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物理教学工作计划

|丹梅

物理教师加强自身业务理论学习,认真学习素质教育理论,加强教学科研活动,提高自身业务水平。那么你知道关于物理教学工作计划要怎么制定吗?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物理教学工作计划,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关于物理教学工作计划

关于物理教学工作计划精选篇1

一、仔细分析学生的情况

物理是理科生的必修课,大部分理科生知识不够,尤其是基础知识。经过高中一年的学习和训练,物理情景和物理模型的建立有待加强,知识点的连贯性有待进一步提高,独立分析物理过程和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有待加强和提高。

二、认真分析教材,明确教学任务

这学期理工科的科目是选修课3—1和3—2,包括静电场、恒流、磁场、电磁感应、交流电、传感器。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我们应该认真组织教学,从课堂上要求效率和质量。

在知识方面,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和基本物理思想;在知识和能力方面,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注重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注重两者的有机结合;

情感态度,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规范问题解决,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努力在考试中稳步提高学生成绩。

三、主要工作

1、做好思想工作,增强学好物理的信心。因为物理理解能力强,中学生理解能力有限,所以害怕。因此,他们经常在课堂上介绍学习方法,为学生做思想工作,使学生对物理有深刻的理解,掌握学习物理的规律和方法。

2、讲求质量,提高能力,从教学角度扎实做好教学工作。认真学习新《物理课程改革标准》,利用集体备课时间交流经验,将理论学习成果渗透到课堂教学中。

3、仔细研究教学大纲,明确本学期的教学要求。我既然教一个实验班和一个普通班,就要注意让每个班针对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侧重点,进一步做好不同层次的教学。做好每次课后的反思。

4、每个班的工作量要适中,可以及时纠正,反馈。学生的作业要整批改,这样才能充分掌握学生的情况。

5、利用自习课等时间段,加强对学生的引导,不仅是优秀率,还有全体员工的平均分。

关于物理教学工作计划精选篇2

一、教学指导思想

新课程与旧课程的根本区别在于明确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样的三维课程目标。在九年级教学中,应加强科学探究的教学、增加学生的活动(讨论、探究、制作等)以改变学习方式、注重学生的经验、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这样有利于落实课程的三维目标。

九年级新教材中的探究活动都是实验性探究,绝大部分要求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而过去的实验大多是验证性实验或测量性实验,相比之下,新教材中的探究性实验在操作上的要求有所降低,但在科学方法和科学价值观的教育上,要求却要高出许多。另外课本中利用身边易得的器材所做的实验比过去多,这样可以使学生感到科学并不神秘、科学就在我身边。用身边易得的材料做实验,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教育价值不容忽视。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鼓励学生做实验,积极开展家庭实验,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九年级新教材中的许多知识都是学生所熟悉的生活现象,因此在新教材的编写中,所有的科学内容在引入时都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经验,列举了大量生活中的事例,加强了物理知识与自然现象和各种技术的联系,这点也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的教育理念。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将这个理念体现出来,使学生理解社会生活中所蕴含的物理知识,同时会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在九年级阶段,教师应着重提高学生以下几方面的能力。

(1)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发展对科学的探索兴趣,在了解和认识自然的过程中有满足感及兴奋感;

(2)学习一定的物理基础知识,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在解决问题或作决定时能尝试运用科学原理和科学研究方法;

(3)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具有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乐于参与和科学技术有关的社会活动,在实践中有依靠自己的科学素养提高工作效率的意识;

(4)具有创新意识,能独立思考,勇于有根据地怀疑,养成尊重事实。大胆想像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5)关心科学发展前沿,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树立正确的科学观,有振兴中华、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二、教学建议

第十章教材讲述能的初步知识。机械能是最常见的一种形式的能,本章将继续探究能量中的动能、势能和机械能的一些问题,进一步认识宇宙万物之间能的转化,以及能的转化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从内能的改变引入热量的概念,在此基础上,理论联系实际,讲述内能的利用,介绍内燃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并最终得出能量守恒定律。

第十一章的核心是“电流和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它们的电路中的基本规律。通过让学生研究基本的串、并联电路和一些基本测量,使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初步领会科学研究的方法。在电流和电路概念的基础上,通过对家庭电路的学习,受到安全用电的教育。对于初中学生来说,虽然“电”不是陌生的东西,但是它却让人感到神秘。为了让学生在开始学习电的时候就能消除恐惧感和神秘感,教材使用配文唤起学生注意观察自己身边的电的世界,同时让学生明白“一切复杂的东西都是由最简单的组合而成”的道理。只要从最简单的、基础的“电”学起,掌握其规律性的东西,“电”就不会那么神秘也不那么可怕,使学生认识到电是可操作的,并产生进一步探究其奥秘的兴趣。

第十二章通过探究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得出欧姆定律,这是本章的核心。要让学生理解“欧姆定律”的探究过程和结论,知道欧姆定律揭示的是“电流、电压和电阻”这三个电学基本量的内在联系和规律,知道“控制变量法”这一重要的实验方法。在基本测量方面,要让学生在会用电流表的基础上,学会使用电压表和滑动变阻器等,并通过测量小灯泡的电阻对学生进行伏安法测电阻的电学基本技能的训练。

第十三章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电能和电功率的概念,知道电流的热效应以及与电功率有关的安全用电方面的问题。重点在于电功率是量度电能转化快慢的物理量,以及电能和电功率的单位;学生应该会读取电能表的数值,并会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这一章强调电能的概念,对电功只是一带而过,这种编写方式反映了新教材的两个基本理念:

1、能量是比功更基本的概念,从更深层次上反映了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的本质;

2、重视学生在学习科学知识时生活经验的作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更多接触“能量”的概念而不是“功”的概念。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有关安全用电的知识,在新教材中做了较大的改动,把安全用电的教学内容分成了三个部分,分别放到“电流和电路”、“欧姆定律”、“电功率”三章之内。这样处理有两个原因:第一,使家庭电路和安全用的电的问题多次出现,从不同角度反复学习,意在强调安全用电的重要性。第二,加强对于家庭电路和安全电知识的理性认识。

三、重点要解决的问题

1、建立探究性学习的思想和习惯

探究式教学就是用知识作为载体,注重学生接受知识的过程,把传统教育中的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转化到以学生为中心;把科学内容和科学方法的学习放到同等重要的地位上;把只重视传授知识转化到以知识为载体,加强对学生科学方法、科学精神和科学价值观的教育上。在新的课程理念中,科学探究不仅是一种教学方式、一个教学内容,同时还是一种精神,对未知事物的探索精神贯穿本套教材的始终。

九年级教材中电磁学的探究活动也比较容易进行,实验成功率比较高。例如,“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虽是一个典型的探究活动,但它的“猜想与假设”无非是a、b、c三点的电流哪处大、哪处小,可以很明确地表达出来;实验设计的难度也不大,一般都能想到用电流表进行测量,看看哪里电流大,哪里电流小。“欧姆定律”的探究是一个比较完整的探究,这个探究涵盖了探究的七个基本要素。教师要多注意引导,指导学生完成实验步骤,帮助学生根据实验现象进行归纳总结,让学生领悟科学探究的方法,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同时,这里还涉及两个变量的问题,教师应适当介绍一下“控制变量法”。

教师要设法鼓励、提示、引导。学生能干的事情,教师不做;学生能说出的,教师不说;学生能懂的问题,教师不讲。不顾惜时间,坚持下去,学生逐渐学会探究了。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培养探究的习惯:

(1)注意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自己形成知识结构的习惯,千方百计地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去认识新的知识。不管是探究活动、课堂讲授,还是资料查询、还是调查,都注意尽量应用科学的教育方法。

(2)注意让学生自己发现提出问题。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是求知的开始,是教学的最好开端,抓住这个机会,尝试应用实验探究,查询资料、调查讨论等,极为重要。教学中,我们尽量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自己动脑主动地发现提出问题,特别是当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时。便因势利导,并大加赞赏和鼓励。以培养他们发现问题的兴趣和习惯。

(3)注意培养学生多方面获取信息的习惯和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是现代社会中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能力,也是学生自主学习所必要的能力。在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方面,新课本示范得很好、很多,所以平常教学中,不惜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指导学生从电视、电脑、报刊、书籍、音像、事实、观察、实验、调查、访问等多渠道获取知识信息。

(4)注意讨论交流习惯的培养。探究教学过程的始终,都需要学生间、师生间的交流合作,而交流合作的主要表现形式是交流讨论,只有通过充分的交流讨论,才能发现更有价值的问题,才能更迅速地设计出更好的实验方案,更快地发现规律。交流讨论又是相互学习、相互提高的过程,所以我们尽量增加学生讨论机会,以便于讨论习惯的养成,为促进交流讨论习惯的养成,在学习情况评价表中专门设置了“小组讨论发言情况”一栏内容。

2、重视各方面能力的培养

物理课程应通过探索物理现象揭示隐藏其中的物理规律,并将其应用于生产、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初步的科学实践能力。教师应联系科学、生产、生活实际创设好问题情景引导学生分析,注重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检查电路中是否存在故障,应用所学的电学知识排除家庭电路中的小故障。

在练习中要让学生分析解决一些力所能及的实际问题,最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理论联系实际的视野可广阔一些,让学生通过参与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来提高自己的学以致用的能力。如使用照相机时,如何调节才能照得更清楚。

同时还应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创新人格主要表现为:良好的思维品质;独立的个性特征,如怀疑精神、创新意识、不迷信权威;优良的意志品质;强烈的求知欲;不竭的进取精神。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其过程主要经过以下阶段:培养创新意识激发创新欲实施创新行为形成创新能力塑造创新个性。除了课堂教学外,教师可以在课外培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如引导学生开展家庭实验,即利用身边随手可得的物品进行探究活动和各种物理实验,这样可以拉近物理学与生活的距离。学生家庭实验可以利用家庭中、生活中现成的器具或简单加工就可制成的器材,提倡“瓶瓶罐罐作器材,拼拼凑凑做实验”。如:在一个陀螺的上平面用美术颜料涂上不同颜色制成“七色板”,用细绳抽动陀螺快速旋转就能做色光的混合实验。利用铅笔、导线、手电筒设计调光灯电路。

3、充分发挥教材中各栏目的教育功能

在新教材的每一节中,都设置有一些栏目,如“演示实验”、“想想议议”、“想想做做”、“科学物理社会”、“科学世界”等栏目,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提问角度灵活、设置精巧、有很强的思考价值和教学价值,在教材结构中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教师将这些栏目融合在课堂教学中,可使教学效果锦上添花,会收到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素质的综合效果。

关于物理教学工作计划精选篇3

转眼间,短暂的一学期时光又即将过去。本学期我执教高三1、2、3班物理选修课,本人能按照教学计划,认真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及时批改试卷、讲评试卷,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已经如期地完成了教学任务。为了以后能在工作中扬长避短,取得更好的成绩,现将本学期工作总结如下:

一、认真组织好课堂教学,努力完成教学进度

二、加强高考研讨,实现备考工作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本学期,物理备课组的教研活动时间较灵活。备课组成员将在教材处理、教学内容的选择、教法学法的设计、练习的安排等方面进行严格的商讨,确保教学工作正常开展。主要内容分为两部分:一是商讨综合科的教学内容,确定教学知识点和练习。二是针对物理课上的教学问题展开研讨,制定和及时调整对策,强调统一行动。另外,到外校取经,借鉴外校老师的经验,听取他们对高考备考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力求效果明显。三是多向老教师学习,多听他们的课,学习他们的课堂组织学习他们的教学思路,加强交流,取长补短,不断改进教学水平

三、对尖子生时时关注,不断鼓励。对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更要多给一点热爱、多一点鼓励、多一点微笑

四、经常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让他们远离学习上的困扰,轻松迎战高考

五、构建物理学科的知识结构,把握各部分物理知识的重点、难点

物理学科知识主要分力、电、光、热、原子物理五大部分。

力学是基础,电学与热学中的许多复杂问题都是与力学相结合的,因此一定要熟练掌握力学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以便在复杂问题中灵活应用。力学可分为静力学、运动学、动力学以及振动和波。

静力学的核心是质点平衡,只要选择恰当的物体,认真分析物体受力,再用合成或正交分解的方法来解决即可。

运动学的核心是基本概念和几种特殊运动。基本概念中,要区分位移与路程,速度与速率,速度、速度变化与加速度。几种运动中,最简单的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可直接解决;稍复杂的是匀变速曲线运动,只要将运动正交分解为两个匀变速直线运动后,再运用匀变速公式即可。对于匀速圆周运动,要知道,它既不是匀速运动(速度方向不断改变),也不是匀变速运动(加速度方向不断变化),解决它要用圆周运动的基本公式。

力学中最为复杂的是动力学部分,但是只要清楚动力学的3对主要矛盾:力与加速度、冲量与动量变化和功与能量变化,并在解决问题时选择恰当途径,许多问题可比较快捷地解决。

振动和波是选考内容,这一部分是建立在运动学和动力学基础之上的,只不过加入了振动与波的一些特性,例如运动的周期性(解题时要注意通解,即符合要求的答案有多个),再如波的干涉和衍射现象等等。

电学是物理学中的另一大部分,可分为:静电、恒定电流、电与磁、交流电和电磁振荡、电磁波5部分。

静电部分包括库仑定律、电场、场中物以及电容。电场这一概念比较抽象,但是电荷在电场中受力和能量变化是比较具体的,因此,引入电场强度(从电荷受力角度)和电势(从能量角度)描写电场,这样电场就可以和力学中的重力场(引力场)来类比学习了。但大家要注意,质点间是相互吸引的万有引力,而点电荷间有吸引力也有排斥力;关于电势能完全可以与重力势能对比:电场力做多少正功电势能就减少多少。为了使电场更加形象化,还人为加入了描述电场的图线电场线和等势面,如果能熟练掌握这两种图线的性质,可以帮助你形象理解电场的性质。

场中物包括在电场中运动的带电粒子和在电场中静电平衡的导体。对于前者,可以完全按力学方法来处理,只是在粒子所受的各种机械力之外加上电场力罢了。对于后者要掌握两个有效的方法:画电场线和判断电势。

恒定电流部分的核心是5个基本概念(电动势、电流、电压、电阻与功率)和各种电路的欧姆定律以及电路的串并联关系。特别强调的是,基本概念中要着重理解电动势,知道它是描述电源做功能力的物理量,它的大小可以通俗理解为电源中的非静电力将一库仑正电荷从电源的负极推至正极所做的功。对于功率一定要区分热功率与电功率,二者只有在电能完全转化为内能时才相等。欧姆定律的理解来源于功能关系,使用时一定要注意适用条件。

电与磁的核心是三件事:电生磁、磁生电和电磁生力,只要掌握这三件事的产生条件、大小、方向,这一部分的主要矛盾就抓住了。这一部分的难点在于因果变化是互动的,甲物理量的变化会引起乙物理量的变化,而乙反过来又影响甲,这一变化了的甲继续影响乙这样周而复始。

交流电这一部分要特别注意变压器的原副线圈的电压、电流、电功率的因果关系,对于已经制作好的变压器,原线圈的电压决定副线圈的电压(电压在允许范围内变化),而副线圈的电流和功率决定原线圈的电流和功率。

电磁振荡、电磁波部分的难点在于LC振荡回路中的各物理量变化,只要弄清电感线圈和电容的性质,明确物理过程,掌握各物理量的变化规律,问题就不难解决。

在物理学科内,电学与力学结合最紧密、最复杂的题目往往是力电综合题,但运用的基本规律主要是力学部分的,只是在物体所受的重力、弹力、摩擦力之外,还有电场力、磁场力(安培力或洛仑兹力),大家要特别注意磁场力,它会随物体运动情况的改变而变化的。

六、高三复习策略

1、全面复习,打好基础,降低难度,以不变应万变。

高三复习要设法落实每一知识点,强化学科双基,只有强化双基才谈得上能力,谈得上多元目标。由于时间紧,带领学生复习应重在概念、理论的剖析上,侧重在核心和主干知识的基础上,落实每一个知识点。

2、指导学生,学会复习,提高能力。

学生应自觉编织知识网络,自己总结,强化用已学知识解决未学问题,再进一步提高到用新学知识解决未学问题。理综物理考试虽然考查得比较基础,但题目比较新,基本上是没有做过的原题,故学生应该掌握总结、检索、迁移、演绎、推理和归纳等学习方法,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3、创新、质疑,强调联系实际,强化实验。

建议在高三复习阶段重做高中阶段已做过的重要实验,开放实验室,但不要简单重复。要求学生用新视角重新观察已做过的实验,要有新的发现和收获,同时要求在实验中做到一个了解、五个会。即了解实验目的、步骤和原理;会控制条件(控制变量)、会使用仪器、会观察分析、会解释结果得出相应结论,并会根据原理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以实验带复习,设计新的实验。进一步完善认知结构,明确认识结论、过程和质疑三要素,为进一步培养学生科学精神打下基础。学会正确、简练地表述实验现象、实验过程和结论,特别是书面的表述。在日常生活中多视角地观察、思考、理解生活、生产、科技和社会问题,学会知识的应用。

4、严格规范,认真审题,减少失分。

例如计量单位规范、实验操作规范、学科用语规范和解题格式规范。

一学期勿勿而过,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在学校领导的正确领导下,相信以后我们的教学工作一定会更上一层楼。总之,信息社会对教师的素质要求更高,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更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发扬优点,改正缺点,开拓前进,为美好的明天奉献自己的力量。

场中物包括在电场中运动的带电粒子和在电场中静电平衡的导体。对于前者,可以完全按力学方法来处理,只是在粒子所受的各种机械力之外加上电场力罢了。对于后者要掌握两个有效的方法:画电场线和判断电势。

恒定电流部分的核心是5个基本概念(电动势、电流、电压、电阻与功率)和各种电路的欧姆定律以及电路的串并联关系。特别强调的是,基本概念中要着重理解电动势,知道它是描述电源做功能力的物理量,它的大小可以通俗理解为电源中的非静电力将一库仑正电荷从电源的负极推至正极所做的功。对于功率一定要区分热功率与电功率,二者只有在电能完全转化为内能时才相等。欧姆定律的理解来源于功能关系,使用时一定要注意适用条件。

电与磁的核心是三件事:电生磁、磁生电和电磁生力,只要掌握这三件事的产生条件、大小、方向,这一部分的主要矛盾就抓住了。这一部分的难点在于因果变化是互动的,甲物理量的变化会引起乙物理量的变化,而乙反过来又影响甲,这一变化了的甲继续影响乙这样周而复始。

交流电这一部分要特别注意变压器的原副线圈的电压、电流、电功率的因果关系,对于已经制作好的变压器,原线圈的电压决定副线圈的电压(电压在允许范围内变化),而副线圈的电流和功率决定原线圈的电流和功率。

电磁振荡、电磁波部分的难点在于LC振荡回路中的各物理量变化,只要弄清电感线圈和电容的性质,明确物理过程,掌握各物理量的变化规律,问题就不难解决。

在物理学科内,电学与力学结合最紧密、最复杂的题目往往是力电综合题,但运用的基本规律主要是力学部分的,只是在物体所受的重力、弹力、摩擦力之外,还有电场力、磁场力(安培力或洛仑兹力),大家要特别注意磁场力,它会随物体运动情况的改变而变化的。

六、高三复习策略

全面复习,打好基础,降低难度,以不变应万变。高三复习要设法落实每一知识点,强化学科双基,只有强化双基才谈得上能力,谈得上多元目标。由于时间紧,带领学生复习应重在概念、理论的剖析上,侧重在核心和主干知识的基础。

关于物理教学工作计划精选篇4

一、指导思想

以学校和年级组的工作计划为指导,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爱好,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学习成就感和自信心,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算术能力。

二,学生的基本情况

这学期我在九年级三个班当物理老师。根据上一期期末成绩和班级情况,每个班的学生成绩参差不齐,尖子生少,学困生多。在课堂上,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不够灵活。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法上做进一步的改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进行探究性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培养能力。另外,大部分学生在高二物理知识掌握不好,所以会在高九有一个总评,内容多,时间紧,对他们来说比较难。当务之急是:第一次月考时间太短,课程太多,一定要在赶过程的同时兼顾学生的学习热情,把开头处理好就是成功的一半!

三、教学材料

把一些知识埋在教材里只需要“知道为什么”,不需要“知道为什么”;计算问题明显减少,难度也降低;使教材更贴近素质教育的需要,知识体系趋于完备。学生的学习负担减轻了,但知识拓宽了。

2、强化物理实验的教学功能。现行大纲要求初中物理教学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教材中的各种实验和实验练习明显增多。感性知识的积累有利于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生养成尊重事实、勤于做事、按科学办事的良好习惯。

四、详细措施

1、坚持提前一周备课,准备切实可行的教案。

2、坚持同科备课,加强老师之间的联系,取长补短。

3、加强教学方法的研发,提供效率,挖掘潜力。

4、教学上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点面结合,逐步拓展,重复记忆,加深印象。

5、加强月考,注重教学成绩。

6、加强试题的收集和研究,了解和掌握中考试题和命题的走向。

五、学期工作目标

通过这种教学,学生可以形成一定的身体素质,自觉运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物理问题,形成扎实的物理基本功,为以后继续学习高等物理打下良好的基础,培养一批物理尖子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少不及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风,养成学习物理的良好习惯,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

六、未来努力的方向

面对新课程改革,教育要求教师有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有高超的专业水平,还要有多元化的知识储备,这样才能适应新课程实验改革,不被时代淘汰,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他们应该在一个学期的基础上,利用业余时间进一步学习新课程改革和最新教育理念的理论知识,并努力将学习渗透到工作中。融入备课讲课,把学习放在第一位,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充实自己,不断创新,不断发展。我将继续不懈努力,努力学习,成为一名适应时代发展的新型教师。

关于物理教学工作计划精选篇5

一、重视知识与技能的形成

从《九年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中可看出,知识和技能的深度和难度普遍降低,但面更广;从命题导向也可看出,知识和技能仍是考查的一个重要内容,但考查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不是考查知识和技能的机械记忆和套用,而是通过具体情境,考查运用知识和技能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查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在新形势和新要求之下,物理教师理应主动适应这种变化。

二、重视科学探究能力的形成,重视探究过程的学习

充分认识科学探究的重要性,把它贯穿于物理教学的各个环节。

1. 探究活动的组织

在不同的学习阶段,教师应选择不同的探究内容,明确某个探究活动可以培养学生哪些探究技能,适当突出不同环节的探究活动。在学习的最初阶段,应该选取较简单的探究活动,然后逐步深入,最终使学生对于科学探究有比较全面、深入的经历。在学生探究活动中,教师应该明确何时介入,何时需要提供背景资料或有关信息,提供怎样的信息等,但不能剥夺了学生尝试错误的机会。为了让学生充分体验探究的过程,不要为了赶进度而在学生还没有进行足够的思考时草率得出结论,应该安排足够的时间让各种想法、各种观点进行充分的交流和讨论。

2. 探究内容和时间的安排

探究内容选择的原则:

(l)适度性原则。探究的内容既不能过于复杂,需要太长时间进行探究;也不能太过简单,学生很容易得出结果,失去探究的兴趣。依据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探究问题通过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的提取和综合,可以进行探究并得到结果的。

(2)趣味性原则。探究教学应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探究内容必须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激起学生的探究乐趣、贴近学生的生活、满足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有成就感。

(3)可操作性原则。探究教学中探究的内容应是通过有步骤的探究活动可以得到答案的问题。探究的结果与某些变量之间具有因果联系,这种因果联系在现有条件下可以通过探究活动来证明。

探究教学的时间安排应根据学校、教师、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课程标准的要求,灵活地安排学生的探究活动。

3. 科学探究的评价

建议围绕着科学探究的7个环节所对应的基本技能进行考查评价,避免机械背诵七个环节的内容,所设计的科学探究应能真正考查学生的探究技能。例如对牛顿第一定律探究实验考查学生对实验设计思想的理解,即为什么要控制小车在同一高度下滑;为什么要选取不同粗糙程度的水平面来研究小车的运动。

三、重视实验能力的培养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命题导向中也可看出,实验考查要跳出以往通过推理解答实验或死背步骤的怪圈,就必须着重考查学生平时的实际动手能力,。这充分体现实验操作的价值,避免今后教学中的“纸上谈兵”现象,对实验教学有积极的导向作用。

除了教材中的演示实验、探究活动,物理教师还应让学生多做“试一试”、“动动手”之类的随堂小实验,鼓励学生多做一些家庭小实验,有效激发和保持学生的探究欲望。

四、关注科学技术社会的联系,培养对社会的责任感

,物理教学中应重视渗透物理学与科学技术、社会的密切联系,一方面让学生了解物理学在科学技术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关注科学技术的发展给社会带来的负面效应,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尊重客观规律的科学态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首先,提倡课堂教学、活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物理教学不应仅局限于课堂教学和书本知识和学习,而是通过多种形式与课内外、校内外的活动紧密结合,让学生广泛接触生活和社会。

其次,提供多种信息,丰富物理课程内容。教师应通过多种手段,选取结合实际的事例,丰富和充实物理课程的内容,但教师不可能将庞大数量的信息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塞给学生,因此必须改变“只有讲过才算教过”的观念。许多内容可以精选、精讲、点到为止,更多的内容让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和其他补充材料、收集各种形式的信息、调查研究和讨论展示等方式学习。

五、加强集体备课活动,强调教学反思

认真参加集体备课活动,加强对教材的研究与分析,联系本校学生的学情,确定大致统一的教案和学案,注重从学生对课堂教学中练习完成情况的集中反馈,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补充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从而提高我校初中物理教学的总体质量。

关于物理教学工作计划精选篇6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课是高中物理选修3—1的第二章第十节,这节课内容是测量电池的电动势与内阻,测量电动势和内阻对于合理使用电源具有重要的意义。本节课主要介绍了用伏安法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的电路以及用图像法处理实验数据。

二、设计理念与设计思路

本节教学中主要让学生应用已经学过的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相关知识设计电路图,测量电池电动势和内阻,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明白该怎么做,为什么这样做。通过本节课培养学生实验设计、实验操作、数据处理和误差分析的能力,还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本节课我们先明确实验目的,引导学生设计好实验方案,探讨实验操作细节,规范完成实验,做好误差分析和数据分析。

三、学情与教材分析

学生已学习了闭合电路欧姆定律、伏安法测电阻,对闭合电路的内、外电电路的有一定认识,但是由于对电学实验接触比较少,对于电路的设计能力仍需进一步的加强,这也是本实验的一个重要任务。另外,利用图像处理数据的能力的培养是本次实验探究的另一个重要任务。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学会实验电路图的设计

使学生掌握利用仪器测量电池电动势和内电阻的方法,通过实验开阔学生思路,激发兴趣。

2.过程与方法:学会实验电路图的设计、学会利用图像处理数据的方法、学会误差分析。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具备敢于质疑的习惯、严谨求实的态度和不断求索的精神,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操作能力,提高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

五、重点、难点分析

1.重点:实验电路图的设计

2.难点:实验电路图的设计

六、教学方法:探究法、讨论法、实验法、

七、教学准备仪器:

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开关,两节旧干电池,电池盒,导线各若干。

八、教学过程

这节课我们来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请各组同学根据实验目的,设计好实验原理图,组内讨论后把优化的方案以图的形式画到黑板上。(以下,我假设几个学习小组,假设一些学生,假设几种情况举例,讲课时可以随机应变。)

同学纷纷画好他们的设计图。我让同学们仔细观察看哪些小组的设计方案相同,同学们认真查找,取掉了相同的设计方案,留下不同的设计方案。我分别请了几个小组的同学上台谈一谈他们设计的思路。

其中3小组的同学张茜画的电路图如下,3小组的张茜说:“我们用电压表测量路端电压,电流表测总电流,根据U=E-Ir列方程组求解E和r。

我问大家: “张茜他们的想法行吗?”同学们纷纷点头,我让同学们想想这种方案处理数据还有其它方法吗?6组李强同学说“还可以描出闭合电路的U—I图象求解E和r。”我建议他们试一试这种方法,看看哪些一种方法误解差小。

忽然4小组李梅站起来说:“我们的设计思路与3小组基本相同,就是电压表和电流表接的位置不同,如下图,我感觉我们的方案肯定也可以.”我故意问大家:“你们说4小组的方案和3小组的方案比较哪个更好?”

一分钟过去了,同学们都默不作声,有些同学甚至低声说,两种方案结果一样。

我问道:“哪一种测量的误差更小一些呢?”

顿时,教室里热闹起来,同学们开始了热烈的讨论,3小组同学认为他们测的路端电压比4小组更准确,但4小组同学认为他们的总电流准确,3小组测的电流不是总电流,他们急切想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我问同学们利用闭合电路的U和I求E和r,能不能同时准确的测出电压和总电流,同学们纷纷表示不可以。我建议大家结合所选仪器和实验目的选一个误差更小的设计方案。

这时8小组的张森站起来,兴奋的说:“我认为3小组的设计方案误差更小,因为3小组的测量误差来源于电压表的分流作用,而电压表内阻远远大于滑动变阻和电流表电阻,它的分流很小。而4小组的误差来源于电流表的分压作用,电流表内阻并不是比滑动变阻器小很多,它的分压作用不能忽略。”听完张森的分析,同学们顿时明白过来。这时我及时提醒同学们:“以后大家设计实验方案时一定要注意既要围绕实验目的,又要减小实验误差。”

2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的电路图,小组代表张柯明说:“我们想利用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用电流表测定电流,用电阻箱测电阻,列方程组求解E和r。

6小组的张松站起来说,这种方法还可以作R—1/I的图像,求出纵截距就是r,求出的图象的斜率就是电动势。

我肯定了他们两个人的做法,并提醒他们从R—1/I图象时,你们坐标原点的取法,然后我让他们到前面实验桌上取自己需要的仪器。

不一会张松跑过来生气地说,电流表只剩一个了,让张柯明拿走了,6小组同学顿时撅起嘴,生气了。我假装和6小组同学商量说:“你们能用其它仪器代替电流表吗?”听我这么一说,6小组的同学都不理我了。

这时5小组候林站起来说,大家看我们设计了下面的电路图

我认为我们跟张松的设计方案较接近,如果没有电流表,我们可用电压表来代替电流表。我们结合电阻箱的值很容易求出总电流,我们既能用U=E-Ir求解E和r,也可以用

求解E和r。你们可以试一下这种方案。

听完候林同学的分析我带头为他鼓起掌来,我说:“同学们,我们大家设计的都很好,也有道理。我们在设计实验电路时,一定要围绕实验原理,还要结合具有的实验仪器,减小实验误差,我们不仅要学会“有条件我们一定要做好实验,没有条件,我们要创造条件,还要做好实验。””层层优化我们的设计方案,测量电池电动势和内阻的方法很多,希望大家以本次实验为起点,不断设计出更好的.实验方案。

接下来我让各小组上台,按照各组同学设计的方案领取仪器,我要求他们一一清点,轻拿轻放。同学们高高兴兴地将各组的“宝贝“领回去。教室顿时激动起来,我赶紧抬嗓门提醒:“别着急接通电路,大家接电路时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有的说要注意电压表电流表的电流流向;有的说要注意接线时把电源断开;有的说注意滑动电阻器滑片的位置和电阻箱开始的电阻;还有的说接线一定要牢固等等。听了同学们这么说,我才放心的让他们动手了。此时我在教室边走边看,发现问题我及时纠正,不到6分钟大家按电路图接好电路。他们认真地测量数据,记录结果,列方程或画图求解,认真地分析计算。我及时纠正他们错误解的读数方法。要求他们规范作图,正确处理实验结果。各小组做完后,我建议他们把电源交换着测,相互对照实验结果,交流方法,分析误差。同学们热情很高,用了20分钟基本上完成了实验任务。

剩下时间的我让同学们谈谈本次实验的收获:李岩说:我学了三种不同的方法测电源电动势和内电阻。

蒋鹏说:“我学会了正确的连接电路了。”

高利说:“我学会误差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

王虎说:“我认为实验中电压表、电流表、电阻箱的读数很重要。可千万别马虎呀!”

我说:“大家说得很对,我们通过实验要学习实验方法、操作技巧及数据处理和误差分析技巧。这对我们以后的实验很重要,希望大家下去按要求完成实验报告,写出实验反思。”

作业:__X

    293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