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工匠的精神诗歌
匠者,乃精雕细琢之人,一颗细腻心,两只勤劳手。工匠精神的代表诗歌有哪些?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弘扬工匠精神诗歌,供大家参阅!
弘扬工匠的精神诗歌(一)
《我骄傲,中国制造》
我自豪,中国制造
我骄傲,中国制造
四大发明有口皆碑
我们的祖先劳苦功高
造纸术、印刷术
指南针、黑火药
中国人的智慧之花
开遍了丝绸路上的天涯海角
我们有过辉煌
我们也有过迷茫
我们也有过失落
我们也遭遇过强盗
祖先的善良和肉体
挡不住侵略者的洋枪洋炮
落后就要挨打
这个真理
我们一定要记牢
一定要记牢
我自豪,中国制造
我骄傲,中国制造
高铁走五洲
飞船太空绕
“中国天眼”把外星人寻找
中国制造,不再是假冒伪劣的代号
我们不能沾沾自喜
我们必须保持清醒头脑
我们必须创新
我们必须勤劳
工匠精神要发扬
撸起袖子加油干
我们必须领跑
自己的幸福,靠我们自己打造
民族的复兴,靠我们大家创造
祖国的未来,靠我们大家创造
落后就要受辱
落后就要挨打
这个真理
我们一定要记牢
一定要记牢
弘扬工匠的精神诗歌(二)
《人》
工匠之手
被情商抛弃
无 能之惊艳
剩下一块
掉牙的算盘
拨不开利益的灰尘
师傅 只能出山
你不做
山寨尽有
荣誉太虚
经不得吃穿
我说师傅:教我
他埋首于技艺
支点
撬不得天下活路
大侠的胡子
被西风吹化
无决心之刀
剩下一块
八九十年代愤愤的板砖
也整动的有些花哨
张哥无法再稳起
向外笑
招些友好
世道出招太快
砸进胸口
义气也会散于丹田
我又去喊他
张哥 那边有事
他伏案于旧怀
老酒
醉的天下失落
阿Q的疤
被新装掩上
南漂
也北漂
无胜利之母语
也传销剩下的精神
名人请法师证婚
富人能手挥金禅
王老板是什么人?
进入西南
嘴舌生花
一张笑脸如火如荼
贫盲自投
我去要前年的账过年
他仍慢笑吟吟给儿子电话:开宾利去嘛好让孙子长长脸
金钱
人人耻于乞安于占
诗人的心意
蠢蠢欲动
无上阵之枪
把家爱人怜悯忏悔修佛信教
圉于小我
把一朵花及一个空洞的同类
迷藏于押韵
身心
高不可攀固若金汤
我有点残疾
若你无视
最好都是云烟
你来扶我
我会帮你拿心里的重物
若你再同情
缺点终会反复
伯乐
自古正道会沧桑
人人都是我
我是你的大我
你拿什么来审核 ?
弘扬工匠的精神诗歌(三)
《情牵地质 梦回祁连》
——读温家宝总理《地质笔记》有感
1968年初的某个早上
太阳刚刚跃出地平线
在中国北方的某个坐标点上
初出茅庐的温家宝
劈波斩浪的水手一般
打点行装
准备启程远航
行李除了一个帆布包
除了油布捆绑的被褥
就是满满的两箱书
微风来访
书的气息放大成
那个季节里淡淡的
花的香
从北京到兰州到酒泉
一路向西
这是黄河远上白云的方向
这是长城直抵嘉峪的方向
这是火箭奔赴太空的方向
目的地
巍巍祁连等待了千年
翘首相望
那时候的青春
不是如歌的行板
而远山的呼唤
急切得刻不容缓
但是历史
总在某个篇章里开了小差
躁动不安
因为一场声势浩大的革命
每一处僻壤都被烧荒一般
烽烟漫卷
斗人斗地斗天
停学停工停产
共和国的大吕洪钟
寂寥无言
他是干地质的高材生啊
却被派往参加水利工程大会战
面汤和着包谷面
那个时候的青春
常常营养不良
但稳稳承受住几十斤石头的
是年轻柔弱的肩膀
背破了一层层的皮
手长出了一层一层的茧
写在教科书上的吃苦耐劳
振动翅膀在他的骨子里
筑巢
他是干地质的高材生啊
只能驻足锅炉前
挂不上档一样的空转
生火、封火、拉煤
虽然每天都加柴添炭
熊熊火舌缭乱
但却找不到
青春的燃点
但真正的青春不甘沉寂
也不指望一种外力的
推波助澜,因为
他的内核是一座巨大的火山
冲破地壳
只是在等待某个
夕阳如血或者
朝霞满天
1969年
他终于手握地质锤
仿佛握住自己的
人生轮盘
遥望祁连
千多公里的绵延无际无边
但他的目光翻过了5808米的
岗则吾结峰
飞出了更高更远
听吧!
这就是他的浅唱低吟
这就是他的人生格言
“山越高,意志愈坚
岭越远,胸怀愈宽
一个不畏艰难困苦的人
一定能到达光辉的顶点 ”
在大青山
在小青山
在一望无垠的戈壁沙漠里
他的服装的色彩很容易
就和红柳撞衫
生千年不死
死千年不倒
倒千年不朽
谁敢如此倔强
与命运抗争
与时间叫板
“人的体力和经历虽然有限
但不要吝惜自己
不能错过任何一次
磨炼自己的机会”
人生如山
红柳如笔
正好圈点
祁连山
那是天之山啊
站在天之山上
他张开臂膀
他自己也是一座大山
而且很轻意就挽起了
大雪山、托莱山
托莱南山、野马南山
党河南山、柴达木山
…………
这是何等的沉稳深邃
这是何等的磅礴大气
标注观测点
描绘露头地质
系统测量产状
研究地质剖面
这是在为祁连山画像啊
这是在为祁连山体检
走再远的路
爬再高的山
历再大的险
在他的辞典里
只有一定到达
而没有“遥测点”
他的信条就这样简单:
因为良知
绝不偷懒
下井时手抓辘轳绳
脚蹬井壁窝
向着纵深推进再推进
而升井时井壁上的碎片
不断下坠
像遭遇了一场流星雨
哗啦哗啦乱飞
死死抱住牦牛
涉险渡过疏勒河
大雨滂沱引发泥石流
他成功躲过
面对沙尘暴他机智地
敲击水壶
天昏地暗中
响起集结的号角
“在困难的环境中保持尊严
保持心灵的纯净和美好
把希望寄托在明天”
正因为如此
空旷寂寥的山野
总有他的独唱响起
而应和他的
是婉转的鸟鸣
是叮咚的山泉
当我翻开地质笔记
那样的一笔一划
不是写在薄薄的纸上
而分明就是刻在祁连山上的
每条褶皱
每条肌腱
每根神经
那种一丝不苟的严谨
甚至对于自己的严苛
正是我们今天提倡的
大国工匠精神的
模版范本
因为有他
那一座座矿床
总算掀起了神秘的面纱
如此金灿灿
如此银闪闪
如此沉甸甸
地质队走出总理
这就是最朴实的答案
是的
我只是刚刚踏入了
《地质笔记》这座宝库的门槛
但就是这样的一次初恋
我的灵魂已经
深刻地受到了
强烈震撼
每一个标点
有如崭新的罗盘指南针
迷茫时它是清醒剂
十字路它是红绿灯
每一个文字
有如锃亮的地质锤
它敲打叩问大江大山
更敲打叩问人心人生
而每章每节
有如登山袋
把中国沉重的地质
从遥远的过去
捎向
更遥远的
未来
是的,
无论是历史的痛
还是信仰的高
抑或文化的美
中国始终都需要地质
来一番最有深度的思考
来一番最有分量的安慰
当然中国更需要这样的
地质里程碑的召唤和守卫
锋利不减
光芒不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