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我国进出口总值首次突破40万亿元说明什么
去年我国进出口总值首次突破40万亿元创了新高!这说明了什么呢?下面是小编用心整理的去年我国进出口总值首次突破40万亿元说明什么,如果大家喜欢的话,欢迎大家收藏并积极分享哟!
去年我国进出口总值首次突破40万亿元说明什么?
1月13日,国新办举行2022年全年进出口情况新闻发布会,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吕大良介绍,2022年,我国进出口总值首次突破40万亿元人民币关口,在2021年高基数基础上继续保持了稳定增长,规模再创历史新高,连续6年保持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地位。
分季度看,一、二季度进出口总值分别超过9万亿和10万亿元,三季度进出口总值增长至11.3万亿元,创季度规模历史高点,四季度进出口总值继续保持11万亿元的水平。
据海关统计,2022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42.07万亿元人民币,比2021年增长7.7%。其中,出口23.97万亿元,增长10.5%;进口18.1万亿元,增长4.3%。
2022年,我国进出口总值首次突破了40万亿元人民币关口,在2021年高基数的基础上继续保持稳定增长,规模再创历史新高,连续6年保持世界第一货物贸易大国地位。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3日举行新闻发布会,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吕大良在会上介绍,据海关统计,2022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42.07万亿元人民币,比2021年增长7.7%。其中,出口23.97万亿元,增长10.5%;进口18.1万亿元,增长4.3%。
具体分析,主要有以下五方面特点:
一是进出口韧性强、规模大。2022年,我国进出口总值首次突破40万亿元人民币关口,在2021年高基数基础上继续保持了稳定增长,规模再创历史新高,连续6年保持世界第一货物贸易国地位。分季度看,一、二季度进出口总值分别超过9万亿和10万亿元,三季度进出口总值增长至11.3万亿元,这是季度规模的新高点,四季度进出口总值继续保持11万亿元的水平。
二是贸易伙伴结构优、增势好。2022年,我国对东盟、欧盟、美国分别进出口6.52万亿、5.65万亿和5.05万亿元,分别增长15%、5.6%和3.7%。同期,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增长19.4%,占我国外贸总值的32.9%,提升3.2个百分点;对RCEP其他成员国进出口增长7.5%。
三是一般贸易增长快、比重升。2022年,我国一般贸易进出口26.81万亿元,增长11.5%,占进出口总值的63.7%,提升2.2个百分点;其中,出口15.25万亿元,增长15.4%;进口11.56万亿元,增长6.7%。同期,加工贸易进出口8.45万亿元,占进出口总值的20.1%。
四是外贸主体数量增、活力强。2022年,我国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贸企业59.8万家,增加5.6%。其中,民营企业51万家,增加7%,进出口21.4万亿元,增长12.9%,占进出口总值的50.9%,提升2.3个百分点。同期,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13.82万亿元,国有企业进出口6.77万亿元,分别占进出口总值的32.9%和16.1%。
五是主要产品供需稳、优势足。2022年,我国机电产品进出口20.66万亿元,增长2.5%,占进出口总值的49.1%。其中,太阳能电池、锂电池和汽车出口分别增长67.8%、86.7%和82.2%。同期,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4.28万亿元,增长8.9%,占出口总值的17.9%。其中,箱包、鞋和玩具出口分别增长32.6%、24.4%和9.1%。此外,原油、天然气和煤炭等能源产品合计进口3.19万亿元,增长40.9%,占进口总值的17.6%;农产品进口1.57万亿元,增长10.8%,占进口总值的8.7%。
吕大良表示,总的看,2022年我国外贸实现了新的突破,进出口规模、质量、效益同步提升,成绩来之不易。展望今年,当前我国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外部环境动荡不安,世界经济下行的压力不断加大,我国外贸发展面临的困难挑战仍然较多。正视这些困难挑战的同时,也要看到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依然不变,今年经济有望总体回升,要更加坚定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的信心。
进出口总值怎么算?
基本概念及公式
1、进出口总额:进出口总额又称对外贸易额,是在一定时期内的进口总额与出口总额之和。
计算公式:进出口额=出口额+进口额
2、贸易顺差:贸易顺差表示一定时期的出口额大于进口额。
贸易顺差=出口额-进口额=2×出口额-进出口总额
进口额=(进出口总额-贸易顺差)÷2
出口额=(进出口总额+贸易顺差)÷2
3、贸易逆差:贸易逆差表示一定时期的出口额小于进口额。
贸易逆差=进口额-出口额=2乘进口额-进出口总额
进口额=(进出口总额+贸易逆差)÷2
出口额=(进出口总额-贸易逆差)÷2
进出口总值是时期指标还是时点指标?
货物进出口总额是我国货物贸易统计的主要指标,是反映对外贸易规模和发展水平的重要依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实现了历史性跨越,货物贸易大国地位不断巩固,对外贸易为对外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2019年,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达31.56万亿元,进出口规模再创历史新高,继续保持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
一、指标内涵
货物进出口总额,又称进出口总额,是以货币表示的一定时期内一国或地区全部实际进出口商品的总金额,即同一时期货物进口总额与出口总额之和。货物进口总额是一定时期内从境外进口商品的总金额;货物出口总额是一定时期内向境外出口商品的总金额。
二、指标应用
货物进出口总额反映一国或地区对外贸易的总体规模和发展水平,是研究对外贸易往来和国际收支平衡状况,开展经济分析和决策、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依据,是研究对外经济贸易发展和国际经济贸易关系的重要资料。货物进出口总额也是用支出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的重要指标,净出口值可以反映货物贸易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
三、统计方法
我国的货物进出口统计由海关总署组织实施,全国货物进出口总额统计资料由海关总署编制和公布,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等地方货物进出口总额统计资料由地方海关编制和公布。
货物进出口统计的范围是实际进出我国关境的货物,统计的原始资料是经海关确认的进出口货物报关单证。货物进出口统计的统计项目包括品名及编码、价格、统计国别(地区)、统计时间、贸易方式等。
列入进出口统计的货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统计商品目录》进行分类,进口货物按到岸价格(CIF型值)统计,出口货物按离岸价格(FOB型值)统计,分别以人民币和美元计价。对于贸易伙伴国(地区),进口货物统计原产国(地区),出口货物统计最终目的国(地区)。关于统计时间,进口货物按海关放行日期进行统计,出口货物按海关结关日期进行统计。贸易方式是买卖双方转让商品所有权时所采用的交易方式,统计贸易方式可以反映货物进出口贸易方式结构的变化。
我国的货物进出口统计采用国际通用的贸易统计标准,主要指标数据具有国际可比性。
四、例证
改革开放以来,对外贸易成为我国经济稳定、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支柱和引擎之一,是我国经济迅速融入世界经济重要的纽带和桥梁。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从1978年的355亿元攀升到2019年的315627亿元,从无足轻重的贸易小国迅速崛起为名副其实的贸易大国。
2019年,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31.56万亿元,较上年增长3.5%;其中,出口17.24万亿元,进口14.33万亿元,顺差2.91万亿元。一般贸易进出口18.62万亿元,增长5.6%,占货物进出口总额的59%,较上年提升1.2个百分点,贸易方式结构进一步优化。欧盟、东盟和美国是我国前三大贸易伙伴,三者与我国货物进出口占总额的41.3%。出口商品以机电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分别占货物出口总额的58.4%和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