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工作感悟的心得

|新华

人生工作感悟的心得篇1

金色的太阳 一盏 一盏

走来 走来 走来

大大方方把黑夜隐藏

每一个矿工半闭的眸子里 洒下一小片浓郁的金黄

我知道今晚

你也会抬头望炽烈的太阳

在你眼里 这金黄的太阳不会消失

多少年过去了 它却宛如一座金字塔藏在我的心底

“金色的太阳”,“炽烈的太阳”都是诗人对矿井事物的比喻,他用金黄色覆盖了自己的回忆。其实“黑夜”才是煤矿工人生活的主旋律,每个矿工从地面降到地下的工作都是从光明降入黑暗,这黑暗的压力是来自多方面的,既有离开人群的孤独又有走向危险的恐惧。当工作完毕,再见到光明时就意味着终于从死神的手掌里逃脱,回到了人间。矿灯对矿工的意义不亚于灯塔对船员的意义。但是明杰并没有选取这寻常的角度来切入,而是截取了煤矿工人走向井口下井之前的片段,让人物的内心得以呈现辐射性的丰富涵义,幸福之所以幸福皆因着苦难的存在,这温暖瞬间的背后正是冷冰冰的现实。其次,陌生化手法的使用也是作者诗艺纯熟的体现。本来是人物走过一个又一个的井架,但作者却以人物为感受的主体让灯“走来”,这使得不熟悉煤矿生活的人仿佛也能感受到工人们的节奏。最后一节中诗人重新回到了自我抒情,并赋予以时间的沉淀。这里没有过多的语言和激情,只用淡淡几笔便渲染了寂寥又温馨的黑夜,抓住了足以显示矿工心境的对应物。

明杰有知识分子敏感而多思的内心,会因不知名小花的盛开而感慨,“收拾起风中飘落的残花/仔细掩埋”(《烂漫春花开在这个城市的角落》)。“半山腰 你说/开始就是结束/折回头一齐向山下去” (《千佛山下》),日常化的诗歌语言寄托的却是深奥的哲思。岁月的流逝使诗人深感不安,“把一本日记小心的珍藏/也许有那么一日 还要把它出版或者焚烧”(《新年的钟声》),患得患失的心理被惟妙惟肖地呈现了出来。诗意就深藏在我们平凡的生活之中,而这种平民化的视角与写作上的知识化思索最终形成了明杰特有的诗歌特色。

表现个人或表现社会一直都是诗歌界常争论的话题之一,王家新把它称之为噩梦,“这个噩梦是在自由和关怀之间反复形成的。所谓自由就是个人的、艺术的、写作的自由,但同时还有一种对社会、历史的关注。”只要是“共同的东西——在每个伟大诗人身上存在着的——人道主义倾向:为完全的、发展完美的人而斗争”,无论其表现手法是什么,表达的内容是什么都会得到读者的尊重。因此,对诗本体的追求和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弘扬这二者不应该是矛盾的。一首诗没有个人独特的声音就只能是宣传品,如果没有现实与历史的支持,诗也只能是无病呻吟的产物。即使是一首纯粹个人化的诗歌,诗人也会从其中发现现实问题的影子。“在邮局里 我和女儿一起把邮票贴在明信片上”,“连同我所有的问候一起远离”,在这看似落伍的举动背后是作者高贵的坚持,“在这个高科技泛滥的岁月/我无意教导女儿怎样与人相处”,但诗人在“每年的这个时候 总想让远方变得近在咫尺”(《明信片》)。

在明杰的大部分诗作中,个人与社会的融合通常表现在游记诗之中。诗人通常把现实世界中的感受化为个人独特的情思,并把这情思放入文化语境中加以拓展延伸。作者喜写游记,不论是对康桥、凤凰山、千佛山还是临沂的小山村,作者都以自己的足迹为中心把现实世界圈入诗歌世界之中。诗中既有作者追求的纯粹之美又有厚重的现实感。面对钟灵毓秀的奇景,作者能够达到物我如一的境界,“如是说 诗歌中的主宰者/是我了/也惟有我了”(《巨石和水》)。现实世界日益荒凉,孤独的诗人却依然抱着一颗赤子之心想要与鸟“共同建筑一个/天空下没有影子/土地上没有汗水的/苦难家园”(《天地之间》)。看见长城,诗人疼痛于他的每一次创伤,也被像无数青砖一样的劳苦大众所触动,但长城不为所动,它只是在“蜿蜒 蜿蜒地生长”(《万里长城》)。游览黄河,诗人则通过《等候在黄河岸边》,把他对黄河的思考记录下来,深沉、悲壮、忧郁又兼具宏伟的气息萦绕在耳际。在《我是孔子房前的大树》这首诗中,诗人以树的视角观察着人与时间以及整个文化,对现实文化的情感体验完全是通过私人化的话语传达出来的。每一处场景诗人都能找到文化的切入点,对悠悠五千年的中华文明进行反思,现实和历史在诗人的心里得以汇合。

诗歌在今天的地位有些尴尬:一方面,诗歌作为精英文化的一部分而被人尊重和期待;但现实却是诗歌的受众范围渐渐变小,写作的人越来越多,能让人记住并产生一定影响的诗歌却越来越少。当谈到这个问题时,总会有人说到“在这个商业化的社会”云云。殊不知,西方众多的优秀诗人正是在物欲泛滥,人性异化的社会里找到写作的灵感,为现代社会中孤单的人类寻求一片诗歌乌托邦。袁可嘉在《论新诗现代化》中认同里特的话,在谈到现代诗人所处的困境时说到,“二十世纪经历了更全面的传统价值的解体:一切自前一世纪接过来的问题,不仅未得到解决,而且变本加厉。战争一方面为这些作个暂时结论,一面又引向更深的陷阱;纯粹科学、宗教信仰、物质文明以及不可计量的治表制度,理论学说都不能获取多数人们的信任而作为意识沟通的媒剂。”作为世界的圆和作为人的原点都被破坏,因此诗人必须突破传统,建立属于自己的象征系统。

明杰的诗歌也在试图建立自己的诗歌世界。对“恋人”不倦的书写,对“生命”执着的追求,对家乡深深的眷恋,对生活无奈的慨叹……但作者在进行诗意建构的时候往往只从某种感受着手,把丰富的内涵局限在单一的意象之下。以《下井的孩子》为例,诗人在这首诗中运用最多的词便是“红袄”,不过百字的诗竟然出现了十七个“红袄”。这首诗其实包含了作者非常复杂浓烈的情感。红袄是作者的情感寄托和意义所在。在这首诗里,这个意象包含了爱情的甜蜜守望,生活的艰辛维系,父母的苦心疼爱,孩子的理想坚持……还有许多更为隐秘的意义都可以由诗中的这个意象引出。但作者把如此多的意义都用近乎说教的方式表达了出来。“红袄”这个意象每次出现虽然都有不同的含义从而成为有“寓意”的“形象”,但难以让人产生更多的想象。诗歌有其特定的表达方式:用最含蓄的语言表达最多的内容,用最精简的语言引起读者最多的思考。前提是这种思考必须用诗的语言来表达。波特莱尔认为:“激情是一种自然之物,甚至过于自然,不能不给纯粹美的领域带来一种刺人的,不和谐的色调;它也太亲切,太猛烈,不能不败坏居住在诗中的超自然领域中的纯粹欲望,优雅的忧郁和高贵的绝望。”有时诗人情感的真挚让人无法怀疑,这种直接的宣泄方式留给读者回味和想象的空间却已经少之又少了。

一首诗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首诗能否经得住时间的考验和读者的反复诵读,常读常新的诗歌才是最有魅力的诗歌。明杰的诗都以“人生”为题,从生活、爱情、青春三个角度阐释了自己对生命的感受。这些充满智性和灵性的诗歌如泉水一般,默默流淌在广阔的土地上,虽然安静,但却滋润着读者的心灵。在这样一个喧嚣的时代,这样一位诗人是不能被忽视的。

人生工作感悟的心得篇2

世界的残酷,无人能及!

世界上的现实犹如北极般凄凉,令人无可抗拒!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废人”!

所谓的“废人”不是他们缺胳膊少腿,不是他们什么也不懂,也不是他们有天生的缺陷,而是因为他们畏惧了、退缩了、认输了!

人的一生中,是赤裸裸的来,也是赤裸裸的离开,可为什么偏偏要白走这一遭呢?其实,在人的一生中,贵在中途,但也是最无可奈何的!

在无可奈何的旅程中,每个人都会在不同的环境下承担不同的责任。在家里,我有属于我自己的责任;在学校,我也有属于我自己的责任;在社会中 ,我也有自己的一份责任。我相信!不光是我,大家都是一样的,没有人是特殊的,只是我们承担的责任不同而已,但性质都是一样的!

在承担责任的同时,我们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是否成功克服,那就看你自己的毅力与耐力怎么样?有的人坚强,有的人懦弱,由此才会出现等 级。不是他没有那个能力,而是他害怕承担责任!每个人从开始都是平等的,机会都是自己争取的,而不是别人给你的!

人活在这个世界上,就是为了承担责任,责任永远不会离开我们 ,就是因为它,我们才会觉得累、苦、烦;因为它,我们尝到了酸甜苦辣咸,这些都 是必然的,降伏吧!无知的人类!

作为我们,只能去面对,否则我们会被无情的世界淘汰!

人生工作感悟的心得篇3

这几天在家里读了路遥先生的《人生》,里面丰富多彩的人物描述和故事情节使我回味无穷。

故事的主人公高加林的人生有着很多重要的岔路口。一开始高加林在学校做教师,由于高明楼给他儿子走后门,所以三星才把高加林换了下来,高加林的人生在那一刻也走到了最低点,然而他并没有颓废巧珍的出现是他重新振作了起来,幸运女神再次倾向了他。之后在马占奎的帮忙下加林到了县里去工作。在工作过程中他遇到了他的同学黄亚萍。与此同时他也面临着一个重大的选择:巧珍?亚萍?在地位的诱惑下加林违背了他的良心而选择了黄亚萍,这次错误的选择不仅仅使他没能最终和黄亚萍在一齐并且还使他被停职重新回到了农村。

高加林的这一些事说明了一个问题:他的人生不是没有机会,而是在机会来临的时候,他没有做出正确的人生选择,而走上了错误的道路。在我们的人生路途中同样充满着许许多多的选择,同样关系着我们的命运。小到考试中的一道选择题,身边朋友的选择;大到自我工作的选择,人生目标的选择,我们都必须要慎重的走出每一步。

也许你会问我们为什么必须要做出这么多选择。那是因为我们在不断的成长,身边的的环境也在不断的变化,身边交流的人也变得越来越多,这时候我们就必须要具有明辨是非的本事,而选择就是我们提高明辨是非本事的一个很好的途径。我们经过不断的自主选择,自我也在选择中得到锻炼,在做出正确选择的时候吸取成功的经验;在做出错误的选择的时候吸取失败的教训;仅有经过不断的自主选择我们的选择本事才会不断的提高,我们的人生才会跟家的丰富多彩。既然人生选择这么重要,所以我们必须要掌握一些方法学会如何进行正确的选择。首先我们应当在选择之前认清自我的真实需要,选择自我最适合,最喜欢的一条道路;然后我们应当根据选项查阅相关资料,全面的的了解这些选项的具体情景;最终如果我们一次选择失败了也不要放弃,因为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选择,我们要从中吸取失败的教训,以便下次的选择更加完美。

人生的选择就是这样模模糊糊,让人看不透以至于有些担心和后怕。可是人生就应当是这样貌的,我们要在今后的生活中不断的锻炼自我,这样我们的人生将会变得更加完美。

人生工作感悟的心得篇4

作为一个九零后的人来说,在生活学习中会静下心里细细品读这些资深作家用自己的经验和感触写出来的东西,体味不同的人生,在我来说还早。总是觉得自己作为年轻人又是九零后来说,看这些“老古董”就会觉得太深沉了。坦诚来说,老师布置了任务才有去看林语堂先生的作品。初看到《人生不过如此》这个名字,以为它的内容会是以嘲讽或者类似这种情绪的产物,但是看了以后才知道林语堂先生从头到尾都在阐述,阐述林先生自己的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对人生的态度。它只是那样好像和你在聊天说故事一样,静静的阐述着,让我想到了“洗尽铅华见本心,红尘深处不染尘”的别致。

我不敢说我在读了部作品后有什么观点,这只是我自己的一种粗见,我这样觉得。因为这部作品就像一杯茶,你品位的越久越多才能品出它的味道;只有多看几遍,你才能了解林语堂先生想要表达的人生的态度,才能把这部作品笑话变成自己的东西。

书中,编选者别将内容分为“我生之初尚无为”、“当时只道是寻常”等六个篇章,将林语堂先生生命中不同时期的经典呈现出来。

佛洛伊德说,幼年的记忆,会进入你的潜意识里。从文中可以看出童年的生活环境对林语堂先生是难忘及尤为重要的,从“在造成今日的我之各种感染力中,要以我在童年和家庭所身受者为最大。我对于人生、文学与平民的观念,皆在此时期得受最深刻的感染力” 、“究而言之,一个人一生出发时所需要的,除了健康的身体和灵敏的感觉之外,只是一个快乐的孩童时期——充满家庭的爱情和美丽的自然环境便够了”、“童年时这种与自然接近的经验,足为我一生知识的和道德的至为强有力的后盾;一与社会中的伪善和人情之势利互相比较,至足令我鄙视之。如果我有一些健全的观念和简朴的思想,那完全是得之于闽南坂仔之秀美的山陵,因为我相信我仍然是用一个简朴的农家子的眼睛来观看人生。”、“童年时这种与自然接近的经验,足为我一生知识的和道德的至为强有力的后盾;一与社会中的伪善和人情之势利互相比较,至足令我鄙视之。”就可看出。而致使童年让他记忆深刻并且对他的一生带来重要影响的是童年的青山,“在我一生,直迄今日,我从前所常见的青山和儿时常在那里捡拾石子的河边,种.种意象仍然依附在我的脑中。它们令我看见文明生活、文艺生活,和学院生活中的种.种骗子而发笑。”、“那些青山,如果没有其他影响,至少曾令我远离政治,这已经是其功不小了。”、“如果我会爱真、爱美,那就是因为我爱那些青山的缘故了。如果我能够向着社会上一般士绅阶级之孤立无助、依赖成性和不诚不实而微笑,也是因为那些青山。如果我能够窃笑踞居高位之愚妄和学院讨论之笨拙,都是因为那些青山。如果我自觉我自己能与我的祖先同信农村生活之美满和简朴,又如果我读中国诗歌而得有本能的感应,又如果我憎恶各种形式的骗子,而相信简朴的生活与高尚的思想,总是因为那些青山的缘故”。

每个人的童年都会对自己后来的生活或多或少带来影响,因为从一开始学会接收东西的时候,那些东西就存在了,它开始融入到你的血液中已经根深蒂固。后来的我们一路成长,那些东西跟着你开始长大。

人生工作感悟的心得篇5

看完这个电影,被狠狠上了一课。

故事梗概是主人公纽曼每逢工作与家庭冲突时,总是牺牲与家人陪伴的时光。在不堪生活重压之下,他获得了一个能暂停快进人生的遥控器。

他能够跳过堵车,与妻子争吵,洗澡,生病,升职前的苦熬等等,看似人生一帆风顺,却也是转瞬之间。

他错过了孩子的成长,错过了父亲去世,弄丢了爱他的妻子。

最终冒着大雨在生命最终一刻去追以工作为重取消蜜月的儿子——本,只为告诉本家庭至上。

还好,这是一场梦,醒来的纽曼无比兴奋自我依然年轻,热切的奔向他的破车子,一路狂奔拥抱家人。

影片给我的感受主要有两个:

①享受过程,重在体验。如果所有厌恶的事情能够快进,也就少了品味过程的趣味。

苏轼在被贬到蛮荒之地时,因为穷,买不起羊肉,只能从小贩那里得几根羊骨头。

然后把羊骨头煮烂,剔缝隙里的肉丝儿吃。一剔就是一天。其乐无穷。

还写信给弟弟苏辙说,你吃肉几口下去都咬不着骨头,怕是体会不到我的乐趣,呵呵。我的思维有点跳跃,哈哈。还有哦,呵呵这个词,不是现代人专属,苏轼在给弟弟的书信中经常用呢~

人生,人生。人,生活着,即是人生。酸甜苦辣咸,都值得细细咂摸。

吃到肉不是目的,剔肉的过程才是乐趣。

也就是不看重结果,重在体验。

影片结束的时候,我突然灵光一闪,明白了为什么师傅会推荐这个电影给我。

不仅仅是说家庭优先,而是重在如何处理关系上。

在亲密关系上,当我与张先生出现观念不合时,是我要坚持的谁对谁错重要呢,还是我与张先生的关系重要呢?

在亲子关系上,当孩子的表现不贴合我的期待时,是我要坚持的要求重要呢,还是我与孩子的关系重要呢?

想明白了这一点,我感受到了一种跳脱的超然。把爱放在第一位的时候,其它东西就都能够靠边站了。

因爱而生忧,因爱而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心中若有爱,何惧忧与怖?

心中有爱,所向披靡。那就尽情体验人生咯~

人生工作感悟的心得篇6

《人生三部曲》的青春卷和爱情卷即《生命驿站》和《生命本色》,在未读之前以为是充满生命激情与浪漫爱情的诗作,读完后却发现诗中更多地呈现的是岁月流逝、青春无多所产生的哲思与深悟。本以为三部曲之中的生活卷《生命之门》应该是一位睿智的诗人对生活的精辟了悟,看了之后却发现大部分的诗作都是以“爱情”和“激情”为主题,读诗时,总会有一位青春洋溢的诗人形象跃入脑中。这种阅读的偏差或许正是诗人想刻意强调的:青春若只有激情则流于肤浅,只有经历时间的沉淀与洗练才能让青春更显其可贵;生活若只有智慧与了悟便失去了激情,也正因为七情六欲的穿插,生活的智慧才更见踏实温暖。这种对生活充满思辨意味的思考正是明杰诗作的韵味所在。

明杰出生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成长于思想解放的大环境下,他的诗深受现代诗歌传统的影响。这种影响有时表现为现代诗歌艺术特征的呈现,有时则是内心情感的大胆而热烈的浪漫抒发。在明杰的诗集中可以看到不同风格的诗歌尝试,在那些充满现代意味的诗作中,他注重沉潜的意象,冷静节制的描写,注重词语多义性的生发,融严肃的思考于意象的串联之中。而在那些热烈的抒情作品中,作者又变成了一位童话中的勇士,单纯而热烈,敏感而执着。

明杰的内心敏感而富于批判精神,“路上的行人少了许多自然的激情/时光的平庸让生活面目全非”(《阳台遐想》)。在复杂又空虚的城市生活中,诗人用虚妄谱写了自己的神话,他解构崇高,用如梦似幻的感觉触碰“世纪之外的那个人”,“却是经不住岁月的回头一篙”(《创世纪》),时间创造了一切却又毁灭了一切,“终要远去”的结局和“创世纪”的开端相比之下,反讽的意味不言自明。诗人的冷静与理智让他的笔下满是寒冷、孤独、病态的意象,喜鹊变得“肥硕 孤独 左腿有点残疾”,冰雪则参与了“游戏的圈套”,花草树木“已干枯多时”,在这没有生机的城市,“挣扎 暴虐 无处不在媾和”(《冬日的植物园》)。然而,所有的怀疑与挑战皆因诗人内心对这个世界抱有浓烈的爱,对“现实”的关怀是诗人所有快乐与苦痛的来源。

诗人热爱生命,仿佛气势磅礴的南风“独自横扫宇宙/将僵硬的无趣的诅咒击穿/把尚未熄尽的欲望/重新点燃”(《南风》),言语之中的热情如玫瑰一般绽放于诗句,“南风”、“苞蕾”传递出生命的信号,“点燃”、“唤醒”都是生命力的爆发。与此同时,空间上的景象也引发了作者关于时间的思考,“永不回头”的决绝和残酷使得诗人只能无奈地看着“婉约的叹息”和“逝者的倒影”,虽留恋过去却也阻挡不了前进的脚步。奔放的诗歌语言隐约折射出作者内心“士人”的影子,流露了“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的叹息。

在明杰的诗作中,常见“鸟”的意象。在梅特林克的《青鸟》中,鸟是总也追不到的幸福。在中国的文化系统中,鸟是祥和的图腾。对诗人而言,鸟是精灵般的意象。例如“最后一夜 恋人/大鸟的哭声伴我/最后在你的虚弱里/燃掉言语的影子/一切安息”(《恋人》),这里的鸟是诗人自我的影子;“遥想一场大雨/乘着鸟的翅膀/接近太阳/静听太阳的心路和轰然作响的骨骼”(《遥想一场大雨》),鸟变为串联雨与太阳的天使,是由飞越阴霾投入光明的翅膀;“你的根须从顶端向下蔓延/许多朴素 古老 房屋和树木/品味你的高大与神秘/像一群群祥和的大鸟/使你的这种伫立不是很孤独”(《穿越空间》),此时鸟又成为中国神秘文化的符号。在这些诗中,“鸟”有着不同的象征意味,寄寓着诗人的心灵情感。

在锋利的诗句下,作者的内心是温柔敦厚的“士人”之心。亲人、家庭、师友都在他的心里占有很大的分量。虽然有“现实与理想的幻化”,但诗人明白:“所有的完美都有虫眼/野马的火性开始收缰/耗其一生甘为家的园丁/一生耕耘从不偷懒”(《在朝内大街的思索》)。在缓缓的时间之河里,他时常感念“传递着生生不息的人类文明”的师情与母爱,这样的情感使得“游动的灵魂也是那样安然”,“娓娓落成一段平凡中的辉煌”(《日子》)。深沉的父亲,“一笔一划地教我写字画画”的经历让诗人留下了“温暖”的内心(《温暖》)。“秋雨”、“独居秋水的人”、“蝉鸣”让人仿佛又回到了古典诗意的境界之中,虽是冷,但“暖意的玫瑰色”让冷化为温暖,继而化为“寂静”(《天在变凉》)。正是这种传统的价值观,“自足”的心态使诗人即使在面对“死亡”这个终极命题时也显得气定神闲,游刃有余。面对已逝的岁月,面对如烟的往事,“季节轮回一切都是那么短暂”,但诗人有一份“固执的信念”,面对死亡时他“每时每刻都在准备着空手而去/空手而归”(《岁月随想》)。在经历了磨合中的痛苦和顿悟后的感恩,诗人内心平静如水。

知识分子书写与平民视角的相互融合构成了明杰诗歌的另一个特点。从明杰的许多诗作中可以看出,他出生于一个平凡的工人之家。明杰对煤矿和矿工有着深厚感情。正因为这种深厚的情感和对现实的关怀,他以煤矿为题写出了许多诗歌,如《金黄的井架》、《下井的孩子》、《下井的汉子》、《距离中的煤矿》、《矿工挽歌》、《矿山的男人与女人》等等。诗人从不局限于狭小的自我空间,让煤矿以一种纽带的形式牵起了诗人与外面的世界。他天然具有平民化的写作视角,但他的专业素养又使他脱离了普通情感宣泄的漩涡,能够使用个人化的诗句让隐秘情绪得以表达。作为抵抗的知识分子,这种写作视角可以让诗人“从象牙之塔式的学院系科中回归到公众领域”,明杰也正是用这种方式来干预现实的。

煤矿像是诗人生活的一个纪念品,存在于回忆之中,遥远又亲切地仿佛就在昨天。作者使用了叙事手法,记录了我与父亲“做游戏 讲故事 嬉戏打闹”的欢乐时光(《温暖》),与父亲相见时的感动,“我的小手把父亲一颗又一颗/像断了线的珍珠一样的泪水/擦了又擦”(《记忆》)。《金黄的井架》虽然是一首非常短小的诗,在意象、语言以及节奏的运用上都不乏精巧,最能体现两种书写的交融。

人生工作感悟的心得篇7

说实话,第一次读此类型的书,因为书中的年代离我们较远,那一代的人的生活使我无法去深了解的,只是,读完了后,发现有很多画面还是熟悉的,这可能因为我小时候在姥姥家呆过两年吧。同样是在农村,只是姥姥家是比书中更远离城市的山里。

在书中,山坳里朴实的民众羡慕并且尊敬有文化的读书人,即使他们的学历并不那么高,就如之后再次回老家时,听见山村里的老人谈起考上学的孩子,口气是羡慕的,觉得那些孩子为家里争了气之类的,只是,那时,我还比较小。当去年回老家高考时,才明白,那些考上学的,即使是些大专院校,不需要是名牌大学,也是能令人高兴的。那时,或许我能明白当听说我考上了一本时,姥爷和爷爷他们为何那样高兴。

在书中,朴实的村民把村官都看的那样大,让我想起了古装剧里的七品县太爷,虽被称为芝麻官,可在那老百姓眼里的大老爷,分明就是这一方土地的最大的。书中的村官为自我谋些小利,村民见了,也只是敢怒不敢言,畏惧的成分多些,那高加林的父母在高加林的教师工作被村长的儿子三星代替,高加林怒不可遏,说要写状子告的时候,可是他父母说了这样一段话:“好我的老小子哩!你可千万不要闯这乱子呀!人家通天着哩!你告他,除了什么事业不顶,往后可把咱们扣掐死呀!我老了,争不得这口气了;你还嫩,招架不住人家打击报复,可千万不能做这种事啊”之后还要高加林不要抱有怨恨,见面要好好说话,又送了好多东西给村官。即使他们心里有怨气,也不能明着来。这种情景其实是一个缩影,如今依旧存在着,以不一样的方式,在不一样的地方依旧上演着。就像我们社会中存在着这种以权谋私的事,民众即使有怒,却也不敢怎样,只得屈服和妥协于权利。书中的的例子只是工作被换掉了,如今,我们也会听到在公务员考试中某成绩优异者被某高干子弟替掉云云。亦或是其他方面,世事百态,不一样的场景上演着,实质却惊人的相似!

在书中,高加林在失意时遇上了淳朴善良的巧珍,巧珍为了心上人在改变着,用真诚的心的心对高加林好,关心着他,把他渐渐带出了失意。在他准备在农村扎根,与刘巧珍生活一辈子时,又一下子迎来了自我在县劳动局当局长的二叔,最终被马占胜走后门安排到了县委当了一名通讯干事,你看,人生处处充满抉择与考验,我们面临各种诱惑,而高加林在感情面前也做出了选择,他放弃了淳朴的巧珍,选择了黄雅萍,深深的伤害了巧珍这个对他一心付出的善良女孩。即使黄雅萍也爱着他,可是他们之间的感情到底不如与巧珍之间的纯洁干净,掺杂了他将因为和黄雅萍在一齐而会得到的利益;掺杂了一些或多或少的世俗的东西,变得不再纯粹。感情的完美在于它的纯洁无暇,容不得瑕疵。所以,当你想利用感情到达自我的目的时,感情往往会拒你于千里之外。所以对待感情,我们千万别因抱什么非分之想而去破坏了它的纯洁和完美。不得不说,有时候命运的安排是如此的神奇,就在他在县委宣传部里干得红红火火,准备和黄亚萍一家去南京,追逐自我的梦想时,又一下子被张克南的母亲揭发,不得不回到农村,老老实实的当一名社员。这种巨大的人生起伏,让我想起了一种刺激的游戏——过山车。巨大的落差起伏,真是考验心脏的承受力啊!好像

人生总是存在着太多的“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亲身也有体会,有时候当我太想做成一件事时,往往它的结果不如人意,而有时以平常心去做某件事时,却又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不明白是不是太想做成的事抱的期望太太,所以常常会失望。人生就走在一条多弯道的盘山公路上一般,每一个弯道后都有不一样的风景,而我们永远不明白在下一个弯道过后映入我们眼帘的是乱石杂草还是绿茵鲜花。

人生工作感悟的心得篇8

如果我们的人生有着不一样的版本,那你想要活出什么样貌呢?

电影中的主人公因为一次偶然而获得了人生遥控器,那遥控器能够快进他的人生,他能够跳过老婆的唠叨、孩子的吵闹、与父母相处的时光、老板的责怪等等,之后无论是想要的还是不想要的遥控器都会自动地帮他快进着这一切,最终他老婆与他离婚了,孩子们与他关系不亲,父亲离世,即使他在事业上有成,当他失去这一切的时候,才发现他已经错过了这么多,可是他却已经死了。

可到最终才发现这是一场梦,他发现自我还活着,兴奋的难以想象,回到家里,他把自我那些在梦里没有完成的事都把它完成了,带孩子去露营,买回来一条母狗诸如此类的。

看完这部电影,也让我思考,如果我们的人生有着不一样的版本,那我们想要活出什么样貌呢,我们是否还愿意按照父母的意愿生活呢,我们是否把工作当做第一位呢,认为只要有了钱之后,就是幸福欢乐的,我们是否把忙当做借口而忽略了身边的亲人,跟家人耍小脾气呢。

如果真有人生遥控器,我期望不要让我父母他们老的那么快,我期望时间能够慢点,我能够拿出更多的时间陪陪他们,不要让他们那么孤单,我期望能够去很多很多的地方旅行,见识外面的世界,我期望我不要老是拿忙来当做借口,应付家人,我期望能够做着自我喜欢的事,我期望能够实现人生自由、财务自由和心灵自由。

以前我问过自我,我想要的是什么:我想要很多很多的钱,我想要很多很多的欢乐,我想要家人过的更好而不用被别人取笑贫穷,我想要哥哥能够安定下来,不用每一天到外面碌碌无为,我想要姐姐不用漂流在外面那么辛苦,你们的这些辛苦我都愿意承受,我愿意用我的努力来让你们简便那么一点点,期望你们不用为钱而烦恼,我期望我能够早日实现人生的财务自由,这样我就能够去浪迹天涯了。

我们的一生真的需要好好为自我活着,这样才不枉来世上一趟,可人生中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呢,我们是否有想过吗,真的是金钱、名利这些虚的吗,当你死了之后不会有遗憾吗,你不会觉得自我活了这么一大半辈子,竟然从来都没有为自我而活过。

如果人生有着不一样的版本,你想要如何打造自我呢,我们是否把每一天都当做最终一天,而让自我精彩地活着呢?

    647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