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平凡的世界随笔作文

|新华

有关平凡的世界随笔作文篇1

路遥的小说《平凡的世界》有三部曲,但不知为何,我却偏偏喜好第二部,或许是因为在这一部中,年代的气息更浓厚了点。有为了生活苦熬,快熬出头的孙少安,有内心怀揣远大理想的孙少平,有为所爱付出许多的田晓霞。他们的经历让人欣喜。我不喜欢第一部,因为每一个人都活得不尽人意,所谓的平凡与苦难隔不开边。我也不喜欢第三部,凄凉的结局让我快喘不过气了。在第二部中,我明白了何为苦难,何为坦然,而这四个字,就是那俩兄弟的人生写照。

哥哥孙少安,是一个孝顺坚强的人。他顾家,尊老爱幼,但可惜的是,他生在了一个破窑洞中,苦难恰似童年的窑洞一般,他一个人扛着,却总是摇摇欲坠。他想过放弃吗,他想过沉沦吗,他想过屈服吗,没有。他啊也有自己爱的人,他啊也有自己想做的梦,但他却没有权利,因为他穷。他小学毕业后就出来干活,在生产队里他是数一数二的好帮手。他最终娶了一个自己从不相识的妻子,也在自己做过的一个最漫长的梦中醒来。他选择了坦然接受,他一直努力着,最终,他创办了自己的砖厂,成了自个儿村里的“尖儿户”,这只是因为他的运气好吗,不,是他的坚持与坦然,是生活中的苦难造就了他。

弟弟孙少平,是一个同样孝顺的人,但相比哥哥,他有更加高远的理想,虽然他也说不明白,但他认为,一定要闯出些什么,他拥有着高中的高学历,但为了生活,他隐藏了自己,成了在黄原揽工的揽工汉,但他却从不放弃任何一个学习的机会,工作之余躺在被中翻看着从晓霞处借来的书,学习的精神实在令人敬佩。他其实也有个机会,有个干部曾相上了他的才能,想纳他做女婿,但有抱负的他又怎肯呢,失败告终。最后他去了铜城挖煤,或许这并不完美,但或许是最好的安排。少平的这般成就,实则取自他的对生活苦难的坦然接受。

现在的中国,处于一个水深火热的境界。疫情的困扰,国际的舆论与各方面的压力是每个中国人都感到迷茫,不知怎么办。或许这也是中国人的一场苦难。但我们不必惊慌,需要我们做的便是坦然面对,锲而不舍。在医疗前线的医护人员是这样,在后方的我们也是这样,在平凡的世界中每个人都是平凡的,但每个人也是不平凡的。用平凡的生命创造出不平凡的价值,坦然面对生活中所谓的苦难,这是这本书教会我的道理。

有关平凡的世界随笔作文篇2

“其实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是一个世界,即使最平凡的人也要为他生活的那个世界而奋斗。”这是《平凡的世界》最让人动容,又感同身受的一句话。

初读《平凡的世界》,是高中时期。第一次阅读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就深深地被书中故事情节所吸引,同样作为一个生在山村、长在田野的渭北人,第一次觉得文字的力量是如此强大,如此引人注目,反反复复地细细咀嚼,我惊奇的发现,路遥的文字无需模仿,无需刻意,日常生活中一些看似再普通不过的琐事在他笔下竟然会如此生动有趣。

之后,在我枕边便常放一本《平凡的世界》,懵懵懂懂地读了3遍,从中得到3次不同的感悟,3次不同的收获,每一次废寝忘食的读完全书,内心都感觉甚为亲切。高原上平凡的村庄,住着一群朴实的平凡人,他们平凡之中映射出生活的真切,虽贫困却不卑不亢,虽艰苦却不折不挠,书中忠厚朴实的少安、少平兄弟俩为了生活和理想不断奋斗,历经艰难曲折。这种朴实与纯真沉淀了我的高中乃至大学生活,也为我最后就业选择埋下了种子。

毕业后的我加入到了中煤铁军的队伍里,随着工作角色的转换,过了将近8年的半迁徙生活,经历了艰苦的工地生活、频繁地迎来送往、琐碎的文字修改,我的人生逐渐完成了一名学生到一个企业员工的转变。可不管生活的角色如何变化,《平凡的世界》始终伴我左右。这部曾获茅盾文学奖的小说,是路遥先生用自己生命浇灌出的伟大文学作品,他将自己的伟大精神全部投入其中,也正是这种正视苦难,挑战命运的精神,深深地激励着我,促使我不断战胜自我,走过一个又一个难关。

还记得初来企业,按照公司安排,我担负起企业史志编修任务。当时的我对于企业情况了解甚少,对史志编修也完全不懂,面对一摞摞历史资料、一堆堆泛黄老照片、一卷卷老档案,内心焦躁不安、不知所措,可能是受《平凡的世界》影响,想到书中人物面对困难时,所表现出的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和不屈不挠的人生态度,我咬咬牙坚持了下来。期间,通过不断走访、实地调查,在30多度的档案室里汗流浃背。300多个日夜,我和同事一起坚持在历史中学习,在学习中还原,在一次又一次的学习中进行修改,在一遍又一遍修改中将志书不断完善,最终顺利完成企业志书编修。从那以后,每当遇到困难,书中孙少平那种坚守自我、无愧于心的生活态度,都会传递给我一种坚定的信念,一股强大的力量。

而立之年的我,随着阅历和工作经验的积累,自己也逐渐沉淀了下来,也变得稳当了些,慢慢地也开始有了紧张忙碌过后的静坐思考。这时我还是习惯性地翻开《平凡的世界》细细品味,每每读完一遍总会有所感悟。总之,《平凡的世界》让我懂得:人,无论出身是卑微还是高贵,无论家境是贫寒还是富有,只要能拥有一颗火热的心,只要能热爱生活,生活对他总会是公平的。挫折和成功,都是生活给予我们的东西,我们应该笑对人生,笑对生活,在磨难中坚强,在逆境中成长。

路遥先生用平实的笔触、深沉的感情为我们描绘出了生活这本无字的书,其中的震撼与感动是说不完道不尽的。在这里我只想用寥寥数语表达自己些许看法、些许感触。

《平凡的世界》谱写了一代年青人壮丽的人生,也在我们眼前铺就了一条平凡之路。我们建筑人的生活是平凡的,也是平淡的。工地上没有林立的高楼大厦,没有绚丽的五彩霓虹,有的只是平凡而简单的生活。但正是这种生活,教会了我们在平凡中领悟生活的美、发现工地的乐。在这里,哪怕只是一顿平凡的晚餐、一次平常的会议、一场日常的培训,都因为我们的有缘相聚、有梦相守、有路同行而变得与众不同,让我们相约在这平凡中,用对本职岗位的忠诚、坚守,点亮人生的光芒,谱写一段平凡但不平庸的精彩人生。

有关平凡的世界随笔作文篇3

纵观《平凡的世界》全书,字里行间流淌的全是浓浓的爱意,对土地、对父老乡亲的深厚情意,有亲情、友情、爱情少安与润叶的爱情,少平与晓霞的爱情,润生与红梅的爱情,少平与金秀的爱情,润叶与福堂的亲情,晓霞与福军的亲情,李向前与李云登的亲情,少平与金波的友情,少平与师傅的友情,润叶与晓霞的友情……《平凡的世界》中使用最频繁的一个词语是:亲爱的。亲爱的大地,亲爱的双水村,亲爱的父亲,亲爱的弟弟,亲爱的朋友,总之,所有人世间的真情都在这里一一的展现。

这部小说给我最大的教育意义则是一种对农民的深刻理解。现代城市年轻人可能很难真正理解农民。农民的生活,农民的想法,农民曾经过的日子,农民的现在和未来。但是间接知识也能够带给我们启示和触动。这就是《平凡的世界》。小说能够深刻的反映农民的生活和喜怒哀乐,读完这些小说从某个意义上说我们也经历过了那个时代,也曾在田中挥汗如雨。这些书的现实意义在于对中国的现状,在于对历史的延续,在于对未来的展望和我们年轻人自身的提高:对人性的理解,对中国的理解,对构成中国大地那一片片生命陆地的人们的理解。

有关平凡的世界随笔作文篇4

双水村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了起来,而二十二岁的孙少平却越来越烦闷不安。包产到户带来的直接结果是孩子们都不念书了,村小学也解散了,他也就重新恢复了真正的农民身份。当然,少平并不是简单的“怕苦怕累怕当农民”,事实上他也是一个标准的农村后生,甚至更出色。只是我们的少平到了意识觉醒的年龄,“不幸”的是他比身边的小伙伴们又多读了一些书,但又没有多到足以彻悟的程度。另外,单纯的读书,而缺少社会的历练乃至挫折,我们的少平自然也只是懵懵懂懂地感觉需要改变,却不知如何入手改变,更不知自己需要的是什么。

为了权利吗?一家之主自然是父亲与哥哥,事实上哥哥的事业渐有起色也证明了少安更适合做一家之主。

为了金钱吗?在家至少一日三餐不愁,而身无一技之长的少平如果离开家庭,只会更加颠沛流离,况且他的出身与生存环境也让他还无法真正领悟金钱的魅力。

为了爱情吗?红梅、晓霞,甚至玉英,这些在少平的生活中掀起过或深或浅的涟漪的人,都开始依照各自命运的安排,融入了各自的新生活中。时间会冲淡一切,这些人都会忘记了曾经的过往,他孙少平自然也概莫能免。

为了证明自己吗?作为一个只有高中学历,生活在平凡的世界里的孙少平,与他在书本中读到的那些不平凡的世界中的人物相比,不啻是天地之别,命运注定了这个虽然精神世界还算丰富的农家少年,也不敢有非分之想。

是的,少平并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只是朦胧地感觉世界并不是只是自己眼里所见到的那样。人的生命只有一次,说到底,这是一次单程的旅行,所有所有的体验都是自己才能感受得到的,而世俗的安排却是一眼望得到终点的:每日劳作、娶妻生子、攒钱箍窑、抚养孩子、循环往复……如此下来,个人的生命注定只是一条性命而已,而非独一无二的生活。

是的,作为自然界的一份子,每个人的生命的长度基本都是差不多的。但是,作为受到老天爷唯一特殊眷顾给了我们思考能力的人类,每个人的生活的宽度却可以有天壤之别。视野、格局、品位,财富、事业、爱情,思考、歌唱、奉献,忠诚、友谊、信念,一切一切都是我们每个人呈现各自独一无二的精彩人生的方法与路径。从自然法则看,我们每个人的结局都是一样的,但过程是否精彩则全靠个人的缘分了。天堂地狱,悉在我心。

我们之所以欣赏少平,并不是简单的佩服他的毅力,更与神马金钱啊权利啊成功啊没有半毛钱的关系。我们只是被他挣扎着,以求在死水中得以微澜的努力所感动。少平的所思所为,实际上激发了我们每个人与生俱来的不甘与追求。

好吧,弱弱地问一句:那些每天高唱着“平平淡淡才是真”的人们,你们真的甘心了吗?你们是在掩饰你们的懒惰与懦弱吗??你们真的活过吗???

come on,真正的活一场吧,无关结局是喜是悲,走过千山万水,你永远是那么美……

有关平凡的世界随笔作文篇5

经过记过难眠之夜不倦努力,如痴如醉,读完了路遥小说平凡的世界最后一页,古人说开卷有益,合上书卷闭起眼睛已发生的故事好像就在昨天,梦幻中,绊缠绕,头脑中难舍难弃,在我那平静如水的心境中激起无数涟漪,荡起层层波澜。

书中主人公孙少安带领一家人,从贫穷“饿着肚子劳动”过日子,一年一年长大,与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田润叶“忍泪分手”,同爱人秀莲相亲相爱成为眷属,艰难过日子,并肩携手,为脱贫致富,不畏艰苦辛勤劳动的经过,深感生活的艰难人生坎坷。

以其弟少平为中心所牵扯的周围一群人和场景,耐人寻味百读不厌。和蔼可亲的曹书记一家人,充满田园风格的信天游,活泼热情的金波一家人,给人留下美好的印象和回忆。活泼潇洒,温柔体贴的田晓霞的不幸早逝,遗留下的古塔山杜梨树下的盟约,几经海誓山盟梦幻亲爱的人就在身边。“一串银铃似的笑声,笑声远去,消失。”令人心碎,茫然之余,深感人生短暂,生命可贵爱情伟大。最后放弃了多情贤惠的美丽姑娘金秀的爱恋,同师傅遗孀惠英嫂的结合,高尚的人品令人佩服。

作家在作品中,教育我们怎样做人,人在短暂的一生中怎样生活,“爱情不应该是利己的,应该是利他的,是心甘情愿的与所爱的人一起奋斗并不断自我更新的过程。”

合上书卷轻轻思考,虽然自己在工作和生活中有些不顺心,饱受世俗偏见不公平冷遇,与书中人物相比又算得了什么呢?

在那茫然的心灵深处“一洗尘泥飘飘欲仙了”。勇敢投入生活,潇洒看尘世平平常常过一生。

正像歌中唱的那样: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推开波浪,水面倒映着白塔,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小船轻轻,飘荡在水中,迎面吹来凉爽的风。让我们以饱满的热情面对困难的挑战,为家庭的幸福而努力地拼搏吧!

有关平凡的世界随笔作文篇6

在一个时代中,每个人看起来都是平凡至极的,但他们又是以如此独特的个体形象存在,也正是这群平凡的大众,构成了一个个独特的年代。

《平凡的世界》是一部让人欲罢不能的长篇小说,他横扫当时的社会景象,告诉读者当时的人们是怎样一番生活状态,语言朴实得可用“粗糙”来形容,透着浓浓的黄土高原味,却把每个人物的形象刻画得深刻灵动。读书时,你联想到的不单是作者路遥大师的生命轨迹,更多是自己的父辈祖父辈,在那个灰暗而又初晓的年代,是怎样受命运的捆绑,又如何在命运中挣扎奋斗。

书中不乏有乔伯年、田福军一样的领导人带领着社会的改革和发展,也有像田福堂、孙玉亭这类停留在旧社会思维模式的人,更有田晓霞般有趣、有情、有品、有用的“四有青年”……最能引起读者共鸣的部分,无疑是孙家——从父亲孙玉厚,到大哥孙少安、二哥孙少平、妹妹孙兰香,虽只两辈人,却是四种不同方式的生活缩影。可见那个年代,社会是飞速前进的,特别是广袤的土地上勤劳质朴的庄稼人,更是处于一个“向前一步是天堂,退后一步是深渊”的社会改革大浪潮中。

孙玉厚那一辈人,可说是受旧社会制约尤为严重的,无论是在生活上还是精神上。勤勤恳恳劳作,却始终不能改变生活的窘迫境况;狭窄的眼界使得他们只能在一个小小的村庄里,用父辈的经验复刻自己的小农人生。

相比之下,大哥孙少安是一个突破。凭着自己的努力发家致富,仍不忘生他养他的村庄,一方面,我们为这样一个坚强勇敢又淳朴善良的人而感动,另一方面,又不得不为他终究摆脱不了世俗的观念——如门当户对的婚恋观而遗憾。

少安和少平又是两代人的代表。少平坚毅、睿智而感情丰富,书中有一段文字如此描述像他一样的青年:有文化,但没有幸运地进入大学或参加工作,因此似乎没有充分的条件直接参与到目前社会发展的主潮之中。而另一方面,他们又不甘心把自己局限在狭小的生活天地里。因此,他们往往带着一种悲壮的激情,在一条最为艰难的道路上进行人生的搏斗。他们顾不得高谈阔论或愤世嫉俗地忧患人类的命运。他们首先得改变自己的生存条件,同时也不放弃最主要的精神追求;他们既不鄙视普通人的世俗生活,但又竭力使自己对生活的认识达到更深的层次。我想,孙少平对待精神世界的认真,和对待现实生活的坚韧,正是他这一类青年最为可贵而又触人心扉之处。我们为他的命运感慨不已的同时,又迫切希望他尽快脱离社会底层,然而最后,他并没如我们所愿。

这让我想起我自己的父辈,他们和少安少平大抵生活在同一个年代,生活的窘迫同样使他们早早辍学参加劳动。当生活开始好起来了,当他们开始实现丰衣足食,时代却进入另一种运转速度。也就是说,在这社会改革的大浪潮中,他们未能走在前端,甚至他们只赶上少安的速度,却未能达到少平的层次。

而孙少平这个人物,又不免成为一个声音,不断提醒像我一样的人——比起孙少平,我们更加幸运,或许我们的未来能如孙兰香那样开阔,但内心仍有孙少平般的顽强勇敢。这也是这本书吸引我的原因——质朴而沉重,简练而有力,让人能向左归于平浅的生活本身,向右又奔往深刻的对于生活的思考。

有关平凡的世界随笔作文篇7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润叶和少安也不能算作“第一主角”,哪怕是被世人所推崇的神圣的爱情,在他们之间也不过是“突如其来,转瞬即逝”。

这场“爱情微澜”的起因是向前。这个“世俗”甚至“庸俗”的青年毫无理由且不可救药地“爱上”了润叶。之所以毫无理由,是因为向前与润叶之前并无接触,只能是凭外表“一眼相中”,现实生活中,这种相中一旦形成思维定势,很容易形成阶段性的“不可救药”。之所以是阶段性的,是因为绝大部分人很难坚守爱情,即使表现出来坚守的少部分人中,也有很多只是偏执和面子罢了。而润叶也是毫无理由的“一眼”,就把向前定位成“反感甚至厌恶”。

只是,可怜的向前的出现,提醒进而激活了22岁的润叶对爱情这回事的考虑。这个年龄,这个问题,一旦被激活,润叶也就“不可救药”地爱上了少安,因为她的生活圈子只有青梅竹马、温如亲人的少安,何况少安在双水村的范畴里确实很出色。所以我们的润叶,自顾自地体味了所有她那个年龄的少女对爱情的憧憬与想象。

与润叶差不多的是,少安之前似乎也丝毫没有对润叶产生任何爱情联想,哪怕是私下的。润叶的小纸条同样激活了23岁的少安。但是,此时的少安更多的体验应该不是爱情,而是自卑,当然也会有一丝被女神青睐的小骄傲与小感动。而以少安的视野和格局,冷静下来,更多想的应该是自己对家庭的责任与义务,以及农村世俗的看法与非议。

结果明摆着,少安不敢接受润叶,一方面自然是因为现实,更深层次的原因则是他对润叶本也没有文人们笔下“欲生欲死”的爱情。事实证明,接下来的故事里面,润叶也基本没在少安的生活中出现过,哪怕是在“一个静静的月夜”里;而连带的,润叶在赌气和面子的双重压力下,貌似无奈地嫁给了向前。

润叶无疑是善良的,即使成了公家人,回到村子里也一如既往地善待所有人,包括傻乎乎的田二。但是,说到她“无奈”的婚姻,无疑她是不厚道的,也是虚伪的。害自己倒也罢了,为了自己的面子,害了向前。向前与润叶后来的故事自然也让人唏嘘不已,但始作俑者无疑是“貌似”善良却又倔强“害人”的润叶。当然,这一切也不能指责我们善良的润叶,这是由润叶的生活阅历决定的,她虽然走出山村,成为公家人,但骨子里还是有局限性的,不可能真正呈现出相当的视野与格局。

关于爱情这回事,后面的章节中还有很多,读者也会有更多的感受。不管怎样,润叶和少安,给我们留下的都是温暖。虽然平淡的生活也可能是“伟大的爱情”,但突如其来的爱情一定不是真正的爱情。

天堂地狱,悉在我心。

有关平凡的世界随笔作文篇8

贝多芬说过这样一句名言:命运扼住了我的咽喉,但是我绝不向它屈服。我觉得《平凡的世界》中的孙少安就很符合这句话。他是一个平凡的苦命人,却拥有着一颗敢于对抗命运的不平凡的心。

孙少安的家境并不富裕,随着他的弟弟妹妹的相继出生家里一天比一天穷了。在他六岁那年,他不得不暂时告别儿时的玩伴,开始了一个农村孩子的第一堂主课——劳动。八岁那年,正是他们家最困难的时期,只好搬出了田家圪垴,去金家湾借了一口窑。这时候,田润叶开始在村中读小学并叫他也去上学。他这才明白过来:如果他继续去砍柴,就一辈子都要在山里劳动了。为了摆脱命运的束缚,他和润叶去恳求父母让他去读书。无奈之下,他们只好同意了。

可是,命运的魔爪并没有放过他。上完两年高小,家中已无力支持他继续读书,加上他的弟弟妹妹也要上学又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他又回家务农了。

时间一年年过去了,他成了家,也拥有了孩子。一个巨大的问题摆在了孙少安的面前:一家子人吃不上一顿饱饭。“烂包”一样的家庭,苦命人这次并没有屈从命运的安排,他想起了在镇上听到的“承包制”,不仅让参与的人人人吃饱饭,还能有余粮。一下决心,干!他拟定了一份合同并交了上去,正当他满怀期待之时,命运又给了他一个大嘴巴子。他被怀疑为复辟资本主义,还好并未实行,他也因此逃过一劫。

一段时间过去了,新政策颁布了,生产责任制落实到每村每户,孙少安家中光景也好了起来。此时少安有如果只是屈从命运守着一亩三分地,他就会面朝黄土背朝天干一辈子农活,家庭只能是管饱肚子。命运之神向他伸出了手。

少安去城里找了份拉砖的工作,手中也有小两千的积蓄了。他看见砖瓦销路好,便开了一口烧砖窑。他的生意越做越红火,烧砖窑也又开了好几口。可是他看见双水村的其他村民却还是穷得一清二白,恻隐之心蠢蠢欲动。扩建,他去银行贷了一大笔款,买进新的大型机器,招收村民二十余人。命运仿佛看不惯他,又给他当头一棒:烧窑的师傅是个水货,资金都打了水漂。他背负着村民的指点、骂名和巨额的债款卧薪尝胆。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他向朋友借到了一笔资金,他的砖厂东山再起了!

这就是孙少安,命运一次次向他出手,可他并没有妥协,更没有屈服!他靠自己的勤劳和双手创造出了自己的一番天地。“我命不由天”!我们将近人生的一道分水岭,为何不像孙少安那样拼一把?为自己而拼!为关心你的老师、同学、家人而拼!更是为祖国的富强而拼!让我们一起竭尽全力拼一次,不向命运屈服,不负韶华,青春无悔!

    5144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