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庚精神心得感受

|大新

嘉庚精神指的是厦门大学创办人陈嘉庚留下的精神财富,指的是“忠公、诚毅、勤俭、创新”的精神。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嘉庚精神心得感受,请看!喜欢可以收藏分享哟!

嘉庚精神心得感受

嘉庚精神心得感受(篇1)

您是新加坡华侨,远近闻名的橡胶大王;您拥有亿万财富,却毅然选择投资创办学校;您遭遇过经济危机,陷入困境,却从未想过放弃。陈嘉庚,虽然您已离我们远去,您创办的学校仿佛是您的化身,永驻人间。

今年暑假。我有幸到厦门旅游,徜徉在集美校区,到处是您留下的足迹。您的身影似乎在我眼前若隐若现。17岁时,您跟随父亲到新加坡经商,并独自经营橡胶厂,成为驰名中外的大实业家。但您并不炫耀自己的资产,放弃了豪华的生活,选择自费办学校。您的努力没有白费,集美学校、厦门大学在您的哺育下相继诞生,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您仍不满足,为了能培养出更优秀的人才,您马不停蹄地奔波于两校之间,资金像流水般带着您的希望投进建校工作。正当两校发展正旺之际,您却不幸遭遇企业经营的危机,由于资金的匮乏,您无条件将学校交给政府管理。但是,您从未放弃,即便在异常艰难的条件下,您依然时刻关注着两校的进展。要知道,为了创办学校,您为它们奔波,为它们筹款,难道还嫌为它们流的汗水少吗?为了栽培人才,您广招名师,给予他们优厚的待遇,难道还嫌在这方面花费的心血少吗?

走进您的故居,一棵茂盛的桂圆树长在院子的中央,微风下发出“沙沙”声,似乎想向我轻轻的述说什么。院子的一切都是那么的安详、简朴。难以想象这就是您——一个大富豪居住的地方。陈列着的物品显得那么朴素,一把从新加坡带来的洋伞用了十几年,层层补丁覆盖着伞面,似乎在向人们讲述它陪伴您度过的许多风风雨雨。各种生活用品早已破旧不堪,结实的补丁层层叠叠地交错在一起,试图掩饰用品的“年龄”。就连那一根拐杖,也因长期使用而将杖底的铁皮全部磨损。几乎没有一件东西是象样的,难道这就是您,创办了学校后自己的生活吗?来到二楼的走廊,看着四周优美集美的校区,一律的中西结合,洋房上都戴着传统的“斗笠”。这就像您,一位久居海外,却时时不忘祖国的教育,默默地为国家的作贡献。

来到您亲身创建的鳌园,游人如织,沿着走廊缓缓向前,两侧的墙上雕刻着立体浮雕,层次分明,雕刻精细。人文地理、花鸟虫鱼、民俗风情、科普常识、锦绣山河……在我眼前一一浮现,不仅一饱眼福,还学到了很多知识,我感受到了你的.用心良苦。鳌园的中央,高耸矗立着集美纪念碑, 纪念碑下默默的躺着您的陵墓,看着您的陵墓,一只无头的乌龟无声的躺着,代表着您一生不愿出人投头。登上高高的纪念碑,眼前浮现的是您与困难斗争时的不屈不挠,您就像墓上的乌龟般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您生前不爱出风头,总认为自己为国家做点贡献是应该的,这种观念一直陪伴您度过了八十八个春秋,直到您永远长眠。

仰望纪念碑,俯视您的陵墓,我百感交集,看今朝,集美学校与厦门大学的可观发展,想过去,您为建校付出的艰辛,心头不禁涌动了一阵阵的感动。您是崇高的,为了祖国的教育事业而奋斗,为了成功而拼搏。您是爱心与智慧的结晶,您拥有的不仅仅是亿万资产,更多是您对祖国的爱,对人民的爱,对教育事业的爱!。您的名字——陈嘉庚,将会永远被视为教育的先驱!爱国的象征!将会被后代子孙永远怀念! 

嘉庚精神心得感受(篇2)

读了《陈嘉庚》这篇课文,文中陈嘉庚的一生令我感动。

这则故事讲了1874年,陈嘉庚出生在福建省同安县集美镇。他少年大志,15岁就在父亲开的米店里学习经商。长大后拥有上千万的资产。但他手中的'资产却被他用来资助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捐资抗日,自己却过着异常艰苦的生活。我想:如果换成其他人,他们肯定会拿去享受一番;但如果他们看到陈嘉庚为国为民的无私奉献的精神时,一定会感到羞愧。

陈嘉庚之所以为国家做出如此巨大的贡献,是因为他特别关心祖国教育的普及和发展。“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曾是先辈们的豪言壮语,祖国解放后,李四以及许多科学家都抛弃了国外的优良条件,回到祖国的怀抱。因为他们心中有祖国,想的是祖国的繁荣昌盛,而不是个人的享乐。他们才称得上是祖国的脊梁,而陈嘉庚就是其中的典范。 

嘉庚精神心得感受(篇3)

“做人最要紧的是诚实与正义,要明是非,要为社会做事。再多的钱可以花光,但诚实、正义却永远受人尊敬……有的人,伤天害理的事敢做,乌七八糟的钱敢挣,这样的富翁受人唾骂,遗臭万年。”看到这儿,你也许会感叹道:“能讲出这样的话的人,该有着一颗怎样正直,怎样可贵的心啊!”不错,这是著名的华侨爱国领袖陈嘉庚先生在回国后对身边的工作人员的教诲,实在令人肃然起敬。

陈嘉庚先生的故乡在美丽的海滨——集美。

他17岁离开故乡,赴南洋经商,以其优秀的品德、坚毅的个性和开拓进取的精神艰苦创业,从一个渔村少年成长为东南亚华侨工商巨子。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他自己带头捐款,还组织各类活动,极大地支援了中国国内的抗日力量。陈嘉庚先生不仅是伟大的爱国者、著名的实业家,而且也是一位毕生热诚为国兴学育才的教育家。民国3年3月创办集美高初两等学校,此后又相继创办女子小学、师范、中学等,并逐步发展。他被主席誉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又被人们亲切地称为“校主”。

相信我们每一个人对“诚毅”二字定不感到陌生,因为它既是集美学校的校训,也是嘉庚精神的体现。诚毅,顾名思义,有着“诚以待人,毅以处事”的意思。嘉庚先生曾多次地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它——嘉庚路145号是陈嘉庚先生故居。故居为两层小楼,陈列着

嘉庚先生俭朴的生活用具。一排陈列橱有从南洋带回来的一把布伞,已用了十多年。家人说那伞太不像样了,要给他更换,他说:“不像样不要紧,能用就行了。”还看到他的一只用破瓷杯做的烛台,家人建议买一只新烛台,他不许,说:“该用的钱几千几万都得花,不该用的一分钱也不能浪费。”家人只好不再说什么了。

当我先生一次又一次地将“诚毅”二字深深地印在人们的心中。

作为一名集美人,我们有幸地生活在陈嘉庚先生的故乡,又幸运地就读于他所创办的学校,集美中学,接受中国文化与嘉庚精神的熏陶。我们沿着嘉庚先生的光荣之路,我们沐浴着他的光辉,体会着他的风范,学习着他的为人。让你我行动起来,坚守“诚毅”校训,弘扬嘉庚精神,践行诚毅校训,为祖国和家乡的建设添砖加瓦吧!

    613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