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家庭”的美好故事作文

|泳潼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文明和谐,关乎家庭成员福祉,也关乎社会文明进步。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最美家庭”的美好故事作文5篇,以供大家参考!

“最美家庭”的美好故事作文

“最美家庭”的美好故事作文1

5月15日是第29个国际家庭日,中央宣传部、全国妇联向全社会公开发布10户2022年“最美家庭”先进事迹。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榜样,是美德传承的起点。评选宣传表彰最美家庭是对时代美德的汇聚和提炼,也是在全社会范围的一次正能量传播。

每一个最美家庭,都是家风建设的一面旗帜。有人说,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相似之处,在于有爱。他们中有银发夫妻网格员不辞辛劳,坚持为邻里排忧解难;有青年科技骨干夫妻共同参与国家重点工程建设,为祖国发展默默奉献;有夫妻携手返乡创业助力乡村振兴……这些“最美家庭”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阐释了新时代家庭文明风尚和家风文化,在厚植家国情怀、传承优良家风、弘扬文明新风方面树立了标杆、作出了表率。一个个平凡而感人的故事中,家国情思交织,个人命运与时代发展相连,呈现了向上向善的精神图景。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家庭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从《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明确提出“用良好家教家风涵育道德品行”,到“十四五”规划纲要首次设立“加强家庭建设”专节;从《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要“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负责实施家庭教育,同时规定了家庭教育工作联动机制、国家支持家庭教育的举措以及社会力量对家庭教育的协同任务……党的十_大以来,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一直被重视,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成为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的坚实基础,从而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家庭落地生根,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

家和万事兴,家齐国安宁。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既是家事,也是国事,关系个人健康成长、社会和谐稳定和国家繁荣发展。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家庭的生活依托、社会功能以及文明作用都不可替代。只有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把家庭文明建设作为一项长期任务抓实抓好,才能不断为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培土夯基,注入不竭动力。

“最美家庭”的美好故事作文2

防火瞭望员刘军和王娟住在河北塞罕坝机械林场深处的“望海楼”,他们白天每15分钟要通报一次林区火情,重点时期夜间每1小时通报一次。常年与森林为伴,与寂寞为伍,默默无闻地担当着“绿色守望者”。

从防火检查站护林员到瞭望员,前后20多年,这对夫妇战胜孤寂艰难的生活环境,准时瞭望汇报,时刻守卫着塞罕坝的生态安全。

“80后”陈晓冬夫妇返乡5年来,带着农户种植芭乐,依托农业专家、科研院校的科技力量,改变了传统芭乐低质低价的痛点,帮助农户增收致富,已成为福建省漳州市诏安县的“创业侠侣”。

深感乡村女性创业艰辛,陈晓冬夫妇成立“金星乡芭乐花外来媳妇创业小分队”,帮助周边10个村的外来媳妇融入本地生活、在家门口创新创业。村里许多家庭深受影响,思想观念和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开疆拓土的建设者秦亮和“千年之城”的设计师田会静是一对模范夫妻。“放心去吧,后方有我”是彼此的温暖告白。

作为中交天航局的高级工程师,秦亮常年奋斗在国家重点工程建设一线。和秦亮在同一单位,深知一个个工程项目之于国家发展的重要性,田会静无条件地支持秦亮。后来,当田会静参与到雄安新区建设的工作之中,秦亮也对她说:“放心去吧,后方有我,就像当初你支持我那样。”

用践行诠释“最美”

倪伯苍年逾七旬,依然身兼数职,无私为民。他每天巡查走访,用脚步丈量江苏省启东市海复镇庙基村第一网格的街道、学校等,当好义务法治宣传员、社会矛盾调解员和妇女儿童守护员。老伴陈玉兰是他的得力助手,“银发夫妻档”调解员齐上阵,进千家门,解百家难。

倪伯苍的手机号是“村里的110”,他的家是迷你版村委会。10年来,倪伯苍记录约80万字“民情日记”,成功调解矛盾纠纷1000多件。“为了家家和谐幸福,我愿意做一颗为人民服务的螺丝钉。”倪伯苍说。

马学仁是宁夏石嘴山市惠农区礼和乡银河村党支部副书记,妻子张金芳是该村村民。推崇以最简单的规模操办丧事,坚持女儿出嫁“零彩礼”……夫妻两人带头移风易俗,在他们的影响下,村里形成了婚事新办、丧事简办、文明理事的社会新风尚。

汉族、回族、维吾尔族、柯尔克孜族、塔吉克族……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二师西山农牧场二连职工勉莉莎的家庭,是一个温暖幸福的“石榴籽”之家。

勉莉莎的婆婆阿依古丽·阿里木一心想为国家和社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2018年她加入拥军志愿者团队,结识了自己的军人“儿子”及一群可爱的战士。她每次去看望“儿子”时也给其他战士带上礼物,送去关心,大家亲切地称她“古丽妈妈”。

在阿依古丽·阿里木的鼓励和带动下,勉莉莎一家8人都走上了助学帮扶、助老助残等志愿服务道路。

“最美家庭”的美好故事作文3

家就像根,永远是树叶的归宿;家就像一件大衣,不会提高温度,但却给予人们连火炉都不能代替的温度;家就像是一瓶陈年佳酿,融进了许多宽容和理解,包含了更多的生命内涵。在我们身边,就有一个这样的家庭。

提起杨国强,认识他的人都会流露出羡慕的眼神。因为他们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杨国强同志,籍贯鹤山市古劳镇新星村洛社一队,中国共产党党员,鹤山市政协委员、鹤山市总商会会员、古劳镇商会副会长、鹤山市三峡鞋材有限公司董事长。妻子叶洁芬,与丈夫共同经营三峡鞋材有限公司。育有二个儿子,一个就读于鹤山市第一中学,一个出国留学,成绩优异。他们夫妻结婚多年来,夫妻恩爱,孝敬老人,热心助人,邻里和睦。他们用平凡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诠释了家与爱的真谛。

一、家庭和睦,邻里团结

杨国强夫妇家庭多年来夫妻和睦,尊老爱幼,团结邻里,乐于助人,是镇里有口皆碑的"模范家庭".生活当中,每当发生摩擦时,他们都能设身处地地换位思考,从而较好地解决了问题。妻子既是事业的好帮手,又是家庭主妇,把家庭照顾的细致入微。长期以来,她全力支持丈夫的事业,侍奉老人,教导孩子,料理家务,受到邻里的高度赞扬。夫妇两人十分注重言传身教,以德育人,每年特定时候,杨国强夫妇就会带着孩子一齐来到敬老院,探望老人,跟老人闲谈家常,送上礼品和慰问金,让孩子们在为老人家送温暖、献爱心的过程中,传承着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虽然这些都是平凡的小事,不足以挂齿,但它就象催化剂使他们的感情日益融洽、家庭和睦、快乐。在这个家庭里,虽然他们各人的性格、文化、志趣等不同,但是家庭中很少出现矛盾,大家能互相体谅,尊老爱幼、民主平等、宽容谦让,形成了互相理解、尊重的文明家风。

真心待人是他们全家的处事态度,与邻居都能够和睦相处,邻居们有些事情做不了或需要帮忙,他们都热心帮助。他们一家人都希望通过自己的微薄之力为那些需要帮助的邻居解决一些燃眉之急,他们用实际行动为和谐社会的创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二、同舟共济,事业有成

杨国强夫妇是鹤山市知名的鞋材企业家。家庭是船,事业是帆,帆儿推动船行,船儿扬起风帆。在妻子的理解和支持,杨国强安心的放开手脚大干事业,1993年他通过市场调查后,决定"下海"从商,设厂加工鞋材,一边经营鞋材,一边照顾家庭。叶洁芬担心丈夫一个人太劳累,也坚持要求去厂帮忙,夫妻俩遇到事情一起商量,遇到困难一起解决,生活上共同照顾双方老人,事业上互扶互持,二人互相理解、尊重、关心、支持,从来没有因生活琐事而吵架。由于夫妻俩诚信经营,本分做人,鞋材加工很快打开了销路,一年纯利润可观,家庭收入翻番的增长,生活质量得到了提升,夫妻俩成为了该村的致富带头人。2000年,夫妇找准时机,拓展业务,转换经营项目,扩大规模,成立鹤山市三峡鞋材有限公司,又取得了成功,家庭收入再上一层楼,生活提前步入了小康行列。

三、勤俭持家,崇尚环保

他们家庭倡导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注重科学理财、合理消费、勤俭节约。他们时常教导儿子:"虽然现在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了,但是勤俭持家的传统不能丢,生活中点点滴滴要从每件小事做起".家里面的每样东西能修复利用的,从来不轻易地丢弃,尽量使其再发挥作用。平时做到人走灯灭,养成随手关灯的良好习惯,只要家里或办公室没人就关掉一切电源,注意节约每一度电和每一吨水。这一勤俭节约的意识已深入到每一个家庭成员之中,并成为全家人一种良好的生活习惯。

四、热心公益,助人为乐

致富不忘饮水思源,杨国强夫妇非常热心社会公益事业。作为鹤山市政协委员、古劳商会副会长,杨国强多方面沟通镇属企业老板,宣传镇委、镇政府的政策法规,在依法纳税、做好社会公益事业及协助镇中小型企业招收员工等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多年来,杨国强积极支持镇政府多方筹措资金解决工业区厂区道路硬底化。07年上半年他搬迁新厂房时,自己拿出3万多元将厂房前的道路硬底化,并营造好绿化、美化环境,为过往车辆和行人提供了方便。07年中秋节,杨国强夫妇偕同厂办公室人员来到镇慈善敬老院慰问,给老人们送上慰问金和慰问品,并花费1万多元为该院完善办公设备。四川汶川地震,杨国强慷慨捐出1万元善款,同时积极发动员工献爱心,捐款4000元。多年来,夫妇热心家乡建设,共捐款18万多元用于学校建设、修桥筑路、兴建文化室和龙舟赛事等。

牵手相伴二十个春夏秋冬,杨国强夫妇相濡以沫、风雨同舟,一同克服了工作和生活中的种种困难,夫妻俩从没因生活琐事红过脸、吵过嘴,他们用自己的真诚、善良和孝心换来了家庭的美满、幸福。杨国强一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文明和谐家庭的深刻内涵。

“最美家庭”的美好故事作文4

陈一群原系怀宁县三桥镇金闸村党支部书记,妻子是家庭主妇,儿子儿媳都是普通职工,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陈一群同志热爱家庭、尊老爱幼、爱国守法,倡导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家风,家庭成员有较强的廉洁意识、法律意识和自警意识,尊老爱幼、团结邻里、互助亲朋、热心公益,在邻里有较高的群众威信,是所有家庭学习的楷模。

在日常生活中,他们能积极维护社会公德,诚实守信,自觉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公共秩序,维护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主动履行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在工作中,陈一群同志坚持廉洁奉公的原则,有较强的政治责任感和事业心,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村里独居老人摔倒,他车接车送;邻里之间发生口角,他亲自调解,得到了大家的一致称赞。他充分认识自身在反腐倡廉工作中所肩负的责任,妥善处理好学习与工作、家庭的关系,不断用新知识、新技能充实自己。通过加强学习,自觉做到自重、自警、自励,并把廉洁自律纳入到家庭生活,正确处理好“公事”与“家事”的关系,从没有为解决妻子、儿子的工作问题以公谋私,同时,他还经常提醒身边工作人员要把握尺度,干净办事。

陈一群的妻子是一个普通的家庭主妇,不仅要做好地里的农活,操劳着家务,还要照顾孙女。在平时的生活中,她时刻以严格的标准要求自己,她深知丈夫作为一名党员尤其是村干部的不易,所以不管是生活上还是事业上,都给予他百分百的支持,在面对“公事”和“家事”的问题上,夫妻二人任何时候都把公事放在第一位,从不利用职权办私事和搞特殊化。

作为父母,他们也不忽视对孩子的廉洁教育,小时候,教育他要勤俭节约,不乱用零花钱,不和别人攀比,不拿别人一毫一厘;长大了,教育他要脚踏实地,靠自己的努力创造成绩。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陈一群夫妻以身作则,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孩子树立了榜样。

温馨的家庭是和谐社会动力的源泉,陈一群同志一家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营造了积极、健康、文明、向上的家庭环境,树立了廉洁家庭的良好形象。

“最美家庭”的美好故事作文5

袁生容,是宝源乡玉丰村一名普通的农村妇女,她拥有一个幸福的四口之家。她的家庭虽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事迹,但全家人用自己的勤劳、朴实和宽容守护着最真实的幸福,享受着最舒心的生活。三十多年来,夫妻共同努力,建立起了一个和谐美满的家庭。

她勤劳致富彰显女性本色。她生长在农村,扎根农村,深刻领会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她不失时机抓住发展的机遇,顺应市场需求和政府需要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广开门路,多种经营,走出了一条勤劳致富路。1998年,袁她积极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带头退耕还林,帮助政府改造天然林保护工程100余亩,承包村民山林300亩发展竹产业,现竹产业已经成为宝源乡的支柱产业,农民因竹产业人均年收入3000元以上。在2002年荣获全国"三八"绿色奖章荣誉称号。

她乐观向上从容面对生活。她只有一个小学文化的弱女子,在她平凡的人生中,却经历着一些不平凡的事。当初为了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上山造林,丈夫不理解、不支持她。乡亲们也冷嘲热讽,认为她一个弱女子上山造林,太不切实际了。可她为了自己的信念,不顾丈夫的反对和乡亲的嘲讽,把3个孩子丢给了丈夫,一个人跑项目,找资金,签合同,还经常一个人上山植树造林,并吃住在山上。后来丈夫被她的执着感动了,也加入到造林工程中,夫妻同心,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们一家不但提前完成了自家退耕还林项目,还帮助政府完成了天保工程项目,乡亲们也被他们一家的坚定信念感动着,当初嘲讽她的人纷纷竖起大拇指——袁生容真了不起。现在,她每天都乐观的生活着,在50岁时还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积极加入乡里的文艺队,自导自演"宝源十八奇",她的乐观精神感染着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

她教子有方教会子女做人。她有2女1子,均已成家,现与儿子和儿媳住在一起。她感慨到子女的孝顺、懂事是她这辈子的收获。两个女儿经常回家看望双亲,儿媳更是把他们当着亲爹亲妈一样的孝顺。在她的感染下,初中毕业的儿子现正自考大专,他说,因为曾经的年少不懂事,放弃了学业,现在自己已成家立业了,要多学习才能赶上时代的节拍,不让自己的人生留遗憾。小两口经营着一家大理石加工店,老两口在农亲时节就帮助他们打理店面,一家人其乐融融的的生活在一起,正等待着他们的孙子出世。

她团结邻里助推社会和谐。幸福美满家庭的建立离不开乡邻们的和睦相处。在对待邻里关系上,袁生容全家人都一直坚持着"邻里关系亲如弟兄,情同手足"的理念,邻居家只要谁有了困难,他们知道的,就一定会伸出友爱之手,为大家排忧解难,只有大家都幸福了,才是真正的幸福。

袁生容说:"她们现在一家人的想法就是如何带动当地的村民共同发家致富,儿子准备结合赤水的旅游产业,在宝源乡开一家农家乐,带动宝源的旅游发展,带动乡们就业,共同增收致富。

    118562