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文网 > 短美文 > 哲理故事 > 励志故事 经典版

励志故事 经典版

|小龙

励志故事 经典版

  励志是一门学问,是让一个人重新焕发起这种力量,那有关励志故事的有哪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励志故事,欢迎阅读!

  励志故事篇一

  苏格拉底曾经说:“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一个人缺少了梦想这个指路灯,就很容易迷失方向,人生也会变得索然无味。唯有能坚持梦想的人,才能体验到人生中那份最美好的历程。

  坚持梦想,再多的苦难都不能阻挡前进的步伐。追梦不会是一帆风顺的旅程,追梦的路上会有很多难题与挑战,只有迎难而进,坚持不放弃,付出的努力才可能得到应有的回报。

  坚持梦想,才有机会享受到梦想实现的喜悦。众所周知,科学研究是一件非常枯燥且周期长的辛苦工作。然而,中国科学院院士薛其坤及其团队,沉浸于量子世界十余载,追求小量子里的大梦想。他们坚持不懈,追求极致,发现了量子反常霍尔效应。正是他们夜以继日的辛勤工作和对梦想的执著追求,使他们克服了研究中的种种困难,最终实现了梦想,尝到了人生中最美好的滋味。

  坚持梦想,可以让一个人的意志得到磨炼,更加坚强。实现梦想对于残疾人来说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同时,追梦的过程也教会了他们顽强地与命运抗争,使他们拥有了超越常人的意志力。就在刚刚结束的年高考中,来自四川攀枝花的“无臂考生”彭超用双脚答题,考出了603分的好成绩。命运让他6岁就失去双臂,可以想象他的生活是多么艰难,但他没有自暴自弃,而是开始学习用脚来代替手,凭借自己顽强的意志与命运抗争着。为了梦想,他参加高考,花费了比他人更多的汗水,交上了自己满意的答卷。坚持梦想,每个人都会在追梦的路上受益终身。

  坚持梦想需要有一颗为梦想执著追求的心,坚持梦想需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更重要的是,在坚持梦想的过程中,我们要学会以苦为乐,把一切磨难当作一种享受,乐观地看待生活,化梦想为动力,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去实现梦想,而不是虚度人生。这样,坚持梦想才不会觉得特别疲惫。

  梦是一种欲望,想是一种行动,梦想是梦与想的结晶。怀揣梦想是成功的开始,坚持梦想是成功的通道,实现梦想是成功的结局。

  让我们带上各自的梦想,一起去享受坚持梦想的快乐旅程!

  励志故事篇二

  台湾首富王永庆早年因家贫读不起书,只好去做买卖。

  16岁的王永庆从老家来到嘉义开了一家米店。那时,小小的嘉义已有米店近30家,竞争非常激烈。当时仅有200元资金的王永庆,只能在一条偏僻的巷子里租一个很小的铺面。他的米店开办最晚,规模最小,更谈不上知名度了,没有任何优势。在新开张的那段日子里,生意冷冷清清,门可罗雀。

  刚开始,王永庆曾背着米挨家挨户去推销,一天下来,人不仅累得够呛,效果也不太好。谁会去买一个小商贩上门推销的米呢?可怎样才能打开销路呢?王永庆决定从每一粒米上打开突破口。那时候的台湾,农民还处在手工作业状态,由于稻谷收割与加工的技术落后,很多小石子之类的杂物很容易掺杂在米里。人们在做饭之前,都要淘好几次米,很不方便。但大家都已见怪不怪,习以为常。

  王永庆却从这司空见惯中找到了切入点。他和两个弟弟一齐动手,一点一点地将夹杂在米里的秕糠、砂石之类的杂物拣出来,然后再卖。一时间,小镇上的主妇都说,王永庆卖的米质量好,省去了淘米的麻烦。这样,一传十,十传百,米店的生意日渐红火起来。

  王永庆并没有就此满足。他还要在米上下大工夫。那时候,顾客都是上门买米,自己运送回家。这对年轻人来说不算什么,但对一些上了年纪的人来说,就是一个大大的麻烦了,而买米的顾客以老年人居多。王永庆注意到这一细节,于是主动送米上门。这一方便顾客的服务措施同样大受欢迎。当时还没有“送货上门”一说,增加这一服务项目等于是一项创举。

  王永庆送米,并非送到顾客家门口了事,还要将米倒进米缸里。如果米缸里还有陈米,他就将陈米倒出来,把米缸擦干净,再把新米倒进去,然后将陈米放回上层,这样,陈米就不至于因存放过久而变质。王永庆这一精细的服务令顾客深受感动,并很快赢得了口碑。

  如果给新顾客送米,王永庆就细心记下这户人家米缸的容量,并且问明家里有多少人吃饭,几个大人、几个小孩,每人饭量如何,据此估计该户人家下次买米的大概时间,记在本子上。到时候,不等顾客上门,他就主动将相应数量的米送到客户家里。

  王永庆精细、务实的服务,使嘉义人都知道在米市马路尽头的巷子里,有一个卖好米并送货上门的王永庆。有了知名度后,王永庆的生意更加红火起来。这样,经过一年多的资金和客户积累,王永庆便自己办了个碾米厂,在最繁华热闹的临街处租了一处比原来大好几倍的房子,临街做铺面,里间做碾米厂。

  就这样,王永庆从小小的米店生意开始了他后来问鼎台湾首富的事业。

  王永庆成功的例子说明,不要以为创造就非得轰轰烈烈、惊天动地。把一粒米这样细小的工作做好同样也是一种创造。

  励志故事篇三

  984年,24岁的她在靖江市城南乡一家农具锻造厂打工,丈夫嗜赌,家中债台高筑,债主频频上门。除了上班带孩子,她还要独自耕种家中的6亩农田,生活的重压让她无力承受,一个夜晚,她吞下了200颗安眠药。

  经过抢救,她从死神手中逃了出来。一睁开眼,就看见了女儿无助的眼神,她抱住女儿号啕大哭,同时暗下决心:“为了女儿,我一定要有尊严地活着。”

  她报名参加了职大的财会专业。每天,她安置好孩子,干农活到八九点,第二天凌晨3点,她又起床读书。3年后,凭着一纸文凭和不懈的努力,她从车间调到财务科。1991年,她当上了财务科长,工作虽然忙碌,但她很知足。可是1998年,厂子却因经营不善面临破产,厂长也打了退堂鼓。

  厂里就厂长和她两个管理人员,她的面前剩下了两条路:要么创业,要么失业。面对100多个工人期盼的眼神,她果断地作出了决策。

  她东拼西凑了30万元买下工厂,可是,一个没有名气的民营企业,要打开市场谈何容易?性格内向、没出过远门的她决定外出闯市场拉业务,她跑到客户门上,可人家根本就不拿正眼看她,她就跟自己较起了劲,拿不下业务坚决不回去。

  2000年冬天,她来到湖北一家在全国颇具规模的汽车生产厂家。一大早,她就守候在供应处门口,见到处长来了,她连忙迎上前去:“你好!我们是一家民营企业,我们有几十个人要吃饭……”

  没等她说完,处长就“砰”的一声关上了门,还留下一句冷冰冰的话:“要讨饭,到慈善机构去!”

  那年的冬天特别冷,站在门口,凛冽的寒风吹在她的脸上,也割着她的心。但她始终没走,她想让那位处长听她把话说完。

  3个月后,当她怀揣2000万元的业务合同出现在厂里时,工人们将她团团围住,从此,她成了工人们心中的顶梁柱。

  但创业之路远比她想象中艰难。2001年,她与人合作成立了一家新的锻造公司,不料合伙人卷走所有资金不知所踪,她的100万元打了水漂。虽说教训惨痛,但在经历了一次次风浪后,受挫能力已越来越强,她迅速从伤痛中走出,投入到工作之中。她说,只有不断工作,才能将挫折带来的痛苦降到最低。

  如今,她的公司在国内锻造业中已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她又有了更高的目标,将目光投向了国外市场。2009年,她投资3000多万元,征地、购进设备、引进人才、调整产品结构,过硬的产品质量很快吸引了外商的注意。2010年3月,一位意大利客商找上门来,订购了价值近千万的汽车零配件。

  她叫姜月兰,江苏鑫蓝公司董事长。人们总对她的成功充满疑惑,一个资质平平的女人是怎样成功的呢?她说:“以前,我一直认为自己是个不幸的女人;可我现在觉得,如果没有这么多磨难,就没有今天的我。我要感谢这些磨难。我非常喜欢普希金的那首诗: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观,不要忧郁,相信吧,幸福的日子终会来临。”

  心态决定命运,她喜欢把自己比喻成一棵树。她说,一个困境中的女人,要想成功,就不能把自己当成花,花儿总有凋谢的时候;女人要把自己当成树,只有树,才能经受风雨,才能开花结果。

    5256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