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现状分析论文

|邱妹

拒绝浪费,珍惜粮食又一次成为时下的新话题。“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同学们,当你们吃着碗里香喷喷的米饭时,你们是否想到了这诱人的粮食从哪儿来的呢?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现状分析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现状分析论文

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现状分析论文篇1

粮食,对我们来说是很重要的,没有了粮食,我们就很难生存。

现在,因为全球变暖,环境恶化,气候反常,有些地方种的粮食颗粒无收,使到粮食短缺,粮价飞涨,许多穷人因为粮价飞涨而买不起粮食,忍饥挨饿地过着凄惨的生活。粮食已成为世界上的一个大难题。粮食,对人们来说太重要了,节约和爱惜也成为人们的话题了。

记得小时候,幼儿园的老师就教我们唱“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之类节约粮食的儿歌,教育我们珍惜每一粒粮食,不要浪费;妈妈也做了榜样,她在洗米时总是很小心地淘米,把掉落的米粒小心翼翼地捡起来放进锅里。这使我懂得了爱惜粮食。在小学的语文课上,老师要求我们用“来之不易”造句,我毫不犹豫地写上:“我们要珍惜农民伯伯种的来之不易的粮食。”老师在我的句子上打了一个鲜红的勾。还有一次,刚吃过早餐,我和同学正在校园里散步。突然,一个软软的东西打在我的脚跟上,朝地下一看,咦,原来是一个馒头!这馒头刚咬了两三口,还冒着热气……“多么可惜啊!”我叹道,随后,我将馒头捡起来,丢入“食渣专用箱”内。同学见我这样做,笑道:“老兄,你怎么这么土啊,连这点东西都要!”我本想说他一顿,但我知道大家历来都乱丢惯了,说了也没用,只好作罢。

上面的事情看起来虽小,却清晰地反映出,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存在着严重的浪费粮食的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因为我们现在生活在一个基本小康的社会里,在这种环境下,青少年很少受过苦,很少挨过饿,因而不懂得爱惜粮食;加之学校、家庭教育不够,这种现象自然而然就产生了。

记得爷爷以前跟我说过,他们小时候为了充饥,经常吃一些树皮、野菜,如果谁家的粗粮能填饱肚子,那就非常幸运了。当时爷爷最大的愿望就是以后能够吃饱,能够餐餐吃上一碗白米饭。爷爷的这种愿望和同学们的做法相比,真是有天壤之别。在同学们眼里,吃剩的馒头充当“武器”去“打仗”,刺激而又不会伤人;但在爷爷眼里,这种行为是绝对错误的,令人痛心的。

学校里如此,社会上更是如此。在一些宾馆,不论大事小事,人们习惯大操大办,摆排场,讲阔气,很多的时候,整肉、整鸡、整鱼未动一筷就扔了;宴席上,啤酒、白酒贱如水,胡乱地灌,拼命地呕;吃剩的饭渣随便地倒入垃圾桶,白花花的米饭成了垃圾……这些现象,无一不让人为之震撼,为之痛心!

“民以食为天”,为了粮食,人类曾一次又一次发动战争;为了粮食,农民冒着严寒酷暑,在田间地头辛勤地劳作;为了粮食,文人曾一遍又一遍地吟出了“粒粒皆辛苦”的感人诗句……

粮食是生命之源,是力量之源。没有了粮食,人类将饿殍遍野;没有了粮食,盖世英雄也手无缚鸡之力……总之,人的生命就是食物支撑的,人不能脱离粮食而生存。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吃饭问题始终是全国的头等大事,在我们的国徽上,不就有两支颗粒饱满的麦穗吗?“粮食安全”始终是我国最大的安全,前人说过“手里有粮,心里不慌”。据20__年10月11日《人民日报》报道:20__年以来,我国粮食连续三年当年产量低于消费量,年产需缺口在250亿—350亿公斤,且缺口不断扩大!看到这里,我想每一位读者都会感到一份沉重,一份深思!

同学们,你们不要以为我们能够吃饱饭了,全世界的人也都不再忍饥挨饿了。其实,我国就尚有2000万贫困人口还没有解决温饱问题;在这个地球上,每天还有8亿多人在挨饿,5亿儿童食品不足,智力体力得不到充分发育,每年饿死的人至少有2000万!看到这组数据,我们怎么能够浪费粮食,糟蹋粮食呢?我们对得起那些因饥饿而死去的人吗?假如我们把这些丢弃的粮食送给那些正在挨饿的人,他们会看作是无价之宝,而倍加珍惜的呢!古人说:“暴殄天物,不得寿天!”意思是说,上天给我们的宝物,我们随便地浪费,是不能够长寿的!忆及前段时间从老师处读到的《蔡世平散文·崇拜粮食》一文,真是振聋发聩,令人久久不能忘怀!藏族姑娘的“以舌洗碗”,司令员捡吃泔水桶里浸得鼓鼓的馒头,使每个读者为之动容,为之感慨!可惜现在知道珍惜粮食,崇拜粮食的人太少了;相反,浪费粮食的现象比比皆是,大家见怪不怪,已成为了一种遍及全社会的陋习。1994年,美国学者布朗在《国际先驱论坛报》上发表《谁来养活中国》一文,散布轰动世界的“中国粮食威胁论”,预言到2030年中国将缺粮2。07亿~3。69亿吨!布朗的“中国粮食威胁论”还言犹在耳,袁隆平院士还正在为“超级杂交水稻”而日夜焦心,难道我们就失去了自古以来对粮食的“深厚感情”,把安全养命的“宝物”视为垃圾而随意丢弃吗?

国家前几年颁布了《公民道德实施纲要》,我想,爱惜粮食也应该是公民的一种基本的道德规范,同时更是一个平均耕地面积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人口大国的最重要的生存之道!因此,要旗帜鲜明地提倡爱惜粮食,保护粮食;反对浪费,反对铺张。

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现状分析论文篇2

在我上一年级的时候,我十分不注意节俭粮食。每一天吃饭都把许多白花花的米粒留在桌子上,掉在碗里。

过不了几天,我吃剩下的米粒一点一点地聚集在一齐居然有一个0.5立方分米的碗的容积那么多。妈妈见我这样浪费粮食,下了一个决定:要在星期天带我去田野里走一走,看一看,让我见识见识农民伯伯种米的辛苦。不知妈妈苦心的我高兴得一蹦三尺高。

到了星期天,我和妈妈正要去拉车去田野时,妈妈突然说道:“相蕾,车子坏了,没办法,我们只好走着去了。”一路上,强烈的太阳光像一个大火球一样,让人们感到十分的闷热。豆大的汗珠不断地从我的额头上渗出来,我不耐烦地向妈妈说道:“妈妈,什么时候到啊?”而妈妈却总是说:“快了快了!”。

到乡下了,我睁大眼睛望着,田野一片绿色,就像是一块一块绿色的大毛毯铺在那里叫人恨不得立刻就扑上去睡个大觉。在这翠色欲流的绿毯子上,有着许多勤劳的农民伯伯在忙碌地干着农活,有的在耙田,有的在挑秧苗,有的……你瞧,那边一个三十多岁的农民伯伯正在抛秧呢!他从一块奇特的板子上拿出翠绿色的秧苗,撒到田中,让它们自我“随遇而安”。他每抛撒一把秧苗,手臂上的汗珠就都随着秧苗飞洒向田中。此外,还有一个农民伯伯在除草,伯伯轻轻地弯下腰,用那洁净的双手去清除在稻田里的那肮脏的杂草和污泥。火似的太阳照射在每个农民的后背上,汗水浸透了他们每个人的衣服,一个个农民从田里走出来,都是一身污泥一身臭汗。

忽然,我看到了我年过六旬的外婆也在地里干活,她弯下腰大概仅有五六分钟又站起来伸伸腰,并不断地用手捶打着自我地腰。满头的汗珠都来不及擦,正一滴一滴地掉落在田里,像一个个可爱的小水滴贴在外婆的脸上。这时。我不禁想起了李绅的一首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回到家后,我想了又想,觉得自我以前这样浪费粮食真是太不应当了,我下决心要好好珍惜来之不易的每一粒粮食。

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现状分析论文篇3

暑假,国学班组织了十天夏令营。在这十天中,我们经历了课上学习新鲜知识的满足,与同龄伙伴谈天说地的快乐和夜晚想念爸妈的煎熬。然而,最令我难忘的是一次午饭的经历,那件事使我终身难忘,它让我懂得了爱惜粮食也是一种美德。

那一日,经历了整整一个上午的奔波劳碌,我们来到河北省廊坊市夏令营基地。烈日炎炎,暑气蒸腾,同学们早已口干舌燥,饥肠辘辘了。久等的饭菜刚一上桌,大家便行动起来,盛饭的盛饭,舀汤的舀汤,丝毫没有顾及米饭和汤水撒得满桌都是。一顿狼吞虎咽后,大家满意地拍着肚子,表示自己已经吃饱了,这时,有人提议玩会儿“打仗”游戏,赢来大家的一致响应。于是,我们用吃剩下的馒头当“武器”,互相扔了起来,顿时笑声、吵闹声响作一片。正当我们打得酣畅淋漓时,不知谁喊了一声“老师来啦!”大家仿佛知道自己犯了大错一般,一眨眼的工夫全不见了踪影,当然,我也趁机溜走了。

正当我准备加入同学们的行列,开始新一轮的“战争”时,王老师的行为引起了我的注意。面对饭桌上一片狼藉的局面,王老师略有思索之后,向服务员要了几个饭盒,快步走到饭桌前将同学盘子里的剩饭菜、馒头块放在一个饭盒子里,端起饭盒一口一口地将这特殊的“百家饭”全部吃掉,我愣住了,吃惊地看着王老师。王老师站起来,他小小心翼翼地将散在桌子上、地上的剩饭菜单独收起来包好,然后走到服务员跟前,和她神秘的耳语一番,就带着单独包好的饭盒离开了。王老师的行为又一次引起了我的好奇心,她和服务员说了些什么?她要去干什么?我离开玩闹的同学,悄悄跟上了老师。走了大概三五分钟之后,老师来到了一个鸡棚前,拿出饭盒里的剩饭剩菜,倒入了盛鸡食的盆中。还振振有词地叨念:来吧,来吃美味了。我恍然大悟,原来老师把我们毫不珍惜浪费掉的粮食再次利用,此时,我蓦地想起上午国学课上的感恩词:“感谢农民伯伯辛勤耕耘,感谢叔叔阿姨的劳动成果”。我羞愧得简直无地自容。

于是,我快步走到王老师面前深深地鞠了一躬,说:“老师,对不起,我没有珍惜农民伯伯的辛勤劳动,我错了。”王老师摸着我的头,会心地笑了。

晚上,回到宿舍,我把王老师吃同学们剩饭的事告诉了同学们,同学们听后,都沉默了。从那天以后饭桌上再也没有看到随意到处撒的饭菜。王老师没用任何语言批评我们,可他用实际行动深深地教育了我们。

这件事虽然已经过去了很长时间,但它却深深地留在我的记忆中,使我收获到一个启示:要爱惜粮食,发扬这个传统美德,珍惜现在我们拥有的一切。望着前方漫长的道路,我要迈开坚实的脚步……

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现状分析论文篇4

前不久,报纸上刊登了一则消息:“某某学校的学生浪费严重,用馒头打仗”,有些人对此不以为然,认为学生扔几个馒头,算不得什么,小事一桩。

这真的是一桩小事吗?

几个馒头确实也值不了多少钱,但用馒头打仗,却说明这些同学不珍惜农民收获的劳动果实,缺乏节约意识,若不加以教育和制止,必将会养成一种大手大脚、铺张浪费、贪图享受、好吃懒做的恶习。

自古以来,我们的民族就崇尚节俭之风,《悯农》诗说:“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就是讲粮食来之不易,应加倍珍惜;《朱柏庐治家格言》中说:“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利维艰。”也是相同的意思,古人倡导“俭以养德”是很有道理的,节俭是养成良好品德的基础,几乎每一位取得突出成就的优秀人物,都具有节俭之美德。敬爱的周总理,一件睡衣补了又补,穿了几十年;他吃饭时,不仅要把碗中的饭吃净,连掉在饭桌上的米粒也要捡起来吃掉。著名作家茅盾,他的办公桌有一条腿不牢固,工作人员要给他买张新的,他却坚持修一修再用,是他没钱买吗?不是,他死前立下遗嘱将25万元稿费捐给了国家!两位杰出人物之所以如此节俭,是因为他们知道,一味的铺张奢侈,就会慢慢的消磨自己的意志,甚至会腐化堕落下去,我们21世纪的青年学生,难道不应该向他们学习吗?

再就经济价值而论,也许几个馒头算不了什么大数,但假如全国有1000万学生扔馒头,以每人每天扔两个馒头,一个馒头0。1千克计,就有200万千克粮食,再按每千克馒头价值2元计,就是400万元,这便是一天造成的浪费,倘若把这400万元用于希望工程,按50万元建一所学校计,则可建8所学校,而一年365天就有2920所新学校诞生,这个数字何等巨大!在这样的推算面前,谁敢说这是一件小事呢?

眼下,我们的生活确实比过去改善了许多,一些地区和家庭已迈入了小康水平的行列,但是,我们不应该忘记,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生产力水平还相当低下,我们人均物质财富,尤其是粮食,并不丰厚,好多人还吃不饱饭穿不暖衣,好多贫困山区的孩子还不能进教室学习,如果我们用节省下来的粮食去支援灾区人民,援助山区那些渴盼知识的孩子,不是比“打满头仗”有意义吗?

我们的国家正在建设两个文明,而用馒头打仗,无疑会给物质文明的车轮加上更为沉重的负荷,给精神文明的旗帜抹上一片灰色。

同学们,无论从个人的品德修养出发,还是着眼于希望工程和两个文明建设,让我们珍惜每粒粮食吧!

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现状分析论文篇5

小小餐桌,亦能彰显一个人的品格。

——题记

对粮食的珍惜始于小时候。我是跟着姥姥姥爷长大的,姥爷出生于河南农村,尽管在外工作几十年,但对种地一直情有独钟。从我记事到现在,姥爷也搬过几次家,但无论搬到哪里,姥爷总能在家的附近找到一点儿可种的地。一年四季,他会变着花样,在地里种上红薯、花生、玉米,还有各种新鲜的蔬菜。因此,姥姥家的餐桌上永远有吃不完的新鲜的好吃的东西。其实那时候只知道享受美味的愉悦,并不知道这些东西的来之不易。

一次,跟着妈妈到地里去给姥爷送水,火红的太阳炙烤着大地,姥爷挥汗如雨,在太阳下锄着玉米苗。姥爷告诉我:“这些绿油油的小苗长大了,就能长出你最爱吃的玉米了。”看着姥爷满脸的汗水,湿透的后背,我一下子体会到了“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辛苦。蜜罐中长大的我,那时候就懂得了“我的”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吃饭从来都是把碗里吃得干干净净。从小到大,我在饭桌上听到的都是夸奖;外出聚餐,更会把剩下的饭菜打包,拎着饭菜出门,也遇到过讥讽的眼神,但我不在意。

记得大前年过年的时候,老家来人聚餐,妈妈让亲戚们挨个点菜,最后照例把菜单给我,让我点自己喜欢的菜,我数了数菜单上打过的对勾说:“菜够了,我不用点了。”老家的大姥爷听了我的话,夸赞道:“这孩子,真懂事。”

今年我上了初中,开始了集体生活,在学校吃饭。说实话,吃惯了姥姥做的清淡味美的饭菜,看着食堂菜盆里的油腻,实在有点发怵。第一次去食堂吃饭,我默默地走过打菜的窗口,拿了一个饼子走了。但是开学后的军训,中午在太阳下暴晒,消耗很大,总不吃菜是不行的,况且我不是娇生惯养的孩子,之后我开始试着打一点,嫌油腻我就倒一点米汤涮一涮再吃。尽管饭菜不可口,但我没有浪费过一点。看着泔水桶里倒掉的饭菜馒头,我心里很不舒服。

军训结束,学校就开展“厉行节约”的教育活动。班主任带领我们学习学校下发的“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倡议书。“拒绝餐桌上的浪费,从我做起”是我们班的口号,作为班长,我觉得更有责任起好带头作用。大家相互鼓励,相互监督,把浪费视为不知感恩的可耻行为,浪费现象明显好转了。

但是毕竟刚刚开始集体生活,有时候饭菜打多了,实在吃不完还会倒掉,我们就约定每次先让打菜师傅给我们少打一点,不够吃再加;吃不了一个馒头,我们就两个人吃一个,虽然麻烦一点,但减少了浪费,我们还是觉得自己为“厉行节约”的号召做出了贡献,很有成就感呢。

餐桌虽小,但它能体现一个人的素质,彰显一个人的品格;它更关乎民族的未来,国家的兴衰。量“腹”而行,拒绝舌尖上的浪费,从我做起!


    283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