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文网 > 短美文 > 哲理故事 > 体育励志名人故事

体育励志名人故事

|小龙

  成功总会伴随着汗水与艰辛,在体坛上,总有许许多多的体育健将,让我们感到无比钦佩。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体育励志名人故事,供大家参阅!

  体育励志名人故事(一)林书豪

  替补的替补不被看好的林书豪

  这是一个比《一球成名》更励志的故事。高中毕业时,没有一所篮球名校愿意收留他,林书豪只能去哈佛读书。作为队长,他带领哈佛大学篮球队历史上首度跻身全美大学生联赛,并成为该校1954年后进入NBA的第一人。不过,这不是故事的结局。在选秀大会上落选后被勇士队廉价签下,5次被下放到发展联盟并召回,从勇士到火箭再到尼克斯,林书豪随时面临被裁减。而现在,在麦迪逊广场花园,所有人都在为一个黄皮肤的球员高喊“MVP”。

  “MVP”的喊声回荡在麦迪逊花园球馆,着便装的尼克斯球队主帅德安东尼起立为林书豪鼓掌。“LegendInNewyork!”(纽约传奇)有球迷玩起了藏头诗的游戏,标语中第一个字母拼成了LIN字样。两个“假林书豪”伸开双臂,向球场内的真林书豪鞠躬,顶礼膜拜。他们均是美国人,面具的原型正是林书豪。这个华裔青年的球衣赛前刚刚在球队商店中开卖,已经成为畅销品。

  年2月11日,在两大王牌斯塔德迈尔和卡梅隆·安东尼都无法出战的情况下,尼克斯队结束了对湖人队的9连败和5年多不胜的尴尬记录。此役对阵科比,林书豪砍下职业生涯最高的38分7次助攻,让科比的34分10个篮板相形见绌。“他所做的一切让人惊讶,他几乎回应了所有质疑。他是否能够命中远投?关键时刻,他是否能够扣动扳机?(尾声阶段)他命中了两个三分,为我们打开了胜利之门。”德安东尼在接受美国媒体采访时表示。

  上个月底,《纽约时报》写道:“为了可以争取肯扬·马丁,尼克斯很有可能裁掉后卫林书豪,林书豪持有的是一份非保障合同。不过在上一场比赛中,林书豪打了20多分钟,得到了9分和6个篮板,看上去挺有攻击性的。”

  《纽约时报》的文章很有预见性,很快,林书豪就让纽约、让整个联盟看到自己的攻击性。在和犹他爵士队的比赛中,林书豪得到了创生涯纪录的单场28分,帮助尼克斯队取胜。之前和新泽西网队的比赛中,他也得到了25分,同样成为尼克斯队取胜的首要功臣。

  年12月27日,纽约尼克斯认领了处于遣散状态的林书豪。之前,林书豪效力于金州勇士,经历5次下放到发展联盟雷诺大角羊队并召回,最后被放弃。由于尼克斯队只是在遣散名单上认领球员,所以直接继承了之前被买断的老合同。ESPN透露,林书豪在年的年薪为762195美元,这对林书豪来说比较重要。林书豪之前一直住在哥哥家,或者寄居在队友兰德里·菲尔兹的沙发上,现在他可以在纽约安家了。

  在尼克斯队获得出场机会前,林书豪被称为“饮水机管理员”,意为替补的替补,坐在板凳席最后面靠近饮水机的位置上。作为一名落选新秀,上赛季他在金州勇士队的出场机会寥寥,本赛季加盟火箭队没几天,又被宣布裁掉,辗转到尼克斯队,才一个半月。

  天赐良机 突然被委以重任

  一个正式比赛常常连球都摸不到的人,突然被委以重任,要摆脱冰冷的手感,并非易事。言及林书豪的爆发,科比说:“我想这一切一定来自坚持不懈和拼命工作。对于任何地方的孩子而言,他都是一个很好的榜样。”

  虽然在勇士队出场机会寥寥,但在2010年12月22日勇士队主场迎战火箭的比赛中,林书豪曾得到过十几分钟时间,对位布鲁克斯不落下风,并贡献出一个精彩的大帽。赛后谈到林书豪的时候,勇士队主教练斯马特曾表示:“我本来是没计划用林书豪的,但是当我回顾板凳的时候觉得,这家伙每天都在努力。他每天都主动和教练沟通,每天都很早来到体育馆。我实在不能忽视这些,我需要给那些努力的人机会。是的,他在场上还是生疏,还会犯错误,但是他非常刻苦,你让他干什么他就干什么,他总是在努力地防守。”

  这个时期的林书豪依然有明显的弱点。“他经常会在快攻中错失上篮,我也知道他习惯在中场发生失误。他一直在寻找自己。”来自台湾的著名篮球评论员朱彦硕在接受本刊采访时表示,“当时勇士队有两个出赛时间很长的后卫,每次上场时间将近40分钟,林书豪就显得可有可无了,所以后来被放入NBDL发展联盟。”

  但是朱彦硕始终看好这位老乡:“他性格开朗乐观,不会因每天练球觉得枯燥,也不会因一直坐板凳而自暴自弃。另外,他生活自律,烟酒不沾。”年夏天NBA停摆期间,林书豪跟随家人回内地祭祖,无论走到哪里,都会随身带一只斯伯丁篮球,这是NBA比赛的专业用球。在他帮助东莞队打亚俱杯期间,每天都抽一点时间自己练球,他说,“我需要保持对NBA的感觉”,因为国际篮联的比赛用的不是这种篮球。

  朱彦硕说,他会细致到吃鸡肉把鸡皮全部撕掉,“任何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我都不会碰”。他会坚持即便在参加活动期间,每天也要训练3次,每次1小时,这对于一名暂时看不到未来的NBA底层球员而言,实属不易。

  “对林书豪来说,来到纽约就是他的机会。只要在纽约红一场,比在其他地方红三场更瞩目。”朱彦硕说,“但是机会第一。”

  对篮球是无法解释的热爱

  林书豪是从父亲林杰明那里开始接触篮球的。这是美国的一个典型的亚裔中产阶级家庭:林书豪的父母身高都在1.68米左右,上世纪70年代中期从台湾移民到美国,他们都是普渡大学的学生,父亲主修计算机工程专业,母亲的专业则是计算机科学。两人从未参与过任何有组织的篮球赛,但他们会看NBA比赛。林杰明在70年代移民美国前,从不放过台湾电视节目中任何有关NBA的比赛片段。人在美国,他就开始研究拉里·伯德和贾巴尔,以及上世纪80年代洛杉矶湖人队与波士顿凯尔特人队之间的经典比赛。“我无法解释我爱篮球的理由。”身为电脑工程师的林杰明说,“我就是喜欢。”

  体育励志名人故事(二)宁泽涛

  年虽然才过去大半,但中国体育界已经发生了太多的变革:无数的产业和赛事版权神话被刷新,无数耳熟能详的明星和品牌被解构。但要说到最富戏剧张力的,无疑是那枚叫宁泽涛的小鲜肉——他近乎苦行僧的蛰伏,神奇般的蹿升轨迹,以及在当下引发的病毒式辐射,足以写成一部跌宕起伏的励志剧本。

  登顶三战

  辽宁全运会堪称末代全运,各种丑闻集中发酵和上演。但在以往丑闻集中的游泳池,却吹来了一阵清新的风:一个叫宁泽涛的海军小伙子向最大牌的孙杨[微博]发起挑战,而且还成功了——在100米飞鱼大战中,他战胜孙杨并打破了这个项目的亚洲纪录。随后他又在肩伤未愈的情况下连续三次在50米自由泳比赛中进入22秒。按照游泳圈的定义,这就好比 张培萌[微博]在百米跑中进了10秒大关,何况创造者还是如此帅气精致的男子?

  不过,宁泽涛的突破背景却是丑闻层出不穷的全运赛场,所以没有引起人们太多的注意。那时的宁泽涛,也得以安静地和教练叶瑾入选国家队。在这里,他有机会见识了长池训练,并前往澳洲的黄金海岸,知道了什么叫盛大的舞台。

  一年后的仁川亚运会上,宁泽涛自全国冠军而称霸亚洲泳坛,凭借惹眼的成绩和帅气的外形,迅速俘获了各个年龄段的眼球。人们在送上各种褒奖的同时,也对他未来在竞技场能否经受住真刀真枪的考验充满疑惑。

  在刚刚结束的年喀山世锦赛上,宁泽涛所面临的是媒体和专业人士的严苛审视:在中国的竞技体育中,一块亚运会金牌的分量是远远不够的。幸运的是,宁泽涛再次抓住机遇,勇夺100米自由泳冠军。

  其实他这次的成绩不如去年在全国赛创造的纪录,而且只相当于伦敦奥运会第四名,巴塞罗那世锦赛第三名。尽管澳大利亚的两届卫冕冠军马格努森因伤缺席,俄罗斯劲敌在半决赛中因为出发抢跳而被取消成绩,但对于这样一个高光度的项目来说,世锦赛金牌足以让他跻身一代飞鱼行列。

  在朋友圈里,“明明可以靠颜值,却要靠实力”等心灵鸡汤喷薄而出,甚至还出现了宁泽涛在高原训练晕倒后靠吸氧恢复却不肯让父母知道的桥段(后被教练证实没有晕倒)。但所有人看出来了,一条星光大道,已徐徐向他拉开。

  竞技体育的残酷性,使得宁泽涛还无法马放南山,或者像那些奶油小生一样,靠酷酷的装扮、出位的言语,以及在某些电影、综艺节目中的露面就能维持现状。因为更残酷更富有挑战性的里约奥运会已经兵临城下。面对意外频出、竞技和身体也不占优的100米自由泳格局,幸运女神是否再次眷顾他?是封神还是毁灭,成为摆在他面前的头号话题。

  两代天王

  在中国游泳队中,孙杨是一个无法逾越的存在。作为诸项纪录的创造者,孙杨气场强大,并成为这个团队气质和行为的定义者。在经历了从天堂到地狱的轮回之后,孙杨更懂得珍惜在场上的存在感。在喀山,我们见到了一个升级版孙杨:赛场上,他敢于挑战200-1500米自中所有项目的极限(若非200米自和800米自之间只有1小时的间隔,他本有希望在200米自实现突破,而不是决赛仅仅负于对手0.06秒),同时即使体能不支也要坚持800米,为的是保证这个项目的传承。

  唯一有点遗憾的是他在1500米自由泳决赛前因为心脏不适,直到临上场前也没恢复过来,只好提出退赛。

  在赛场外,他会为节约一个小时仅仅吃一碗冷面就着披萨饼,学着睡在泳池过道,也会在最高领奖台上强忍泪水。和国际体育官员以及国际媒体相处时,孙杨也展示了幽默感,还在公开场合对后辈不吝溢美之词。

  在宁泽涛100米自由泳比赛前,孙杨会说为他加油,让世界知道中国游泳还有宁泽涛。而在结果公布的第一时间,CCTV5的镜头就捕捉到了泳池边上的孙杨热烈鼓掌并和昔日泳坛王者波波夫交流的镜头。作为自由泳曾经的世界纪录拥有者,波波夫也是宁泽涛的颁奖嘉宾。

  喀山之后,中国游泳将进入到宁泽涛追赶孙杨的格局,这个局面也是体育产业乐于见到的,因为这两个人都具有符号和风向标的意义。按照中国游泳队科研组组长陆一帆的说法,两人的存在,标志着中国游泳自由泳项目的强势地位,也标志着中国开始进入到游泳强国的序列。

  作为中国游泳男子项目近些年不可多得的天才,宁泽涛和孙杨之间有太多相似之处:都是年少成名,都是中国“冠军流水线”生产出来的标准产品。两人的主管教练朱志根(后张亚东)和叶瑾,都以务实、敬业和严厉著称。近乎军事化的管理和勤勉的训练,为他们日后的腾飞打下了坚实基础,而队伍的传承也保证了他们被植入了冠军的气质(孙的同门师兄吴鹏[微博]曾是中国男子第一个世界奖牌获得者,宁泽涛的师姐齐晖则是中国200米蛙泳世界冠军)。在外部环境上,他们以各自个性化的标签感受到变革大时代带来的际遇,也承受着社交媒体瞬间毁神的压力。

  一个长距离之王,一个短距离新科世界冠军,两人在各方面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简单说,孙杨属于传统模式,他天赋异禀,且也经历了成功—挫折—成功这样的完整发展轨迹,目前各个方面都处于稳定阶段。而宁泽涛的成名则拜成绩和现在社交媒体属性所致。

  在游泳队的活动中,我们经常可以见到这样的场面:先是孙杨气场十足的宣言,轮到宁泽涛时,一句“哥哥姐姐们好”的标准问候能让大家瞬间笑喷。

  出征喀山世界锦标赛前,我在体育总局的游泳馆里最后一次同时见到两人。宁泽涛低调而自我,他鞠躬以对熟识的记者,与队友聊天,和出发报时间的领队及教练沟通,在公开板上沉默地注视自己的时间。而孙杨几乎从前到后都是焦点:他最后一组测试,最后一组牵引,最后一个主动走到记者的面前,甚至最后一个接受按摩。在按摩床上,他体贴地提醒我们:游泳池很热,进空调房好点。

  外教有多神奇

  在100米自由泳之后的致谢词中,在面对记者的提问时,宁泽涛用了相当大的篇幅来感谢只带了他5周的澳洲外教马修·布朗,而対带了自己7年的恩师叶瑾,虽然加以肯定但是篇幅太少,以至于外界误以为他厚此薄彼。

  现场的记者还原了当时对话的场景:在经过了极度缺氧的冲刺之后,宁泽涛面对的是一个带有倾向性的设问:你成绩提高这么快,这中间是不是外教的主要功劳?

  运动员毕竟想法比较单纯,情同母子的关系好到了一个拥抱就可以解决。但对于新教练,他还是进行了非常详尽的解释。这也为“外教决定论”以及和教练有微妙关系的解读提供了市场。

  这个问题也给试图效仿和找到答案的人们一个误导——外教是中国运动员成绩腾飞的核心。那么马修·布朗是否真那么神?

  从资料中我们了解到,不同于另一位知名外教丹尼斯的大运动量,布朗的训练时间不长,但单位强度比较大。在第一次训练中,宁泽涛状态非常不好,还受了伤。在今年双方的第二次携手中,宁泽涛的身体反应也很大,甚至伴随着呕吐等状况。

  其实,不管马修也好,丹尼斯也好,他们是某家私立俱乐部的负责人,他们掌握了最先进的训练理念且训练计划全公开化,他们比较重视比赛速度训练、赛中的战术运用以及赛前的动态调整——在欧美,队员从小就接受边比赛边训练边调整的训练理念,也养成了良好的阅读比赛的能力。

  对于中国队员来说,比赛能力的发挥,以及最大限度地调动自己的潜能是他们的短板,因此关键时期合作起来感觉效果显著。但缺点显而易见:由于过于强调自觉,导致不少运动员无法掌握训练节奏。如果按照外教的训练方法,中国的运动员就会在这种方式下被榨干。在这种情况下,中方教练的及时干预,就显得异常重要。

  对于部队体系出身的宁泽涛,名帅叶瑾身兼教练、母亲和领导三职。因为善于表现和理解战术意图,宁泽涛成功地吸引了叶瑾的注意力。而因为敢于在比赛中发挥,宁泽涛很快在队友中脱颖而出。他还能及时显示自己的情商——既能让自己获得教练的特殊关照,又不至于招致队友的白眼。

  其实在执教哲学中,叶瑾最难得的是善于总结和反思,她曾经培养出200米蛙泳世界纪录保持者齐晖,而针对齐晖出现过的比赛速率不够的情况,叶瑾也能及时反思,边学边调整,从而在宁泽涛身上进行很好的实验。

  鲜肉还能走多远

  以往男子100米自由泳的冠军,多是牛高马大、肌肉发达的欧美人,而本届100米自由泳的前三位,基本上都是宁泽涛这种瘦高体形选手。

  这是否勾勒出未来世界飞鱼们的发展趋势,目前还不得而知。但宁泽涛确实具有成为“水上博尔特[微博]”的诸项潜质:身体结构好(身高1米91中等偏下,体重78公斤偏轻。和又高又壮又大的欧美人比起来,他的身体和肌肉线条能大大减少水的阻力);短距离中偏耐力型选手(随着年龄渐长,肌肉和力量将大大增强);自律(军旅的生活,将对他的自律打下良好的基础)等。

  不过从技术角度分析,宁泽涛要突破的技术瓶颈还不小——比如提高训练能力,提高在三枪中的比赛能力(至少要能稳定地发挥47秒65的水平),提高训练之后的恢复速度。国外的教练可以有很好的借鉴作用,但归根到底还是要内化于心。

  出众的颜值和良好的口碑,都已经让宁泽涛成为广告商和粉丝们的宠儿。据我了解,大概有十几个广告品牌已经扑向中体经纪。后者目前代游泳中心进行体育经纪工作——更多的娱乐节目更是蠢蠢欲动,期待这个男主的加盟。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平衡社会活动和训练,如何处理在世界冠军之后产生的一系列心理层面的变化,都是宁泽涛和他的团队需要认真思考的课题。世界锦标赛金牌在手,宁泽涛还必须认识到,只有在明年的奥运会中继续取得突破,自己方能更为长久。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摈弃掉外界的不必要干扰,专注于训练,同时在技术和训练方面继续强大自己,才有可能在里约上演奇迹。

  体育励志名人故事(三)姚明

  2003年他赚到1.2亿元;2004年和2005年保持在1.5亿元;2006年涨到1.7亿元;2007年继续膨胀,是2.6亿元;2008年更不得了,达到387亿元;2009年持续坚挺,是3.57亿元;2010年和年分别是2.5亿元和2.2亿元。9年下来,累计赚到20多亿元。

  循序渐进 不骄不躁

  是父母对姚明既顺其自然又积极引导,不急于求成,不拔苗助长,尊重他的职业选择,对他进行一系列的科学培养,才让这颗体坛明星冉冉升起。

  姚明小时候成绩一般,小学一年级参加运动会才第一次投篮。在篮球架前,老师问:"同学们,投篮比赛让谁投好呀?"其实目光已经投向姚明。谁都知道姚明父母是篮球运动员。同学们异口同声地推举姚明。姚明两手捧着篮球,屏住呼吸,心怦怦跳,也许是紧张,他没投中,篮球有气无力地碰了一下篮板,落在地上蹦到一边。他平生第一次投篮就在同学的期待中失败了。而另一个小朋友用俗称的"倒马桶"业余动作倒准确投进了。姚明尴尬得满面通红。姚明其实并不喜欢篮球,他像一般的男孩一样喜欢枪,喜欢看书,尤其爱看地理方面的书,甚至还对考古发生兴趣。他还爱做航模,爱游戏机。总之,他爱好广泛。

  为篮球事业拼搏一生的父母,身上带有伤病,一开始并不想儿子子承父业。父母还是想让他读个好学校,考重点中学。可以说,父母在姚明9岁那年送他去徐汇区少体校练篮球,无非是想沾打球的光考学校时加几分。

  从此,每当休息天或课余时,父亲就在宿舍前的旧车棚边与孩子玩篮球。父亲做了个篮球网,投进了便买小玩意儿奖励他。再看姚明,未满14岁身高近2米。就身高来说是打篮球的好料。因此,父亲也着意对儿子进行培养。渐渐地,篮球给姚明带来越来越多的成就感。他也越来越发觉其中的魅力。

  徐汇区少体校分尖子、重点、普通三种班。姚明一开始在普通班,每天只有5元钱补贴。人高马大的篮球队员对父母的经济压力是很大的。他家境贫寒,父母两人的收入只有100元,只能节衣缩食省给儿子。姑姑带来的鸡,他一下子能吃1只,蛋一口气能吃6个。为了给儿子补充营养,父母到处托人弄牛奶票。

  刚到少体校时的姚明,除了身高,没别的优势。但他有一个很大的优点:认真。凭着这点,他的天赋一点点得到开拓,很快从普通班跳到重点班再到尖子班。

  下巴66针脚上钢钉28枚

  姚明的敬业精神和爱国情操是出了名的。2005年卡塔尔亚锦赛上,中国男篮在小组赛中击败最强的黎巴嫩之后,已经基本确定以小组第一的身份出线。这场关键的硬仗之后,主教练尤纳斯安排全体队员休息调整,但是比赛刚打完没多久,姚明就提着毛巾和衣服直奔训练场,无论队员还是队里的工作人员都很好奇地询问。“训练呀!按照计划,我应该还有一节训练课。国家队的比赛完了,还有NBA部分的科目。”姚明说。

  就是在这次亚锦赛之前,姚明在即将从NBA回国时左脚上起了一个血泡,为了防止发炎,火箭队队医帮他把血泡挑破,即便是这样,姚明在回到国内的第二天便走进了力量房。当时篮管中心副主任胡加时颇为感慨,觉得像姚明这样的球星,完全可以要求休息几天,但姚明没有这么做。

  卡塔尔亚锦赛上还发生了一件事。在与黎巴嫩的小组赛上,双方打得火药味十足,第二节比赛开始没多久,姚明的下巴便被对方一名球员用肘部撞出了一道大口子。休息的时候,姚明只是用一块创可贴简单粘了一下,便要求重新上场。赛后组委会医生为姚明缝了4针,但是国家队队医杜文亮认为处理得不够好,又重新给姚明缝了一次。当时姚明告诉杜文亮,自己的下巴算上这次已经被缝过66针了。一个下巴前前后后被缝66针,即便经历丰富的国家队队医也从未见到过。

  当然,最终逼迫姚明退役的伤还在脚上。退役之前,姚明和杜文亮有过一次聊天,姚明问杜大夫是否知道人的脚底骨有多少块,杜文亮回答是25到26块。然后姚明告诉他,自己的左脚内连钢板带钢钉一共有28枚,也就是平均每块脚底骨上至少有一根钢钉。这个数字同样让杜大夫大感吃惊,多年以来,姚明就是踏着大量的钢板和钢钉在赛场上浴血奋战的,这样的职业精神实在让人感到钦佩!

    5328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