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文网 > 实用文档 > 范文大全 > “发疯文学”怎么就火了?

“发疯文学”怎么就火了?

|泽璇

“发疯文学”怎么就火了?感染力十足

最近,双11预售已开启,一些消费者与客服沟通、催发货的言语迅速“出圈”,引发热议,被称之为“发疯文学”。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发疯文学”怎么就火了?,希望大家喜欢!

什么是“发疯文学”

“发疯文学”,指的是一种极度夸张、无序、情绪饱满的文字句式。随着“发疯文学”的爆红,有商家看到了商机,顺势把视线投向该领域,借助网络平台推出了契合部分群体需求的周边产品,如“发疯文学贴纸”“发疯文学手机壳”“发疯文学T恤”“发疯文学表情包”等,销量也不俗。

最近,随着“双11”预售已开启,“发疯文学”在网上爆红。特别是,与“发疯文学”相关联的商品,也在网上热卖。然而,“发疯文学”的出圈,也引发了不少网友的反思。有人认为,这种情绪宣泄式的语言,终究偏娱乐性,也可能会污染我们的语言环境。而在笔者看来,称这种语无伦次的口语为“发疯文学”,也是对文学的一种消费。特别是,这种“发疯文学”,毕竟与公共道德和文明社会格格不入,即便其成为一种商品,也是一种“问题商品”。

从纾解压力的角度来看,追捧“发疯文学”及其商品,是一种比较极端的缓压方式,治标不治本。人们经常说的压力,往往所指的都是心理压力。因为生活方方面面的负担,都会给我们带来压力,而我们又不能逃避,所以我们要学会的是如何自己排压、减压。而追捧“发疯文学”及其商品,表面上看是在纾解压力,但实质上是在逃避现实和压力。特别是,一旦对“发疯文学”及其商品上瘾,容易产生心理疾病,在社会认知等方面误入歧途。

从社会文明的层面来讲,不管是“发疯文学”,还是“发疯文学”商品,亦或是“发疯文学”表情包,均有损现代文明,与道德精神相悖。追捧“发疯文学”及其商品,对个人来讲,不利于心理健康和素质培养;对社会来讲,污染了公共环境,有违道德规范和社会文明。

不可否认,当今信息社会,我们需要对网络文字给予更多宽容,尊重这些能够让人抒发情绪的文字。但是,另一方面,我们也不能丢弃传统优美文字的文明表达方式。

换言之,“发疯文学”仅是年轻人渲泄情绪的一种方式,“发疯文学”商品,也仅是掏空消费者钱包的一种经营手段,大家大可不必过度追捧。事实上,正确的减压方法有很多种,如找身边的亲友沟通、交流和开导,同好友喝茶、出门旅行,通过音乐、书画、运动健身等方式来合理科学减压,提高自己的抗压能力,才能更快乐地生活。而不是劫追捧“发疯文学”及其商品,这种另类方式,非但对减压毫无帮助,反而沦为“发疯文学”倾销语言垃圾的“垃圾桶”。

相关应用场景越来越广泛

“10月20日,我买了一件衬衣,商家承诺一周内发货,现在都已经10天了,还没发货,我正好看到了‘发疯文学’的梗,于是就试了试。”家住武汉光谷软件园附近的市民肖女士告诉记者,从早上8点客服上班开始,她连续给对方发了20多条消息,每一条都试图让自己看起来“是疯了的状态”,客服从一开始的格式化标准回复,变成了人工回复:“马上帮您催”“已经帮您加急”“48小时内保证发出”。

肖女士将此晒到了朋友圈,并配文“没想到发疯文学还挺管用。”

适度运用“发疯文学”也未尝不可

“发疯文学”周边产品是否涉及侵权?

湖北好律律师事务所陈亮律师表示,将著作内的人物言论或剧照印制成商品售卖,如果该著作仍在保护期内,而商家事先未取得著作权所有人、电视剧制作方的许可,则涉嫌侵犯其著作权等正当权益,有可能被追究责任。

那么,“发疯文学”又能否成为沟通利器呢?

“发疯”过后,“发疯文学”的出圈也引发了不少网友的反思。有网友表示:“网络生态与每个人都是息息相关的,平台也有内容管理的责任。网上冲浪需谨慎,这种情绪宣泄式的语言终究偏娱乐性,也可能会污染我们的语言环境。”

社会学专家、华中师范大学教授梅志罡告诉极目新闻记者,任何一个网络热梗,以及网友们的集体行为背后,都有着独特的文化基因,“发疯文学”也一样。在生活压力之下,许多年轻人都需要将自身情绪自由地宣泄出来,然而在现实中,可以自由发泄压力的渠道并不多。通过这些逻辑混乱但情感饱满的“发疯文学”,来自由表达自己内心难以言喻的情绪,尽情释放压抑已久的压力,从这个意义上看,也未尝不可。不妨适度运用“发疯文学”,主动创造生活中的快乐瞬间。“我们需要对这样的网络文字给予更多宽容,尊重这些能够让人抒发情绪的文字。当然,另一方面,我们也不能丢弃传统优美文字的表达。”

    2205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