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文网 > 短美文 > 哲理故事 > 励志学习的故事

励志学习的故事

|小龙

励志学习的故事

  盛年不重来,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励志的学习故事,供大家参阅!

  励志学习的故事(一)书神冯立:当我读完第1738本书

  年10月2日上午,冯立在豆瓣网上推送了他的第79篇日记,题目是《如何让你的阅读更高效——1700本书阅读总结》,这是他所写的“阅读总结”系列中的第17期,而如果你是一名资深豆瓣用户,或许读过他那篇著名的《海淀知名书店指南》,也会更熟悉冯立在网络上的化名:王韧勉。目前为止,他的豆瓣主页上,记录着读过的1731本书,听过的3336张唱片,看过的1232部电影,以及众多评论和日记——多年的坚持使得这些数字显得异常庞大,王韧勉这个名字也成为豆瓣读书类推荐栏的常客。

  从300本读书计划开始

  冯立一直保持着这样一个习惯,每读完100本书,就要写一篇总结性的文章,从一个主题入手,或谈谈读书所得,或谈谈阅读技巧,最后还要为这100本书评选出一个前10名的最佳榜单。已是历史系博士二年级的他已经完成了第17个100本读书计划,仔细算一下,相当于一年读200多本书,平均三天读两本。这样的速度,恐怕绝大多数人都是望尘莫及的,更别提长期的坚持了。

  在想象中,这样一个读书大神不仅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还有可能有些“呆气”。然而在咖啡馆见面时,他与所有普通的清华同学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有些胖,笑眯眯的,若非要说有什么不同,大概是他身上有一种少见的自信,有点像老北京的侃爷,仿佛见惯一切随时都能说个不停。他几乎可以轻快流畅地回答所有抛出的问题,对人名非常敏感,对读书时间和数量有着精准的记忆,对陌生人的好奇也早有准备,唯独在提及女朋友的时候才从一个经验分享会的模式中走出来。“我和我女朋友就是在甘阳老师办的一个学术夏令营上认识的”,这是他第一次露出腼腆而放松的笑容,提醒着大家他只是一个普通的男生。

  谈及读书的缘起,也似乎有些普通。只是觉得大学过了一年有些荒废,想看看能读多少书,冯立很轻松地说,没想到大四上学期就提前完成了三年读完300本书的目标,一读就停不下来了。

  碎片化时代的阅读适应

  被问到如何有这么多时间看书,冯立闭眼想了一会儿,“大概是有空就看吧,我很少拿出整块的时间来读,日常生活往往是见缝插针地阅读,再一个读得多了速度也会上去”。他的作息是“朝八晚十二”型,其实他并没有因为大量看书而耗费太多时间,甚至如某些猜测那样“不通世事”,他数了数,大学生应该体验的生活从打游戏到谈恋爱,从上课到做助教,从实践到旅行,一个不落全都体验过。

  他的身上有很多打破人们通常设想的地方,满足着人们的好奇心,其中有一条就是人们对纸质书与电子书乐此不疲的优劣争论,在他这里似乎失去了意义。有的人可能就是喜欢“读书的感觉”吧,提到现在有些人对纸质书的执着,冯立不以为意,“有读书的感觉不等于有效率,读书这东西入门很重要”。

  比起读书形式和读书心得,冯立更看重实在的内容和深入的思考。通过对各种学术著的阅读与思考,他写道“读书要读出不同的维度,而不仅仅是停留在阅读的表层,简单阅读就去表扬或批驳某本书的优劣”,在用显眼的数字打头作标题的总结文章里,这样的思考和各个角度的点评才是主角,恍惚间有指点江山的气势。“读书多了写得多其实很容易,读得多了,写得不多但能给别人传递得更多才见功力”,冯立并不只单纯追求知识的输入,他觉得,大学给大家提供了很多知识,但“忽略了传授学习方法”,例如很多人并不知道如何读书写作。在最新一篇《1700本书阅读总结》里,冯立推荐了《如何阅读一本小说》《如何阅读一本书》等书,阐述了自己的观点,还将对这个问题的思考结果带到了他担任助教的课堂上,让自己的学生读书评,练习写作。“说理工科学生不擅长写作,这完全是误解”,在冯立的眼中,不少理工科学生表现优秀,很有潜力,而他也露出一种为人师的喜悦,晃了晃头。

  唯有爱与学业不可辜负

  虽然读书、思考甚多,冯立却坦言自己不算是一个成绩好的学生。中学时代,他一度不被看好,但超常发挥的高考和自招还是让他幸运地进了人大国学实验班,学了自己最感兴趣的专业。凡是感兴趣的东西就去学,本科期间他在人大、北大、北师大等学校旁听了20门课,“是像选课一样听课写作业的”,他补充,“比起为了名气去听课,可能真正教得好的老师反而帮助更大”。本科期间对他影响最大的三位老师——讲授社会调研方法的潘绥铭老师、讲授文学阅读的王以培老师和指引音乐赏析的毕明辉老师——都是在旁听课时认识的。

  “除了与学习有关的奖学金,其他的奖学金我都拿了”,他带着一点自豪,特别说起自己本科时期参加的大学生创新计划项目。这个项目他带着两个同学一起,写了八万四千多字的报告,获得了全校人文组的第一名。课题与名人文化资源的保护开发与利用有关,初时没人愿意参加,他只好拉来好友与下铺的哥们儿,三个人一起回到他的老家湖北黄冈做调研。“很多名人啊,李贽、闻一多、黄侃、熊十力……”一连串被写在中国历史上的人名从他的嘴里冒出来,“这些人的故居和讲学之地我们全都跑遍了”,“不过收获最大的应该是呼吁复建了黄侃夫妻的合葬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想必是很多人的梦想,对冯立来说,这也是他正身体力行的东西。

  年是冯立在清华历史系读博士的第二年。从人大搬到清华,问到清华有哪些不一样的资源值得同学们珍视,他最先称赞的不是大家引以为傲的食堂和宿舍,而是仿佛挖到宝藏一样得意扬扬地说,清华图书馆能提供的服务超出一般同学想象,比如说可以办北大图书馆的借书证,这一点很多人都不知道,而且清华图书馆的借书期限为8周,远远长于一般学校,特别是还能借很多台版书,这都是其他学校所没有的资源。这样的口袋一旦被打开,话题就一个接一个被倒出来,他仿佛是对自己的玩具了如指掌的小男孩,坐拥数座自己无比熟悉的图书馆,大到历数全国能够外借台版书的高校,小到一个博士生一个月最多能借59本书,侃侃而谈,显得异常满足。他在文章里写阅读速度时说,“没有100本的阅读量无从谈技巧,没有300本的阅读量无从谈速度”,而认识他的人则戏称,他有时候让人觉得“没有读过几百本书无从与之交谈”。

  励志学习的故事(二)到耶鲁买课去

  进大学前,我每天都掰着手指算什么时候可以自己支配时间、上自己喜欢的课,好不容易熬进大学,发现可以自己选课和选择什么时间上课,高兴地把那几门课排过来排过去,大有翻身做主的感觉。

  我们当时热衷于打听公共课老师的背景,“关门师叔”“关门师太”(经常给学生不及格的男女老师)的课要竭力避开;上课有点名“癖好”的老师自然也不受欢迎;剩下那些又不点名、考试还“高抬贵手”的好好先生,挤破头也要选他的课。

  从国内到美国,选课的自由度更大了。耶鲁的选课干脆叫买课(shopping class),一听这名字,多少曾被国内教育制度“禁锢”的灵魂都兴奋得颤抖。在西方国家,人们都把买方当上帝,所以按照这个逻辑,学生应该是上帝。买课期长达两星期,我想象着教授们像集市的小贩,在课堂里张罗个摊子,兜售自己的独门绝活。学生们像主子似的,拎个选课篮去课堂里挑挑拣拣。良好的自我感觉不断膨胀,直到走进课堂才发现,原来“上帝”也不好当。

  首先是选择的范围太广。耶鲁采用通识教育,进校不分专业,两年以后才决定专业,所以前两年必须抓紧时间把自己可能感兴趣的课都选一遍。

  观察下来,很多美国学生更关注自己的兴趣。他们也讨论教授的背景,给分苛刻的老师绝对是“没有国界”地不受欢迎。比起我们从前一味关注分数和点名,兴趣在他们心中是第一位的。

  相比起来,中国学生心里多几把“锁”,“钥匙”拽在自己手里却对不上号。我想这不完全是中国的教育给上的锁,文化、性格方面的因素都有。分数是第一把锁,尤其是第一年,心里没底,不知道耶鲁教授的评分口味,选课的时候格外小心。

  专业是第二把锁,出国读名校的光环背后是更多的关注和期待,很少有人能做到“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别人的期待,不知不觉就变成了自己的期待,兴趣的声音越来越小,选课也身不由己。

  第三把锁更沉重——“责任”。美国人也许不理解,但在中国文化里,读书历来是有责任的——不让父老乡亲失望,“荣归故里”在当代中国留学生的词典里也还找得到。背着三重锁,中国学生的脚步也许并没有因为走出国门而更加自信。

  既然课难买,“上帝”就需要一本“购物指南”。开学前每个人都能领到一本选课指导“蓝宝书”,一共619页。

  有时候,数据也能说明一些问题。它多少给我们一点震撼,一所学校的容量可以如此之大。为了吸引“上帝”,课程介绍的风格简洁明快,课程涉及的范围和内容一目了然。有些表达方式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比如哲学系的一门课“死亡”,开篇的两个问题就让人难以抗拒地想去课堂里探索答案:“有一点我可以非常确定,我将会死亡。但我们又将如何理解这个事实?既然存在着死亡并非终点的可能性,我们是否在某种意义上永生?”最后,我就冲着这两个不能不思考的问题走进了课堂。

  “蓝宝书”有厚度也有广度。比如历史专业,这个在耶鲁本科生中最热门的专业,涉及历史学、艺术史和科技、医学史。一共有35页的课程介绍。

  除了传统的政经史、战争史、思想史以外,历史系还开了女性史、同性恋史等方面的课程,独特的视角吸引了很多学生。

  我圈定了六门课,打算在前两周光顾一下,其中就有艺术史和音乐史两门非常受欢迎的课。我想校方可能认为无论学生以后从事什么职业,对艺术的了解是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必备的基本素养,所以这些课都不限制人数,在礼堂般的大教室里轰轰烈烈地上。教授也都是重量级的大人物,一位86岁高龄,另一位也年过70。他们的经历就是活生生的历史,由他们来讲历史自然更有厚重感和说服力,所以我毫不犹豫地买下了这两门课。

  等买到第三门课的时候,我发现教授变成了上帝,学生都眼巴巴地期待成为他的选民。因为讨论型的小课是限制人数的,不是谁想买就能买。比如有个项目叫“大战略”课程,这是个案例型的讨论课,由耶鲁最著名的几位教授联合开设,内容是研究世界几千年历史上的领袖人物所做出的伟大的决策。如此振奋人心的课程,对于雄心勃勃的耶鲁学子来说是有致命吸引力的,入选的难度跟当初考进耶鲁的难度差不多。还有些口碑好的大牌教授开的课也要通过竞争才能去听,比如上中国现当代史的史景迁教授,他的课总是能吸引很多人旁听。这门课开在耶鲁法学院的大厅里,每次都座无虚席,一屁股坐在地上的也不少。很难说那么多人都对中国的历史有兴趣,但他写历史的观点非常合耶鲁人的口味。他强调个人可以改变历史,而耶鲁要培养的正是改变历史的人,所以大家都很乐意听他讲讲中国历史上那些了不起的大人物。他的讨论课总是毫不客气地从课堂上请走很多慕名而来的好学者。

  我刚去的时候心里很有意见,觉得大牌教授怎么一点大家风范都没有,人家如此好学来旁听,这在中国,老师要受宠若惊地挽留,他怎么可以生硬地拒绝。后来我才体会到,耶鲁讨论课的设计是完全为学生考虑的,限制人数才能达到有效进行讨论的目的。这种课节奏很快,学生课前要做许多工作:大量的阅读、思考、为发言做准备。课上学生反应的速度也很快,大家都要对讨论的问题有所贡献,一起让探索更深入。如果老师允许很多旁听生在场,势必影响选课学生发言的机会和时间。如果禁止旁听生发言,不但是一种歧视,也会失去上课的意义。

  励志学习的故事(三)儿子“成人”记

  儿子是“80后”,也算得上是个帅哥,看到他朝气蓬勃的阳光模样,回忆起他成长过程中的一些往事、糗事,感慨良多……

  “输”在了起跑线上

  1983年,儿子降临。望子成龙,人之常情,我等平庸之辈,亦难免俗。单为给他取名,我几乎翻烂了《辞海》,尚难定夺,踌躇数月,才去报了户口。取名——姑隐其名吧,按《辞海》条目注:“是有卓越智慧的人”,可见我们对他寄予的希望。

  可惜,儿子小时候的表现丝毫不见“是有卓越智慧的人”的迹象,相反,他读书时,成绩总排在班上倒数三名之列。偶有考试分数达到或超过60分,那就成了我们家的节日,对他又是表扬,又是奖励,勉励他争取更大的胜利。他却调皮地说:“分不在高,及格就好。”学习状态,依然如故。

  有人怀疑他的智商,屡次建议我们带他去做“智商测定”,可发生在他身上的一些事情,让我们谢绝了这些“好心建议”。

  有一年春节,亲友团聚,十分热闹。有人发现地上有一些纸币,便询问谁是失主。儿子瞄了一眼,说是他的,随即背出一串阿拉伯数字,与纸币上的号码完全吻合,众人皆惊。

  他上小学三年级时,他母亲生病需动手术。当时床位紧张,难以入院,我们只能焦急等待。不料有一天,他放学回家,一本正经地宣布,此事他已解决了。望着他稚嫩的脸,没人相信这是真的。谁知第二天,他就领着他母亲住进了医院。原来他在学校经多方打探,听说有一名高年级学长的母亲是这家医院的主任医生。他找到那名学长,将二人关系发展成“哥们”,入院之事便水到渠成。

  这样的孩子,智商会有问题?

  儿子心地善良,看到乞丐,总是倾其所有,掏出零花钱;儿子心理健康,毫不嫉妒成绩好的同学,与人相处融洽;儿子是非分明,疾恶如仇,从不屈服于强势,也不恃强凌弱;儿子身体健壮,热爱体育活动,但就是不把头上的“差生”帽子当回事,成天没事偷着乐。看到他那副没心没肺的样子,真是让人无可奈何。

  但是,学生的一切似乎都是以分数论成败的,无论是按当时或是现在的说法,儿子都可谓彻底地输在了起跑线上。

  不成才,可以成人

  儿子小学毕业,谢天谢地,经“电脑派位”被分到一所很不错的中学,欣喜之余,我们又为他的学业能否跟上而担心。

  果不其然,开学不久,学校摸底考试后,我们就以“个别学生家长”的身份,被老师召见,在严肃的气氛中,双方进行了坦率的会谈。会谈内容仍是“成绩排名倒数”的历史问题,以及如何迅速改变这种状况的现实问题等。

  由于短时间内未见成效,我们就隔三岔五地被召见,差点成了学生(差生)家长常驻学校代表。

  依我愚见,既有排名之举,必有前后之分,终不成所有孩子都并列第一?但这种想法我不敢表露出来,于是只能对老师表示教子无方的愧疚,同时,还陷入面对儿子日趋逆反的无奈之中。

  儿子初二那年,竟领着同学在校门口与人斗殴,全家惊恐。我们对他进行了严肃审问,终于弄清了事情的缘由。

  原来,有两个不良少年在学校附近抢夺学生财物,儿子不甘同学被欺负,出手相助,召集了几个“肝胆相照”的兄弟,选择在校门口的有利地形,采取了以多制少的战术(几个打一个),教训了对方。

  明白了事情原委,我心里暗暗叫好:有勇有谋有担当,是个男子汉。可我嘴上还是得说,此类事情应当报告老师。

  我将此事反映给校方,以期引起重视,同时也欲洗刷儿子“组织斗殴”的罪名。我不仅得到了想要的结果,校方还多给了我一个结率:这个孩子总归很难成才了。

  恼羞成怒时,我也曾对儿子滥发淫威,斥责他“朽木不可雕也”,是个不成才的东西。儿子却也不示弱,瞪着无邪的眼睛反问:“你成才了吗?”

  本人一介草民,纯属无权、无势、无钱的“三无产品”。被他一枪刺中软肋,我半晌才缓过神来,为自己寻找托词,声讨“文化大革命”,控诉“四人帮”,好像没有“文化大革命”和“四人帮”,我就会成为了不起的人物。儿子举起双手,打出“暂停”的手势,抢过我的话头说:“‘文化大革命’,周总理力挽狂澜;‘四人帮’横行,陈景润照样攻克‘哥德巴赫猜想’;改革开放,年广久卖‘傻子瓜子’发财。你呢?”

  这熊孩子知道的还不少。被他一顿呛,我如芒在背,难以招架。“你成才了吗?”儿子追问。

  是啊,我们成天盯着孩子成才,可究竟什么是成才呢?我们为人父母者,又做得如何呢?面对儿子的追问,我一时语塞。

  “如果只有考上名牌大学、当大官、发大财才算成才,那全世界几十亿人不都白活了吗?”这小子,越说越来劲。“你不想成才,想怎样?”我问他,口吻苍白无力。

  “成不成才,我也不知道。”他回答得也很苍白无力,但是——一个转折,口气又硬了起来,“我保证成人。”

  我茫然:“成人?什么叫成人?”

  “做普通人,过平常日子。”儿子的回答,让我沉思……

  曲折的就业之路

  儿子磕磕绊绊地读完中学,进入一所中专学校。幸运的是,他的班主任是一位具有丰富教育(不仅是教学)经验的老教师。三年来,在她孜孜不倦、锲而不舍的殷切教诲下,儿子各方面都有长足进步,我们看在眼里,喜在心上。直到现在,我们都对那位老师深怀敬意和感激。

  高考,儿子名落孙山。时逢互联网快速发展之时,失学无业的儿子沉溺其中,日复一日,走火入魔。看着他日趋萎靡的样子,我不胜痛惜和焦虑。要让他从痴迷的网络世界重新回到现实中来,除了尽快就业,别无良策,可仅凭一纸中专文凭,就业谈何容易。

  好在儿子不是好高骛远之徒,有人介绍酒吧门童之职他也肯去,但这类灯红酒绿、纸醉金迷之地,对一个涉世未深的青年来说合适吗?权衡再三,我依仗“父权”断然否决:“宁蹬三轮,不当门童。”儿子说:“上海三轮已经绝迹,想蹬也没有。”父子相视而笑,那是苦恼的笑。

  一日,听说以前与我有过不错交情的袁某开了一家公司,我便兴冲冲地登门拜访。

  袁老板遗憾地告诉我,他刚招了几个本科生,实在爱莫能助,还说了一大堆公司的难处。于是我向袁老板宣布了自己临时做出的决定:儿子到他的公司打工,工资由我支付,干什么都行,但要严格要求,让他经受锻炼和磨砺。

  袁老板动了恻隐之心,开了方便之门。一番密谋,假戏真做,当我把公司员工登记表交给儿子时,心中五味杂陈……儿子上班了,劲头十足。我暗中按月准时将工资交给袁老板,由他发给儿子。每一次我都尝试找些理由,比如迟到、早退或工作失误之类的,想要扣掉一些钱,让儿子明白工作的艰辛。但这样的机会,竟一次也没有过。

  一年后,儿子渐渐成了公司骨干,工资也从600元增加到1200元,增加的部分袁老板主动提出由他承担,我恭敬不如从命。

  其间,儿子对足球的酷爱有增无减,绿茵场上,屡屡可见他矫健的身影。让人惊讶的是,他还当上了国家一级足球裁判员,常执哨赛事,结识了不少体育界的朋友,其中不乏大牌明星。

  不久,他请求辞职,袁老板再三挽留,表示工资可增加到2000元以上,且由他全额支付,无意间揭穿了工资的秘密。儿子婉言谢绝,去意坚决。袁老板要我从中斡旋,儿大不由爷,我亦爱莫能助,儿子挥挥衣袖,潇洒而去。

  儿子长大“成人”了

  儿子去了一家体育用品公司,从底层做起,很快便适应了环境,得到上司的认可,工作和生活步入正轨,我那颗老是悬着的心,总算踏实了些。谁知安分了不到三年,他又辞职了。

  辞职理由:老板抠门,难成大气候。我说:“天下乌鸦一般黑。”儿子说:“良禽择木而栖。”这样文绉绉的话出自他口,放在几年前,打死我也不信,但此时已不足为怪。自工作后,他就感到自己文化知识的浅薄和匮乏,为读书时的懈怠和荒唐自责后悔。知耻而后勇,从此,他常捧着书本,潜心研读,几年下来,积微成著,倒也读了不少书。我常为此窃喜:浪子回头金不换。

  儿子新进的是家外资公司,总部设在北京,也是经营体育用品的,生意做得很大。儿子在新公司如鱼得水,凭着对工作的热爱,加之体格强壮,且对金钱名利看得淡泊,以一种零负担的状态,面对“压力山大”的工作,聪明才智发挥得淋漓尽致,取得了骄人的业绩,很快被委以重任,进入公司高层。

  年元旦,而立之年的儿子,自己把婚事给办了。超强的组织能力和良好的人际关系,让我由衷感慨:儿子长大了,成熟了,是个有担当、有作为的男人。

  婚礼隆重而不落俗套。我唯一感到不安的是,自己在儿子的终身大事上无甚作为,未能像有些父母那样在房子、车子、票子上折腾得痛不欲生,不知是可憾还是可庆。在此,对儿子、儿媳说一句:“谢谢,对不起。”

  婚后,小两口把家安在北京,二人世界,情深意笃。儿媳绝对是个“美眉”,学历和职业都令人羡慕,更难能可贵的是相当贤惠和孝顺。不久,孙子诞生了,我幸福得无以言表。

  儿子一家常来上海探望我们,亲情浓浓,其乐融融。我们也常去北京小住,含饴弄孙,享天伦之乐。人生至此,夫复何求也!

    5327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