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案

|思敏2

推文网小编精心整理北师大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案,希望这份北师大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案优秀5篇能够帮助大家,给予大家在写作上的思路。更多北师大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案资料,在搜索框搜索

北师大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案(篇1)

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

了解: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沙俄入侵黑龙江流域的简况。

掌握:郑成功收复台湾、清政府设置台湾府、雅克萨之战和中俄《尼布楚条约》等重要史实。

理解:此时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还能得到巩固。

过程与方法

阅读提炼:指导学生阅读理解课文,概括提炼出基本的知识要点。

纵向联系温故知新:引导学生对已学过的知识进行梳理,能够用历史事实说明台湾、黑龙江流域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情感态度价值观

爱国主义民族自尊:使学生认识到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清政府抗击沙俄侵略的斗争都是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的正义斗争;中华民族有着坚决反抗外来侵略的光荣传统;郑成功是我国历的民族英雄。

继承传统:激发学生继承民族英雄的爱国主义传统,培养为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而英勇斗争的精神。

教学重点:郑成功收复台湾、雅克萨之战和中俄《尼布楚条约》。

教学难点:中俄《尼布楚条约》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复习提问:明清时期加强君主集权的负面作用是什么?(禁锢了思想,摧残了人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过渡讲解:这个时期的中国开始走向落后,但是还有能力抗击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发生了收复台湾和胜利抗击沙俄两件大事。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开辟荆榛逐荷夷”

指导学生阅读94-95页“导入框”和本目课文以及插图、资料等,在书上标注要点并思考回答:

1.历第一个对我国进行侵略活动的殖民国家是哪一个?(葡萄牙)

2.紧接着侵占台湾的殖民国家是哪一个?(荷兰)

3.谁收复了台湾?(郑成功)

4.这件事在历起了什么作用?(捍卫了国家主权,维护了领土完整)

5.根据95页“动脑筋”:为什么郑成功说“台湾一向属于中国”?(三国时,孙权就派万人大船队到达“夷洲”,夷洲就是今天的台湾。元朝时又设置“澎湖巡检司”管辖“琉球”,琉球就是今天的台湾。所以,郑成功说“台湾一向属于中国”。)

6.郑成功在台湾建立政权有什么作用?(一方面有利于台湾的开发,另一方面与清政府分庭抗礼,形成分裂状态。)

7.清政府怎么解决分裂问题?(1683年进军台湾,1684年设立台湾府,实现了统一,加强了台湾同内地的联系,巩固了海防。)

过渡讲解:东南方向的分裂问题解决后,清政府又成功地捍卫了东北领土的完整。

雅克萨之战

指导学生阅读96-98页本目课文和插图、地图、“自由阅读卡”等,作读书标记并思考回答:

1.唐朝以来,黑龙江流域出现过哪些少数民族?(靺鞨、女真、满洲等)

2.在雅克萨之战中英勇抗击沙俄的少数民族是哪一个?(达斡尔族)

3.谁两次下令打败盘踞在雅克萨的沙俄侵略军?(康熙帝)

4.根据98页插图和“自由阅读卡”回答:图中哪些是清军?哪些是俄军?清军取胜的原因是什么?(左面乘车而逃的是俄军,右面众志成城的是清军。取胜原因是康熙决心大,部署周密;军民众志成城,为正义而战;人数和武器装备占有优势等。)

5.1689年,中俄签定什么条约?(《尼布楚条约》)

指导学生在97页《尼布楚条约》中俄边界示意图上,标明黑龙江、乌苏里江、库页岛的位置。

6.这个条约在历和法律上有什么意义?(它是平等的条约,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

教师讲解“平等”概念并小结、留“伏笔”:经过协商,双方各有让步——清政府同意将尼布楚划归沙俄,沙俄同意将乌第河以南地区划为“待议地区”,所以它是平等的。可见,这时中国社会发展虽然缓慢了,但是与侵略者相比,还有一定的实力,还能有效地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但是,后来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壮大、中国封建制度的腐朽,双方实力的差距日益扩大,终于导致东北许多地区逐渐被沙俄割走,台湾也被日本割占两次。具体情况,我们将会在今后的课程中逐步了解。

如时间许可,巩固小结

1.完成课本97页“练一练”:连线搭配

2.完成新学案72页“自我测评”。(其中选择1的答案有误,应订正为BCD)

3.提醒学生预习19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北师大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案(篇2)

基础知识

了解: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沙俄入侵黑龙江流域的简况。

掌握:郑成功收复台湾、清政府设置台湾府、雅克萨之战和中俄《尼布楚条约》等重要史实。

理解:此时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还能得到巩固。

过程与方法

阅读提炼:指导学生阅读理解课文,概括提炼出基本的知识要点。

纵向联系温故知新:引导学生对已学过的知识进行梳理,能够用历史事实说明台湾、黑龙江流域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情感态度价值观

爱国主义民族自尊:使学生认识到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清政府抗击沙俄侵略的斗争都是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的正义斗争;中华民族有着坚决反抗外来侵略的光荣传统;郑成功是我国历的民族英雄。

继承传统:激发学生继承民族英雄的爱国主义传统,培养为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而英勇斗争的精神。

教学重点:郑成功收复台湾、雅克萨之战和中俄《尼布楚条约》。

教学难点:中俄《尼布楚条约》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复习提问:明清时期加强君主集权的负面作用是什么?(禁锢了思想,摧残了人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过渡讲解:这个时期的中国开始走向落后,但是还有能力抗击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发生了收复台湾和胜利抗击沙俄两件大事。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开辟荆榛逐荷夷”

指导学生阅读94-95页“导入框”和本目课文以及插图、资料等,在书上标注要点并思考回答:

1.历第一个对我国进行侵略活动的殖民国家是哪一个?(葡萄牙)

2.紧接着侵占台湾的殖民国家是哪一个?(荷兰)

3.谁收复了台湾?(郑成功)

4.这件事在历起了什么作用?(捍卫了国家主权,维护了领土完整)

5.根据95页“动脑筋”:为什么郑成功说“台湾一向属于中国”?(三国时,孙权就派万人大船队到达“夷洲”,夷洲就是今天的台湾。元朝时又设置“澎湖巡检司”管辖“琉球”,琉球就是今天的台湾。所以,郑成功说“台湾一向属于中国”。)

6.郑成功在台湾建立政权有什么作用?(一方面有利于台湾的开发,另一方面与清政府分庭抗礼,形成分裂状态。)

7.清政府怎么解决分裂问题?(1683年进军台湾,1684年设立台湾府,实现了统一,加强了台湾同内地的联系,巩固了海防。)

过渡讲解:东南方向的分裂问题解决后,清政府又成功地捍卫了东北领土的完整。

雅克萨之战

指导学生阅读96-98页本目课文和插图、地图、“自由阅读卡”等,作读书标记并思考回答:

1.唐朝以来,黑龙江流域出现过哪些少数民族?(靺鞨、女真、满洲等)

2.在雅克萨之战中英勇抗击沙俄的少数民族是哪一个?(达斡尔族)

3.谁两次下令打败盘踞在雅克萨的沙俄侵略军?(康熙帝)

4.根据98页插图和“自由阅读卡”回答:图中哪些是清军?哪些是俄军?清军取胜的原因是什么?(左面乘车而逃的是俄军,右面众志成城的是清军。取胜原因是康熙决心大,部署周密;军民众志成城,为正义而战;人数和武器装备占有优势等。)

5.1689年,中俄签定什么条约?(《尼布楚条约》)

指导学生在97页《尼布楚条约》中俄边界示意图上,标明黑龙江、乌苏里江、库页岛的位置。

6.这个条约在历和法律上有什么意义?(它是平等的条约,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

教师讲解“平等”概念并小结、留“伏笔”:经过协商,双方各有让步——清政府同意将尼布楚划归沙俄,沙俄同意将乌第河以南地区划为“待议地区”,所以它是平等的。可见,这时中国社会发展虽然缓慢了,但是与侵略者相比,还有一定的实力,还能有效地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但是,后来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壮大、中国封建制度的腐朽,双方实力的差距日益扩大,终于导致东北许多地区逐渐被沙俄割走,台湾也被日本割占两次。具体情况,我们将会在今后的课程中逐步了解。

如时间许可,巩固小结

1.完成课本97页“练一练”:连线搭配

2.完成新学案72页“自我测评”。(其中选择1的答案有误,应订正为BCD)

3.提醒学生预习19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北师大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唐朝建立、贞观之治和武则天的统治等基本史实,为进一步学习和掌握唐朝的历史奠定基础。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唐太宗、武则天二帝的开明思想及其开明政策,促进了唐朝的繁荣,从中体会到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所起的一定推动作用。

[重点和难点]

本课的重点是“贞观之治”。

难点:如何帮助学生对唐太宗、武则天等历史人物作出恰当的评价。

[教法、学法]应用多媒体,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

[课时]1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具]地图册、唐朝相关多媒体、唐太宗、武则天人物图

[教学过程]

1、复习提问:

隋朝大运河开凿的目的、起始位置。

2、导入新课:

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理解隋炀帝的残暴统治,激化了社会各种矛盾,导致农民起义的爆发。在农民起义过程中,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隋朝太原留守李渊在太原起兵,618年攻占长安,建立唐朝。

3、讲授新课:

一、唐朝建立和贞观之治

1、618年李渊称帝,建立唐朝,都:长安,李渊就是唐高祖。

2、继唐高祖之后,李世民做了皇帝,年号贞观。李世民就是唐高祖。

3、他吸取隋亡的教训,认识到皇帝要勤于政事,大臣要廉洁奉公,政府要轻徭薄赋、发展生产,统治才能巩固。

4、唐太宗以善于用人和重视纳谏著称。他任命富有谋略的房玄龄和善断大事的杜如晦做宰相。,人称他们是“房谋杜断”。

5、唐朝时沿用并发展了隋朝的三省六部制、科举制(以进士科最为主要),唐太宗重视文化教育,大力兴办学校。

6、唐太宗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有所发展,国力逐步强盛,历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贞观之治”一目是本课的重点,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唐太宗开明的治国思想。二是唐太宗治国的政策和措施。三是治世局面的形成。可以先由教师讲清“贞观之治”这一概念。然后展示唐太宗画像,简介唐太宗其人,指出他亲眼目睹隋朝的覆灭,亲身参加反隋斗争,认识到君民关系如同舟水。和学生一起讨论这段话的含义后,教师小结:由于唐太宗对君民关系认识较为深刻,贞观年间,他的治国政策和措施就是依据这一思想而制定的。

二、女皇武则天:

唐太宗的儿子高宗多病,皇后武则天掌权,高宗死后,武则天做了皇帝,继续推行唐太宗发展生产的政策,她还破格提拔许多有才能的人,后来的姚崇、宋 就是史称她的统治有贞观遗风,武则天是我国历的女皇帝。【郭沫若这样评价她“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

三、开元盛世:

武则天之后玄宗即位后中国封建社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盛世景象,史称“开元盛世”

四、全课学完后请学生就本课内容,谈谈对唐太宗和武则天统治的看法。

五、教师小结:

唐太宗、武则天都推行了比较开明的政治经济措施,促进唐朝的繁荣强盛,对他们的统治应给予肯定。

六、问题探究:

想想上学期所学的历史知识,比较一下唐太宗和汉文帝有什么共同之处?

七、作业:

制表:设计表格,列出汉武帝与唐太宗的历史功绩。

附:板书设计

一、唐朝建立唐朝,立和贞观之治

1、618年李渊称帝,建都:长安。

2、继唐高祖之后,李世民做了皇帝,年号贞观。李世民就是唐高祖。

3、唐朝时沿用并发展了隋朝的三省六部制、科举制(以进士科最为主要),唐太宗重视文化教育,大力兴办学校。

4、 “贞观之治”。

二、女皇武则天:武则天是我国历的女皇帝。

北师大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案(篇4)

[知识与能力]掌握教材中出现的基本人物、事件、时间;认识到开发边疆的重要性。

[过程与方法]

1、以多种角度来训练学生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方法的初步运用能力;

2、将阅读、听讲、识记三方面材料综合起来的思维能力及独创、灵敏是思维品质的培养;

3、口头表达能力的锻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国家兴衰、个人成就、个人成败的原因。

[重点]两汉经营西域

[难点]历史人物的作用与人民是创造历史的动力相互关系的史观。

[课时]1课时

[课型]新授课

[方式与方法]以讨论为中心的综合启发式教学

[教具]地图册、两汉经营西域相关多媒体

[授课过程]

1、复习、提问上节内容

2、导入新课:今天我们一块学习第17课两汉经营西域和丝绸之路

3、讲授新课:

一、张骞出使西域:

1、西汉时期,人们把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也就是今新疆地区和更西的地方,称为西域。

2、公元前138年,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

3、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管理西域事务,这是西域各国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的开始。

二、丝绸之路:从长安往西经过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内,运到西亚,再由西亚转运到欧洲。

三、班超经营西域:

1、公元73年,东汉政府派班超出使西域。

2、班超派甘英出使大秦;

3、166年,大秦的使臣来到东汉,这是欧洲国家同我国直接友好往来的开始。

4、小结。展示课件知识点汇萃

5、作业

附:板书设计

一、张骞出使西域:

1、把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称为西域。

2、公元前138年,公元前119年,张骞出使西域。

3、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管理西域事务,这是西域各国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的开始。

二、丝绸之路:

从长安往西经过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内,运到西亚,再由西亚转运到欧洲。

三、班超经营西域:

1、公元73年,东汉政府派班超出使西域。

2、班超派甘英出使大秦;

3、166年,大秦的使臣来到东汉,这是欧洲国家同我国直接友好往来的开始。

北师大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案(篇5)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唐朝建立、贞观之治和武则天的统治等基本史实。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贞观之治局面形成的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评价唐太宗和武则天的统治,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多媒体播放影视片断及文献资料,学生查找唐太宗、武则天相关资料,采用合作探究式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唐太宗、武则天的开__想及开明政策,促进了唐朝的繁荣,从中体会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所起的一定推动作用。

二、教材简析

本课的主题是唐朝第一个盛世—“贞观之治”本课重点是“贞观之治”、“女皇武则天”

本课难点是如何帮助学生对唐太宗、武则天等历史人物作出恰当的评价。

三、课前准备

学生查找与唐太宗、武则天统治相关的资料。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学生漫谈“你所熟悉的武则天是一位怎样的皇帝?”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Ⅰ、女皇武则天

1、在课前谈话基础上展示武则天画像,简介武则天经历,强调

唐朝的武则天是我国历的女皇帝。

2、教师出示探究问题:郭沫若评价武则天的统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为什么如此评价?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概括出武则天的统治体现在两方面:一是重视发展农业生产,二是破格提拔有才能的人。教师简评并衔接新知识:武则天的统治,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她确实是个治国之才,不失为一位有作为的皇帝、女政治家。“贞观之治”的局面出现在谁统治时期,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治世局面呢?

Ⅱ、贞观之治

1、唐朝的建立和李世民即位

引导学生回忆隋朝的繁盛,思考“为什么如此繁盛的隋朝会二世而亡呢?”学生自读课文,理解隋炀帝的__统治,激化了社会各种矛盾,导致隋末农民大起义。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同年,在太原起兵反隋的李渊攻占长安,建立唐朝。学生自读楷体字辅助文,了解在唐朝的建立和统一战争中李世民功勋显赫,教师补充“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即皇帝位,是为唐太宗,年号贞观。

2、贞观之治

(1)展示唐太宗画像,简介唐太宗其人,讲清“贞观之治”这一概念。

(2)出示探究问题:你认为贞观之治局面形成的原因有哪些?学生先阅读课文,分小组合作,讨论学习,再推选发言人全班交流。

教师在学生探究学习的基础上,因势归纳出四个方面:

A、唐太宗开明的治国思想

多媒体展示文献资料: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学生讨论这段话的含义,教师小结:唐太宗亲历隋末的社会大动荡,亲睹隋朝的覆亡,他以史为鉴,居安思危,深刻认识到君民关系有如舟水,贞观年间的许多治国政策和措施就是依据这一开__想而制定的。

B、唐太宗开明的治国政策

学生从政治经济两方面归纳唐太宗的治国政策,经济上轻徭薄赋发展生产,戒奢从简;政治上合并州县减轻人民负担。教师简述:这些开明的治国政策,有利于社会的发展,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促成了“贞观之治”的出现。

C、唐太宗善于任贤纳谏学生解释“房谋杜断”。

有关最的谏臣魏征,由学生表演一段课本剧,加深印象,增强趣味性。

教师简述:这些贤才谏臣为唐朝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保证唐朝政治稳定和各种政策的施行,对治世局面的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

D、治世局面的形成

学生观察敦煌壁画“唐朝雨中耕作图”,感受经济繁荣景象,认识到治世局面的形成离不开人民的辛勤劳作。

Ⅲ、试评价唐太宗、武则天的统治。

在学生自由发言的基础上,强调评价历史人物,要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看他对历史发展尤其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唐太宗、武则天的开__想及开明政策,促进了唐朝的繁荣,为唐朝进入鼎盛时期——“开元盛世”奠定了基础。

(三)练习与探究设计表格,列出并比较汉武帝与唐太宗的历史功绩。

(四)巩固与小结

1、复习巩固本课重要知识点。2、学生谈学完本课,知道了什么?懂得了什么?

    57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