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婚姻故事
80后代表着一个年代的符号和记忆,每一个年代的生活都是不大相似的,正如80后也有80后的婚姻看法。对此就由小编给大家认真整理好关于80后婚姻故事相关内容,以便提供给各位参考。
关于80后婚姻故事篇(1)
80后的我们,按理说现在也老大不小了,搁在解放前这个年纪孩子都满地跑了。
看着身边也有不少同龄人结婚生子了,可大部分还都踌躇着,恩,一提结婚就抽搐!
为什么我们还死皮赖脸的拽着青春的尾巴不结婚呢?让我好好想想。
我想,首先,心态问题。
在以前,结婚根本就不是个事儿,一到岁数找个差不多的就办了,那时候大家都一穷二白,干脆利索,也没人在乎爱多爱少的。可现在这人类进化得越来越把自己当回事儿了,什么人品、家世、长相、工作、学历、前途、甚至业余爱好没有一样不琢磨的,反复研究,深入探讨,仔细对比,辗转反侧……眼看着就把简单问题复杂化,两人问题扩大化!结果越琢磨越糊涂,这婚就结不了了!
结婚嘛,俩人搭伙过日子,本来多简单一事,硬让我们弄得比制造航天飞机还罗嗦。追其原因,我觉得是我们对结婚的目的不纯粹了,总想通过婚姻得到一些其他的附加价值。例如房子、车子、还有未来的好日子。当你想通过一张纸来得到一辈子的东西,是有点难。
心态上还有个问题,就是对婚姻的恐惧。
我们这代人,算是蜜罐里长大的,没经历过战乱没挨过饿,被父母宠着,老觉得自己还小,怎么就要结婚了呢?结婚就意味着生子,自己还是个孩子,怎么就出来下一代了?现在的年轻女人都自恋得很,就这么放手青春接过柴米油盐还真舍不得,同龄的男生更是欠成熟,当惯了儿子突然让他当爹,一下子还真适应不过来。
父母苦口婆心说为了我们的终身幸福,可一听到“终身”俩字,我就立马联想到50年后自己老态沧桑的样子,好像一结婚“终身”就嗖嗖得跑到头了,如果这一结婚就真把“终身”定了,那我们以后还活个屁呀。
还有,现代人的冷漠和爱情的沦丧也让我们犹豫恐慌。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很多人已经不相信爱情,不相信承诺,甚至不相信自己。我连自己将来会不会变心都保不准,怎么去要求别人?周遭离婚背叛偷情婚外恋私生子充斥着眼球,我的婚姻就能逃过此劫?这围城里面到底好不好?一进一出可就成二手的了,是得慎重。
其次,是人的问题,这也是个关键。
想娶的人家不想嫁,想嫁的咱们不想娶。人都是犯贱的动物,没得到的东西虽然不见得多好,但还就是念念不忘,讨好谄媚的把人家放到心里至高无上的那个“最爱”的位置,哭着喊着要娶人家,人家还不一定领情。可对于自己身边默默的奉献者就是视而不见,捧着你爱着你,就真把自个儿当皇帝了,对方条件再好也觉得委屈了自己,总是不那么心甘情愿的“低娶”,说到底,她就倒霉先看上你。
还有一些人,既没有想娶的人也没有想嫁的人,整个一爱情不在服务区、被爱情遗忘的小角落,哎……如果单身的压力您还抗得住,那么,还是宁缺毋滥吧,这种人一旦滥起来,就收也收不住了。
结婚再怎么简单,也是两个人的事,我左顾右盼一个人,跟谁结啊?你还别跟我提相亲,这事我5年前就开始接触,专业着呢。相亲说白了就是挑刺,带着有色眼镜去买白菜,可不一个个都绿了吧唧,紫不溜秋的。
最后,钱的问题。这个问题,说大也大,说小也小。
贫贱夫妻百事哀,这话肯定是有道理的。钱,肯定是不少贫贱小情侣面临的最大障碍。郎有情妾有意,人手到位了,心态也少先队似的时刻准备着了,两人爱得难舍难分,巴不得立刻搭个小窝生儿育女了,可这小窝哪里找呢?说白了就是房子,再说白了就是钱。没钱就没房,就算租也得要钱吧?都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没有房子你连坟墓都进不去!那就死无葬身之地了!女人所谓的安全感归属感,在恋爱的时候是一个可靠的肩膀温暖的怀抱,可一到结婚女人就立马由浪漫主义改旗更张为现实主义,曾经多么温暖多么宽厚的怀抱现在都不如钢筋水泥的几分地实在。
以前在农村,有间瓦房就能办喜事了;后来咱爸妈那辈,只要结婚就有单位福利分房;现在,大学普及了人民富裕了,我们反倒连“安居乐业”都实现不了了。大学毕业20好几了,有个固定单位稳定收入算不错的,可再好的单位也不送免费的房子啊。没房子怎么结婚?如果父母有点家底,给你把房子车子都买上,那算命好的,有多少大学生上学的钱都是东拼西借来的,毕业还想买房?先还个5年6年债再说吧。当然,肯定也有白手起家、奋斗成才的,可是当他白手的时候,你怎么确定他会不会成才呢?你要是有这火眼金睛你就等,顺便多看看男人得志后抛弃糟糠妻的小说电视剧。
除了房子之外,结婚要钱的地方多了去了,什么定金、彩礼、戒指、婚纱照……样样不少。就说戒指吧,也不知道谁发明的,反正结婚就得有!从求婚、订婚、结婚,哪一步缺得了戒指?还不能是一般的戒指,得是象征爱情恒久远的“钻戒”!
求婚的时候你整个铜的铁的塑料的哪怕用草编的,女人那浪漫小情怀一上来也就不在乎了,可结婚的时候总不能这么糊弄人家了吧?你忍心让新娘带着铝合金戒指再跟你走进租来的新房?可这屁大点块石头不知为啥就这么值钱,绝对能让自力更生的小青年“一颗就破产”!所以啊,对结婚的大好憧憬就让几块水泥和石头葬送了前程。
当然也有看开了的主不在乎这一套,四年一提结婚张嘴就是不买钻戒、不拍婚纱照、不摆酒席,整个儿一新“三不男人”。您是省事了,可有几个女人也想省事啊?反正绝大多数女人是不行的,婚纱照一定要拍,还要好好的拍,使劲的拍!不拍得倾城倾国我不散伙!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结婚这事也得因人而异。毕竟是人生大事,虽说80后阅历尚浅,但我们也懂得责任俩字怎么写。希望我们现在多珍重,珍惜在一起的日子,将来不后悔!
80后是当今社会的主流人群或是即将成为社会的主流人群,写这篇文章的意图是想引起社会的关注,80后要与时俱进,外界给我们的思想和理念也是不断变化的。我们面对的东西太多太多,身上的担子也是越来越重,如果这代人生活不和谐,社会能和谐吗?
世界是我们的,也是儿子们的,但最终是那帮孙子们的。
关于80后婚姻故事篇(2)
我们各自谈过N场恋爱
我和老公刘彬是大学同学,大四的时候,我们才确定了恋爱关系。
在和刘彬谈恋爱之前,我谈过4个男朋友。第一个是我师哥,校研究生会主席。他各方面都不错,可是,在后来的接触中,我发现他有个坏毛病——爱抠脚丫子。这可让我受不了,3个月之后,我提出了分手。当时他问我为什么分手,我说不喜欢就分了呗,他非常不满地说:“你们80后的就是这么没责任感!”
笑话!什么叫责任感?难道我忍着我的不快和你“从一而终”就叫责任感?结婚了都能离婚,不喜欢你了就和你分手却不行?果然是有代沟啊!别看我是1982年的,他是1978年的,差了这么几岁就很难沟通了!
第二个男友是体育学院的“排球李”。大二下学期,“排球李”得了肌肉萎缩症,别说打排球,连站都站不起来,只好休学回家。我从济南坐火车,提了很多好吃的去青岛看他。在病房里,他妈妈一会儿让我给她儿子削苹果,一会儿让我给她儿子倒便盆,我哪干过这种活?可他妈冷冷地说:“我是在考验你!你不是爱他吗?我倒要看看你怎么爱他!”天!考验我?爱他就要侍候他?这些脏活,我完全可以请个钟点工来做。还说什么啊,分手吧。
第三个,第四个……反正都没长久。大四上学期我就被保送上了研究生。所以,当同学们忙着考研和找工作的时候,我简直闲得发慌。寂寞会滋长爱情,在我们班一直默默无闻的刘彬闯入了我的视线。
其实,我们俩都没想过这场恋爱会天长地久,虽然他妈妈对我非常好,但却表示,他们家就刘彬这么一个男孩,毕业后要回威海工作,都给他安排好了,不可能在济南。
虽然明明知道我们最终还是要分开,可是,我和刘彬还是将爱情进行到了毕业离校的那一天。
很快,我就毕业了,在济南一家大型国企工作,除了工作,就是相亲。但这时我才发现,社会上的男人可比校园里的复杂多了!
我跟刘彬说起这些事,他也跟我大倒苦水,说他谈的女孩也不咋地……
“那我们重新谈恋爱吧!”我和刘彬达成了共识。我们一起炒股票、买基金、开网店、做投资,“经济纽带”将我们紧紧联系在一起。
刘彬父母看我们这样了,也下了些力气将他的工作调到济南,然后,我们就开始正式考虑结婚的事情。
婆婆和妈妈一手操办房子和婚事
我和刘彬都是家里的独苗,恋爱时你侬我侬,真正要结婚了,遇到生活中一些具体的事情,各自的臭脾气就显露出来了。
第一是买房。我真羡慕父母那一辈有福利分房,我们80后可是什么都没有啊。刘彬说,新房的首付由两家一起出,然后用两个人的工资还贷。我说:“为什么要一起出?买房是男方的事啊!”两人因为这事冷战了好几天。到最后,双方家长出来替我们协调,我妈说买新房,首付刘彬家出60%,我们家出40%。刘彬他妈不愿意,说:“儿子都被你们抢到济南了,就跟倒插门差不多,你们占了便宜还卖乖?”我妈说:“谁让你们倒插门了?你以为我们家姑娘嫁不出去吗?还不是看着两个孩子的感情好,大家才一起努力的吗?”看着我妈和他妈掐着腰脸红脖子粗的样子,刘彬捣捣我说:“你看,像不像在斗鸡?”我没忍住,哈哈大笑起来。然后我俩从屋里跑出来,去“新世纪”看了场电影,回来后,我妈和他妈已经握手言和,他妈竟然答应出70%的首付,我们家只需要出30%。
看父母对我们的事情如此大包大揽,我和刘彬干脆放手,让他们看房、选房、定房……我们本想请装修公司,可是,在房子装修采用什么风格上,俩妈又打了起来。我妈坚持简单就好,可他妈却要又砸墙又大改……他妈说:“我就这么一个孩子!将来我们老了,走不动了,还要住儿子家,让儿子儿媳侍候我呢,我得好好装修!”我妈说:“我也只有这一个女儿啊!我们老了,走不动了,也得住女儿家,让女儿女婿照顾我,当然这个装修风格最好是我喜欢的!”我和刘彬对视了一眼,其实,我们早就商量过了,等双方父母老的时候,要么各自请保姆,要么把他们送到老年公寓去……这样大家都方便。
第三回合,是照婚纱照,这次,她们却形成了统一战线,看好同一家婚纱馆。而我们却不想照千篇一律的婚纱,想去摄影工作室照个性婚纱。当我们拿着搞怪、另类的照片给二老看时,气得她们大喊:“你们的事我们再也不管了!”
能不管吗?选餐馆、订婚宴、请司仪、找迎亲车……到后来,连我爸和刘彬他爸都参与进来。其实,按照我们的意思是旅游结婚,可爸妈说:“不举办仪式,谁知道你们结婚了啊!”唉,真麻烦,婚礼还得举办两次,一次在威海,一次在济南。
结婚了,终于要“昏”了。站在台上,被司仪肆意调侃,我笑也不是,不笑也不是……
婆婆走了,妈妈走了,二人世界多么幸福!
“许舒,都几点了,你做饭去。”刘彬边看球边提醒我。“你怎么不做啊?我是你家老妈子?我累了一天,也想吃口热饭呢。”我觉得他真自私。就这么静静地对峙着,他看球赛,我上网,等到实在饿得受不了,我泡面,他啃剩馒头……又饿了,只好跑到外面大吃一顿。可心里还惦记着房贷的事,不爽。
“好几天没抹桌子了,刘彬,你眼里就没这个家!”我没好气地说。“收拾家是女人的事!大老爷儿们干这个?我妈说男人干家务没出息!”刘彬反驳。“都让你妈惯坏了!”争吵开始了。
睡觉了,这家伙有个让我很恼火的习惯:开着床头灯看书才能睡着。灯光刺得我睡不着,迷迷糊糊刚睡着,他哗啦哗啦的翻书声又把我弄醒。既然睡不着,索性起来跟他打一仗,他还满脸委屈地说:“你这个人怎么这么自私!谁还没有个生活习惯?”
我二话没说,夹起铺盖去了小卧室。连续两天,我们一直处于冷战状态。第三天,我们合伙买的股票大涨,才让我们俩之间的紧张气氛缓和了些。
刘彬说:“我不爱你,我能放弃威海的事业,跑到济南和你结婚吗?你有时候太自我了,改改啊!”我说:“行!不过,你有时候挺自私的,你让着我点儿不行吗?男人还跟女人计较啊?”
两人相视一笑泯恩仇……
关于80后婚姻故事篇(3)
从大学毕业到现在已是四年有余了,只身在外闯天下的日子想必是许多同志感同身受。以至于现在我神经末梢会条件反射四样东西:交房租、挤公交、加晚班、啃泡面。这四年里给力的时候很多,不给力的时候同样多。要说这最给力的就是发了工资和一帮子哥们还有美女们出去聚会;要说最不给力的便是在聚会的时候有朋友告诉你他几月几号要结婚了。因为我们会惋惜这位朋友即将离开我们单身俱乐部,更加惋惜我们不多的工资又要割掉部分出份子。
其实,我和我的哥们儿每个人都在被爹妈催着结婚。有的人走运遇到合适的结了,有的不走运遇到爹妈觉着合适的也凑合结了,像我们这种介于走运和不走运之间的人,总是跨不过心里向往纯洁爱情和幸福婚姻的底线,就只能让自己无奈的处于一岁一枯荣的枯等境地。不过我从不认为枯等是一件坏事,直到有一天在我枯等到终成正果的时候所面临的才是这辈子最可怕的事——-婚姻。
对于极小部分人来讲婚姻就是爱情+八块(结婚证书)+两块五(给证书买个套子)。可是我们不行,我们的婚姻得是爱情+80万(房子)+两万五(婚宴)。这个数字看上去像喜马拉雅山那样宏伟。是我们具有愚公精神的爹妈和爹妈的爹妈,甚至几代人积攒的血和汗。然而在经过售楼小姐半小时的演讲把6位数字输入以后,换来的仅仅是我们在拥挤城市的一席之地。这远不是努力奋斗的结束,奴隶般的生活才刚刚开始。以前经常的聚餐不去了,K歌不去了,甚至连体育活动也没时间参加。换之而来的是工作、工作还是工作。因为每个月要交房贷,要交煤水电费,还要吃饭。原来一份工作便足以养活自己,现在两份工作还得时刻不忘节约。等再过一段,孩子呱呱落地的时候,我们这辈子最昂贵的消费便开始了。奶粉、衣服、尿不湿,玩具、零食、幼教费,哪一样不是成百上千的消费。还得在忙得不可开交的工作之余,挤出时间来照顾宝贝,教他学说话、学走路、学算术、学英语、上各种各样不管他将来喜不喜欢但一定得上的“兴趣班”。如果放在上世纪30年代,我会坚定不移的相信,我在培养一位伟人。
至于什么是爱情,在结婚以前的定义是:你给她制造过多少次浪漫;你送给她多少次鲜花;你多少次不顾自身安危的在大雨磅礴中等她下班给他打伞。可是在结婚以后的定义却是:你每个月上缴百分之多少的收入;你每个月做多少次饭洗多少次碗;你每个月接送多少次孩子。如果说爱情是一篇文章需要我们来添加标点符号,我会这样填写,在爱情萌芽的时候是个问号,在热恋的时候是个逗号,等到结婚的时候就是句号,结婚以后过日子的时候便成了感叹号。也许我们可以将婚前的浪漫放到婚后做乏味生活的调味剂,可想到这是做了多少次饭、洗了多少次碗,抹了多少次地板换来的零用钱便觉得这包调味剂着实太贵。其实,也不乏很多不用花钱就可以浪漫的办法,比如,帮老婆揉揉肩,陪她去公园逛逛,在劳碌之余说一些体贴温馨的话,可每每是话到嘴边却不知从哪里冒出来的羞涩。
综上所述,婚姻是艰难的、困苦的、乏味的。可是我发觉自己并不因为这份艰难、困苦和乏味而想过放弃,我觉得放弃了便没有了家的依靠和奋斗的动力。日子在大多数时候总是乏味中带着苦涩的过着,偶尔一点点的开心便会觉着尤为甜蜜。听到孩子的笑声,看到老婆做的热腾腾可口的饭菜,便会为自己艰苦的奋斗而感到骄傲。而心中总是殷殷期盼日子会在奋斗中渐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