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禅语小故事20个

|小龙

  当今社会,虽不说物欲横流,但可说是人被物牵着鼻子走。有人为财,声败名裂。有人为色,妻离子散。古人说: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为此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一些佛教禅语小故事20个的优秀例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佛教禅语小故事20个

  (一)宽容

  相传古代有位老禅师,一日晚在禅院外散步,突见墙角边有一张椅子,他一看便知有位出家人违犯寺规越墙出去溜达了.

  老禅师也不声张,走到墙边,移开椅子,就地而蹲.少顷,果真有一小和尚翻墙,黑暗中踩着老禅师的背脊跳进了院子. 当他双脚着地时,才发觉刚才踏的不是椅子,而是自己的师傅.小和尚顿时惊慌失措,张口结舌。

  但出乎小和尚意料的是,师傅并没有厉声责备他,只是以平静的语调说:"夜深天凉,快去多穿一件衣服。"

  我们可以想象听到老禅师此话后,他的徒弟的心情,在这种宽容的无声的教育中,徒弟不是被他的错误惩罚了,而是被教育了.

  (二)不信是真谛

  有学僧请示慧忠国师道:“古德云:“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不信的人认为是邪说,有信仰者认为是不可思议,但不知如何才正确?”

  慧忠国师回答道:“此是文殊普贤等之境界,非诸凡夫小乘们所能信受,故《华严经》云:佛身充满法界,普现一切群生前,随缘赴感靡不周,而常处此菩提座。翠竹既不出于法界,岂非法身?又《般若经》云:色无边,故般若亦无边,黄花既不越于色,岂非般若?故经本不定法,法本无多子。” 学僧听后,仍不明白,再问道: “此中消息,信者为是?不信者为是?” 慧忠国师提示更高的意境,答道: “信者为俗谛,不信者为真谛。” 学僧大惊道:

  “不信者讥为邪见,禅师怎可说为真谛?”

  “不信者自不信,真谛自真谛。因其真谛,故凡夫斥为邪见。邪见者,何能语真谛?”慧忠国师作了总结。

  学僧方悟究竟真理,不易信也。

  佛陀初证悟,即慨叹所悟与众生相违,众生认为欲乐为真,佛陀则认为欲乐为假;众生认为佛性真如为无,佛陀则认为是有。故世间之法,莫以信与不信为准,莫不以说好说坏为准,实则是佛道的归于佛道,邪见的归于邪见。

  (三)八风吹不动

  宋朝苏东坡居士在江北瓜州地方任职,和江南金山寺只一江之隔,他和金山寺的住持佛印禅师,经常谈禅论道。一日,自觉修持有得,撰诗一首,派遣书僮过江,送给佛印禅师印证,诗云:

  稽首天中天

  毫光照大千

  八风吹不动

  端坐紫金莲

  (注:八风是指吾人生活上所遇到的“称、讥、毁、誉、利、衰、苦、乐”等八种境界,能影响人之情绪,故形容为风。)

  禅师从书僮手中接看之后,拿笔批了两个字,就叫书僮带回去。苏东坡以为禅师一定会赞赏自己修行参禅的境界,急忙打开禅师之批示,一看,只见上面写着“放屁”两个字,不禁无名火起,于是乘船过江找禅师理论。

  船快到金山寺时,佛印禅师早站在江边等待苏东坡,苏东坡一见禅师就气呼呼的说:“禅师!我们是至交道友,我的诗,我的修行,你不赞赏也就罢了,怎可骂人呢?”

  禅师若无其事的说:“骂你什么呀?” 苏东坡把诗上批的“放屁”两字拿给禅师看。

  禅师呵呵大笑说:“哦!你不是说“八风吹不动”吗?怎么“一屁就打过江”了呢?”苏东坡惭愧不已。

  修行,不是口上说的,行到才是功夫。

  (四)月亮偷不去

  良宽禅师除弘法外,平常就是居住在山脚下一间简陋的茅棚,生活过得非常简单。有一天晚上,他从外面讲经回来,刚好撞上一个小偷正在光顾他的茅芦,小偷看到禅师回来了,慌张得不知如何是好。

  良宽和悦的对双手空空的小偷说:“找不到可偷的东西吗?想你这一趟是白跑了,这样吧!我身上的这件衣服,你就拿去吧!”

  小偷抓着衣服就跑,良宽禅师赤着身子,在月光下看到小偷的背影,无限感慨的说:“可惜我不能把这美丽的月亮送给他!”

  “美丽的月亮”,象征着我们的自性,每一个人,自性中都有无限的宝藏,假如能识得自家宝藏,何用偷窃他物?禅师的惋惜,不能将美丽的月亮送人,正是告诉天下众生,人人都有佛性至宝,何必沦为窃盗?

  (五)锄草斩蛇

  智常禅师正在锄草,草中刚好跑出一条蛇,禅师举起锄头便砍。学僧很不以为然的说道:“很久就仰慕这里慈悲的道风,到了这里,却只看见一个粗鲁的俗人。” 智常禅师道:“像你这么说话,是你粗,还是我粗?” 学僧仍不高兴的问道:“什么是粗?” 智常禅师放下锄头。 学僧又问:“什么是细?” 禅师举起锄头,作斩蛇的姿势。

  学僧不明白智常禅师的意思,道:“你说的粗细,叫人无法了解!”

  智常禅师就反问道:“且不要依照这样说粗细,请问你在什么地方看见我斩蛇?” 学僧毫不客气的道:“当下!”

  智常禅师用训诫的口气道:“你『当下』不见到自己,却来见到斩蛇做什么?” 学僧终于有省。

  禅宗史上有南泉斩猫的故事,有谓杀生究是佛门根本大戒,南泉不应杀生;有谓这是南泉古佛的大机大用,不能以狭义的见解,诬谤大德。南泉斩猫或许以手作势,为斩断大家的物欲和执着。现在智常斩蛇,这可能也是作势欲斩,学僧见风即雨,故脱口批评太粗气了,意谓些慈悲没有。

  但智常禅师既有德望可以号召学者,岂容你说粗说细,所以教诫学僧不要停滞在见闻觉知上,禅要割断常情常识,为什么一定要在外境上分别执着,而不能照顾当下的自我呢?

  (六)平常心

  三伏天,寺院里的草地枯黄了一大片,很难看。 小和尚看不过去,对师傅说:“师傅,快撒点种子吧!” 师傅曰:“不着急,随时。”

  种子到手了,师傅对小和尚说:“去种吧。”不料,一阵风起,撒下去不少,也吹走不少。 小和尚着急地对师傅说:“师傅,好多种子都被吹飞了。” 师傅说:“没关系,吹走的净是空的,撒下去也发不了芽,随性。”

  刚撒完种子,这时飞来几只小鸟,在土里一阵刨食。小和尚急着对小鸟连轰带赶,然后向师傅报告说:“糟了,种子都被鸟吃了。”

  师傅说:“急什么,种子多着呢,吃不完,随遇。”

  半夜,一阵狂风暴雨。小和尚来到师傅房间带着哭腔对师傅说:“这下全完了,种子都被雨水冲走了。”

  师傅答:“冲就冲吧,冲到哪儿都是发芽,随缘。”

  几天过去了,昔日光秃秃的地上长出了许多新绿,连没有播种到的地方也有小苗探出了头。小和尚高兴地说:“师傅,快来看呐,都长出来了。” 师傅却依然平静如昔地说:“应该是这样吧,随喜。”

  (七) 禅者的祝福

  唐朝的龙潭禅师,他少年未出家时很贫穷,靠卖饼为生,无处栖身,所以道悟禅师把寺旁的小屋子借给他住。

  为了表示谢意,他每天送十个饼给道悟禅师,而道悟总是回赠一个给龙潭,并祝福他说:“这是给你的,祝你子孙繁昌!”

  他实在不解,有一天他问何故,道悟却说:“你送来的,我送给你有什么不对?” 龙潭听后从此开悟出家,后来成为一代宗师。

  取之于人要回报于人,得之于社会要回馈社会;要我好你也好,我赢你也赢。这伟大的祝福,也是生活的至理。 不可向你说

  有一学僧想到覆船禅师住的地方去,在路上碰到一个卖盐的老翁,于是就向前问道:“请问老翁覆船路如何去?”

  良久,都等不到老翁的回答,于是学僧又问一次。 老翁:“我已经向你说过了,你聋吗?” 学僧:“你回答过我什么?” 老翁:“向你说覆船路。” 学僧:“难道说你也学禅吗?” 老翁:“不止是禅,连佛法也全会。”

  学僧:“那你试说看看?”

  老翁一句话也不说,挑起盐篮便要走。 学僧不解只道了一声:“难!” 老翁:“你为什么这样说?” 学僧:“盐翁!” 老翁:“有何指示?” 学僧:“你叫做什么?” 老翁:“不可向 你说这是盐。”

  要去覆船禅师处参学,路要怎么走?“既曰覆船,何有道路?”道,有难行道,易行道,有大乘道小乘道,有出世道世间道,一般学者,总要循道前行,但禅门学者,“丈夫自有冲天志,不向如来行处行。”虽是覆船,又何无路?

  (八)不可向你说

  有一学僧想到覆船禅师住的地方去,在路上碰到一个卖盐的老翁,于是就向前问道:“请问老翁覆船路如何去?”

  良久,都等不到老翁的回答,于是学僧又问一次。 老翁:“我已经向你说过了,你聋吗?” 学僧:“你回答过我什么?” 老翁:“向你说覆船路。” 学僧:“难道说你也学禅吗?” 老翁:“不止是禅,连佛法也全会。”

  学僧:“那你试说看看?”

  老翁一句话也不说,挑起盐篮便要走。 学僧不解只道了一声:“难!” 老翁:“你为什么这样说?” 学僧:“盐翁!” 老翁:“有何指示?” 学僧:“你叫做什么?” 老翁:“不可向你说这是盐。”

  要去覆船禅师处参学,路要怎么走?“既曰覆船,何有道路?”道,有难行道,易行道,有大乘道小乘道,有出世道世间道,一般学者,总要循道前行,但禅门学者,“丈夫自有冲天志,不向如来行处行。”虽是覆船,又何无路?

  (九)泥泞路上

  某日,坦山和尚与一道友一起走在一条泥泞小路上,此时,天正下着大雨。

  他俩在一个拐弯处遇到一位漂亮的姑娘,姑娘因为身着绸布衣裳和丝质衣带而无法跨过那条泥路。

  “来吧,姑娘,”坦山说道,然后就把那位姑娘抱过了泥路,放下后又继续赶路。

  一路上,道友一直闷声不响,最后终于按捺不住,向坦山发问:“我们出家人不近女色,特别是年轻貌美的女子,那是很危险的,你为什么要那样做?”

  “什么?那个女人吗?”坦山答道,“我早就把她放下了,你还抱着吗?”

  (十)一切皆空

  山冈铁舟到处参访名师。一天,他见到了相国寺的独园和尚。 为了表示他的悟境,他颇为得意地对独园说道:“心、佛,以及众生,三者皆空。现象的真性是空。无悟、无迷、无圣、无凡、无施、无受。”

  当时独园正在抽烟,未曾答腔。但他突然举起烟筒将山冈打了一下,使得这位年轻的禅者甚为愤怒。

  “一切皆空,”独园问道,“哪儿来这么大的脾气?”

  (十一)求人不如求己

  一人去寺庙参拜观音菩萨。

  几叩首后,这人突然发现身边一人也在参拜,且模样与供台上的观音菩萨一模一样。

  此人大惑不解,轻声问道:“您是观音菩萨吗?” 那人答:“是。”

  此人更加迷惑,又问:“那您自己为什么还要参拜呢?” 观音菩萨答:“因为我知道,求人不如求己。”

  (十二)输与赢

  一位武士手里握着一条鱼来到一休禅师的房间。

  他说道:“我们打个赌,禅师说我手中的这条鱼是死是活?” 一休知道如果他说是死的,武士肯定会松开手;而如果他说是活的,那武士一定会暗中使劲把鱼捏死。

  于是,一休说:“是死的。”

  武士马上把手松开,笑道:“哈哈,禅师你输了,你看这鱼是活的。”

  一休淡淡一笑,说道:“是的,我输了。” 一休输了,但是他却赢得了一条实实在在的鱼。

  (十三)你且看他

  寒山问拾得:“世间有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骗我,如何处置乎?”

  拾得曰:“忍他、让他、避他、由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过几年你且看他。”

  (十四)悟性如光

  弟子问佛祖:“您所说的极乐世界,我看不见,怎么能够相信呢?”

  佛祖把弟子带进一间漆黑的屋子,告诉他:“墙角有一把锤子。” 弟子不管是瞪大眼睛,还是眯成小眼,仍然伸手不见五指,只好说我看不见。

  佛祖点燃了一支蜡烛,墙角果然有一把锤子。 你看不见的,就不存在吗?

  (十五)打破碗

  一位老和尚有两个徒弟,大和尚和小和尚。 一日饭后,小和尚在洗碗,突然把碗打破了一个。

  大和尚立马跑向老和尚的禅房打小报告:“师傅,师弟刚刚打破了一个碗。”

  老和尚手捻佛珠,双眼微闭,说道:“我相信你永远也不会打破碗!”

  “你就像这只杯子一样,”南隐答道,“里面装满了你自己的看法和想法。你不先把你自己的杯子空掉,叫我如何对你说禅?”

  (十六)送一轮明月

  一位在山中修行的禅师,有一天夜里,趁着皎洁的月光,他在林间的小路上散完步后回到自己住的茅屋时,正碰上个小偷光顾,他怕惊动小偷,一直站门口等候他„„

  小偷找不到值钱的东西,返身离去时遇见了禅师,正感到惊慌的时候,禅师说:“你走老远的山路来探望我,总不能让你空手而回呀!”说着脱下了身上的外衣,说道:“夜里凉,你带着这件衣服走吧。”

  说完,禅师就把衣服披在小偷身上,小偷不知所措,低着头溜走了。

  禅师看着小偷的背影,感慨地说:“可怜的人呀,但愿我能送一轮明月给你!”

  第二天,温暖的阳光融融地洒照着茅屋,禅师推开门,睁眼便看到昨晚披在小偷身上的那件外衣被整齐地叠放在门口。禅师非常高兴,喃喃地说道:“我终于送了他一轮明月……”

  (十七)一滴水

  佛祖释迦牟尼考问他的弟子:“一滴水怎样才能不干涸?” 弟子们都回答不出。

  释迦牟尼说:“把它放到江、河、湖、海里去。”

  (十八)死期到了

  一休禅师自幼就很聪明。他的老师有一只非常宝贵的茶杯,是件稀世之宝。一天,他无意中将它打破了,内心感到非常愧疚。但就在这时候,他听到了老师的脚步声,连忙把打破的茶杯藏在背后。当他的老师走到他面前时,他忽然开口问道:“人为什么一定要死呢?”

  “这是自然之事,”他的老师答道,“世间的一切,有生就有死。”

  这时,一休拿出打破的茶杯接着说道:“你的茶杯死期到了!”说完一休将茶杯碎片交出,转身而去„„

  (十九) 天堂与地狱

  有一位武士向白隐禅师问道。

  武士问:“天堂和地狱有什么区别?” 白隐反问:“你乃何人?”

  武士答:“我是一名武士。”

  白隐听后笑道:“就凭你这粗鲁之人也配向我问道?” 武士勃然大怒,随手抽出佩剑,朝白隐砍去:“看我宰了你!” 眼看佩剑就要落在白隐头上,白隐却不慌不忙轻声说道:“此乃地狱。”

  武士猛然一惊,然后若有所悟,连忙丢弃佩剑,双手和十,低头跪拜:“多谢师傅指点,请原谅我刚才的鲁莽。”

  白隐又微微说道:“此乃天堂。”

  (二十)洗钵去

  唐代时,有参学禅法的僧人不远千里,来到河北赵州观音院(今柏林禅寺)。早饭后,他来到赵州禅师身前,向他请教,“禅师,我刚刚开始寺院生活,请您指导我什么是禅?”

  赵州问:“你吃粥了吗?”

  僧人答:“吃粥了。”

  赵州说:“那就洗钵去吧!”

  在赵州禅师话语之中,这位僧人有所省悟。

  赵州的“洗钵去”,指示参禅者要用心体会禅法的奥妙处,必须不离日常生活。这些日常的喝茶吃饭,与禅宗的精神没有丝毫的背离。

    529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