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文网 > 短美文 > 哲理故事 > 外国名人励志的故事

外国名人励志的故事

|小龙

外国名人励志的故事

  国内的名人可能大家都认识很多,但国外的名人你们又认识多少呢?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外国名人励志故事,供大家参阅!

  外国名人励志的故事(一)查理·芒格:用最干净的方法,只凭智慧取成功!

  查理·芒格(Charlie Thomas Munger,1924年1月1日—)美国投资家,沃伦·巴菲特的黄金搭档,伯克夏·哈撒韦公司的副主席。查理·芒格(Charlie Thomas Munger),出生于美国内布拉斯加州的奥马哈。这位今年已经90岁高寿的老人,作为巴菲特一生中的最佳搭档,他既是伯克希尔公司副主席,又是西科金融公司主席。在过去的45年里,他和巴菲特联手创造了有史以来最优秀的投资纪录——伯克希尔公司股票账面价值以年均20.3%的复合收益率创造投资神话,每股股票价格从19美元升至84487美元。

  查理·芒格是一个完全凭借智慧取得成功的人,这对于中国的读书人来讲无疑是一个令人振奋的例子。与我们在社会上所看到的权钱交易、潜规则、商业欺诈、造假等手段不同,他用最干净的方法,取得了商业的巨大成功。

  巴菲特说他一生遇人无数,从来没有遇到过像查理这样的人。在我同查理交往的这些年里,我有幸能近距离了解查理,也对这一点深信不疑。甚至我在所阅读过的古今中外人物传记中也没有发现类似的人。

  查理就是如此独特的人,他的独特性既表现在他的思想上,也表现在他的人格上。比如说,查理思考问题总是从逆向开始。

  如果要明白人生如何得到幸福,查理首先是研究人生如何才能变得痛苦;要研究企业如何做强做大,查理首先研究企业是如何衰败的;大部分人更关心如何在股市投资上成功,查理最关心的是为什么在股市投资上大部分人都失败了。

  他的这种思考方法来源于下面这句农夫谚语中所蕴含的哲理:我只想知道将来我会死在什么地方,这样我就不去那儿了。

  查理在他的一生中,持续不断地研究收集关于各种各样的人物、各行各业的企业以及政府管治、学术研究等各领域中的著名失败案例,并把那些失败的原因排列成正确决策的检查清单,使他在人生、事业的决策上几乎从不犯重大错误。这点对巴菲特及巴郡(即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50 年业绩的重要性是再强调也不为过的。

  查理对于由于人类心理倾向引起的灾难性错误尤其情有独钟。最具贡献的是他预测:金融衍生产品的泛滥和会计审计制度的漏洞即将给人类带来的灾难。 2008 年和 2009 年的金融海啸及全球经济大萧条不幸验证了查理的远见。

  查理的头脑是原创性的。

  他有儿童一样的好奇心,又有第一流的科学家所具备的研究素质和科学研究方法,一生都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几乎对所有的问题都感兴趣。任何一个问题在他看来,都可以使用正确的方法通过自学完全掌握,并可以在前人的基础上创新。

  这点上他和自己的偶像富兰克林非常相似,类似于一位十八九世纪百科全书式的人物。

  近代很多第一流的专家学者能够在自己狭小的研究领域内做到相对客观,一旦离开自己的领域不远,就开始变得主观、教条、僵化,或者干脆就失去了自我学习的能力,所以大都免不了瞎子摸象的局限。

  查理的脑子就从来没有任何学科的条条框框。他的思想辐射到事业、人生、知识的每一个角落。

  在他看来,世间宇宙万物都是一个相互作用的整体,人类所有的知识都是对这一整体研究的部分尝试,只有把这些知识结合起来,并贯穿在一个思想框架中,才能对正确的认知和决策起到帮助作用。所以他提倡要学习在所有学科中真正重要的理论,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所谓的“普世智慧”,以此为利器去研究商业投资领域的重要问题。

  查理这种思维方式的基础是基于对知识的诚实。他认为,这个世界复杂多变,人类的认知永远存在着限制,所以你必须要使用所有的工具,收集各种新的可以证否的证据,并随时修正。

  事实上,所有的人都存在思想盲点。我们对自己的专业、旁人或是某一件事情或许能够做到客观,但是对于天下万事万物都秉持客观的态度却是很难的,甚至可以说是有违人之本性的。

  但是查理却可以做到凡事客观。查理也讲到了通过后天的训练是可以培养客观的精神的。而这种思维方式的养成将使你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预测到别人预测不到的未来,从而过上更幸福、自由和成功的生活。

  即使这样,一个人在一生中可以真正得到的真见卓识仍然非常有限,所以正确的决策必须局限在自己的“能力圈”以内。一种不能够界定其边界的能力,当然不能称为真正的能力。怎么才能界定自己的能力圈呢?

  查理说,如果我要拥有一种观点,如果我不能够比全世界最聪明、最有能力、最有资格反驳这个观点的人更能够证否自己,我就不配拥有这个观点。所以当查理真正地持有某个观点时,他的想法既原创、独特又几乎从不犯错。

  外国名人励志的故事(二)小说家欧·亨利的故事,生活是含泪的微笑

  他,一生跌宕,年近不惑才正式开始文学创作,却成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之一;他,十多年的创作生涯里留下了近三百篇小说,《爱的牺牲》、《麦琪的礼物》、《最后一片叶子》……篇皆是文坛经典;他,用自己的经历书写“含泪的微笑”,启迪世人“只要心存相信,总有奇迹发生”。

  他,是欧·亨利。

  1862年,美国著名短篇小说家欧·亨利出生。今晚,回顾他的经典之作,感受生活中的爱与希望。

  欧·亨利,生于1862年9月11日,原名威廉·西德尼·波特。他开创了美国现代短篇小说的先河,与法国的莫泊桑、俄国的契诃夫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

  一生跌宕 年近不惑才开始在狱中创作

  1898年,在银行当出纳员的欧·亨利,因经手的银行账目出现了问题,以“盗用公款”的罪名入狱。为了维持生活,已近不惑之年的他在狱中开始创作短篇小说。基于犯人的身份,他不敢使用真名,于是以法国一位药典编者名字的缩写“欧·亨利”为笔名。

  1901年,服刑三年多之后,欧·亨利提前获释,之后他专门从事写作。但正当创作力最旺盛的时候,他的健康状况却开始恶化,于1910年病逝。

  “含泪的微笑”与“欧·亨利式的结尾”享誉文坛

  “含泪的微笑”——喜剧形式和悲剧内涵的有机结合,是欧亨利小说的创作风格。在他的笔下,仁慈善良的穷人食不果腹、身无居所。他对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美国社会小人物的心灵和命运进行了深刻的揭示,从而构成了他小说独特的人文关怀。

  欧·亨利还以擅长结尾闻名。他的作品结尾,往往不是主人公命运陡然逆转,就是人物的心理情境发生出人意料的变化。这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结尾,美国文学界专门称之为“欧·亨利式的结尾”。

  十多年的写作时间 却留下了近三百篇短篇小说

  虽然一生之中真正专门用于创作小说的时间只有十多年,但欧·亨利却是一位高产作家,他留下了一部长篇小说《白菜与皇帝》和近三百篇短篇小说,包括名篇《爱的牺牲》、《警察与赞美诗》、《麦琪的礼物》、《带家具出租的房间》、《最后一片叶子》、《二十年后》等。

  美国于一九一八年设“欧·亨利纪念奖”,专门奖励每年度的最佳短篇小说。

  为生命画一片树叶,只要心存相信,总有奇迹发生,虽然希望渺茫,但它永存于世。——欧·亨利《最后一片树叶》

  外国名人励志的故事(三)洛克菲勒的故事,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洛克菲勒年轻的时候曾经一无所有,像当时许多年少无知的人一样,到处流浪,得过且过。不过,洛克菲勒怀有十分远大的理想,他期望自己有一天能够有一笔任由自己支配的巨大财富。

  带着这个伟大的梦想,洛克菲勒来到了距离家乡很远的一个偏僻小镇。在这个小镇上,洛克菲勒结识了镇长杰克逊先生。杰克逊先生已经年过五旬,他一直以来都生活在这个虽不繁华但是却令自己倍感亲切的小镇上。他担任这个小镇的镇长已经很多年了,但是镇上的人们却从来没有想到要选举新的镇长。

  的确,杰克逊实际上也是担任镇长的最佳人选,他性格开朗、为人热情,而且平易近人,更重要的是,他的心地十分善良。无论是当地人,还是来到这个小镇上的人,只要与杰克逊有过一定的接触,他们就会深切地感受到杰克逊的热情和善良,同时也会受到感染。

  洛克菲勒住的小旅馆就离镇长杰克逊家不远。每当洛克菲勒站到旅馆旁的大门前向远方遥望时,他都会看到镇长家门口的那片长满各色鲜花的花圃。每次遇到洛克菲勒时,镇长都会停下忙碌的脚步问这个独在异乡的年轻人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地方。

  当洛克菲勒需要一些生活用品时,热情的镇长夫人总是会十分高兴地给予帮助,而且镇长还会时不时地让女儿为洛克菲勒送去一些妻子做的可口点心。

  在小镇上住了一段时间仍然感到一无所获的洛克菲勒决定过几天就离开这个小镇了,在离开小镇之前他要特别感谢镇长给予他的关照。就在他准备向镇长告别的前几天,小镇迎来了连续几天的阴雨天气,洛克菲勒不得不继续留在这里,同时他也在心里咒骂着这该死的鬼天气。

  小雨时断时续,每当雨滴停止的时候,洛克菲勒都会走出旅馆大门——实际上洛克菲勒就住在杰克逊家的斜对面,看看镇长家门前那些经雨露滋润而倍加娇艳的花朵。这一天,当他走出旅馆大门的时候,他看到镇上来来往往的人们已经把镇长家门前的花圃践踏得不成样子了。

  洛克菲勒为此感到气愤不已,他真为镇长和这些花朵感到惋惜,于是他站在那里指责那些路人的行为。可是第二天,路人依旧踩踏镇长家门前的那片可怜的花朵。第三天,镇长拿着一袋煤渣和一把铁锹来到了泥泞的道路上,他用铁锹把袋子里的煤渣一点一点地铺到了路上。

  一开始洛克菲勒对镇长的行为感到不解,他不知道镇长为什么要替这些践踏自己家花圃的路人铺平道路。可是很快他就明白了镇长的苦心,原来有了铺好煤渣的道路,那些路人再也不用踩着花圃走过泥泞的道路了。

  洛克菲勒最后还是离开了这个小镇,不过他知道,自己再也不是一无所获的离开了,他带着镇长杰克逊告诉自己的一句话从从容容地踏上了追求梦想的道路,那句话就是“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直到成为闻名于全美的石油大王,洛克菲勒依然牢牢地将这句话铭记在心中。

  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性格自私的人不愿意对别人付出任何关爱,所以他们永远都体会不到来自他人的友情和温暖。而那些胸襟开阔的人则始终生活在幸福和关爱之中,这些幸福和关爱既来自于别人,也来自于他们自己。

    5327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