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清明节放假调休

|丹梅

清明节是一年之中比较重要的一个节日,也是法定节假日之一,这个时候大多数人都会放假回家,尤其是上班族。每年清明节的放假安排都不一样。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2023年清明节放假调休,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2023年清明节放假调休

2023年清明节放假调休

2023年清明节是周三,因此不管是往前调休两天,还是往后调休两天,是可以有三天小长假,但就意味着假期之前或假期之后会出现连上七天班情况。假如4月6号和4月7号调休,清明节假期有三天,但4月8号和4月9号上班,那就是要连上七天班。这样只休三天就要连上七天,很不合理。如果说把调休的两天放在两个周末的一头一尾,这样会导致上班和放假的节奏支离破碎,也会引发比较大的意见。而且节假日规定修改前,是征求过意见的,遇到周三是不调休的。

清明节有什么习俗

1.扫墓:清明节是一个祭祀的传统节日,在这一天远行的游子和在家的亲人们都来到先祖们的坟头进行祭拜,追思先人和家族的历史。

2.植树:清明节雨水适宜,气温怡人,树苗的成活率十分的高,所以自古就有清明植树的传统。

3.踏青: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

4.放风筝:清明节微风习习,气温不高,比较适合放风筝。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5.荡秋千:我国古代清明节有荡秋千的习俗。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栓上彩带做成,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荡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

清明节的来历与传说

来源一:

清明是我国民间的一个传统节日,早在唐代,清明就已成为法定节日。

我国人民有“饮水思源”的传统美德。据《梦粱录》记载:在古代,每到清明节这一天,无论达官贵人,还是普通百姓,都会去上坟、扫墓、祭祖,表达对先人的敬意和怀念。这一天,扫墓是最重要的活动。不过至今在我国一些地方,还保留着清明节吃冷饭的习俗。

相传在春秋时代,晋国的君主晋献公有一个年轻美貌的妃子骊姬。她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将来继承皇位,就用毒计害死了太子申生。

申生的弟弟重耳为了躲避骊姬的迫害逃离了晋国,一路上受尽屈辱。有一次,重耳因为饥饿晕倒了,大臣介子推就从自己的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用火烤熟后捧给重耳吃。就这样,他们颠沛流离,历尽艰辛,终于在19年后回到了晋国,重耳后来成为历史上很有名的晋文公。

寒食节暨清明节的前一天。后来重耳做了国君,封赏所有跟随他流亡的随从,唯独介子推拒绝受封,带母亲隐居绵山去了。晋文公下令放火烧山,想逼介子推带老母出来。谁知这场大火却把介子推母子烧死了。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每年的这一天禁止上火,家家户户只能吃生冷的食物。

来源二:

清明节的得名源于我国农历24节气中的清明节气。《历书》记载,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它也是我国节日中唯一一个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日子。

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本来,寒食节与清明节是两个不同的节日,到了唐朝,将祭拜扫墓的日子定为寒食节。20__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清明节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354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