现代化新模式,以“五年规划”为抓手,开展国情调查和发展规划,凝聚全民族智慧和力量,沿着行进路线图,朝着奋斗目标不懈奋斗、接续奋斗;

在各个发展阶段披荆斩棘,在不同历史时期迎难而上,跨越一个个“娄山关”、“腊子口”,在既定的奋斗征程中马不停蹄“接力”赛跑,呈现出中华民族奋勇前进的现代化宏壮图景。

中国式现代化个人心得体会范文篇4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

中国式现代化,既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之所以是中国的,是因为中国式现代化是党领导人民成功开创出来的,有着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拥有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之所以说是世界的,是因为中国式现代化又是“开源代码”,对于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而言,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现代化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示范。

进一步对中国式现代化进行了全面系统阐释。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等五个方面重要特色,反映了我国国情和现代化建设规律;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九个方面本质要求,指明了推进现代化建设的着力点和主攻方向;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等五个坚持重大原则,既阐释了“什么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方向指引,又提供了“怎样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遵循。

科学回答现代化的“人民之问”。一个14亿多人口的大国要整体迈入现代化,在人类历史上是空前伟大的创举,必然要付出艰辛努力,克服更多艰难险阻,也必然会产生更广泛的世界性影响,对人类进步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当前,我国存在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和不同群体居民收入差距,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要自觉主动地解决“三大差距”问题,使全体人民共享现代化成果。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既要做大做好“蛋糕”,又要切好分好“蛋糕”。

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关键之一在于分配制度。坚持多劳多得,鼓励勤劳致富,促进机会公平,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范收入分配秩序,规范财富积累机制。

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最鲜明的品格和根本的政治立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华儿女团结奋斗、不断奔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和要求,也是区别于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新时代非凡十年,党领导人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打赢了脱贫攻坚战,实现了千百年来中华民族摆脱贫困的夙愿。党始终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科学回答现代化的“中国之问”。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就开始了对中国现代化目标的规划,提出要将中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的现代化发展战略从最初单一的“工业化”逐步转变为“四个现代化”。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式现代化”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指导思想。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开辟了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新境界。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坚持不懈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从第一个五年计划到第十四个五年规划,一以贯之的主题是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虽然在探索中遭遇过一些困难和挫折,但党和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意志和决心始终没有动摇。在这个过程中,党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认识不断深入、战略不断成熟、实践不断丰富,加速了中国式现代化进程。我们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

独特的中国国情、独特的文化传统和独特的历史进程,决定了中国必须坚定不移独立自主推进适合自己特点的现代化,必须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实际。

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我们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既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科学回答现代化的“时代之问”。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许多发展中国家眼中的现代化就是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单纯追求经济、政治等单一向度的、非均衡的现代化,最终难以持续;即使已经实现现代化的国家,也会因为忽视某一方面的发展不均衡而导致国家衰落。世界现代化的历史特别是拉美、中东地区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历史表明,通过“跨越式”发展追赶世界现代化前沿的过程,必然会牵动整个社会发生剧烈变革,这就需要国家现代化所涉及的各个方面统筹协调、重点推进。

中国式现代化个人心得体会范文篇5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全面实现“十三五”发展目标,教育总体实力和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明显增加,教育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在此基础上,再经过15年努力,到2035年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迈入教育强国行列,推动我国成为学习大国、人力资源强国和人才强国。

经过40年改革和发展,我国教育基本解决了规模和数量问题,目前进入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新阶段。《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明确了何为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为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让所有受教育者享有好教育提供了行动指南——建成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现代教育体系、普及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实现优质均衡的义务教育、全面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职业教育服务能力显著提升、高等教育竞争力明显提升、残疾儿童少年享有适合的教育、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教育治理新格局。

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目标,首先要进一步加大国家对教育的投入力度。实现教育现代化需要相应的投入保障,《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为此明确提出,要完善教育现代化投入支撑体制。健全保证财政教育投入持续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确保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减,确保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减,保证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一般不低于4%。要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各项任务,尤其是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有必要在目前的投入水平上进一步提高。

我国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比例,2012年首次超过GDP的4%,之后这一比例都保持在4%以上。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4%以上,是我国扩大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支撑,包括提高学前教育毛入园率、提高普惠园比例、实现义务教育县域内均衡,都直接源于教育投入的增加。在此基础上,有必要根据教育现代化的任务,逐渐加大教育投入,如果能做到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4.5%或者5%,将为实现教育现代化各项目标提供更有力的保障。

在加大投入力度的同时,还要探索新的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优化教育支出结构。有必要强化省级财政对基础教育的统筹,把对教师的薪酬保障纳入省级财政统筹范畴,并加大中央财政对不发达地区、薄弱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只有强化省级统筹,才会推进义务教育的省域内均衡,也为推进随迁子女入学待遇同城化,有序扩大城镇学位供给创造条件。

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目标,其次要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高教育法治化水平,构建完备的教育法律法规体系,健全学校办学法律支持体系,这是《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到的10项战略任务之一,是提高各级各类学校办学质量重要措施。要深入推进教育管办评分离改革,落实和扩大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建立现代学校制度,明晰政府、举办者、办学者、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权责,让政府和学校、社会机构、家庭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政府最重要的职责是保障对教育的投入,并依法监督学校依法规范办学,要依法保障学校的办学自主权,真正实现教育家办学。

期待《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有效破解各项教育老大难问题,通过普及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实现优质均衡的义务教育,有效缓解入园难、入园贵、择校热等民生问题,切实推动我国成为学习大国、人力资源强国和人才强国。

中国式现代化个人心得体会范文篇6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全面实现“十三五”发展目标,教育总体实力和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明显增加,教育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在此基础上,再经过15年努力,到2035年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迈入教育强国行列,推动我国成为学习大国、人力资源强国和人才强国。

经过40年改革和发展,我国教育基本解决了规模和数量问题,目前进入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新阶段。《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明确了何为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为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让所有受教育者享有好教育提供了行动指南——建成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现代教育体系、普及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实现优质均衡的义务教育、全面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职业教育服务能力显著提升、高等教育竞争力明显提升、残疾儿童少年享有适合的教育、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教育治理新格局。

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目标,首先要进一步加大国家对教育的投入力度。实现教育现代化需要相应的投入保障,《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为此明确提出,要完善教育现代化投入支撑体制。健全保证财政教育投入持续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确保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减,确保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减,保证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一般不低于4%。要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各项任务,尤其是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有必要在目前的投入水平上进一步提高。

我国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比例,2012年首次超过GDP的4%,之后这一比例都保持在4%以上。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4%以上,是我国扩大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支撑,包括提高学前教育毛入园率、提高普惠园比例、实现义务教育县域内均衡,都直接源于教育投入的增加。在此基础上,有必要根据教育现代化的任务,逐渐加大教育投入,如果能做到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4.5%或者5%,将为实现教育现代化各项目标提供更有力的保障。

在加大投入力度的同时,还要探索新的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优化教育支出结构。有必要强化省级财政对基础教育的统筹,把对教师的薪酬保障纳入省级财政统筹范畴,并加大中央财政对不发达地区、薄弱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只有强化省级统筹,才会推进义务教育的省域内均衡,也为推进随迁子女入学待遇同城化,有序扩大城镇学位供给创造条件。

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目标,其次要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高教育法治化水平,构建完备的教育法律法规体系,健全学校办学法律支持体系,这是《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到的10项战略任务之一,是提高各级各类学校办学质量重要措施。要深入推进教育管办评分离改革,落实和扩大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建立现代学校制度,明晰政府、举办者、办学者、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权责,让政府和学校、社会机构、家庭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政府最重要的职责是保障对教育的投入,并依法监督学校依法规范办学,要依法保障学校的办学自主权,真正实现教育家办学。

期待《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有效解答各项教育老大难问题,通过普及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实现优质均衡的义务教育,有效缓解入园难、入园贵、择校热等民生问题,切实推动我国成为学习大国、人力资源强国和人才强国。

中国式现代化个人心得体会范文篇7

教育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极为重要的基础工程。它对提高全体人民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对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具有重大战略意义。我们必须加强教育工作,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作为一名年轻的教师,我深深地感受到了现代教育的急速发展。有时还会感到有些力不从心。想想我刚从师范毕业、踏进小学大门时,学校采用的还是一问一答的教学模式。

整堂课中,教师是课堂提问的垄断者。长期以往,学生的创造、好奇、探究的内在动力就减退了。近年来,许多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提出了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性地学习。我也阅读了大量有关的文章,利用暑期我认真地阅读了《现代教育理论》一书感触颇深:作为21世纪的教师,应做一名带着学生走向知识的组织者、共同学习者;应不断更新教学理念。过去常说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要有一桶水,而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那一桶水是远远不够的。过去,一名教师只要他工作踏踏实实,具有奉献精神。人们便会给予他"优秀教师"的称号。而新型教师必须要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必备的创新精神和较强的创新能力。现在,社会对于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应不断的进行反思、不断的超越自己、在更新教学理念的同时,应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探索、给学生营造一种和谐、宽松的课堂。

过去,我总认为教师是课堂的主宰者,考试成绩是检验学生是否掌握的唯一渠道。现在想想:我完全错了。其实,课堂是学生的。教师只是诱发者、组织者、辅导者、参与者,教师的教是服务学生的学。我们时常埋怨学生怎么了?想象力哪去了?创造力哪去了?其实,这完全是被我们的传统教学一步步的抹杀了。正是因为教师的一味"包办",学生成了旁听者。因此,教师应让学生学会质疑、学会评价、学会争论、学会学习。课堂上的问题应让学生自己设计,与同学合作解决,让学生自觉、主动地去学习。

21世纪是信息社会,现代教育技术正逐渐广泛深入的被应用到各科教学中,现在我们学校已经拥有两间电脑房,建成了校园教学网络,教师的控制电脑不仅可以控制学生使用的电脑,还可以解除对学生的控制,使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自主学习。教师可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水平设计出的不同层次问题或CAI教学软件放入网上,让学生共同研讨。在理论学习的同时,我将充分利用学校给予我们的硬件设备,不断创新、创造出崭新的教学模式。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以新型教师的要求鞭策自己,不断进取,不断反思,争取做一名具有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新型教师。

中国式现代化个人心得体会范文篇8

我在听了邱秋霞老师的培训讲座之后,受益匪浅,感触颇深。

邱老师给我们讲解了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在学科中的应用,我深刻了解到翻转课堂、慕课和微课之间的联系,明白在现代科技中,作为一名教师,还要跟上时代的潮流,学会用新技术丰富自己的课堂教学,有效地帮助学生解答疑惑,提高自己的教学综合能力。

在邱老师的介绍中,我知道了所谓的翻转课堂指的是教师创建视频,学生在家中或课外观看视频中教师的讲解,回到课堂上师生面对面交流和完成作业的这样一种教学形态。这种方式不一定要通过网络才能实现,教师也可以发材料下去给学生做题,我认为这是一种非常好的方式,有利于学生赶上教学进度,也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师生氛围。

开始听到“慕课”这词,我是不太清楚的。通过邱老师讲解,我才知道慕课的英文缩写是MOOC(M即Massive,指大规模;O即Open,指开发;O即Online,指网络在线;C即Course,指课程)。它指的是大型开发在线课程,是由许许多多地数字资源有序地组织在一起形成网络课程。如微型课程、微讲座、微课、微视频、多媒体课件、数字故事等。

微课是包含于慕课中的,微课指的是以网络视频方式呈现的,满足非在场学生进行碎片化移动学习需要的历时短小的课。微课是一种教学资源,它的时间比较短,一般在5—15分钟以内。微课还有十大特征,分别是:主持人讲授性、流媒体播放性、教学时间较短、教学内容较少、资源容量较小、精致教学设计、经典示范案例、自主学习为主、制作简便实用、配套相关材料。微课录制很方便,可以用手机拍摄,也可以用录屏软件来录课。

微课、翻转课堂和慕课这三者的关系可以用点、线、面来概括,微课代表点,即内容的重塑;翻转课堂代表线,即教学方法的改变;慕课代表面,即教学模式创新。这三者是相互联系的,密切相关。

我还学到了制作PPT有相关的编排原则:内容不在多,贵在精当;色彩不在多,贵在和谐;动画不在多,贵在需要。在制作课件时,教师要是太多会导致忽略内容,所以要非常注意这一点,不要为了外表而忽略实质,重点是让学生掌握知识,学会课文的内容。

总之,这次的培训讲座,我学到了很多东西,觉得非常值得,收获很大。作为一名教师,除了会教书,还要顺应时代的变化,懂得设计课件,带着新颖又创新的想法走进课堂,走进学生,让他们爱上语文,爱上学习的氛围,健康快乐地成长。 

中国式现代化个人心得体会范文篇9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之新,在于有别于西方现代化。西方现代化是依靠资本主义社会形态实现的。但是,资本主义的现代化具有难以克服的弊端:由于社会大部分物质生产力以资本的形式掌握在少部分人手中,生产目的不是满足人的全面发展需要,少部分人、少部分国家的发展以大多数人、大多数国家的欠发展为条件,这种现代化不可能成为全体人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把西方发达国家顺序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串联式”发展过程改造成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并联式”发展方式,让科技发展由“跟跑”逐步转向“并跑”和“领跑”阶段,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之新,在于以新理念引领新实践。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逐步实现共同富裕;为资本设置“红绿灯”,既发挥其发展生产、创造财富、提供就业的积极作用,又克服其消极作用;把社会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有机结合起来,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遵循经济发展规律,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以消除西方现代化过程中对自然、社会及国家关系造成的消极影响;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走和平发展道路,实现互利共赢。

中国式现代化个人心得体会范文篇10

伟大斗争创造伟大成就,伟大成就彰显伟大意义。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伟大意义,是在党领导人民进行艰苦卓绝伟大斗争和创造彪炳史册伟大成就过程中展现出来的。

中国共产党的一百年,是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一百年,是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一百年。在这个过程中,伟大斗争始终鲜明贯穿党的百年奋斗史。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进行了28年艰苦斗争,虽历经曲折但又不断在曲折中奋起,浴血奋战、百折不挠,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新中国成立后,面对一穷二白、千疮百孔的烂摊子,中国共产党以在“一张白纸可以画最新最美的图画”的豪迈热情和斗争精神,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带领人民重建家园,进行国家建设,创建民族复兴的基础,创造了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以伟大斗争精神开创并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实现了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创新,并在各个方面深入推动民族的伟大复兴,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党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心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自信自强、守正创新,把斗争精神弘扬到新时代发展实践中,奋力推进实现党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新格局,创造了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

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史上,伟大斗争、伟大成就和伟大意义是统一的。党百年奋斗的伟大历史意义,清晰呈现了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的初心和使命。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坚持以民族伟大复兴为主题,不断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不断思考人类往哪里去这一时代之问,以中华民族的创造性实践为人类前途命运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这就使得贯通历史、现实和未来,融通国家发展和人民幸福,联通民族复兴斗争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建构,成为党百年奋斗伟大历史意义最主要也是最具感召力、影响力和塑造力的实践特征。

伟大政党锻造伟大精神,伟大精神激扬伟大征程。党的十九届深刻指出:“过去一百年,党向人民、向历史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现在,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又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历史在人民探索和奋斗中造就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在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过程中创造了历史,开创了人类历史上伟大的政党奇迹。在新时代新征程上,面对更加艰巨的民族复兴历史重任和更加繁重的治国理政重任,必须要在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不断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激扬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新的伟大斗争,以走好新的赶考之路的强大历史自觉,在更高质量上推动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在更高发展水平上不断推动实现民族复兴,在更强的历史主动性上展现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在更具吸引力的高度上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新形态,在更先进和更纯洁的程度上坚定不移推动自己革命,从而在继续以伟大精神引领伟大斗争和创新伟大成就过程中,不断展现党百年奋斗的历史意义,带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书写和赢得新的伟大胜利和荣光。

    704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