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文网 > 实用文档 > 范文大全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资料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资料

|忧伤草2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资料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

  从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讲: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从它的阶级属性讲: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从研究对象和主讲内容讲: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哲学 辩证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马克思两贡献)

  历史唯物史观:社会历史的发展有其自身固有的客观规律

  剩余价值学说:预付资本在运动中实现的价值额减去预付资本价值以后的一个价值增值

  19世纪40—60年代,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前人的成果,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前人包括:德国古典哲学代表人物乔·威·弗·黑格尔和路·费尔巴哈,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代表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空想社会主义代表法国的昂利·圣西门、沙尔·傅立叶和英国的罗伯特·欧文)

  哲学基本问题:

  哲学基本问题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回答,是解决其他一切哲学问题的前提和基础。

  哲学可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对立的基本派别。唯物主义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唯心主义就把上面的物质和意识换了一下。

  哲学又可以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在历史上又形成了无神论和有神论的观念。人类实践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充分证明了有神论的虚幻性。

  根据对这些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种不同的观点。辩证法坚持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世界,认为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形而上学则主张用孤立的、静止的观点看问题,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存在和作用。

  只有既坚持唯物主义,又坚持辩证法,才能全面地认识世界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只有达到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才能有科学的彻底的唯物主义和科学的彻底的辩证法。

  关于意识: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社会实践特别是劳动在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意识从其本质来看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意识在内容上是客观的,在形式上是主观的。这表明,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

  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理论意义:

  第一,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存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之一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第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

  第三,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不仅自然界是物质,人类社会也具有物质性,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他的物质性。

  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一方面,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脱离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设想不运动的物质,将导致形而上学;另一方面,物质是一切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的实在基础和承担者,世界上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任何形式的运动,都有它的物质主体,设想无物质的运动,将导致唯心主义。

  社会的物质性主要表现在:

  第一,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第二,人们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虽然有意识作指导,但仍然以物质力量改造物质力量的活动,仍然是物质性的活动。

  第三,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集中体现着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人类实践活动:

  人类实践活动的具体形式是丰富多彩的。实践的基本形式包括物质生产劳动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和科学实验等。

  物质生产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是人们社会生活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也就是主要表现为阶级斗争;科学实验室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准备性和探索性的实践活动。

  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在唯物辩证法的体系中,对立统一规律是其实质和核心。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规律及其客观性:

  规律这一范畴,揭示的就是事物运动发展中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本质:任何规律都是事物的内在根据和本质联系。

  必然:任何规律都是事物必定如此、确定不移的趋势。

  稳定:任何规律都是同类现象背后的共性,是丰富多彩的现象背后的稳定联系。

  规律是客观的。客观性是规律的根本特点,它的存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

  人们在实践中,透过大量的外部现象,可以认识或发现客观规律,并利用这种认识指导实践,打到改造自然、改造社会,为社会谋福利的目的。

  意识的能动性:

  意识的能动性是人的意识所特有的积极反应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

  第一,意识是能动的,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第二,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

  第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客观世界的作用。

  第四,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第五,意识是物质的产物,是物质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映像。

  意识的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

  首先,必须尊重客观事实。

  其次,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在发挥主观能动作用上应注意:

  首先,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

  其次,实践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基本途径。

  最后,主观能动作用的发挥,还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实践活动室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主体与客体之间通过一定的中介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主体是指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客体是指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中介是指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以及运用、操作这些工具和程序和方法。

  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从根本上说是认识关系和实践关系。

  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它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

  第二,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

  第三,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

  第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并从抽象的思维到实践,这就是认识真理、认识客观存在的辩证途径。从实践到认识再到实践,认识运动不断反复和无线发展。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食物的现象、事物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

  理性认识是指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的认识。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个形式。

  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

  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

  真理的内容和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真理最根本的特征就在于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正确揭示,就在于思想与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一致性。真理的客观性决定了真理的一元性。对于特定的认识客体来说,真理只有一个,它不因主体认识的差别和变化而改变。

  真理的绝对性即具有绝对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无条件性、无限性。

  真理的相对性即具有有条件性、有限性。在一定条件下,人们对事物的客观过程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总是有局限性、不完全的。

  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

  真理和价值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关系包括:

  首先,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以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为前提的。

  其次,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而真理又必然是具有价值的。

  最后,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试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时人类创造历史的两种基本活动。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是辩证统一的。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既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也是认识和改造主观世界的过程。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过程。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的过程,也是从必然走向自由的过程。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想适合的生产关系。

  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发生矛盾。

  社会存在于社会意识及其辩证关系:

  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是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

  无论是地理环境还是人口因素,都不能脱离社会生产而产生作用,都不能决定社会的性质和社会形态的更替。

  在人们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中,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社会意识特有的发展形式和规律表现在:

  首先,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

  其次,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

  最后,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

  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是通过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实现的。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生产力是人类社会生活和全部历史的基础。

  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

  生产力具有客观现实性和社会历史性。

  生产力具有复杂的系统结构包括: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者。

  生产与生产关系式不可分割地相互联系着的。生产关系式人们在物质生产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

  二、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首先,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

  其次,社会矛盾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一切历史冲突的根源”,决定着社会中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最后,社会基本矛盾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解决方式,并从根本上影响和促进社会形态的变化和发展。

  资本的原始积累:

  所谓资本的原始积累,就是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货币资本迅速集中于少数人手中的历史过程。原始积累只不过是生产者和生产资料分离的历史过程。

  资本原始积累主要途径:

  一是用暴力手段剥削农民的土地

  二是用暴力手段掠夺货币财富

  三是利用国家政权的力量进行残酷的殖民掠夺

  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

  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

  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商品的用性,反映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关系,是商品的自然属性,是一切劳动产品所共有的属性。

  价值是商品所特有的社会属性。任何有用物品都具有使用价值,但只有这种有用物品是劳动产品并作为商品时,它才具有价值。

  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形成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实体。

  任何一种劳动,一方面是特殊的具体劳动,另一方面又是一般的抽象劳动,这就是劳动的二重性。这是劳动的二重性,决定了商品的二因素。

  价值量的决定:

  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决定的,而劳动量则按照劳动时间来计算。

  价值规律及其作用:

  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形成价值规律。价值规律是贯穿于整个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它既支配商品生产,又支配商品流通。

  价值规律的作用表现在:

  第一,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

  第二,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第三,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

  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构成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首先,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经济的本质及其发展过程。

  其次,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其他一切矛盾基础。

  最后,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意义:

  第一,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扬弃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观点,为剩余价值论的创立奠定了基础。

  第二,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揭示了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

  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认识:

  第一,深化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的认识,对生产性劳动作出新的界定。

  第二,深化对科技人员、经营管理人员在社会生产和价值创造中所起作用的认识。

  第三,深化对科技、知识、信息等新的生产要素在财富和价值创造中作用的认识。

  第四,深化对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关系的认识。

  劳动力成为商品的两个基本条件:

  第一,劳动者是自由人,能够把自己的劳动力当做自己的商品来支配

  第二,劳动者没有别的商品可以出卖,自由得一无所有,没有任何实现自己的劳动力所必需的物质条件。

  劳动力商品的特点与货币转化为资本:

  劳动力商品在使用价值上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它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它在消费过程中能够创造新的价值,而且这个新的价值比劳动力本身的价值更大。正是由于这一特点,货币所有者购买到劳动力以后,在消费它的过程中,不仅能够收回他在购买这种商品时支付的价值,还能得到一个增殖的价值即剩余价值。而一旦货币购买的劳动力带来剩余价值,货币也就变成了资本。

  资本积累:

  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或者说,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就是资本积累。

  资本积累的源泉是剩余价值,资本积累规模的大小取决于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劳动生产率的高低、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之间的差额以及资本家垫付资本的大小。

  资本积累不但是社会财富占有两极化的重要原因,而且是资本主义社会事业现象产生的根源。

  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胜利。

  工资与剩余价值的分配: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的工资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这是资本主义工资的实质。

  在资本的竞争中,资本家把剩余价值看做全部垫付资本的产物或增加额,剩余价值便取得了利润的形态。在不同净资本的竞争中,利润又分别转化为平均利润、产业利润和商业利润,利息和企业主收入,以及地租。

  经济全球化及其后果:

  所谓经济全球化是指在生产不断发展、科技加速进步、社会分工和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生产的社会化和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世界各各地区的经济活动越来越超出一国和地区的范围而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一体化过程。

  经济全球化的表现是多样性的:

  一是生产的全球化

  二是贸易的全球化

  三是金融的全球化

  四是企业经营的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的动因:

  首先,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

  其次,跨国公司的发展。

  最后,各国经济体制的变革。


    5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