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1.1短期不会引起本土大规模流行真的吗

|和杰

奥密克戎出现新变种CH.1.1!CH.1.1短期不会引起本土大规模流行真的吗?下面是小编用心整理的CH.1.1短期不会引起本土大规模流行真的吗,如果大家喜欢的话,欢迎大家收藏并积极分享哟!

CH.1.1短期不会引起本土大规模流行真的吗

CH.1.1短期不会引起本土大规模流行真的吗?

“中国疾控动态”微信公众号1月31日就奥密克戎变异株CH.1.1相关热点问题作出解答,具体如下。

1.奥密克戎变异株 CH.1.1 是什么?

CH.1.1属于奥密克戎变异株BA.2.75的第六代亚分支。最新研究显示,由于新增多个突变位点,增加了CH.1.1的免疫逃逸能力。同时,新增的一个突变位点(L452R)曾经是德尔塔变异株的特征性突变位点。但值得注意的是,该突变位点也存在于许多其他奥密克戎变异株亚分支中,如BA.5.3和BA.5.1.3等。

2022年11月至今,CH.1.1在美国新冠病毒流行株中占比呈上升趋势。2023年第4周,CH.1.1在美国流行株的占比为第五位,仅次于XBB.1.5、BQ.1.1、BQ.1和XBB变异株。

2. CH.1.1 致病性会更强吗?

目前,未见CH.1.1变异株的致病性增强,仍需进一步关注。一般新毒株出现后,感染病例需达到一定规模并持续一段时间,才能初步判断新毒株的致病力是否变化。

3. CH.1.1 全球流行特点

根据GISAID数据库收录序列显示,CH.1.1于2022年7月8日在印度首次采集发现。近1个月,CH.1.1及其亚分支在全球序列数占比超过6%。截至2023年1月30日,已在67个国家或地区监测发现,主要在英国、丹麦、新加坡等国流行,在英国近一个月内上传的新冠病毒序列中占比约为25%。

4. CH.1.1我国检出情况

2022年11月13日,我国通过基因组测序首次从天津市报送的1例泰国输入病例样本(2022年11月10日采样)中检出CH.1.1进化分支。截至2023年1月30日,共监测发现24例CH.1.1及其亚分支输入病例。输入病例来源地涉及15个国家或地区。未监测到CH.1.1及其亚分支的本土感染病例。

5.CH.1.1能引发第二轮感染吗?

尽管CH.1.1变异株的免疫逃逸能力和传播优势进一步增强,导致突破感染和再感染风险增加,但我国大部分人群体内已存在高水平中和抗体,对CH.1.1存在一定的交叉保护作用,CH.1.1短期内不会引起本土大规模流行。脆弱人群(65岁以上老人、基础病患者和未接种疫苗者)以及未感染人群仍需加强个人防护。

6.如何面对CH.1.1?

坚持做好个人防护、保持良好卫生习惯、不要相信未经证实的网络报道。

奥密克戎新变种ch.1.1有一定的免疫逃逸能力

1月30日,根据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最新数据,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正在追踪名为CH.1.1 的新冠新毒株。CH.1.1占美国病例的1.5%,占比位列第五。

南方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生物安全研究中心主任赵卫在接受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采访时指出,CH.1.1病毒变体是世卫组织监测的奥密克戎亚变种之一。

在哪些地区出现?

根据疫情追踪数据网站Outbreak数据,新西兰目前出现了许多CH.1.1病例。其他热点地区包括巴布亚新几内亚、柬埔寨、爱尔兰等。该毒株已在超60个国家和美国51个州检测到。

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研究人员此前发布的有关预印本论文显示,CH.1.1 出现在东南亚,导致英国和新西兰部分地区超过四分之一感染。

致病力如何?

上述论文指出,在CH.1.1中发现了一种名为L452R的突变,这种突变通常在奥密克戎毒株中是没有的,而在德尔塔毒株中出现过。此外,研究人员指出,CH.1.1与ACE2受体结合良好,ACE2受体是介导新冠病毒进入宿主细胞的受体,说明该病毒有可能至少部分覆盖由于此前感染或接种疫苗产生的部分抗体。

根据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的数据,截至2023年1月28日,CH.1.1占美国病例的1.5%,占比位列第五。“从数据看,CH.1.1病毒变体有一定的免疫逃逸能力,可能会引起新的感染,但在人群中的致病能力并没有明显增强。”赵卫表示。

是否会影响我国?

“根据中疾控官网通报全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情况,我国近期疫情流行株仍为BA.5.2和BF.7,未发现新的变异株。”赵卫表示,“这一方面说明我国国境检疫工作有效,能够阻止国外新变异株大规模进入我国。另一方面,我国的大规模疫情刚刚得到控制,人群的免疫屏障处于相对较高水平,可以判断近期奥密克戎亚变种对我国的威胁较小。”

奥密克戎ch.1.1现身美国

目前,一个新冠病毒“新选手”在美国出现。它是一种名为 CH.1.1. 的奥密克戎亚变种,属于主流毒株BA.2.75的一个分支。

CH.1.1被澳大利亚病毒专家Mike Honey命名为“Orthrus”(希腊神话中的双头犬)。研究显示,较其他新冠病毒亚变种,它有可能更具传染性和免疫逃避性,并可能导致更严重的疾病。

根据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的数据,截至当地时间周六(28日),CH.1.1占美国病例的1.5%,占比比例位列第五。

从数据来看,奥密克戎亚变种XBB.1.5在美国迅速蔓延,已取代BQ.1.1成为美国的头号新冠病毒变种,占总病例的61.3%。

感染水平攀升

人们对这种相对较新的变种知之甚少。实际上,自去年11月以来,CH.1.1就开始在全球范围内传播,各地的感染水平一直在攀升。

根据新冠信息资源库outbreak网站的数据,自去年11月以来,CH.1.1的传播率急剧上升,目前占全球每日检测样本的约10%。

俄亥俄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上周发布的一篇预印本论文称,CH.1.1去年秋季在东南亚出现,现在新西兰部分地区有约三分之一的感染是由CH.1.1引起的,在英国、中国香港地区、巴布亚新几内亚约占四分之一左右。

英国卫生安全局(UKHSA)本周的一份报告显示,CH.1.1可能已经占英格兰地区所有新增新冠病例的23%,并且可能在部分地区可能占新增病例的100%。

令人生畏的突变

该预印论文指出,CH.1.1在S蛋白中发现了一种名为L452R的突变。这种突变通常在奥密克戎变种中是看不到的,而在德尔塔毒株中曾出现过,这一点令人担忧。

这也就意味着,CH.1.1可能会较其他奥密克戎毒株更具有传染能力。

此外论文中还提到,CH.1.1还能很好地与ACE2受体结合,ACE2是介导新冠病毒进入宿主细胞的受体。

这说明该病毒有可能覆盖由先前感染或接种疫苗产生的部分抗体,从而产生更强的免疫逃避,并导致更严重的疾病。

研究人员就CH.1.1的免疫逃避能力做了相关实验。实验采样了14名医护人员的血清(这些医护人员均接受了2到4剂原始疫苗和奥密克戎加强针),通过检测血清与CH.1.1的中和效果,结果发现血清中产生的针对CH.1.1的抗体比针对BA.4和BA.5的抗体少了17倍。

CH.1.1值得关注

瑞士巴塞尔大学计算生物学家Cornelius Romer在上周的一份报告中指出,CH.1.1值得关注,它和XBB.1.5一样具有高度的传播性,大约每两周左右感染水平就会翻一番。

明尼苏达大学传染病研究与政策中心(CIDRAP)主任Michael Osterholm称,“我认为我们并没有真正意识到哪些变异值得关注,哪些不需要。”

Osterholm指出,就美国的新冠疫情而言,XBB.1.5变种一开始看起来将是一个非常严重的挑战。但自从该病毒在东北部地区获得主导地位后,它在其他地区的上升速度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快。

他补充道,“我们以前也见过这样的情况:看似具有挑战性的变种,却并不是真正的挑战。”

世界卫生组织(WHO)在本周三的一份报告中显示,CH.1.1病毒变体是世卫组织监测的病毒之一。

    343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