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文网 > 短美文 > 哲理故事 > 普通人成功的小故事

普通人成功的小故事

|小龙

  普通人也有自己的理想,有自己的目标,他们也会去的成功,也会为自己喝彩,那些普通人的成功故事值得我们了解。下面小编已经为你们整理了普通人成功的小故事,一起来看看吧。

  普通人成功的小故事一

  爱好型“达人”潘亮: 业余创作名利双收

  有人说,人生最幸福的事儿,莫过于将自己的兴趣作为终生职业;也有人说,当你将兴趣作为自己的职业,那么你将永远失去一门爱好。我们认为,将自己的兴趣作为兼职,或许是个不错的选择。潘亮,就是正在以这样的方式践行着。

  几年来,潘亮不仅主业耕耘得有声有色,而且在副业领域也有了超过主业的收入,甚至在不断摸索中,找到了自己未来发展的另一种可能。

  兼职单纯因为爱好

  “我平时特别宅,不太喜欢夜生活。对我而言,除了早上8:30到下午5:00的上班时间,离开单位之后就都是我可以自由支配的业余时间。”80后潘亮的本职工作是某大型国有企业下属企业报的编辑,朝九晚五中的一员。“做兼职有很多原因,但我跟别人不一样,单纯是因为喜欢,从小就对文学有特别的爱好。”因爱好而兼职还要从潘亮的学生时代说起。

  潘亮告诉记者,他接触电脑的时间比同龄人要晚,大一上学期对计算机还不甚熟悉。但是大二下学期,偶然间听到有人说可以在网络上发表文章,潘亮一下子将这一陌生的空间演变成施展才华的热土。“我上去一看,我写得比别人好”。于是,一发不可收拾。

  最初,潘亮是在一个类似老年活动中心性质的论坛上发表武侠小说,与一些老同志相互切磋。2005年,起点文学网从众多文学网站中显露头角,潘亮开始转战起点,笔名三可居士。在起点上发文赚钱,就必须先成为其签约作家。然而,潘亮的第一本却迟迟没有和起点敲定。为了签约方便,最后他选择了一家小型的文学网站。可惜的是,小网站相应的实力也弱小,没过多久就倒闭了。后来北京人民出版社有意帮潘亮出版小说,合同落定,只等出版。然后一纸灵异类小说不准出版的规定,又让此事最后不了了之。

  峰回路转的是,一位出版社的编辑在起点上看中了潘亮的小说,决定出版。“这是一家台湾的出版公司。当时还没有经济危机,文化产业相对大陆而言也更为发达”。这本小说名为《异界公司》,总共60万字,正文八本,加上番外等小本,共15册。

  写作收入颇为可观

  小说前四本出版的时候,潘亮还是海事大学国际航运专业的学生,时间相对较多,成书很快,基本上半个月就可以完成10万字的书稿。潘亮说:“网络文学就像烟花一样,绽放的时候很绚烂,很吸引人。

  繁华过后就什么都不剩下了。所以写稿速度是抓住读者很重要的一项基本素质。我就知道曾经红极一时的网络作家,每天晚上一瓶红酒,三四个晚上就能完成一部20万字的小说。”

  让潘亮记忆犹新的是,他兼职出版的第一本小说就拿到了14000元的稿酬。除了请朋友们嘬了一顿,还给自己买了一台当时价值不菲的IBM笔记本电脑。“台湾出版公司的稿酬分两部分组成,一部分为保底稿酬,这部分的多少是和出版社谈的,当时我是4000元一本;另外一部分便是版税,台湾版税为10%,略高于大陆市场。但是台湾地区市场小,印数也相对较少,但只要能保证读者群,收入还是很稳定。我兼职收入一个月最多可以拿到将近3万元。”潘亮说。

  投入职场之后,第一次踏上工作岗位,一切都是适应磨合阶段,身心俱疲。这个时候还要再完成书稿,潘亮觉得实在有点力不从心。在本职工作和兼职之间,潘亮果断地选择了前者,这时他放慢了出书的速度,完成书稿的频率渐渐从两个月一本,延长至三个月,甚至四个月,直至整套系列丛书出完。

  在工作踏上正轨,掌握好流程以及节奏之后,潘亮又陆续帮文化公司写过几本韩流言情。随后再次转战起点。他说:“但是这时的起点文学网已经和当时大不相同。最初的起点是百家争鸣的,但是现在书多,高手也多。以前是单兵作战,相对混乱,只要有一个新颖的题材,就很容易跳脱出来。这种盈利模式是自发的,相对传统的。而现在更多的是专业化的运作,一炮走红的大多是身后有专业的团队在炒作。这对作者各方面的实力都是一种挑战。”

  这个时候虽然潘亮的小说已经与起点文学网签约,并由编辑推荐,但潘亮志不在此,收入微乎其微。

  兼职转战剧本创作

  原来这个时候,潘亮的创作重心发生转移。“我个人觉得写小说过气了,不好玩。现在开始搞剧本创作”。

  最初投入剧本创作的潘亮,并没有找到门道,只是看到网上有许多征稿信息,一般只要求提供2000字的大纲即可。兴趣所致加上出手又快,潘亮写了无数剧本大纲,但无一例外地石沉大海。

  直到去年,一家出品国际大片的大型电影公司举办了一场有奖剧本征文比赛,潘亮一举获得了二等奖,奖金4万元。然而这笔奖金在潘亮眼中似乎不值得一提,因为他更看重的是,因为此役而获得的进入电影圈的门票。

  前不久,潘亮去北京参加了电影节,目前剧本也基本有了合作意向,导演、投资人、故事情节都已基本定型,如果不出意外,他的剧本将被搬上大荧幕。

  同样是出于写作的爱好,转战剧本创作,潘亮还有一层考虑:“一来剧本创作的收入肯定高于目前的图书市场,毕竟现在随着年龄增长,已经是拖家带口的,不再是当年的毛头小伙,经济是不得不考虑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我也在探索一条更好的职场发展道路,毕竟人要往高处走。”

  但是今后是否要成为全职的编剧,潘亮犹豫不决。他说:“现在的工作对于我而言,一年七八万元的收入,十分稳定,流程清楚,不大会犯错。但是我兼职的行当,并不像财务会计之类的有技术特长,可以一辈子靠这个吃饭。对于编剧的明天,我心里还是没有底。我现在在观望,一方面考察编剧的职业前景,另一方面看这份兼职是否会与现有本职工作冲突。如果不矛盾,我还是会同时进行下去。”

  兼职是否影响本职工作?他说:“我觉得兼职对本职工作影响不大,甚至还有正面帮助。像我在企业报上班,工作主要就是写新闻稿,有时还要写长篇通讯。因为长期练笔,在做本职工作时,至少是文字通顺,交稿迅速,而且可以把事件的来龙去脉讲清楚的。”

  对于如何协调好主业和副业的关系,潘亮告诉记者:“时间是肯定有的,我认为兼职最主要的还是感兴趣,而不是为了贴补家用。很多人下班之后放松的方式是泡吧、唱卡拉OK,对我而言坐到电脑前打字来一场头脑风暴是最好的放松。这样才能保证主业和副业都有较高的成效。

  普通人成功的小故事二

  投资型“达人”吴庆:买基炒汇圆了买房梦

  吴庆是一家商贸公司的行政部经理,朝九晚五的时间表已经运转了15年。和绝大部分的70后一样,他的理财启蒙也是来自股市。他说:“2000年来到上海,那时候一个月4000元,自己吃饱喝足问题不大,但是想买套房子把家人接过来,所以才开始跟同事学着炒股。”

  正职工作上的伙伴带吴庆进入了业余投资的大门,何曾想,正是这部分收入帮助他实现了买房的梦想。

  从零开始学炒股

  回忆起最初的投资经历,吴庆会觉得更像是游戏。最初的半年,他选择股票的依据都是同事“师傅”的推荐,而师傅的依据则是“消息”。

  “我往账户里存了2万元,买什么、什么时候卖都是跟着同事,3个月之后赚了不到2000元,扣除买股票机的800元,感觉自己赚了。正想着是不是再把家里的积蓄拿点出来接着炒呢,那个同事跳槽了。虽然一直保持联系,但是总归不是那么方便,只好逼着自己认真学起来。”

  在吴庆开始“掌管”自己的投资之后,他发现炒股是一件挺麻烦的事儿。“每一本书上都说长线投资、价值投资,但是实践下来就发现根本不靠谱。这根本就是一个不讲道理的市场,对于我这样的散户,听到可靠的消息了,就赚;靠技术分析,听股评,一直都是亏的。”

  “傻瓜”式的基金投资

  不咸不淡的炒股生涯持续了很长时间,但是从2004年起,吴庆的账户就基本上处于很少交易的“睡眠”状态。他说:“一方面那时候行情不好,熊市的时间太长了;另一方面我换了一家公司,而且升职了。新公司很明确地规定,上班时间不能使用股票软件和浏览行情,而且我管理整个行政团队,除了要求自己以身作则之外,也确实没时间炒股了。”

  2005年下半年,牛市的迹象已经十分明显了。不甘放弃投资但又没时间操持股票的吴庆,把目光盯上了当时还是新兴门类的股票基金。

  得益于这次超级牛市的机遇,吴庆借助基金终于实现了买房的目标。“我2005年中的时候投进去10万元,到年底一看收益不错,跟家里人商量之后又在2006年初陆续补进去30多万元,这里面有将近10万元是找家里人借的。

  到2007年3月份账户里显示基金总值超过了100万元。那天晚上我给老婆打了个电话,决定赶紧买套房子。”吴庆很为自己的决定而庆幸地说,“我买好房子之后不到一个月,沪指超过6000点,随后的情况大家都知道了。买房子的时候看着股票狂涨,心里都一直在后悔,觉得卖得太早了,后来才觉得自己是幸运的。”

  弃股市投外汇

  随着职位的升高,吴庆开始不满足于枯等熊牛转变的漫长周期,他看上了新的投资门类——外汇。

  “我从2008年开始琢磨外汇。一方面那时候股市实在不成样子,另一方面国家对于私人投资外汇也放开了。”吴庆说,“炒外汇最大的好处是不影响工作。不管是股票、黄金还是石油,都有交易时间段限制,唯独国际外汇交易市场是24小时连续运转的。而且通常市场交易最活跃的时间段是北京时间晚上八点到十二点,对于我这样的上班族来说,在这个时间段太合适了。”

  另外,在吴庆看来外汇市场是一个相对比较公平的市场:“硕士、博士不会比我这个大专生更牛,就算是机构的投资员,也不见得收益就一定比散户高。一方面绝大部分时候外汇走势都比较缓慢和简单,另一方面消息公开透明的程度远远高于其他市场。只要掌握了基本的技术分析,大多数时候,投资外汇的收益取决于投资者的心态和阅历。”

  “刚开始做根本没赚钱,反而亏了一点,但是跟股票不一样,自己能明白是为什么才亏的,慢慢的就做出感觉来了,2009年底我就赚得多亏得少了。”吴庆回顾自己的炒汇经历:“一旦找到窍门,炒汇的收入会比较稳定,我今年上半年盯着瑞士法郎,到现在差不多15%的收益吧,比基金强多了。

  普通人成功的小故事三

  2000年时,汪海还是中国科技大学计算机专业的一名学生。那一年他第一次接触网络交易。然而几年后,这个26岁的年轻人在合肥的高新技术开发区拥有了自己的网络公司。他创办的合肥论坛已经成为安徽第一人气社区、中国最成功的区域论坛之一。

  8元钱的赢利

  汪海在上学时是个穷孩子。当时他每个月的生活费才60元,而其他同学基本都在200元左右。他爱玩电脑游戏,时常在上体育课的时候溜出去打游戏,但玩得并不快乐,在他每月60元的生活费中,只有5元钱可以用来零花,其余要用来吃饭。但他知道家里生活也比较艰难,所以从不向家里多要钱,总是试着自己想办法,“如果能自己挣钱就好了。”汪海当时总是这样想。

  真正刺激他的一件事发生在2000年。那年他外公病逝,他回到距离合肥50公里的安徽舒城农村老家料理外公的后事,他吃惊地发现,外公外婆一辈子的财产竟然才有600元。在外公去世前的几天里,老人一直处于昏迷状态,有一次清醒后的第一句话就是叮嘱外婆:“我那件衬衫里还有10元钱,不要忘记了。”

  “这让我第一次意识到自己的贫穷。”汪海说。

  这时,很早去深圳工作的哥哥在电话里对汪海提到了当时最热门的电子商务。当时学校并没有和互联网相关的课程,汪海对电子商务的理解仅仅是企业可以通过网络交易,但怎么交易,他的大脑里是一片空白。

  2000年下半年,汪海尝试着通过朋友的信用卡,花了十几美元买到一个国际域名,建立起自己的第一个网站——“中国营销网”。为此,他还花了300元买了一台二手的286电脑。

  通过这台连外壳都没有的电脑和一根电话线,汪海开始做起代理网络域名(即网站地址)的生意。几个月后,一位上海的客户通过EMAIL找到了他。这个大二学生尽量让自己在回信中表现得老练和成熟,最后做成了第一笔生意。“那个网络域名我买来是80元,卖出去是88元,挣了8元钱。”

  当时提供这类服务的企业并不多。在随后的几个月内,汪海的业各呈现井喷之势,每个月的赢利达到3000元左右。那时候,合肥市普通职工每个月的收入才1000多元。

  2001年9月18日,在这一天之内,汪海挣了4万多元。在新浪网一项新推出的网络推广业务中,他为他所代理的企业预定搜索关键词,每个词预定费是8000元,新浪给汪海的价格是4000元。在这一天内,他从一大早就开始预定,一天预定了十几个词。“激动得都发抖,这一天记忆深刻。我感觉自己那天做梦都笑出了声。”他说。

  此后,汪海开始代理企业的网络推广业务,他的主要客户是鲜花快递企业和翻译公司。“因为这两类公司在网络推广中投入最大。”他说:“还有一类就是成人用品。”在一段时间内,他垄断了全国这两类公司推广业务的80%。“我知道他们需要什么样的服务,知道他们什么时间需要服务。”

  “汪海做事很容易”

  早在毕业前,汪海的异常举动就引起了父母的不安——间隔一两天,自己读大学的儿子就能收到数额不等的汇款单,就连送信的邮递员也觉得奇怪。在2001年,汪海与客户资金的往来还是通过邮局汇款进行。

  有一天,父母终于憋不住了。他们严肃地质问汪海:“你这些钱从哪来的,你是不是在做违法的事情?”汪海解释了半天,父母也没能明白。

  对于他毕业后的选择,父母坚决认为应该找一份稳定的工作。他们一个是老师,一个是工程师,对他们来说,儿子大学毕业却在家呆着,怎么也说不过去。一直到2003年汪海成立公司后,他们才有勇气告诉周围的熟人:儿子的工作是搞电脑的。

  2002年7月毕业前,汪海仍然不知道自己是应该继续经营中国营销网呢,还是去另一家企业做总经理助理。当时那家企业给他开出的月薪是5600元。此时,一个广州的客户表示愿意出价5万元收购他的“中国营销网”,这让汪海看到了希望,他最终下定决心准备干下去。

  当时,国内三大门户网站先后公布自己第二季财务报告,它们以不同的方式宣布中国互联网已经告别了烧钱时代,开始步入赢利阶段。互联网经济自2000年低迷之后,开始缓慢复苏。

  这种复苏也体现在汪海身上,就在这一年时间内,他每天早上8点起床,凌晨2点睡觉。吃饭只用5分钟解决,体重下降到100斤以下,但生意好得出奇。“毕业后的一年内,我基本上是人间蒸发了,因为太忙了。”他的工作内容仅有两项-通过邮局收款、汇款,通过QQ、电话做客户服务。每个月有上万元的收入。

  有一天,汪海终于觉得自己忙不过来了。他想到去人才市场招聘一些雇员,去了一打听,才得知必须注册公司才能进行人才招聘。于是他在2003年7月注册了一家网络公司招聘了9个人,正式创业。公司的名字是母亲取的一一海易网络,意思是“汪海做事很容易”。

  23岁的汪海随后花了27万元买了一辆尼桑蓝鸟车,视为至爱。不过他的父母倒是不放心,他们和汪海签定了一个协议,必须带他们一起玩。于是,已经退休的父母在楼上楼下分管他两家公司的记账工作,每天早上和他一起坐车上班。

  此时,联合利华等30多家跨国公司已将制造基地迁入合肥市。这个城市的另一个地方也开始变得人流如织。2002年是首届扩招大学生的毕业年,中国大学生就业出现拐点。就在汪海为选择左右为难时,145万大学毕业生涌向各地人满为患的招聘会。当年有37万本科生在家待业。教育部、团中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等部门不停地出台政策,号召到西部去,到基层去,甚至鼓励毕业生自己做老板。

  从学生到CEO

  外资的大量涌入,使这个中部省份的中心城市出现了不同以往的繁荣景象。但汪海发现,在这个拥有400多万人口的城市里,却一直没有适合本地网民发布信息的门户网站。他认为这是一个商业机会。

  2004年底,他又创立了自己的第二家网络企业——肥肥网络公司,经营“合肥论坛”,提供本地的网络新闻。这个论坛很快成为合肥市著名的本地网络信息平台,有5万多注册用户,同时有3000人在线。

  但一年后,这家企业依旧处于亏损状态。每个月的支出是2万元,广告收入为零。

  正当汪海对这家网络企业存与留而挣扎之时,一家国内大型社区网站提出以45万元并购他的“烫手山芋”。他一下子认识到这个论坛的价值,决定撑下去。

  到了2007年,似乎一夜之间,合肥论坛成了广告商眼里的明星。客户广告投放量从第一个月的3000元,到月均3万元一直到现在的月均5万元。这些广告客户中,有不少来自那些在开发区投资的跨国公司。

  现在,这位年轻的首席执行官(CEO)不得不面对的是管理员工和公司发展的难题。

  “他们昨天还叫你小汪,今天就是汪总,有点难以承受。”汪海一开始甚至不能适应员工对自己称呼的变化。第一次公司开会的时候,他说话都打哆嗦。

  为了消除这种不适应感,汪海开始实行所谓的人性化管理。在最初的一段时间内,每天早上8点半,他带领员工齐颂《羊皮卷》,每两个星期会去KTV里唱歌一次,不定期地带员工一起出去吃饭、旅游。

  但他很快发现,虽然与员工打成一片,但是员工们的锐气没有了。很多人开始对这个公司前途感到迷茫。有一次,汪海在厕所里无意听到自己公司两位员工的对话,一位充满疑惑地问另一位:“为什么汪总那么喜欢玩呢?”

  “我才明白一个CEO的工作不仅仅是让员工感觉亲切,而是要把握公司发展的整体战略。”他说,“还必须与他们保持距离感。”

  但他还是保留了洗澡的爱好,他的口袋里装满了澡票。这是他与客户沟通的方式。

  2008年初,合肥论坛正式引进战略投资者江苏三六五网络公司。三六五网络的战略投资者华商传媒,是上市公司华闻传媒子公司。因此,合肥论坛实际上已间接成为华闻传媒的控股门户网站。

  据汪海介绍,合肥论坛在获得战略投资后,将对合肥论坛的发展不断注入资金,为论坛的持续稳健运行奠定基础,这也标志着论坛将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平台。

  作为一个成功的年轻创业者,汪海对自己有着客观的认识。而这正是许多他这个年龄段的创业者所缺乏的。“管理者必须要对所管理的企业有一个评价,就像对自己的评价一样,要客观并且深刻。”汪海如是说。

  
看了“普通人成功的小故事”

    527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